实体经济与产业经济专题实用教案_第1页
实体经济与产业经济专题实用教案_第2页
实体经济与产业经济专题实用教案_第3页
实体经济与产业经济专题实用教案_第4页
实体经济与产业经济专题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 6.4产业经济理论本章(bn zhn)内容结构第1页/共39页第一页,共39页。引例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后,美联储就宣称“金融市场动荡没有损及实体(sht)经济”。美联储频繁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语,与之相关联的是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就美国经济数据的构成来看,其中包括(boku)制造业、进出口、经常账、零售销售等的部分被美联储笼统地概括为“实体经济”。由于不包括(boku)房市和金融市场这样的特殊的部分,所以“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市场运行的“流水账”部分,而是民用普通领域。 第2页/共39页第二页,共39页。 实体经济(实体经济(Real EconomyRea

2、l Economy)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nngy)(nngy)、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1.1实体(sht)经济内涵第3页/共39页第三页,共39页。6.1.2实体经济(jngj)

3、的特点与功能传统(chuntng)的观点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特点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1. 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2. 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3. 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第4页/共39页第四页,共39页。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d sn chn y):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6.1.3 实体经济与三大(sn d)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基础发展服务第5页/共39页第五页,共39页。6.1.3三大产业(chny)的关系第一产业(d y chn y)第二产业(d r c

4、hn y)第三产业第6页/共39页第六页,共39页。6.1.4 产业结构的变动(bindng)趋势表6-1 产业发展形态的概括(三部门(bmn)的构成)(1)(1)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2)(2)国民收入的相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对比重相对国民收入相对国民收入(2)/(1)(2)/(1)(比较生产率(比较生产率) )时间系列分时间系列分析析横截面分析横截面分析时间系时间系列分析列分析横截面横截面分析分析时间系列时间系列分析分析横截面横截面分析分析(1(1以下以下) )第一次第一次产业产业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下降几乎不变几乎不变(1(1以上以上) )第二次第二次产业产业不

5、确定不确定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下降下降(1(1以上以上) )第三次第三次产业产业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不确定不确定微升微升( (稳稳定定) )下降下降下降下降第7页/共39页第七页,共39页。6.2 主要(zhyo)实体经济产业引例 “严冬”已至,汽车行业的抉择 信号:4S店1元叫卖无人问津 困境(knjng):经销商欲“洗牌”,集体过冬 n经济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任何一部分出现(chxin)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8页/共39页第八页,共39页。 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其范围各国不尽相同。一般包括(boku)农业、林业、渔业、畜

6、牧业和采集业。有的国家还包括(boku)采矿业 6.2.1 第一产业(d y chn y)第9页/共39页第九页,共39页。6.2.1 第一产业(d y chn y)农业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过程。 人类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 其它部门得以发展的基础 作用 国民经济 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 、外汇贡献 国家安定 安天下,稳民心生态环保 环境保护第10页/共39页第十页,共39页。6.2.1 第一产业(d y chn y)能源时间时间人均消费数量人均消费数量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量18501850年年1151151 11

7、9501950年年10001000252519801980年年20002000100100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数量(shling)愈来愈大,且增长迅速。无论就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均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 原因 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经济重工业化(1)现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及趋势第11页/共39页第十一页,共39页。6.2.1 第一产业(d y chn y)能源原因(yunyn) 许多国家为摆脱70年代石油危机,加速发展新能源,重新启用煤炭和节能(ji nn)等措施 (2)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能源消费结构将转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 长远看第12页

8、/共39页第十二页,共39页。6.2.1 第一产业(d y chn y)能源(3)我国能源(nngyun)策略第13页/共39页第十三页,共39页。 第二产业是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气及水的生产(shngchn)和供应业,和供应业,建筑业。建筑业。 6.2.2 第二产业(d r chn y)第14页/共39页第十四页,共39页。6.2.2 第二产业(d r chn y)钢铁业钢铁产量与生产国增加,生产地域东移80年代钢铁业开工不足(bz

9、),产量停滞或下降 n从内陆资源向临海消费地转变n钢铁工业日益向沿海、河、湖发展目前北美、西欧、东欧和环太平洋称为工业基地第15页/共39页第十五页,共39页。6.2.2 第二产业(d r chn y)汽车业汽车自身的优点是前提条件;石油供给充足,提供大量廉价的能源;钢铁(gngti)、橡胶等相关工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高速公路的兴起,极大地扩大了需求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汽车普及化日本出口美国进口,西欧出/进,韩国巴西出口20世纪初世纪初50年代年代 60年代年代70年代年代近年来近年来美国美国欧洲欧洲日本日本巴西韩国巴西韩国中墨印中墨印第16页/共39页第十六页,共39页。6.2

10、.2 第二产业(d r chn y)造船业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能源消费结构的变革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和贸易量骤增海运业的发展三次低潮发生在经济危机或战争停战(tng zhn)后初期 随着运费与船价的提高,市场争夺激烈。西方发达国家采用新技术,如超导电磁推进船试验船即将试航,德国、日本增加设备投资等。18世世纪末纪末 1913192019311934 1942194319461949 60年代年代-70年代年代19781980 近年来近年来出现出现高峰高峰低谷低谷高峰高峰低谷低谷高峰高峰低谷低谷争夺激烈争夺激烈 第17页/共39页第十七页,共39页。6.2.2 第二产业(d r chn y)造

11、船业二战后,船舶生产地域明显地自西向东转移二战后,船舶生产地域明显地自西向东转移英英国国 日日本本 韩国韩国 中中国国 德德国国西班牙西班牙 意大意大利利丹麦丹麦 世界造船工业以分布高度集中为总特征世界造船工业以分布高度集中为总特征 宽阔的水域宜于操作与试航,联系方便宽阔的水域宜于操作与试航,联系方便 适宜的气候环境适宜的气候环境 造船厂多兼营修理业务,在航线多的贸易港、工业造船厂多兼营修理业务,在航线多的贸易港、工业港设厂最为适宜港设厂最为适宜接近钢铁与机械工业中心或综合工业地带接近钢铁与机械工业中心或综合工业地带 第18页/共39页第十八页,共39页。6.2.2 第二产业(d r chn

12、y)电子业美国为代表起步早,基础好,以生产电子设备为主,多为军事和工商业服务,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日本电子工业(gngy)源于生活消费品,家电产量多。发展中国家基础较弱,资金有限,多利用进口元部件进行组装,发挥劳动力的优势,生产日用消费电子产品,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多发展成出口贸易型工业(gngy)。 采用工业群落模式,多在科技发达、人才聚集、交通便捷、水电充足稳定、气候温和适宜、地理环境优美的大城市附近地区,以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中国中关村为代表。 1904 195019801990 现在现在 出现出现发展发展高峰高峰第19页/共39页第十九页,共39页。6.2.2 第二产业(d r chn

13、y)纺织工业 世界纺织生产能力和产品品种的增加(zngji) 世界纺织工业部门结构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世界纺织工业由高度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转向分散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棉纺工业分布在劳动力充足或棉花产区 毛纺工业集中在欧洲/中国/日本/印度丝织工业集中在中国/日本/朝鲜和印度 麻纱工业分布在中国/印度/孟加拉化纤工业与炼油工业相联系,美/日/苏/发展迅速 成衣生产是西欧的专业化部门,亚洲“四小龙”发展极为迅速18世纪世纪70年代年代 20世纪世纪50年代年代 1990 现在现在 动力和大机器动力和大机器以原料和纺织机改以原料和纺织机改革为基础革为基础融入高科技和环融入高科技和环保理念保理念第20

14、页/共39页第二十页,共39页。6.3 第三产业(d sn chn y)引例 第三产业成广东(gung dng)经济发展“稳定器”n第三产业(d sn chn y)的迅速崛起,是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加快第三产业(d sn chn y)的发展速度,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然阶段。第21页/共39页第二十一页,共39页。6.3.16.3.1第三产业第三产业(d sn chn y)(d sn chn y)的内涵和特点的内涵和特点1.流通服务部门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4.国家机关(g

15、ujijgun)、政党、团体、警察、军队等。 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基本特征是一种服务性产业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3.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4.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 第22页/共39页第二十二页,共39页。6.3.16.3.1第三产业第三产业(d sn chn y)(d sn chn y)的发展特点的发展特点 1.采取分类指导和突出重点的原则 2.以城市和专业市场为载体 3.坚持产业转换序列的多元化模式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5.重视(zhngsh)国际服务贸易问题 第23页/共39页第二十三页

16、,共39页。6.3.26.3.2现代(xindi)(xindi)物流业1.美国: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 2.日本(r bn):政府主导的物流系统 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热持续升温,发展势头迅猛天津上海 广州 第24页/共39页第二十四页,共39页。6.3.36.3.3现代现代(xindi)(xindi)零售业零售业 零售贸易业包括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xioshu)给普通公众的实体。他们不改变商品的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x

17、ioshu)。零售贸易板块不仅包括了店铺零售商而且包括了无店铺零售商。第25页/共39页第二十五页,共39页。6.3.46.3.4现代现代(xindi)(xindi)餐饮业餐饮业 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chshu)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未来发展方向:积极进军海外市场正餐中式为主,西式兴起快餐西式为主,中式无法与“洋快餐”相抗衡。经营模式多元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绿色餐饮必将成为时尚。第26页/共39页第二十六页,共39页。6.3.56.3.5信息信息(xnx)(xnx)服务业服务业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信息用户解决问题的社会经济(jngj)行为 专业计算机服务包括

18、系统集成、咨询、培训、维护和设施管理等服务网络传递服务现在主要指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即通过电话线、同轴或无线等手段,把用户的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ICP,即提供互联网信息搜索、整理加工等服务)第27页/共39页第二十七页,共39页。6.3.66.3.6旅游业旅游业 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tgng)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三大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它们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三大类型: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

19、活动。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第28页/共39页第二十八页,共39页。6.4 产业经济(jngj)案例 我国纺织业的退出壁垒 我国政府(zhngf)对纺织行业的退出援助,是基于大量亏损的国有纺织工业企业无法克服高退出壁垒这一背景作出的政策安排。 有学者将产业经济学称为(chn wi)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中,会对企业、产业和市场结构有介绍,但很粗浅;在宏观经济学中,会对宏观经济政策有所涉及,但具体到产业政策则很少触及。从该例可以看到产业经济学确实涉及了微观企业和宏观调控的内容。第29页/共39页第二十九页,

20、共39页。6.4本节将阐述(chnsh)下列问题n产业经济学概述(i sh)n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n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思想第30页/共39页第三十页,共39页。6.4.1产业(chny)经济学概述 产业经济学又称产业组织理论(是从作为一个有机(yuj)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可以认为微观经济侧重于基本经济理论,而产业经济学侧重于实际应用。 产业经济学中的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第31页/共39页第三十一页,共39页。6.4.2 6.4.2 产业产业(chny)(chny

21、)经济学的产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生与发展马歇尔 :几乎所有的竞争性市场都有垄断性因素,并根据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起作用。张伯伦 :以产品差别化为基础,认为产品差别既是垄断因素,又是一种竞争力量 罗宾逊夫人 :探讨了垄断市场需求特征、垄断企业的成本(chngbn)、垄断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以及多厂垄断和双边垄断第一阶段:19301970年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xngwi) 市场绩效范式 第二阶段:1970年至今 一条是代表主流学派、沿着SCP范式继续前进的“新产业组织学”; 一条是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交易费用理论的崛起。 第32页/共39页第三十二页,共39页。6.4.2 6.4.2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产业

22、经济学的产生(chnshng)(chnshng)与发展与发展市场结构(jigu)、行为和绩效理论范式(SCP) 研究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 第33页/共39页第三十三页,共39页。6.4.2 6.4.2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产业经济学的产生(chnshng)(chnshng)与发展与发展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xinggun)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 第34页/共39页第三十四页,共39页。6.4.2 6.4.2 产业产业(chny)(chny)经济学的产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生与发展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yunz)、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 第35页/共39页第三十五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