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S-32 Cu-64、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中“净化”可以防止催化剂中毒B.步骤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步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产品液氨除可生产化肥外,还可用作制冷剂【答案】C【解析】【分析】应用催化剂知识、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分析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和平衡 转化率问题。【详解】A项:合成氨使用含铁催化剂,为防止催化剂中毒,须将原料“净化”处理,正确;B项:步骤中“加压”,可增大氮气、氢

2、气浓度,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右移,提高原料转化率,B项正确;C项:合成氨反应放热,步骤使用较高温度不利于提高原料转化率,同时使用催化剂也不能使平衡移动,步骤、能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故C项错误;D项:产品液氨可用酸吸收生成镀态氮肥。液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正确。本题选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食品包装的聚乙烯塑料能使溟水褪色B.纯棉面料主要含C、H、。三种元素C.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属于酯类物质D.聚碳酸亚乙酯的降解过程中会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分析其类别、性质和反应类型。【详解】A项:乙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使溟水褪色。乙烯加

3、聚反应生成的聚乙烯高分子链中已经无碳碳双键,不能使滨水褪色,A项错误;B项:纯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含 CHO三种元素,B项正确;C项:植物油、动物脂肪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C项正确;D项:聚碳酸亚乙酯高分子链上有酯基,其降解即酯基水解,属于取代反应,D项正确。本题选A。3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B.验证SO的漂白性D.处理含有SQ的尾气*E=IttiW j u>2dh【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SQ的理化性质,从试剂、装置等角度,分析判断 SQ的制取原理、收集方法、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的合理性。【详解】A项: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铜与浓硫酸共热可制取SQ, A项错误;B项

4、:SQ使品红褪色是SQ的漂白性,B项正确;C项:同温同压时,SQ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从右边导管进气,C项错误;D项:含有SQ的尾气会污染空气, 但饱和NaHSQ溶液不能吸收SQ,可使用NaQH溶液等,D项错误。本题选B。【点睛】紧扣实验目的,从反应原理、试剂性质、仪器选用、装置连接等方面,分析判断实验的合理性,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4 .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L1mol LJN&CQ溶液中含O.INa个CQ2B.标准状况下,22.4LSQ3含M个分子C.常温下100mL0.1molL "醋酸溶液中含O.OINa个醋酸分子D.

5、 0.1 mol Na 2c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O.INa个电子【答案】D【解析】【分析】运用计算物质的量的几个公式,充分考虑公式的适用条件、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反应中电子转移等,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详解】A项:1L1mol LtazCQ溶液中有1mol溶质,因CQ2微弱水解,实际存在CQ2少于0.1 Na, A项错误;B项:标准状况下SQ是固态物质,22.4LSQ3不是1mol,含分子数不是B项错误;C项:100mL0.1mol1醋酸溶液有O.OImol溶质,因醋酸微弱电离,溶液中醋酸分子数小于0.01 Na, C项错误;D项:据NazQ与水的反应可知,每1molNa2Q参与反应,就

6、有1mol电子转移,故0.1molN&Q与足量水反应有O.INa个电子转移,D项正确。本题选Do【点睛】公式n=V/22.4L- mol1,只能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不能用于固体、液体和非标准状况的气体。5.桥环烷烧是指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烧,二环 1,1, 0 丁烷()是最 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1, 3一丁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共有4种C.碳碳键只有单键且彼此之间的夹角有45°和90°两种D.每一个碳原子均处于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构成的四面体内部【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环1,1, 0 丁烷的键线式写出其分子式

7、,其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得二氯代物,类比 甲烷结构可知其结构特征。【详解】A项:由二环1 , 1 , 0 丁烷的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4Hk,它与1, 3- 丁二烯(CH2=CHCH=GH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B项:二环1, 1, 0 丁烷的二氯代物中,二个氯原子取代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有1种,二个氯原子取代不同碳上的氢原子有3种,共有4种,B项正确;C项:二环1, 1, 0 丁烷分子中,碳碳键只有单键,其余为碳氢键,键角不可能为45°或90° , C项错误;D项:二环1, 1, 0 丁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形成4个单键,类似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处于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

8、构成的四面体内部,D项正确。本题选Co6.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和D的质子数之和等于E的核外 电子数,B和D同主族,C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A和E组成的化合物AE是常见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B>CB.热稳定性:A2D>AEC. CA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D.实验室制备AE时可选用D的最高价含氧酸【答案】B【解析】【分析】据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物质性质等,先推断短周期主族元素,进而判断、比较有关物质的 性质,作出合理结论。【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C是钠(Na);化合物AE是常见强酸,结合原子序数递增,

9、可知A为氢(H)、E为氯(CI);又A和D的质子数之和等于E的核外电子数,则D为硫(S);因8和D同主族,贝UB为氧(0) oA项:B、C的简单离子分别是0-、Na+,它们的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较大的Na+半径较小,A项正确;B项: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 S<CI,故氢化物热稳定性:HSvHCI, B项错误;C项:CA (NaH为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使溶液呈碱性,C项正确;D项:实验室制备HCI气体,常选用NaCI和浓硫酸共热,D项正确。本题选B。7 .下图为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极不能使用同种电极

10、材料8 .工作时,a极的电势低于b极的电势C.工作一段时间之后,a极区溶液的pH增大D. 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 +4H2O- 8e r=2HC0 +914【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连接负载(用电器)的装置为原电池,根据电极上的物质变化,判断得或失电子、电极 名称,写出电极反应式。应用原电池原理是正确判断的关键。【详解】A项:电极a、b上发生的反应不同,因而两极间形成电势差,故电极材料可同可 异,A项错误;B项:工作时,电极b上CHCOCXHCO,碳兀素从平均0价失电子升至+4价,电极b是原电池的负极,则电极 a是电池的正极,a极的电势高于b极的电势,B项错误;C项:电极a(正

11、极)电极反应为+ CI-,正极每得到2moi电子时,为使溶液电中性,必有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a极溶液,同时电极反应消耗1molH+。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a极区溶液中H+浓度增大,pH减小,C项错误;D项:据图中物质转化,考虑到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关系,电极b (负极)反应为CHCOO+4H0 8e r=2HCO +9IH, D 项正确。本题选D。【点睛】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氢离子)通过。一定时间内,通过质子交换膜的质子的物质的量,必 须使质子交换膜两侧的溶液呈电中性。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

12、根据要求做答。8.工业上,从精制黑鸨矿(FeWQMnWO中提取金属鸨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该流程同时 获取副产物 FezQ 和 MnCko已知:I .过程中,鸨的化合价均不变;n.常温下鸨酸难溶于水;川.25 C 时,KsPFe(OH) 3=1.0 X 1038, KsPMn(OH) 2=4.0 X 10 14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的“滤渣1”除MnO外还有、“气体”除水蒸气、 HCI外还有(均填化学式);(2)过程中MnWO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WO参与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 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已知 WOs)+3H 2(g)=W(s)+3H 20(g) H=akJ mol 一

13、1WQs)=WO3(g) H=bkJ-mo|-1写出WOg)与力反应生成W(s)的热化学方程式:;过程在25 C时调pH,至少应调至(当离子浓度等于1.0 X 10 -molL 一时, 可认为其已沉淀完全);(5)过程要获得MnC2固体,在加热时必须同时采取的一项措施是 ;钠鸨青铜是一类特殊的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其通式为NsxWQ,其中0<x<1,这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低温超导体。应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的 N&WO :和WO昆 合 物可以制备钠鸨青铜,写出在阴极上放电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 . Fe2Q (2). Cl 2(3). 2MnWO 4+2Na

14、zCO+Q m 艺 2NW&2MnG+2CQ.1(4). 1:4 (5). WO 3(g)+3H 2(g)=W(s)+3H 20(g) H=(a-b)kJ mol (6). 3.0(7).通入HCI气体,在HCI气氛中加热(8). WO 42 +xe =wO +&【解析】【分析】紧扣工业流程中物质种类的变化、核心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物质成分,并书写化学方程 式;根据 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求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利用溶度积常数计算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从平衡移动原理考虑抑制水解的措施;根据电解原理写电极反应式。【详解】 据“已知I”和化学式H2WOWO知,黑鸨矿(FeWQ

15、MnWO中Fe、Mn元素均为+2价,在步骤中分别被空气氧化为FezQ、MnO,即“滤渣1 ”有MnO和FezQ。 “滤渣1 ”与浓盐酸共热时,MnO与HCI反应生成CE另有浓盐酸挥发出HCI和水蒸气。 从步骤看,“滤液1 ”中含有NaWO步骤MnWO中Mn被Q氧化为MnQ wO与NqCO生成NaWO 并放出 CO,由此写出方程式为 2MnWO2NaCO+Q>遁2NQWO+2MnO+2CO。FeWO 被 Q氧化为FaQ,据化合价升降数相等,得氧化剂(Q)与还原剂(FeW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3)据盖斯定律,将两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相减,消去WOs)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WQg)+3H

16、2(g)=W(s)+3H 20(g) H=(a- b)kJ molL 步骤所得溶液中溶质有 MnCb. FeCk,步骤调节pH使F/+完全沉淀而MrT不沉淀。当 c(Fe3+)=1.0X10_5moi 11 时,由 KspFe(OH)可=1X X10 J8 得 C(OHj=1.0 X 10 - 11mol L1+_ 3_1,进而 c(H )=1.0 X 10 mol *L , pH=3。步骤要从MnCb溶液中获得MnCb固体,为抑制MrT水解,必须通入HCI气体、并在HCI气氛 中加热。(6) NaxWO中阴离子为 WO-,熔融的NaWO和WO混合物中有Na wO_、W O>_°

17、;WO-在电 解池阴极得电子生成WO-,电极反应为WO-+xe=WO+OTo9.辉铜矿与铜蓝矿都是天然含硫铜矿,在地壳中二者常伴生存在。现取一份该伴生矿样品,经检测后确定仅含CuS、CuS和惰性杂质。为进一步确定其中CibS、CuS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2 取2.6g样品,加入200.0mL0.2000molL酸性KMnO溶液,加热(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Q一),滤去不溶杂质; 收集滤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取25.00mL溶液,用O.IOOOmolLFeSQ溶液滴定,消耗20.00mL; 加入适量NHHH溶液(掩蔽F+和MrT,使其不再参与其他反应),再加入过量KI固体,轻摇

18、使之 溶解并发生反应:2Cu2+4r=2Cul+l 2;-12-2 加入2滴淀粉溶液,用O.IOOOmol,L-NS2s2Q溶液滴定,消耗30.00mL(已知:2SQ - +上SO 一 +2I -) o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CsS溶于酸性KMnO溶液的 离子方程式:;配制O.IOOOmol LFeSQ溶液时要用煮沸过的稀硫酸,原因是 ,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外还有 ;中取25.00mL待测溶液所用的仪器是;中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混合样品中CitS和CuS的含量分别为% %(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答案】(1). Cu 2S+2M门0+8 n=20?+502+2皿斥

19、+4120 (2).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Fe2+被氧化(3).胶头滴管(4).(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5).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6). 61.5 (7). 36.9【解析】【分析】由配制溶液的过程确定所需仪器,据滴定实验原理判断终点现象,运用关系式计算混合物的组成。【详解】据题意,样品中的CuS元素被酸性KMnQ溶液分别氧化成Cu2 SQ2',则CsS与酸性KMn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 , S+2MnO +8H+=2Cu2+SQ2- +2MrT+4HO配制O.IOOOmol LFeSQ溶液所用稀硫酸要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Fe2+被氧化;

20、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3)步骤中取25.00mL待测溶液(有未反应的酸性KMnQ溶液),所用仪器的精度应为0.01mL,故选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4)步骤用标准N&SQ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I 2,使用淀粉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设2.6g样品中,Cu2s和CuS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据 5Fe2+MnO (5Fe2+MnQ+8H+=5Fe3+MrT+4Ho,样品反应后 剩余 n(MnQj=0.1000mol *L - 1x20.00 x 10 -3LX x =4.000 x 10-3mol样品消耗 n(MnOJnON

21、OOOmo L 1x 200.0 x 10 3L 4.000 x 10_3mol=36.00 x 10 3mol由 CsS2MnO 和 5CuS-8MnO 5CuS+8MnO24H+=5Cu2+5SQ2 +8Mn+12HO),2x+ y=36.00 x 10-3mol分PPM又据 2Cu2+-I 22s一,得 2x+y=0.1000mo1- L-1x 30.00 x 10 3Lx =30.00 x 10 3mol解方程组得x=y=0.01 mol± j 0-01 mol X IGOg/mol八“ -O-Olmol X 96g/mol小八小一故 W(CU2S)=<1 =61.5%

22、, W(CuS)=J <1=36.9%。【点睛】混合物的计算常利用方程组解决,多步反应用关系式使计算简化。注意溶液体积的倍数关系,如本题中配制250mL溶液,只取出25.00mL用于测定实验。蛋白结合氧的反应为:Mb(aq)+Q(g) - MbQaq)。肌红蛋白的结合度(即转化率a )与氧10 .肌红蛋白(Mb)是由肽链和血红素辅基组成的可结合氧的蛋白,广泛存在于肌肉中。肌红回答下列问(1)37 C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L002.00 S.00 4.00 SW $00质的量浓度表达);(2)平衡时,肌红蛋白的结合度kPa-1 (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别用分压和物用含P。)和K的代数式表示;

23、37c时,若空气中氧气分压为 20.0kPa ,人正常呼吸时a的最大值为%结果保留2位小数);一般情况下,高烧患者体内MbO的浓度会比其健康时 (填“高”或"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游客在高山山顶时体内MbO的浓度比其在山下时(填“高”或“低”);上述反应的正反应速率u正=kFC(Mb)p(O 2),逆反应速率u逆=lc(MbQ)。k正和k逆分别是正向和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37c时,上图中坐标为(1.00, 50.0)的点对应的反应状态为向 进行(填“左”或“右”),此时u正:11逆=(填数值)。KPCOJ【答案】(1). 2 (2).(3). 97.56 (4).低(5).低(

24、6).右.2【解析】【分析】按照提示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代入平衡数据求平衡常数,进而计算转化率;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用 Q与K的关系判断反应的方向;用速率方程与K的关系求速率比。【详解】反应Mb(aq)+O2(g)MbQaq)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图中,37C、肌红蛋白结合度为 50%寸,c(Mb)=c(MbO2)> p(O2)=0.5kPa,求得 K=2kPa r1 o平衡时,肌红蛋白的结合度a,则.代入K表达式得a = .; 37C时,将 K=2kPaT1> p(O2)=2O.OkPa 代入,得到 a 最大值为 97.56%。高烧患者体温超过37C,

25、血液中Q浓度降低,MbO浓度会比健康时低;高山山顶。2分压比地面低,使Mb(aq)+d(g厂一一MbQaq)左移,MbO浓度也会降低。当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有u正=u逆,即k正c(Mb) p(02)=k逆c(MbQ)。得附町-仙二k。图中点(1.00, 50.0)不在曲线上,37c时不是化学平衡状态。此时 c(Mb)=c(MbO2).p(O2)=1.OOkPa,得 Q=1kPa1<K=2kPa-:故反应向右进行。u 正:u 逆=心正 c(Mb) pQJ:k 逆 c(MbQ)= k 正:k 逆=长=2。K,但当结合度为50%【点睛】题图表示:可逆反应Mb(aq)+d(g)MbQaq)在

26、37c达到化学平衡时,MbO结 合度与。2 分压的关系,故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能用于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时计算更方便。回答下列问题:11 .石墨是一种混合型晶体,具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一种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碳、氮、氧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 CH3-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其空间构型为 ;(4)石墨晶体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有(填标号),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是因为存在(填标号);A.离子键B.共价键C. n键D.氢键E范德华力(5)该晶胞中的碳原子有 种原子坐标;若该晶胞底面边长为apm高为cpm则石墨晶体中碳碳键的键长为pm,密度为

27、g cm. 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空E (2). N>O>C (3).三角锥形 【答案】.国回口ih私俯 307 X 10(4) . sp2(5). BCE (6). C (7). 4(8).V (9).4【解析】【分析】综合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按构造原理写轨道表示式,按元素周期律比较第一电离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离子构型,由石墨结构反推碳原子杂化类型,由晶胞结构计算共价键键长和密度。【详解】(1)据构造原理,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百回iHtn;据元素周期律,碳、氮、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3)CH3中心原子碳的价层电子对数

28、为(4+1 X 3+1)十2=4,为sp3杂化,三个杂化轨道填充共用电子对、一个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据,故离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11 .石墨是一种混合型晶体,具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一种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石墨晶体为平面层状结构,层内每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键角120?,p轨道形成大n键,层间则碳原子为Sp2杂化。层内相邻碳原子间共价键结合,未杂化的 为范德华力结合,故选BCE金刚石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而石墨中碳原子间还有大 键,使其键能增大,故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品胞底面图 每个石墨品胞有碳原子 8x1+4x1+2x1+1=44",则有4种原子坐标;222

29、,设碳碳键的键长为X,则x=(x/2)+(a/2),解得X=;晶胞底面的图=;Jy,一个晶胞体积=(ax10-1。)x(x 10* X(cX10*cm3,一日 432 棉 3Q 二一个晶胞质量二:.、KQ,故石墨晶体密度为 | 1 : a - cm o12 .辣椒的味道主要源自于所含的辣椒素,具有消炎、镇痛、麻醉和戒毒等功效,特别是其已知:R-OH . R-Br R- Br+R' -Na - R' -R+NaBr回答下列问题:(1)辣椒素的分子式为 ,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D的最简单同系物 的名称是;(2) A 的反应类型为,写出3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能发生水解反应,产物之一为乙酸 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3:2:14 一戊烯酸(CH2=CHC2cHeOOH可用作农药、医药中间体。参照以上合成路线,设计由CH=CHC20H为起始原料制备4戊烯酸的合成路线。【答案】(1). C i8H27qN (2).碳碳双键、滨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