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凝集素纯化及凝集活性测定的研究_第1页
大豆凝集素纯化及凝集活性测定的研究_第2页
大豆凝集素纯化及凝集活性测定的研究_第3页
大豆凝集素纯化及凝集活性测定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豆凝集素纯化及凝集活性测定的研究摘要:通过建立快速大豆凝集素SBA粗提液制备方法,利用N-乙酰-D-半乳糖胺-epoxy-Sepharose6B亲和层析制备体系制备大豆凝集素样品,采用聚丙烯酰胺SDS-PAGE及红细胞凝集试验分别对本试验制备的大豆凝集素进行纯度及凝集活性的检测。结果说明,试验制备的大豆凝集素的产率为135mg/100g;所制得的大豆凝集素样品的纯度较高,与大豆凝集素标准品根本一致;其凝集活性为256。研究成果可为大豆凝集素的量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大豆凝集素;别离纯化;亲和层析;凝集活性中图分类号:S81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2112-0

2、221-03大豆凝集素粗提液的制备一般采用硫酸铵逐级沉淀法5-6,但硫酸铵逐级沉淀步骤繁琐,且硫酸铵会引起小局部蛋白的变性。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平安的大豆凝集素粗提液制备方法成为大豆凝集素量化提纯的重要前提。Liner利用离子交换和磷酸钙层析制备大豆凝集素【7】。Liener等在不同pH值条件下采用硫酸铵分步沉淀法进行大豆凝集素的别离纯化试验8。Wade等也建立离子交换纤维素及羟基磷灰石层析法,并成功得到纯化的大豆凝集素9-10。但上述大豆凝集素纯化方法具有纯化效率低的缺点,探索一种高效制备纯化大豆凝集素方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因此,笔者根据大豆凝集素能专一性和可逆性地与相应的配基或配体发生特

3、异性结合,对大豆凝集素的纯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目前主要采用亲和层析法进行大豆凝集素的制备,根据所采用凝胶载体和糖配体的不同,主要分为半乳糖胺-CH-Sepherose4B亲和层析体系【5】、N-乙酰基-D-半乳糖胺-epoxy-Sepharose6B亲和层析体系11-12和瓜尔胶亲和层析体系。研究者发现,无论从大豆凝集素的纯化效率还是所制备的大豆凝集素的纯度上看,N-乙酰基-D-半乳糖胺-Sepharose6B亲和层析体系都优于半乳糖胺-CH-Sepherose4B和瓜尔胶亲和层析体系13。本研究首先针对大豆凝集素粗提液的制备进行了改进,并选用纯化效率较优的N-乙酰基-D-半乳糖胺-Sep

4、harose6B大豆凝集素亲和层析体系,以贵州省本地大豆品种为材料进行大豆凝集素的纯化。1材料与方法1.1主要试剂和仪器1.1.1主要材料与试剂大豆购自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香料研究所;正己烷沸点68.74,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氯化钠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N-乙酰基-D-半乳糖胺-Sepharose6B亲和层析凝胶,购自Sigma公司、聚乙二醇20000、丙烯酰胺、N,N-甲叉双丙烯酰胺、-巯基乙醇、溴酚蓝、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TEMED,均购自北京鼎国兴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冰乙酸、标准蛋白质Marker,均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1.1.2主要仪器低温高速离心机ThermoF

5、isherScientific公司,ST16R、FW100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85-2型数显磁力搅拌器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分样筛60目,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华丰五金仪器、透析袋YA1072,北京索莱宝科技、层析柱1.5cm×15cm,上海精科实业、UV2102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龙尼柯仪器、PHS-3C型酸度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红细胞凝集反应板Costar3590,美国、DYY-2C型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迷你型凝胶电泳装置Boi-Rad中国公司;微量移液器2001000mL、50500L、550L,ThermoFisherScientific微量加样器20L,上

6、海安亭微量进样器厂。1.2大豆凝集素的别离纯化1.2.1大豆凝集素粗提取液的制备1.2.1.1脱脂称取生大豆500g,置于粉碎机中粉碎30s后,过60目筛。按质量体积比110置于一定体积的正己烷内,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进行10h脱脂每隔3h换1次正己烷溶液,将脱脂完的豆粉放在通风橱中晾干。1.2.1.2提取和离心称取80g脱脂大豆粉放入2L烧杯中,参加0.9%NaCl溶液1L,使其充分地溶解,然后放入4下浸提蛋白质,过夜。溶液分为2层,上层为澄清的黃色液体,含有大豆中的可溶性物质。因为大豆凝集素为可溶性蛋白,因而存在于上层溶液中;下层为沉淀层。将上层溶液倾出,下层沉淀在9000r/min条件下离

7、心20min,回收澄清溶液。将所收集到的上清液进行过滤,除去其中的不可溶成分。1.2.1.3微滤将收集到的上清液用滤器进行过滤,含0.45m的聚砜膜。将过滤后所得产物用于亲和层析柱分析。1.2.2大豆凝集素的纯化将N-乙酰基-D-半乳糖胺-epoxy-sepharose6B装入层析柱1.5cm×15cm14,胶的结合能力为68mg/mL胶。将柱子放在4层析柜中,将柱子用0.9%生理盐水进行平衡,以在280nm下检测到的吸光度等于0作为平衡终点判定的依据。然后将试验制备的大豆凝集素粗提液进行纯化。待大豆凝集素粗提液全部进入胶体白色后,用盐溶液冲洗未结合杂蛋白,以在280nm下检测到的吸

8、光度等于0为冲洗终点。最后换用含0.15mol/LD-半乳糖的盐溶液进行洗脱。将收集到的280nm条件下的吸光度大于0.1的洗脱峰管进行合并,记录总体积。将所收集的纯化大豆凝集素溶液置于透析袋中,在4下于蒸馏水中透析过夜,然后用聚乙二醇20000进行浓缩,得到纯化的大豆凝集素15。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80nm和260nm条件下测定所制备大豆凝集素的吸光度,记录D280nm和D260nm值。根据公式:蛋白质浓度mg/mL=1.45×D280nm-0.74×D260nm计算所收集到的大豆凝集素数量16。1.3大豆凝集素纯度的鉴定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经N-

9、乙酰-D-半乳糖胺-epoxy-sepharose6B纯化的大豆凝集素的亚基组成及其分子量,并与标准品作比较。SDS-PAGE操作方法参照郭尧君的方法17进行,具体如下:首先灌注12%别离胶及5%浓缩胶。然后将所纯化的大豆凝集素与电流样品缓冲液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在100条件下煮沸35min,使蛋白发生变性。在每个样品孔中参加1015L处理过的样品,浓缩胶段采用80V恒压,别离胶段采用200V恒压进行电泳。将凝胶剥下,置于盛有考马斯亮蓝染色液的平皿中进行染色过夜,然后将凝胶取出,放入盛有冰乙酸的脱色液中,于恒温水浴振荡器上进行振荡脱色。1.4大豆凝集素生物活性的测定采用兔红细胞凝集法进行大豆凝集

10、素活性鉴定。操作步骤按照Franco-Feaguas等的方法【6】进行,并做了局部修正,具体如下:在96孔“V型血凝板中每孔参加50L5%红细胞悬液,接着每孔中分别参加50L倍比稀释的大豆提取液,混合均匀后置于室温下反应2h,观察反应结果。判定标准如下:1全部凝集+:红细胞呈一层薄膜片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孔中;2大局部凝集+:小局部未凝集的红细胞呈红色小圆点状沉淀于孔底,且数量较少;3半凝集+:约有50%的红细胞沉淀于孔底,成红色圆点状;4大局部不凝集+:绝大多数未凝集的红细胞沉淀于孔底成红色圆形状,有可见凝集颗粒;5完全不凝集-:液体与对照组相似,红细胞沉于孔底。本研究以使50%红细胞凝集的

11、最小样品浓度,称为1个凝集单位HU。2结果与分析2.1大豆凝集素纯化曲线及纯化效率在N-乙酰基-D-半乳糖胺-epoxy-sepharose6B亲和层析柱中参加大豆凝集素粗提液后进行亲和层析的洗脱曲线,详见图1。第1峰为首先利用0.9%生理盐水洗脱后得到的非特异性吸附的洗脱峰即杂蛋白洗脱峰,第2峰为利用0.15mol/LD-半乳糖的盐溶液进行洗脱的特异性吸附的洗脱峰即大豆凝集素洗脱峰。大豆凝集素的纯化效率如表1所示。本试验条件下所制得的大豆凝集素的純化效率为135mg/100g大豆粉。2.2大豆凝集素纯度鉴定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提纯的SBA进行纯度鉴定,并与标准SBA相比,结果如图2所示。

12、提纯的大豆凝集素各条带在30ku左右,与标准SBA根本一致,这与Lotan等的报道18一致,这意味着本试验方法制备的SBA纯度较高。2.3大豆凝集素凝集活性测定大豆凝集素能与红细胞发生结合产生凝集。利用这一凝集特性进行大豆凝集素凝集,是检测大豆凝集素的主要方法之一19。研究说明,大豆凝集素可特异性地与兔红细胞发生结合20。因此本试验采用自制5%新鲜兔红细胞悬液进行大豆凝集素的凝集活性测定。大豆凝集素凝集活性测定结果见表2。本试验所制备的大豆凝集素的凝集活性为256,与标准品相一致。3讨论与结论传统的大豆凝集素的提纯方法只是从获取高纯度的大豆凝集素的角度出发进行改进,但是却忽略了量的因素,并且大

13、豆凝集素的提纯效率较低。因此参照传统的方法难以获取足量的、纯度较高的大豆凝集素,使大豆凝集素的量产受到限制。本试验采用0.9%生理盐水溶液溶解脱脂大豆粉,置于4条件下进行过夜提取,收集浸泡后的上清液。将脱脂大豆粉放入盐溶液,并放入4环境中有2个目的:1利用蛋白质的溶解特性,使大豆中可溶性的成分溶于盐溶液中,大豆凝集素属于可溶性蛋白,因而溶于盐溶液中。2利用某些蛋白具有冷沉的特性而到达去杂质的目的。大豆中的11S球蛋白具有冷沉的特性,放在4溶液中过夜,约有86%的11S球蛋白沉淀出来。微滤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粗提液中的颗粒性物质,防止亲和层析时由于堵塞胶孔而降低粗提液的流速,从而造成纯化效率较低。王

14、利民等研究首先采用0.01mol/L,pH值7.6PBS溶液浸提,然后再用硫酸铵逐级沉淀法来制备大豆凝集素粗提液13。与王利民等的研究13相比,本试验减少了大豆凝集素粗提液的制备时间及费用,有利于提高大豆凝集素的提纯效率。大豆凝集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20ku,大豆凝集素是由略有不同的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并有规那么的2个二聚体组成,因此大豆凝集素可以看作是“二聚体的二聚体,每个亚基的分子量约为30ku18。从本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试验改进的大豆凝集素纯化方法所制备的大豆凝集素的纯度较高,与Sigma的大豆凝集素标准品相近,且大豆凝集素亚基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与标准品的SBA

15、蛋白电泳条带位置相同。这与Pusztai等的研究结果21相一致。大豆凝集素的4个亚基均含有1个单独的糖结合位点,因此每个大豆凝集素分子都含有4个N-乙酰基-D-半乳糖胺结合位点。因此,大豆凝集素粗取液参加亲和层析体系后,首先粗提液中的杂蛋白被洗脱下来,而大豆凝集素那么与凝胶上的半乳糖胺结合。D280nm变为零后,改为半乳糖进行洗脱。大豆凝集素与半乳糖结合,从而从凝胶上被洗脱下来。本试验所制备的大豆凝集素的产率为135mg/100g,这与Fasina等的结果22相一致。综上,本试验通过优化大豆凝集素粗提液的制备方法,制得了纯度较高的大豆凝集素。本试验所制备的大豆凝集素纯化效率为135mg/100

16、g豆粉,纯度与SBA标准品一致,可为大豆凝集素的量产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FriedmanM,BrandonDL.Nutritionalandhealthbenefitsofsoyproteins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21,493:1069-1086.【2】BajpaiS,SharmaA,GuptaMN.RemovalandrecoveryofantinutritionalfactorsfromsoybeanflourJ.FoodChemistry,2021,894:497-501.【3】FasinaYO,ClassenHL,G

17、arlichJD,etal.Investigatingthepossibilityofmonitoringlectinlevelsincommercialsoybeanmealsintendedforpoultryfeedingusingsteam-heatedsoybeanmealasamodelJ.PoultryScience,2021,824:648-656.【4】张柏林,秦贵信,刘宁,等.大豆凝集素结构及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21,281:160-163.【5】王利民.大豆凝集素在不同种属动物体内的消化动力学及抗营养作用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1.【6

18、】Franco-FraguasL,AliciaP,FerreiraF,etal.PreparativepurificationofsoybeanagglutininbyaffinitychromatographyanditsimmobilizationforpolysaccharideisolationJ.JournalofChromatographyB,2021,7901/2:365-372.【7】LienerEI.ImplicationsofantinutritionalcomponentsinsoybeanfoodsJ.CriticalReviewsinFoodScienceandNut

19、rition,1994,341:31-67.8LienerEI,PallanschMJ,etal.Purificationofatoxicsubstancefromdefattedsoybeanflour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1952,1971:29-36.9WadaS,PallanschMJ,LienerIE,etal.Chemicalcompositionandendgroupsofthesoybeanhemagglutinin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1958,2332:395-400.10张洪渊,刘克武,杨守忠

20、,等.大豆凝集素、脲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别离纯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11:41-45.11VretbladP.PurificationoflectinsbybiospecificaffinitychromatographyJ.BBA-Proteinstructure,1976,4341:169-176.12LiZT,LiD,QiaoSY,etal.Anti-nutritionaleffectsofamoderatedoseofsoybeanagglutininintheratJ.ArchivFurTierernahrung,2021,574:267-277.13王利民,秦貴信,刘林娜,等.三种亲和层析体系纯化大豆凝集素的比较研究J.大豆科学,2021,261:51-54.14李振田.大豆凝集素的检测、纯化和对大鼠抗营养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