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教师科研现状调查_第1页
北京小学教师科研现状调查_第2页
北京小学教师科研现状调查_第3页
北京小学教师科研现状调查_第4页
北京小学教师科研现状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京市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态度及现状调查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37) 欧群慧摘 要:“研究型”教师是新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态度是制约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小学教师的科研态度的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小学教师的科研态度的现状,并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态度,调查一、 问题的提出“研究型”教师是新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师专业的一条必然途径。然而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教师自身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缺乏无疑是困扰教师进行教

2、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因素。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包括多方面:教育科学研究态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教育科学研究知识等。教育科学研究态度在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行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主要以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为了了解北京市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为我院的课程方案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特组织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以调查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态度为主,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教育科学研究态度及师范教育对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态度的影响。二、 调查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

3、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北京市18个区县的普通小学教师。其中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把18个区县分成三个层次:城区、近郊、远郊。从18个区县中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各抽取两个区县进行调查。它们分别是海淀区、东城区、通州区、大兴区、平谷县、延庆县。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率100%。据统计,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93.2%。三、 结果与分析本调查将主要从小学教师所在的区域、学历层次、性别、教龄等几个方面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其中区域分城区、近郊、远郊三个层次;学历层次按由低到高分成中专(包括与中专同等水平的高中)、专科、本科及本科以上三个层次;教龄分成四个层次: 5年以下、515年、15

4、25年、25年以上。(一)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现状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现状调查主要是对教师教育科学总体素质的了解。本调查主要从教师阅读教育类理论、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情况、发表论文数量、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调查。1、 阅读教育类理论从区域来看,城区、近郊、远郊教师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类理论的比例分别为56.2%、45.7%、39.3%。由此可见,城区教师比近郊、远郊教师更为关注教育类理论,近郊教师比远郊教师更为关注教育类理论。从教龄来看,教龄5年以下、515年、1525年、25年以上的教师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类理论的比例分别为30.1%、40.3%、58.7%、30.9%。参加工作不长的

5、新教师(5年以下)和教龄25年以上的老年教师比其他教师更少阅读有关教育类理论。从性别来看,男教师、女教师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类理论的比例分别为39.4%、42.6%,表明教师是否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类理论与性别相关不大。从学历来看,中专学历教师、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类理论的比例分别为40.8%、39.1%、46%。这表明教师是否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类理论理论与学历关系不是很大,但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对教育类理论的关注要稍高于其他学历层次的教师。 2、 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总的来看,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面比较广,有71.4%的教师有研究的课题,尽管有级别高低的不同。这表明大部分教师能积极参加

6、到教育科学研究中去。表1教师参加各种类型课题的比例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校级课题个人课题没有课题25.6% 26.9%31.1%7.8%28.3% 从区域来看,三个不同层次区域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情况不同。城区、近郊、远郊教师参加各种类型课题的比例依次为84.7%、78.9%、66.1%。城区教师比近郊、远郊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要高,其中近郊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又要高于远郊的教师。这说明区域的不同与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情况有一定相关,区域经济越发达,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越高。从教龄来看,教龄5年以下、515年、1525年、25年以上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依次为

7、62.6%、77.6%、73.9%、75.5%。教龄5年以下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教师,其他教龄阶段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无明显区别。从性别来看,男教师与女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分别为67.4%、69.8%。男教师与女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差别不明显,说明性别不影响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表2不同学历层次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情况市级课题县(区)级课题校级课题个人课题没有课题中专4.225.030.85.834.2专科4.725.530.79.929.2本科14.340.531.04.89.5从表中数据可见,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与类型不同。学历越高的

8、教师参加课题的比例就越高、课题的级别越高。值得一提的是,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大大高于专科、中专学历的小学教师。从参加课题的级别来看,(本调查把课题分成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校级课题、校级课题四种类型)大部分教师参加的课题多为区(县)级课题和校级课题。个人课题的比例都达不到10%的比例,说明小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自主意识不高。3、 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是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工具,运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因此本调查把它作为判断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状况的一个依据。总的来看,有19.6%的教师表示经常运用计算机等

9、现代化技术、48.2%的教师偶尔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31.4%的教师从不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 从区域来看,城区、近郊、远郊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比例分别为76.9%、57.5%、38.3%。由此可见城区教师比近郊、远郊的教师更经常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其中近郊的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比例又要高于远郊的教师。这说明区域的不同与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有一定相关,区域经济越发达,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比例越高。远郊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从教龄来看,教龄5年以下、515年、1525年、25年以上的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比例依

10、次为75%、80.6%、79.2%、62.5%。教龄25年以上的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教师,这是我们所能理解的,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是信息时代的新产物,年老教师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是比年轻老师稍差一些的。从性别来看,男、女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比例分别为60.8%、65.4%。可见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与性别的相关不大。从学历来看,中专学历、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比例分别为59.2%、71.9%、81%。表明教师能否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与学历相关较大,随着学历的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4、发表论文的数量表3不同区域

11、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5篇以上35篇12篇0篇城区13.320.026.740.0近郊12.312.326.349.1远郊05.123.771.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师发表的论文数目就越多。远郊区县的教师发表论文数目大大低于其他两个区域的教师。表4不同学历层次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5篇以上35篇以上12篇以上0篇中专5.815.020.059.2专科5.214.122.458.3本科14.319.023.842.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历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发表论文,学历层次越高的教师,发表论文的数目就越多。其中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发表论文的数

12、目明显高于其他学历的小学教师。(二)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态度调查科研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是否参加教育科学研究。当前小学教师对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有不同的态度。如有些教师认为:小学教师课时多、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些教师认为: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最低,小学教师没有必要和能力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确实我们不能否认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我们认为之所以会有以上不同观点,主要在于小学教师还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教育科学研究态度。只有当小学教师真正认识到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后,一切矛盾将迎刃而解。1、 参加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机表5不同区域教师参加教育教

13、育科学研究的动机情况上级安排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解决教学问题对教育科学研究感兴趣评职称其他城区21.140.420.810.07.7近郊20.448.110.812.78.8远郊27.144.25.111.711.9从区域来看,大部分城区、近郊、远郊的教师们把解决教学问题作为参加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动机,所进行的研究与教学关系紧密,所进行的是一种为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进行的行动研究。从数据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不同区域教师们对教育科学研究感兴趣的比例有比较大的差异,城区的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感兴趣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两个区域的教师。表6不同教龄教师参加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机情况上级安排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解

14、决教学问题对教育科学研究感兴趣评职称其他5年以下35.536.410.07.310.9515年31.649.07.16.16.11525年23.751.314.57.92.625年以上24.558.57.53.85.7从教龄来看,随着教龄的增长,认为参加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机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比例在提高,而认为是上级安排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的比例在缩小。可见随着教龄的增长,对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认识越正确。表7不同性别教师参加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机情况上级安排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解决教学问题对教育科学研究感兴趣评职称其他男17.944.020.29.58.3女32.250.06.75.25.9从性

15、别来看,虽然大部分男女教师都把解决教学问题作为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机。但很有意思的是男女教师在对“上级安排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和“对教育科学研究感兴趣”的两项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女教师把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机归为上级安排的任务。而对教育科学研究感兴趣,男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教师。这说明女教师在参加研究时的主体意识没有男教师高。表8不同学历层次教师参加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机情况上级安排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解决教学问题对教育科学研究感兴趣评职称其他中专27.548.310.85.87.5专科32.349.56.85.26.3本科1945.221.49.54.8从学历来看,随着学历的提高,参加

16、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2、对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成绩关系的认识从区域来说,城区、近郊、远郊教师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教学成绩提高的比例分别为76.9%、74.5%、78.3%,差别不大。从教龄来看,教龄5年以下、515年、1525年、25年以上的教师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教学成绩提高的比例依次为88.9%、92.9%、93.42%、94.8%。从性别来说,男、女教师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教学成绩提高的比例分别为89.3%和92.2%。从学历来说,中等学历(中专、高中)教师、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教学成绩提高的比例分别为91.8%、93.6%、89.1%。通过以上

17、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区域、教龄、学历、性别来看,大部分教师对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教学成绩提高的认识比较一致,可见教师们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3、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否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表9不同区域对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否会给自己增加负担的看法十分赞同比较赞同比较不赞同不赞同城区11.030.550.58.5近郊26.336.828.18.8远郊32.040.823.73.4从区域来看,近郊和远郊的教师们更倾向于认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会给自己增加负担。表9不同教龄对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会给自己增加负担的看法十分赞同比较赞同比较不赞同不赞同5年以下21.137.431.79.8

18、515年19.445.529.16.01525年19.643.530.46.525年以上13.252.828.35.7从教龄来看,从教时间越长,对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研究的认可程度越高,越不认为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负担。从学历来看,中专学历、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认为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会给自己增加负担的比例分别为64.2%、60.8%、43.8%。由此可见,学历越高,越不视教育科学研究为负担。4、 是否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持怀疑态总的来说,有8.4%的教师经常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持怀疑态度,有77%的教师偶尔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持怀疑态度,有14%的教师从不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持怀疑态度。这说明绝大部分小学

19、教师对教材持一种“被动接受”态度,少有怀疑与创新,教师的教材观现状不太令人满意。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资源观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学历来说,中专学历、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经常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持怀疑态度的比例分别为6.7%、7.8%、14.3%。由此可见,随着学历的提高,会更倾向于对教材持怀疑态度。从性别来看,有16.7%的男教师经常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持怀疑态度,而女教师经常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持怀疑态度的比例为5.6%。可见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少怀疑精神。5、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态度的关系师范教育对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态度的形成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为调查这一方面的情况

20、,本调查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您在师范院校学习时,是否参加过教育科学研究?”表10教师在师范院校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情况表1-2次2-5次5次以上没有182%92%64%658%问题二:“师范教育对培养您的教育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影响”。表11师范教育对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态度的影响情况表影响很大影响一般影响较少没有影响176317361143结果显示:总的来说,师范教育对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影响不大,师范生在校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这应引起师范院校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对北京市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现状和教师的教育科

21、学研究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市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是比较令人乐观的,教师对教育类理论比较关注、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面比较广、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态度比较端正。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基于调查与分析的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小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促进首都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我们有如下建议。1、 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虽然说学历高不一定素质就一定好,但学历高是素质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感觉得到,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教育科学研究态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学历层次的小学教师。本科学历的小

22、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意识比较强、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感到比较得心应手、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这说明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更能适合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力度,以满足首都基础教育对高素质、高学历小学教师的需要。对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是对未来的教师来说,应以培养本科学历的师范生为主,如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目前就是一所主要以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教师来说,应通过继续教育等培训形式来提高教师的学历。培训的内容中应以新技术、新理念为主。2、 师范教育应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通过

23、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小学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时,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认为师范教育对他们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不够,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研究型教师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师范教育应把培养研究型教师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并能把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3、 提高教师研究的自主意识从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情况还是比较令人乐观的。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意识还不是很强,大部分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研究都是学校和区(县)一级的课题,是由上级分派下来的,而很

24、少自主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只有当教师自己有了研究的意识,掌握了研究的自主权时,他才真正成长为一个研究型教师。因此应多给教师进行自主研究的空间,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和教师中,应鼓励教师自己设立研究课题。4、 加大对远郊区县教育的投入从对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远郊县的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要普遍低于城区、近郊教师。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学历层次结构,城区、近郊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高于远郊县的教师;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为了改变远郊县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现状,我们需要加大对远郊县教育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仅仅是指经济的投入,还应包括其他方面非经济的投入,如更多关注远郊县的教

25、育事业。北京市城区、近郊的小学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而远郊县的小学则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为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分配研究经费、项目时,应适当向远郊区县倾斜,同时应鼓励教育研究者走向远郊县的中小学学校。其次,应加强不同区域教师之间的交流。最后,远郊区县应加强自身建设,如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5、 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新教师对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比其他年龄的教师更具保守的态度,如他们认为进行教育教育科学研究会给自己增加负担、参加课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教师等等。这与我们调查以前的假设相矛盾。调查前我们认为,新教师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知识丰富,这些会让他们在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中会有一番作为。但通过调查发现,事实却恰恰相反。我们分析可能是如下一些原因导致这一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