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瀚霖-长链二元酸_第1页
山东瀚霖-长链二元酸_第2页
山东瀚霖-长链二元酸_第3页
山东瀚霖-长链二元酸_第4页
山东瀚霖-长链二元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成微生物长链二元酸建设绿色化学大产业访石油微生物专家陈远童教授张平赵艾筠 利用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双号码长碳链尼龙。双号码尼龙具有 良好的性能,耐腐蚀性好、绝缘性好、柔韧性强,在航天、航空、汽车、轮胎、船 舶、建筑、电子、电器和信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双号码长碳链尼龙作为 子午线生产的轮胎,具有高速、安全、节油、耐磨的优点,是轮胎工业发展的方向。 双号码长碳链尼龙还可以制造汽车管,如输油管、刹车管等,在汽车行业中备受青 睐。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长链二元酸合成高性能长碳链尼龙,将打破少数发达国家长 达 40 多年对高性能长碳链尼龙的垄断,预示着我国工程塑料工业进入一个崭新阶

2、段,标志着我国绿色化学工业的建设有了良好开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合成的高档热熔胶在服装和家电行业中 很受重用。在高档服装生产中使用高档热熔胶,可以使整个服装耐水洗、耐干洗、尺 寸稳定、穿着挺括。我国是世界服装出口第一大国,年用胶量在 20003000 吨左右, 而目前则全部依靠进口。彩色显像管与偏转线圈粘合用胶需要较高的性能,只有在 100°C高温下能够长期使用,才能保证彩色显像管的正常工作。我国目前生产彩色显 像管所用胶全部靠进口。由此可见,用长链二元酸合成高档热溶胶在我国有着广阔的 发展前景。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合成的高级粉末涂料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污

3、 染、使用安全和经济实用等特点。合成的高级油漆具有色泽光亮、耐磨性好、耐冲击 强度高、附着牢固和柔韧性极佳等优点。麝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中药药材,是制备中成药的重要成分。天然麝香中具有生 理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麝香酮。目前,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因此,天 然麝香不再容许采用。用 C 1 1 C 1 8的长链二元酸可以合成具有不同香型的大环酮香 料,尤其是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 DC15为原料,合成环十五酮和麝香酮 (即3-甲基环 十五酮 )时,合成步骤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这种合成的麝香酮完全可以代替天然麝 香配制中成药,在医药上将有着广泛用途,对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长链二

4、元酸还可以合成高温电解质,可在 120 C下长期使用;合成高级润滑油, 不仅耐高温,而且在零下 45 C仍维持正常润滑。据报道,利用长链二元酸还能合成检测早期卵巢癌的试剂,合成治疗皮肤癌、艾滋病的药物及合成生物膜等,目前我国 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研究。生物发酵法的突出优势虽然长链二元酸有着如此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长链二元酸 在自然界中却是不存在的,一直以来都是用化学方法进行合成。然而,在化学工业中 长链二元酸很难合成,只有十二碳二元酸可以丁二烯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但合成工 艺复杂,合成条件苛刻,既需高温、高压和催化剂,需有防火、防爆、防毒设备,且 收率低、成本高,更重要的是环境污

5、染严重。如何克服化学工业合成长链二元酸的弊端,如何使长链二元酸更广泛的应用于生 产实践?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陈远童教授为此付出了自己半生的精力。陈远童教 授和他的同事们充分发挥微生物学科的优势,创制出一套运用生物技术合成长链二元 酸的新技术。应用生物技术方法,以正烷烃为原料,采用微生物方法生产长链二元 酸,有化学合成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条件温和,整个过程 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收率高、成本低,且没有环境污染。微生物所的多项二元酸成果 目前达到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自 主知识产权的新兴绿色化学产业,引起了杜邦、通用电器、汉高和 ADM

6、 等国际大公 司的极大关注。在当今世界上,用生物技术生产长链二元酸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第一家,而陈远童教授则是其产业化的第一人。石油微生物开发的卓越成就陈远童教授 1941 年生于广东普宁。 1966 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毕业 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微生物发酵石油正烷烃生产长链二元 酸是已故中科院微生物所原副所长、中科院院士、工业微生物学家方心芳教授开创的 新领域。在方教授的亲自指导下,中科院微生物所从上世纪20世纪 70年代开始,首先进行了微生物发酵正烷烃生产长链混合二元酸的应用开发研究。1986 年,在方心芳院士的推荐下,陈远童成为

7、其接班人,负责课题组工作。在 陈远童教授的带领下,微生物所在长链二元酸研究领域中已取得以下四项重大科研成 果,拥有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和国际领先的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 专利技术。1. 十二碳二元酸工业生产试验研究,在 20000L 罐中进行工业生产试验,产酸水平为 180200g/L ,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研究的总体技术水平为国际领先2. 十三碳二元酸工业生产试验研究,完成20, 000L 罐工业生产试验,产酸水平为 160170g/L ,而国际水平仅为 130140g/L 。3. 十四碳二元酸工业生产试验研究,经过25, 000L 罐工业生产试验,产酸量达225240g/L

8、。国际上还处于小试阶段。4. 十五碳二元酸的中试研究,目前完成了2, 500L 罐规模中试,发酵产酸水平为170180g/L,比国际上最好水平高1倍,专家鉴定认为:?上述技术指标处国际领先水平 ? 。天道酬勤,陈远童教授在承担国家?八五 ?和 ?九五 ?科技攻关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委、计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八五 ?和 ?九五 ?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中科院发明一等奖和三等奖,中科院与省市、企业合作奖个人 二等奖。共申报 7 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 6 项,发表了几十篇研究论文。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作为博士生导师,陈教授十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他既培养出一批优秀的 硕、博士

9、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又培养了一批产业化方面的技术人才,成为长链二 元酸产业化生产实践中的技术和领导骨干。技术产业化的巨大潜力目前,多项专利技术成果已转让多家公司,已经建成并正在工业生产的两家公 司,年生产能力总共达 8000 吨,年新增产值可达 5 亿多元人民币,年创利润 1 亿元 以上。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不是孤立的一种技术,它可以生产合成一系列产 品,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产品树,进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绿色化学大产业。山东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原淄博龙泉煤矿 )转让微生物研究所的二元酸生 产技术,于 1997 年年底建成年产 300 吨二元酸的发酵工厂。一次试车成功后,于 1

10、998 年开始正式工业生产, 1999 年年底二期工程建成后,年生产能力扩大到 1000 吨,成为国际上首家千吨级规模的长链二元酸生物发酵厂。产品行销欧美和日本,获 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此,一个濒临破产的百年老矿重新焕发了生机,顺 利完成了转产任务。上海凯赛控股有限公司的总裁刘修才先生及公司高层领导经过翔实的市场和技术 调研,对长链二元酸产品的广阔用途和巨大市场十分满意。为此,公司受让了微生物 所的技术成果,在山东济宁地区兴建了一座年产 7000 吨长链二元酸的发酵工厂。应 用微生物所先进和成熟的二元酸发酵技术,引进由该技术培训出来的产业化技术人才 为骨干,虽然发酵罐体积扩大到 20

11、0m3,仍然一次试车成功,并于 2003年8月正式投产。目前,该厂已经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二元酸发酵厂,其产品深受欢迎,销往 欧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http:/fi nan ce.si ng/gs news/20100721/10498336089.shtmlhttp:/we nda.tia nda/thread?tid=30d6c31b78a6cbbb瀚霖生物:中国生物化工行业的又一大忽悠_ 2010 年 07 月 21 日 10:49 千龙新闻网(千龙网记者阿良、刘洪昌7月21日特别报道)吹嘘技术,杜撰渠道,夸 大市场,虚拟收益,鼓吹回报就这样一份?吹破了天?的股权融资商务计划书,却从今

12、年4月起在全国各地散发,北京一家投资机构就收到了5份。根据消息人士提供的线索,千龙网记者以这份商务计划书为数据蓝本,透过业内 人士的分析和各种资料的佐证,揭开了计划书的出品人和版权人山东瀚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瀚霖生物)炮制的各种谎言。多少公司沦为牺牲品?长链二元酸是一类用途十分广泛和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国际上普遍采用 化学合成法生产长链二元酸,但化学法条件苛刻、步骤多、收率低、成本高、 污染严重,且只能生产含12个碳原子的二元酸。因此,各国从上个世纪 70年 代开始探索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目前,中国是唯一能够应用生物 发酵法实现多种长链二元酸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国家。瀚霖生物在股权

13、融资商务计划书中说:公司 2008年受让中国科学院微生 物研究所陈远童教授专利技术,专业从事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 售;该项技术先后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0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陈远童的)多项研究成果已转让多家公司,正在转化为生产力,产生较 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事实是,在陈远童加入瀚霖生物之前,曾经多次转让技术导致多个长链 二元酸产业化项目失败,以下三家是其中的典型:南通圣诺鑫 2003 年与陈远童签订转让协议,转让项目包括菌种、发酵技 术和后提取技术,但是通过生产验证,陈远童转让的后提取工艺与实际生产存 在较大差距,不能进行工业化生产,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进行

14、后提取工艺 改进,甚至通过江苏科技厅在网上发布技术需求,欲寻高人打破技术瓶颈。由 于产品难以达到高纯度质量需求,生产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清江石化 2002 年与陈远童建立合作关系, 2005年投产后因产品质量达不 到客户要求,近三年总销售量不超过 2 吨, 2009年销量仅为 700公斤。公司与 陈远童签订的是买断合同,而后陈远童仍在不停地进行技术转让。清江石化长 链二元酸项目负责人对此极为愤慨,认为陈远童?丧失了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水准?。淄博广通是较早同陈远童合作开始长链二元酸生产的厂家。据该公司华东 区一销售经理介绍,陈远童向淄博广通转让的仅是菌种,他不懂后提取技术, 因

15、此在合作中走了很多弯路。企业在建设三年后破产,破产资产以零价格卖给 管理层,项目继续运作。但因在精制技术上没有大的提高, 2009 年国内销售不 太理想,国际无销售量。为何失败?后提取技术水平低,不能生产聚合级产品。业内人士分析说,完整的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技术包括三大过程: 一、加入菌种发酵,获得长链二元酸发酵液;二、将长链二元酸从发酵液中分 离出来,获得普通级产品;三、进一步去除杂质,提高纯度,将普通级产品精 制成为聚合级产品。长链二元酸 90%的市场都是针对聚合级产品,因此,第三 步对于规模化生产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步的菌种和发酵技术早在多年前就被国外专家解决了,而且,国外利 用基因工

16、程改造的菌种,其转化率接近理论值。但是第二步分离和第三步精制 却成了世界性难题。陈远童的专利也仅限于菌种发酵技术,根本没有涉及到后 处理的核心技术。 ?在技术和市场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误导大量投资建厂,却 无法正常生产,造成极大浪费,失败也是必然。?业内人士还透露说,陈远童因此没有当选院士,而他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菌种连续报批的一系列专利也 早就受到了业界的质疑,并被认为是一个?超级笑话 ?。核心技术究竟属于谁?瀚霖生物在股权融资商务计划书中说: 2008年 6月,陈远童被聘为瀚霖生 物首席科学家; 2009年 6月12日,原股东王芝珍将其持有的 960万元出资转 让给陈远童,占比 4%; 20

17、09年 11月 11日,公司注册资本由 16000万元增加 到 36000万元,陈远童出资额变为 800 万元,占比 2.22%。不但提供技术,还成为大股东,瀚霖生物也确实生产出了聚合级产品,是 陈远童的技术突飞猛进了?还是他对以前合作的企业有所保留?非也。而是因 为瀚霖生物又来了一个人物。瀚霖生物在股权融资商务计划书中说: 2008年 7月28日,公司注册资本 由 5800万元增加到 16000万元,其中,新股东王志洲出资 80 万元,占比 0.5%。而经记者调查发现,王志洲成为瀚霖生物新股东时,还是山东凯赛生物科 技材料有限公司 (下称凯赛生物 )的高级雇员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二期扩 建工

18、程的负责人,掌握着凯赛生物全部的施工图纸、设备采购安装及核心技 术。 2008年 8月,王志洲未办理任何手续突然离职,不久公开现身瀚霖生物, 主管长链二元酸的设计、施工和生产工作。此后,瀚霖生物又雇佣了参与凯赛 生物二期扩建工程的多名关键技术人员。关于凯赛生物,在一份科技部在给国务院的专报中有如下介绍:?世界上近 60 家生化和化工企业测试或者试用了山东凯赛里能生物高科技有限责任公 司生产的长链二元酸产品,普遍认为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这标志着我国 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在技术和规模上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是继生物法 生产丙烯酰胺后,我国在生物化工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据悉,凯赛突破了发

19、酵法长链二元酸的技术瓶颈,有效地解决了分离和精制的难题,并申请 专利。这也使得凯赛成为最早大规模把采用生物法生产的长链二元酸推向全球 市场的中国企业,也是目前在市场上唯一可与化学法竞争的长链二元酸生产企 业。工商资料显示,瀚霖生物在 2008年 4月成立时,经营项目中并没有长链 二元酸一项。而在 2008年 7月王志洲成为其股东后,瀚霖生物出现系列神奇 变化: 2008年 12月12日,经营范围变更为长链二元酸及系列产品的研发、生 产、销售及进出口; 2009年 10月,一期工程正式投产,生产出了聚合级产 品; 2009年11月 11日,在经过三次增资以后,注册资金从最初的 10万元增 加到了

20、 3.6 亿元。瀚霖生物宣称采用中科院陈远童的技术,似乎同王志洲没有什么关系,但 其在商务计划书工艺流程图中,却标示有与凯赛完全相同的? P 级产品 ?和? S 级产品 ?这不是长链二元酸的通用名,而是凯赛生物的内部命名,分别指 ?普通产品 ?和 ?满意产品 ?。?这是明目张胆的盗窃和拙劣的照葫芦画瓢。?业内人士指出, ?中科院与陈远童不过就是大旗和虎皮,瀚霖生物只是按凯赛目前的工艺设计生产,难 以持续竞争。?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瀚霖生物在股权融资商务计划书中说:?据不完全统计,截2止009 年年底,世界长链二元酸市场工业总产值达 85 亿美元,较上年相比,同比增长 18.9%。根据机构统计,

21、 2009年国内外长链二元酸总需求量近 20 万吨。随着下 游行业需求的扩大,机构预测 10年内,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将达到每年 40 万-60 万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是一组相当混乱和矛盾的数据。首先,自上个世纪 末以来,全球的长链二元酸市场总量每年都在 2.5万吨到 3 万吨之间徘徊, 2009年销售总量仅约 2 万吨,瀚霖生物将需求量无端膨胀了 10倍。其次,就 算有 20万吨需求且全部售出,并按国际当前最高价 5 美元/公斤计算,总产值 也不过 10亿美元,如此这般还嫌不足,瀚霖生物再把总产值膨胀了8.5 倍。第三,过去 30 年,长链二元酸市场总量未有拓展,技术成本

22、也未实现重大突 破,怎可在 10 年内如火箭般蹿升?业内人士还向记者提供了 2009 年度长链二元酸的市场总量和产销分布数 据:在C12方面,美国英威达销售8000吨,约占市场份额的40%;中国凯赛 生物销售 5000吨,约占市场份额的 25%;德国赢创和日本 UBE 分别生产 3000吨内部使用,约占市场份额的30%。在C13方面,凯赛生物销售2000吨,占 市场份额的90%以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12和C13产品占生物法长链二元 酸市场总量的95%以上。目前形成鼎立之势的四家厂商产能为:凯赛1.5万吨,英威达1.7万吨,赢创和UBE各3000吨,而后三者均是化学法生产。上 述四家2009

23、年度销售总量仅占生产能力(3.8万吨)的约一半,说明市场供大于 求。相关产品怎样被消化?瀚霖生物在股权融资商务计划书中说:公司去年开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意 向合同订单额5万余吨,目前订单持续上升。主要客户有杜邦公司、德固赛公 司、昆山泰达化学有限公司、山东东辰工程 塑料公司。海关资料显示:2009年,瀚霖生物没有出口数据;2010年,截止到5月31日,累计出口总值37万元,按照每吨产品含税价4.2万元计算,瀚霖生物 累计向国外出口长链二元酸不超过 9吨。记者还通过有关途径了解到,美国杜 邦并没有与瀚霖生物签订任何采购合同,也没有从瀚霖生物采购过1公斤长链二元酸;德国赢创(德固赛)到目前也只从瀚霖

24、生物采购了 4吨产品;昆山泰达 总共向瀚霖生物订购了几百公斤产品;山东东辰 2009年共采购50吨产品都不 是来自瀚霖生物。瀚霖生物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量不到其声称的百分之一,其余的都卖给了谁?更不可思议的是,其还在商务计划书中称从 2009年10月开工到2010年3 月实现了 1.25亿元销售收入和4100万元净利润。业内人士就此指出,瀚霖生物的渠道是造出来的,数据是编出来的,销售额和利润率是做出来的,?最大可能就是玩了一个左手倒右手的游戏?盈利能力真有那么强?瀚霖生物在股权融资商务计划书中说:公司计划集资30亿元人民币,5年内分三期完成6万吨/年的长链二元酸生产线。第一期工程为1万吨/年,20

25、09年10月份开始正式投产,当年销售收入 5000万元,实现净利润1700万元。 第二期工程2万吨/年 2009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6月建成,成 为世界最大的长链二元酸生产基地。预计 2010年实现净利润3亿元。三期工程 3 万吨/年建成后,总生产能力达到 6 万吨/年,每年总产值将达到 30亿元以 上,利润超过 10 亿元。?这又是凭空想象画出来的一张大饼。?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首先,就其今年的利润目标而言,那是浮夸。已获 20.5 亿元贷款以商业贷款年基准利率 (三年期 )5.4%计算,瀚霖生物每年承担的贷款利息需要 1.1亿元;现有 22 亿元 的资产在按 15年分摊折旧的

26、情况下,瀚霖生物每年分摊的折旧费用高达 1.4 亿 元; 2010年满负荷生产 2 万吨产品的原料、动力、辅料、人工和管理等费用按 最低的 3.25万元/吨计算 (这是淄博广通在破产后的市场非盈利不含税销售价 ), 瀚霖生物今年支出的无利息现金成本不低于 6.5亿元,总成本不低于 9 亿元。 按其 2010年已有的两次出口价格折算 (不含税价为 3.4 万元/吨),瀚霖生物今年 满负荷生产且百分百销售,销售额也不过 6.8 亿元。据此证明,瀚霖生物今年 将亏 2.2亿元,而非盈利 3 亿元。其次,就其实现总生产能力后的利润目标而言,也是吹牛。每年的盈亏账 目都摆在那里,先且不论,全球市场容量尚

27、未达到 6 万吨/年,生产出来谁来消 化?没有销售何来利润?是否需要大量的贷款?瀚霖生物在股权融资商务计划书中说:公司作为生物化工行业的龙头,已 从国家发改委等获得补助上亿元,预计未来 2 年可得到政府补助资金 3亿元以 上。项目是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三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是当地政府 的重点扶持项目。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贷款 7.5 亿元,后续将为二期和三期 工程进行支持贷款 50亿元以上。 2010年 6月,瀚霖生物又在自己网站上称, 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 13 亿元的贷款。两项合计,瀚霖生物目前已经从国家开发银行获得 20.5 亿元的贷款。而瀚 霖生物的贷款目标是 50 亿元以上

28、,它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贷款吗?业内人士分 析指出,不需要也不应该得到。首先,投资不需要。瀚霖生物声称已经完成 1 万吨长链二元酸的投资,资 产已达 22 亿元。而业内有实例证明,每万吨长链二元酸包括基础设施在内总 投资也不过 4亿元,瀚霖生物为什么要花费 10亿元甚至 20 亿元?即便是按照其规划完成一二三期 6 万吨设计生产量,投资也不会超过 24亿元,瀚霖生物 要 50 亿元贷款来干什么?其次,负担太沉重。上面已以 2010 年为例做了计算:瀚霖生物即使今年 满负荷生产还亏 2.2 亿元。若没实现满负荷生产和百分百销售,亏损则更加巨 大。瀚霖生物为何甘愿背上如此沉重的负担?第三,偿还没能力。

29、企业贷款须有足够的资产抵押或者担保,以3.6 亿元的注册资金,已经获得 20.5 亿元的巨额贷款,令人十分惊诧:瀚霖生物用什么 来保证偿还贷款?业内人士就此指出,瀚霖生物的种种迹象表明,其终极目标不是在投资, 而是在圈钱。瀚霖并非首例大忽悠?瀚霖生物的忽悠并非特列也非首例。早在 2009年 9月, 21世纪经济报 道就以该拿什么拯救吉安生化为题,报道了这家位于吉林松原的生物化 工行业 ?巨头 ?借助贷款急速膨胀的乱象:?世界最大的生物丁醇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酒精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集团?吉安生化顶上光环在09年开始褪色。当年 9 月初,一笔高达 1 亿元

30、的到期未还贷款,揭开了吉安生化 乱象的冰山一角:吉安生化背负的几十亿元贷款,目前安全性堪忧。这些钱被 投往何处,是否处于有效监管之下,至今无解。消息人士指出, 2007 年时,松原市政府曾以市府大楼及下属各处局几十栋 办公大楼,向吉林银行松原城市信用社作为担保抵押,帮助吉安生化拿到 1-2 亿元左右的贷款。实际此前,吉安生化就已开始寻贷之旅。 2004 年前后,吉安 生化第一个 21万吨冰醋酸项目落户松原市经济开发区,总投资 9.9亿元,占地 60 万平方米。根据当地政府对于投资亿元以上项目?零地价 ?的 ?土政策 ?,吉安生化无偿得地,并以此作抵押申请贷款,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项目建设阶段,

31、吉安生化因为发展前景不明,金融部门都持观望态度。但 经松原市委市府积极和各家银行协调,其在 2005 年投产前,从农发行取得了 6个多亿的贷款。2006年又获该行6亿元流动资金贷款。2007年再获该行1亿 元信用贷款和3.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截止到2008年7月,吉安生化仅在农发 行一家的贷款余额就达18.6亿元。吉安生化?利用不断上新项目来获取贷款发展壮大?,经过一连串的忽悠、运作和实体膨胀,最终成为当地宣传资料中的一个个全国乃至世界最大。事实上,这家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颓势早现:酒精生产出口是吉安生化的 发家项目和最大利润来源,2006年12月,国家取消酒精出口退税,对吉安生 化造成较大影响

32、,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尽管吉安生化先后上马了冰醋酸、丙 酮、丁醇等项目,但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和经验,加之市场不容乐观,又因环 保、安全、消防等多种短板,?几乎没有太正常地生产过 2008年10月份起,多条生产线更是陆续停产,?工人工资已经发不出来了?。但该企业的创始人生晓东却在风波中隐于后台,演绎其主业之外的精彩: 在吉安生化企业群之外,生晓东组建了北京吉安永嘉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公司 投拍的电视剧民工曾经火爆一时;旗下知名导演关景鹏、徐克、许鞍华等 2007年集体亮相戛纳电影节,出尽风头;在女人不坏、霍元甲等多部 影视剧中,生晓东一直以出品人身份出现。为什么科学院陈远童长链二元酸是个大笑话笑话收藏

33、转发至天涯微博悬赏点数0 3个回答匿名提冋2009-12-03 16:56:15听说陈远童又转让了一次"长链二元酸"技术,这已经是他至少是第七次转让 了,也是在山东的第五次转让。以下的事如果是真的,中国的科技产业化史上就要留下一个大笑话了:1. 凡是依赖陈远童以科学院的名义转让的"长链二元酸发酵技术"而投资建厂的 企业都无一例外的以"血本无归"而结束。2. 陈远童没有任何微生物的专业背景,他所谓的菌种技术是北京微生物所的方 心芳教授筛选的,水平远低于汉高公司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他更谈不 上工艺技术美国能源部早就系统地开发了长链

34、二元酸纯化技术,由于达到聚 合级成本太高未能产业化。陈远童的实验室只有一个中专生,从来没有工艺的 概念 ,谈何工艺技术 ?3. 陈远童号称十几年出了三代技术,最近的第三代技术达到了 "180 克 "。 回 头看看他十几年前的第一代获奖技术 ,就已超过"200 克"了.。一个没有任何高通 量筛选技术 ,没有基因工程技术 ,甚至没有研究人员的实验室如何将假丝酵母菌 种连续更新换代 ? 同一株来自大自然的假丝酵母菌种竟让他申请了七个菌种专 利! 按照他转让的山东一家煤矿企业的说法 , "陈教授要求我们支持科研 ,具体 做法就是报假数据争取科技经费 &

35、quot;。4. 山东凯撒公司将长链二元酸纯化技术解决了 ,可是这个企业不会让陈远童参 观,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由陈远童组阁的科学院研究中心 ,把这个企业的生产厂长 王志洲(煤矿夜大毕业 )聘请为核心研究人员,与此同时 ,他们也成了合伙人 ,但是 否合法 , 最起码合乎道义尚值得商榷。5. 网站上有很多吹捧陈的文章 ,恐怕多是自吹。 "中科院与山东瀚霖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合作 " 有人查过吗 ? 瀚霖公司的股东竟是陈远童 ,王志洲以及一个上市 公司的总裁个人 , 有人问过 30 亿投资的来源吗 ? 上市公司和这个瀚霖公司有关 联交易吗 ?6. 全球前五大长链二元酸生产厂规模约为

36、 4万吨, 2009 年全球消量不到 2万 吨. 那么瀚霖公司的 6 万吨规模有商业逻辑么 ? 陈远童多年来把尼龙 (全世界市 场达 5000 万吨 )和由长链二元酸制造的特种尼龙 (市场只有普通尼龙的二千分之 一 )混为一谈 . 科学家不懂市场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已经经历了这么多次的产业化 失败了,这是他的韧性 ,还是他的无知 ,或是其他 ?7. 更吸引眼球的是 , 陈远童这一次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招开了研讨会 . 科学院 院长,山东书记和省长都在捧这个项目。那位偷走凯撒技术而入股陈远童瀚霖公 司的王志洲还光荣地受到首长们接见。8我们能够理解企业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冲动导致的投资

37、 判断失误,我们也可以理解在社会转型期间会有一些变了性的科学家或技术人 员在高科技产业化过程中作出伤天害理的事。但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科学院长 和山东省长官们会如此无知地留下这样的笑话,这毕竟是要进入历史的!1. 查一下陈远童转让的江苏清江石化 ,南通圣诺鑫 ,河南开封化工厂 ,山东隆和通 , 济宁凯赛 ,淄博广通 ,青岛多元 ,.你可以打电话问问有谁不想把他打下地狱 ?2. 查一下翰林 2009 年在工商的记录 ,销售额和负 (要是正的你就证明地球是倒着 转的)的赢利额 .3. 查一下翰林的 2010 年真实 (陈远童如果不出假东西 ,地球也会倒转 )定单 .4. 问一下北京微生物所与二元酸有

38、关联的研究人员对陈的评价:他是不是一个 诚实的专家 ?问一下陈远童当年入党被阻是否与河南开封化工厂的二元酸转让 有关 ?问一下陈远童为什么三次才通过研究员的关 ?5. 问一下陈远童三次申请院士被拒是否是因为转让二元酸同一个原因 ?吹吧,不吹笔者一位好友是资深传媒人士,金融危机时中央政府擎出几百亿救 世 ,他就感慨说:几百个亿,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盯住,以各种名目去骗! 他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也是笔者的另一个熟人,做软件的,公关手段了得, 我曾经亲眼看到很多大人物给他的题词和建言。他的软件企业多年不盈利,但 自己却当着教授,住着豪宅,开着名车。各位看官说了,他企业不盈利怎么还 这么牛逼啊!呵呵,他的钱都是来自于政府拨款,每年都能够拿到科技创新支 持资金几百万。记得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其观点是政府花钱搞科研与创新,其 效率与效益会很差,不如给出合理的法律与政策环境,让企业自己花钱做科研 与创新,如美国体制大抵如此。我信! 近日读新闻,发现很多企业类似笔者的那位软件熟人,其企业运营模式是:巨 大未来市场(要打民族品牌) +科学家身份与 ?科研成就?+媒体炒作 =地方政 府背书 +国家拨款 +银行巨额贷款。这类企业牛逼就牛逼在一旦项目失败,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