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概念的界定陈保峰摘要关于“教育”概念的定义,教育学各类教科书和专著中林林总总,俯拾皆是。笔者选取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定义,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定义的方法,试图在解决该问题理论完备性上有所突破,给出了“教育”概念的定义。关键词教育 影响 活动教育是什么?这一看上去很简单的概念,却是令人难以作出准确和全面回答的。尽管古今中外许多的著名教育家关于“教育是什么”的精辟论述使我们得到不少启发。但是他们通常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时代、方法来定义什么是教育,使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对“教育”的概念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遗憾的是这些教育家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因为他们的观点各异
2、,甚至相悖。所以说,作为一种人类学事实上的“教育”是什么?远未达成一致的见解,对其继续研究和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教育”概念的分析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时,从来就没有统一的答案。不同的教育家都有各自的解说。我国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多种解说:中庸!“修道之谓教”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这里的“教”指的是教育者的教诲和受教育者的效法;“育”就是使受教育都 向好的反应方向发展。西方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教育”的认识:卢梭:“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
3、和感受的能力。”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斯宾塞认为教育应该“为美好的生活作准备。”夸美纽斯: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完成。“教育在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可见,在西方教育一词具有引导帮助儿童发展的含义,在一定程序上揭示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属性。现代学者对“教育”的认识。教育大辞典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导影响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的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
4、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人的活动。教育大辞典所下的定义,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和教育除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阶级性(社会性)外,还提出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个教育的本质特征。由上述“教育“概念的定义可见,上述概念在科学定义上不严谨或内容不完备,这些对教育的认识中,它们的共同之处,首先在于把教育定义为一种活动或社会活动,但这并没揭示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人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决定了教育与其它社会活动的不同,在所有社会活动中,什么样的活动因为具有某种内涵称为教育,也就是教育活动相对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殊性问题。例如“抗洪
5、救灾”是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会对人们的德、智、体诸方面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但却不能把它称之为“教育活动”。在不同的时代对教育的理解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这决定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如“修道之谓教”,教育的含义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德育,而现代对“教育”只停留在“德育”上是远远不够的。第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来对教育是是什么作出回答。有的从教育的过程角度;有的从教育目的的角度。等等。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例如斯宾塞与杜威针对“教育”概念得出了相左的结论。第四,人们对某一概念下定义(尤其是对过去的人)主要是根据经验事实和历史事实,而非实验结果和统计数据,由于不同人的经验和对历
6、史事实的把握和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据经验和历史事实来界定某一概念便 很难得到一个统一的定义。此外由于教于活动本身在比较复杂,且在历史长河中又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亦常常发生变化,这就赞成了人们对“教育”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同研究人员的哲学观,价值观也对“教育”概念的认识起着重要作用。广义的教育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狭义的教育定义上,强调对受教育的培养和影响一面,而对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方面来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弱化了教育的双边性特点。在分析了上述
7、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概念的定义后,就很自然地产生一些问题:对“教育”概念下这样或那样的定义,其依据是什么?“教育”概念定义是直观概括的产物还是理论推导的产物?进而言之,“教育”究竟是什么?怎样来认识、分析、理解“教育”概念?这些都有必要从理论上得到解决,为了避免人们给“教育”下定义时,常常识有接逻辑规则来进行,而是采取了“定义性陈述”的方式,从而使所下定义成为“日常定义”导致了“教育”概念定义的混乱,因此给出“教育”概念的科学定义是至关重要的。二、“教育”概念的界定我们审视“教育”概念的诸多定义形式,其理论上的完备性不足是一个通病。新的“教育”概念应比其它概念更完备并具有以下特点:(一)、新
8、的“教育”概念应当能够全面概括社会生活中的多层面的教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的形式与类别也日益丰富多彩、复杂多样。作为制度化教育形式除普通学校教育以外,还出现了职业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多媒体远程教育的等形式。教育对象也从婴幼儿延伸到成人的终身教育。新的“教育”概念不仅应该反映教育的各种形态,而且应该涵盖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二)新的“教育”概念应该综合、准确的揭示不同教育现象的内在本质。不同层面的教育现象之所以能属于同一现象族,就在于它们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而新的概念应该揭示出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将其内容高度抽象出来,概括集中。(三)新的“教育”概念应该严格按照逻
9、辑规则来进行定义。对概念下定义比较公认的规则:把定义的概念放在它最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层概念下的其它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其表达式为“被定义的概念=邻近的属+种差教育作为种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是社会活动。而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种差“第一是教育活动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是教育是以积极影响人 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第三是教育活动是有明确意识,以积极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根据以上特点分析,我们认为“教育“概念应该定义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积极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定义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
10、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是指称某一造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其次,有意识的积极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以区别于像盗窃团伙的师徒授受,虽可谓有意识、目的,但不能正面积极影响人身心的发展。虽此举仍为“培养”人,但这些与教育目地是相背的,是为“真正的教育”所不容的。再次,积极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以区别于像审判罪犯警示教育其它人的影响。审判罪犯虽可影响其它人,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这种效果是在以维护公平,审张正义,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下所附带出的效果。最后,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把人培养成满足社会需要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文化等传承到不同的人身上,以期他们形成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从而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双边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定义概念是一项有风险的工作,但是一门学科如果无人敢冒险就很难有创新,笔者甘冒此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密封差压闸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二章 第一节 一 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 辽宁省辽东教学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 采薇(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多文融合阅读教学设计第3课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提花针织面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新型储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
- 第二单元《 参考活动3 应对来自同伴的压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摇式冷裱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 变电站一次系统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获奖版)课件
- 幼儿园中班居家安全教案
- 网页设计和制作说课稿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与运营
- 食用油营销整合规划(含文字方案)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15《升旗的方法》教案
-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绪论
- 超高性能混凝土项目立项申请(参考模板)
- 电缆桥架招标文件范本(含技术规范书)
- 试车场各种道路施工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