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_第1页
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_第2页
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_第3页
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_第4页
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2011年2月第1期s第24卷总第139期石斌刘思峰党耀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0016)摘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而关于两者相互关系 的研究也h益重要.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 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测度,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两 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产业集聚的提高可以 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

2、集聚的提高.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竞争力:互动关系;主成分分析o引言1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测度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1.1江苏省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 竞争力之间关系作了一些定性研究,但是对产业集聚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方 法有多种,如就业密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定量研究相对较度法,产业集中度法,空间基 尼系数法,赫芬达尔指数少针对这个现状,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竞法等,这些方法都仅从某一角度 反映刻画产业集聚程争力互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度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繁 多且复杂,对其进行全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的测

3、度需要建立指标体系,因 此本文在综合分析已有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基 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和统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拟对江苏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计年鉴,遵循完备性,科学性, 层次性,可行性,可比性竞争力z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原则构建了产业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表1产业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级指标二级指标市场集屮度生产要素集中度发展与竞争稈度相关机构支持程度国内市场占有率(销售额/金国销售额)出口集聚度(出口额/全国出口总额)资产集聚度(固定资产原值/全国固定资产原值)就业集聚度(就业人数/全国就业人数)技术集聚度(研发人员数/全国研发人员

4、数)增加值集聚度(增加值/金国增加值)企业集聚度(企业数/全国企业总数)金融机构支持率(金融机构贷款额/全国金融机构贷款额)科技机构支撑率(科技机构数/全国科技机构数)科技人员集聚程度(科学家工程师数/全国科学家工程师数)由于以上这些指标之间的属性不同,量纲不,要使这些反映不同方面的数据指标整合成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从总体上反映产业集聚水平的真实情况,必须考虑采用对指标进行合成的综合评价方法.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是-种基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一”构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项目编号:08ajy024;项目负责人:刘思峰)成果之一

5、;江苏省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一一”江苏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与竞争战略研究”(项目 编号:br2002001;项目负责人:刘思峰)成果z.作者简介:石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刘思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工程;党耀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工程。3lo4£1平;1昂删第24卷总第139期于指标的客观数据,对多指标问题进行评价决策的方法它将多个可能存在相关关系的指标通过适当的组合,转化为儿个互不相关的指标,而这儿个指标包含了原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从而可以达到降维,简化评价问题的口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江苏省产业集聚比较明显的行业主要集中

6、在制造业,因此根据研究需要,木文利用江苏省制造业的集聚水平来反映江苏省的产业集聚水平.指标数据来源于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运用spss13.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698%,因此提取前三个主成分.综合各主成分构造综合评价模型,z=0.327y.+0.284y2+0.246y3,计算得到江苏省 1999-2007 年产业集聚水平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见表2.表21999-2007年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 的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1.2江苏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测度 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某个特定区域在国

7、内经 济竞争中形成并表现出来和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 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是该区域内在国内竞争中 表现出來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区域经济竞争 力提升的积极结果是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并在非线 性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中,各要素之问通过物质, 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通,形成正反馈,促使区域经 济优势转化为产业的集聚区域通过产业网络中 各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区域潜在优势要素进行 合理配置与优化整合,或与区域外的经济网络进行 优势联合,从而获得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形成全 国或一定区域范围经济发展的”空间极点”,并吸引 产业要素的集聚,从而促进产生企业集聚.从区域 经济竞争力对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來看,区域经济

8、竞争力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在”内”凭借自己的 丰富资源基础和先进管理经验,压缩牛产成木,提 高生产效率;对”外”借助大量人才和资本的流入, 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加快了企业的发 展步伐;再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集聚区的经济实 体不断壮大,加大区域内的竞争与合作,使企业在 竞争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践,集聚实体必将成 ”滚雪球”态势所以说,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对 产业集聚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导致新的经济实 体的落户;二是增强了原有集聚经济实体的实力. 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一 些能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来进行具体评价分析,构建的指标体系分为9个一级指标和27个

9、二级指标,见表3.表3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级指标二级指标经济实力对外发展 生活水平 人力资木 科技能力 资源状况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政府管理 人均gdp(元) 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大屮型企业个数(个) 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技术人员占职工比重() 大专以上教育人口比重() r&d经费支出(万元) 万人科技人员数(人) 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 授权发明专利数(项) 人均耕地面积(亩) 人均水资源(立方米) 人均煤炭资源(吨)

10、人均发电量(千瓦时) 人均邮电业务量(元) 高速公路里程数(公里) 铁路里程数(公里) 森林覆盖率() 废水排放达标率()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失业率() 按照表3中列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 系,同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1999-2007年 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指标数据来 源于2008年江苏统计年鉴.运用spss13.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 science&technologyandeconomy20 llvol .24no.l 石一旦塑墨壁墅堕童牛塑墨一丽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二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 为89.33%,因此提取前两个主成分.综合各

11、主成 分构造综合评价模型,z:0.7341y+0.1592y, 计算得到江苏省1999-2007年区域经济竞争力的 第一,二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见表4.表41999-2007年江苏省区域经济竞争力 的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2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互动 关系实证分析通过前面的理论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 争力之间确实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两者之间的 具体的数量关系如何,还缺乏具体的实证检验我 们首先通过1999-2007年江苏省产业集聚水平与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情况比较两者之问的关系, 对两者的关系作一个初步地判断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1999-2007年间江苏省的产 业集聚水平

12、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变化态势基 本一致,通过图形可以初步判断两者之间具有较高 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分析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 经济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将采用计量经济 学中的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 经济竞争力z间的关系.1.500l.oooo.5o0o.oooo.5oo l.ooo1.5o0一江苏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综合得分?一江苏省产业集聚水平综合得分图11999-2007年江苏省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综合得分2.1冋归模型的建立木节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是基于两个基木假设: 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 的提高;二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会促进产业集 聚水平的提高选取1

13、999-2007年江苏省产业集 聚水平的综合得分数据和江苏省区域经济竞争力 水平的综合得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产业集 聚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为自变量,以区域经 济竞争力和产业集聚水平为因变量建立两个冋归 模型,并采用各变量的对数形式进行回归分析,这 样可以将可能的非线性关系转化成线性关系处理. 本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lny/:oll+a2lnx+(l)lnx 二 ot3+a4lny/+(2) 下标i表示年份,ot,ol是回归参数,, v是随机项,ln是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数,lnx是 产业集聚水平对数.2.2回归分析及模型与参数的检验以江苏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数为因变量,以江 苏省产业

14、集聚水平对数为自变量,运用最小二乘法 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lnyi= 2.613+2.615lnx(3)(一 15.3)(19.65)r 二0.982q.w二 2.3,f 二386.13以江苏省的产业集聚水平的对数为因变量,以 江苏省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为自变量,运用最小二 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lnx= 1.002 十 0.377lny(4)(35.7)(19.6)r=0.985,d. w=2.4,f=386 13 从回归结果分析方程(3)和(4)的拟合优度分别 为r=0.982和r=0.985,拟合优度非常高能够通 过检验;方程(3)和(4)总体线性的显着性检验(f检 验),自变量

15、个数k=l,样本个数n=10,/2 k 1二& 给定显着性水平5%下,查表得fo.oo(i,8)=532,方 程(3)和(4)f的值均大于5.32,这表明两模型的线 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着成立;对方程(3)和 的解释变量的系数做检验,=2.306, 包括常数项在内所有解释变量都在95%的水平下影 响显着,都通过了变量的显着性检验.因为所用数据 是时间序列数据,所以要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我们 采用杜宾一瓦森检验法,由方程和的d.值 分别为2.3和2.4可知自相关系数接近于0,可以认 科技与经济2011年2月第1期第24卷/总第139期 lo62011年2月第1期第24卷总第139期

16、 为回归无自相关问题产生.2.3冋归结果分析从回归方程(3)可以看出,产业集聚水平和区 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为 2.615的经济意义是产业集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 点将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提高2.615个百分 点,可见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有非常显 着的影响;从方程(4)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竞争力每 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集聚水平将提高0.377个百 分点,区域经济竞争力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也非常明 显,但不如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大. 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经济效率,降低经济成木,产业集聚的这三种效应 具有乘数效应,因此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可以

17、大大 地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 提高可以促进人才,资本等要素的集聚,促进产业 集聚水平的提高,但是影响产业集聚水平的主要因 素除了生产资料,政策等因素外,还与市场,产业的 发展状况等因素有关,所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但影 响效果不是很大.3结论本文在综合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方法的 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互动关系的方法,利用主成分 综合得分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 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 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具有高度相 关性,两者之问具有很强互动性,产业集聚水平的 提高可以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竞

18、争力的提高,区域经 济竞争力的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集 聚水平的提高口参考文献1 何立胜.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j.统计与决策, 2003,168(12):8687.2 徐康宁.开放经济屮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 济,2001,11(11):22273 张蓉江苏省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关系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4 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researchonl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lndustrialclusters andregionaleconomiccompetitivenessin

19、jiangsuprovince shibinliusi?-fengdangyao-guo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 cs,nanjing210016,china)abstract:interactiverelationshipexistsbetweenindustrialclustersandregionaleconomicc ompetitiveness.whilethestudyonit becomesincreasinglyimportant.basedonanalysisoftheinteractivemechanismbetweenin dustrialclustersandregionaleconomiccom- petitivenessjhispaperconstructstheevaluationindexsystemforindust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