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支持系统简答题大全_第1页
决策支持系统简答题大全_第2页
决策支持系统简答题大全_第3页
决策支持系统简答题大全_第4页
决策支持系统简答题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简答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阶段。答: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20世纪70年代初期,决策支持系统开始起步,只是一种面向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其标志是把交互技术应用于管理任务,以便借助于计算机作出复杂的决策。(2)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后期,模型逐渐进入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与模型相结合,这是决策支持系统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标志。(3)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决策支持系统开始普遍流行,这一阶段的决策支持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模型库及管理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形成有机的整体。(4)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以人工智能学科

2、的渗入为主要特征,强调不但要对结果的决策支持,而且要对决策全过程进行支持,注重系统所具有的智能性,创造性和适应性。(5)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决策支持系统中强调网络技术、新一代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的应用。(6)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决策支持系统更加向分布式智能和综合集成方向发展,强调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强调决策支持系统与人的有机结合,重视计算机与人的知识的相互融合及有效管理,并且关注“软信息”等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对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响。2.简答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答:应具备以下功能:(1)整理并及时提供本系统与本决策问题有关的各种数据。(2)尽可能收集、储存并

3、及时提供系统之外的与本决策问题有关的各种数据。(3)及时收集提供有关各项决策活动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包括系统内与系统外的有关数据。(4)能够用一定的方式储存所研究的决策问题的各种模型。(5)数据、模型及方法的管理都应该很容易地改变或增加。(6)用户能够灵活地运用模型与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预测,以便得到所需要的综合的预测信息。(7)提供良好的数据传输功能,保证及时收集所需信息并把使用者所需要的结果提供给他们。(8)提供方便的人机对话接口或图形输出功能,不仅可以随机查询所需要的数据,而且能够回答“如果则”之类的问题。(9)具有较快的速度与短的反应时间。总之,DSS的中心问题是为决策者提供服务

4、,决策的需要决定了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DSS的设计应以实现和满足这些功能为目标。3.简答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过几个阶段。答:(1)情报:指进行“情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研究决策的环境,分析和确定影响决策因素或条件的一系列活动。(2)设计:指发现、制订和分析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3)选择:指确定“最佳”的可行方案,进行方案评价、审核和实施。上述三个阶段是一个交叉、反复的过程。4.简答在决策系统中,问题产生的三方面。答:在决策系统中,问题产生的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主观方面产生的问题;(2)客观方面产生的问题;(3)实践活动方面产生的问题。5.简答R决策模式的四个基本特征。答:(

5、1)解释和评价有关决策变量的信息处理较为简单;(2)管理者完全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3)实施方案的条件是静态的和确定性的;(4)技术上有“最佳解”的可能性。简答B决策模式的特征。答:(1)管理者对决策结果的了解是有限的,要在缺乏了解情况的条件下作出决策。(2)由于决策的结果是在将来出现,并且对它们的评价缺乏经验,管理者免不了要补充自己的主观判断。(3)管理者对他所要决策的问题而言,其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提出的方案可能仅占所有可能方案中的极少几个。(4)决策的效果是受管理者的技能、价值观和经验及知识的影响的。简答F决策模式的特征。答:(1)不仅认为决策过程需要复杂的信息,而且还强调决策过程受动态的

6、社会环境条件所约束;(2)承认管理者不仅具有有限的处理能力,并且可通用带有偏见;(3)“决策”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对许多复杂的明显的政治准则和技术准则所进行的评价。简答N决策模式的特征。答:(1)决策行为的合理性是基于管理者行为的信念系统,是“事后”被解释的。(2)这类决策过程表现为“走一步,看一步”,冲突和一致的对立统一过程。简答构成一个确定型决策问题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答:(1)存在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2)存在一个明确的自然状态;(3)存在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多个行动方案;(4)可求得各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简答构成一个风险型决策问题必须具备的条件。答:(1)存在着决策者希

7、望达到的目标(如收益最大大或损失最小);(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3)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民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如不同的天气对市场的影响);(4)可以计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5)在可能出现的不同自然状态中,决策者不能肯定未来将出现哪种状态,但能确定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简答构成一个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必须具备的条件。答:(1)存在着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2)存在着两个或两上以上随机的自然状态;(3)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4)可求得各方案在各状态下的决策矩阵。简答构造目标准则体系应注意的原则。答:(1)系统性原则,各子目标要

8、反映所有因素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影响,重视决策问题和各环境因素的层次性与相关性、反映社会经济系统主体骨架的内涵特性;(2)可比性原则,各子目标的分解和设计既要济意不同社会经济系统的横向比较,又要注意不同社会经济系统的横向比较,又要注意同一系统的纵向动态分析;(3)可操作性原则,各评价子目标设计要含义明确,计算简便,与现行统计指标口径一致,便于采集数据。简答多阶段决策过程的特点。答:(1)决策者需要作出时间上有先后之别的多次决策;(2)前一次决策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后一次决策,后一次决策的状态取决于前一次决策的结果;(3)决策者关心的是多次决策的总结果,而不是各次决策的即时后果。简答多阶段决策分析

9、的步骤。答:(1)根据具体问题适当划分阶段;(2)确定各阶段的状态变量,寻找各阶段这间的联系;(3)由后到前用逆序归纳法进行决策分析。简答综合决策的必要性。答:(1)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数量性指标。(2)只有在对决策问题的内在规律性及其诸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大量透彻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3)现实的问题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我们所得到的模型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管理者按照较系统化的过程解决问题,简答系统化过程的步骤。答:(1)定义问题(需处理某问题的决策情形);(2)将问题分为标准的类型;(3)构造描述现实世界

10、问题的数学模型;(4)求出并评价模型化问题的解;(5)推荐和选择问题的解。简答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答:是概念描述、关联分析、分类和预测、聚类、偏差检测、时序模式分析。简答信息值的增加与哪些因素有关。答:(1)格式、语言和满足用户愿望的详细程度;(2)获取方便性和使用权的增加;(3)从获取到使用的时间。简答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答:(1)知识获取;(2)知识的表示与组织;(3)启发式方法和知识推理;(4)符号处理。简答专家系统的基本思想。答:是简明的,即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专家的知识转换并存储到计算机中,模仿专家进行知识推理和提建议,达到专家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答认知科学的主要类型。答:(1)认知的

11、信息的处理过程;(2)认知是心理上的符号运算;(3)认知是问题求解;(4)认知是思维;(5)认知是一组相关的活动。简答DSS的数据库子系统应具有的能力。答:(1)具有从多种数据源提取数据的能力;(2)具有迅速、方便地增加和删除数据的能力;(3)具有利用用户的语言描绘数据逻辑结构的能力;(4)具有管理广泛数据的能力。简答模型库子系统的具体功能。答:(1)具有快速的方便地建立新模型的能力;(2)具有存取和集成模型“建造块”的能力;(3)具有支持各层用户广泛地利用模型进行分析的能力;(4)具有通过数据库以适当的联结方法,使模型相关联的能力;(5)具有类似于数据库管理的功能管理模型的能力。简答对话子系

12、统应具备的能力。答:(1)处理不同类型对话方式的能力。(2)利用多种输入设备以提高接纳使用者动作的能力。(3)对使用者知识基础提供灵活支持的能力。简答Bonczek 三系统结构的优缺点。答:优点:(1)突出了问题处理系统的重要性。在设计和开发决策支持系统时,应该重点考虑决策问题的处理。(1)明确了语言系统在人机交互中的作用。人机交互式是要通过语言系统来完成的。决策问题的形式化也要能够用语言系统来描述。(3)统一了知识的看法。将数据、模型、规则看成是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缺点:(1)忽略了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的相互关系,这对于开发决策支持系统是不利的。(2)不适合与其他系统相区别。如对管理信息系

13、统的区别,对专家系统的区别都不明显。简答相比于其他结构,六系统结构体系的三个特点。答:(1)用户成为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2)“决策资源系统”取代“知识系统”。(3)突出协作系统。简答IDSS中DSS和ES是如何结合的。答:(1)DSS和ES的总体结合。由集成系统把DSS和ES有机结合起来(即将两者一体化)。(2)KB和MB的结合。模型库中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模型作为知识的一种形式,即过程性知识,加入到知识推理过程中去。(3)DB和动态DB的结合。DSS中的DB可以看成是相对静止的数据库,它为ES中的动态数据库提供初始数据,ES推理结束后,动态DE中的结果再送回到DSS中的DB中去。简答协作

14、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应具有的特征。答:(1)支持决策群组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2)支持信息共享;(3)支持群组中人的合作(不同群组之间)与协调(群组内部);(4)支持群体决策任务的求解。简答为什么说DSS的第一级灵活性是面向用户的。答:第1级的灵活性是指提供最终用户的灵活性,称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用户可以使用DSS提供的多种功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决策的各个阶段中,用户面对的决策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问题空间,而用户可能解决的问题则是这个空间中的一子集。对于问题的求解,就是在这个子空间中搜索的一个过程。DSS正是给用户提供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决的灵活性。用户能够在面对问题时找到对应的专用

15、DSS(问题发现、设计、选择),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代替方案。简答为什么DSS的灵活性是面向用户或系统开发者。答:第2级灵活性是指在使用F1还不能生效的情况下,DSS所提供的修正某个特定的DSS的能力。这种灵活性可以称为修改配置的灵活性。F2也可以通过增加或删除系统所提供的ROMC功能来实现。例如,在解决商场定位问题时,可能需要某一地区的人口、收入等数据的图形表示,并且对这个图形业的某种操作可能是一个应用这个专用DSS不可缺少的功能。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前端修改功能使得这种需求容易实现。这种灵活性使系统可以对应某些变化了的问题,或者是一类新问题的集合。这种灵活性面向用户或系统开发者。简答为什么DS

16、S的灵活性是系统开发人员所需要的。答:第3级灵活性是指当完全不同的特定DSS的要求产生时,系统能够通过对DSS的基本成分的变更,使得新的专用DSS的产生。这种灵活性也称为适配的灵活性。例如,对于模型库中某一类模型的增加,使得过去难以用DSS生成器来实现的某种决策支持系统成为现实。系统可以被修改并装接到其他不同类型的专用DSS系统上去。这种灵活性是系统开发人员所需要的。简答为什么DSS的灵活性是软件技术人员所需要的。答:如果DSS的基础技术的某些基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们必然影响到在其之上的系统的能力,这可以看作是第4级灵活性,即包容的灵活性。例如,开发工具的变化和进步使得DSS生成器的能力大大增

17、长,从页使得现在的技术能力和速度、效率大为提高。F4对于DSS生成器的意义的给予它吸收和同化新技术的能力。这一种灵活性要求系统具有快速修正它的底层工具软件或DSS生成器的能力。简答DSS的开发方法。答:生命周期法、快速开发法、最终用户开发法、适应性设计方法、完全DSS开发法以及面向对象开发法。简答从环境角度分析的决策策略有哪些。答:(1)在系统开发初期就着手建立和改善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应用环境。(2)采有“速成原型”法进行系统开发,边开发、边应用。(3)DSS的开发工作同软科学研究密切结合。从具体开发工具与层次上说,开发策略有哪些?答:(1)直接使用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如C、PASCAL、汇编等)

18、编写相应的DSS模块。(2)采用第4代语言开发相应的DSS模块。(3)采用DSS集成开发工具(也称为生成器或生成机)生成决策支持系统。(4)采用专门领域的DSS生成器生成专门领域内特定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5)应用Case方法开发DSS。(6)综合使用以上多种方法开发更为复杂的DSS。简答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答:(1)系统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又称为需求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5)系统的操作和维护阶段;(6)系统的评价与控制阶段。简答快速开发法的前提条件。答:开发者已经了解用户的问题,有明确的开发目标,知道用开发出来的系统做什么工作,能解决哪些困难的问题,以及

19、这个系统有哪些功能上的局限性,需要用户做什么。同时他们对于解决这类问题的开发工具以及数学模型等也必须很熟悉。简答阶段DSS的开发过程。答:阶段1:规划;需求估计和问题诊断,定义DSS的目标和对象。阶段2:调研;识别出与用户需求相关联的可行的开发方法。阶段3:系统分析和概念设计;决定最适当的开发方法和实施DSS所需要的特定资源,包括技术资源、人员资源、财力资源、组织资源等。阶段4:设计;决定系统的详细规格,包括系统组成成分、结构、特征等。阶段5:构造;上述设计的技术实现,通过测试不断完善。阶段6:实施;测试:收集系统输出的数据,与设计规格相比较。评价:评价系统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应包括技术和组

20、织两方面。评价一个DSS是特别困难的,因为DSS是不断变化或扩张的。因此,对DSS没有一个完整定义的评价标准。该过程是一个周期性的、需要不断进行的过程。培训:对用户特别是作业层用户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使用和维护系统。阶段7:维护和文档化;对系统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和用户群提供支持,编写相应的文档。阶段8:适应和改善;重复上述步骤,在用户提出新的需求进进行修正。简答最终用户直接开发DSS的优点。答:(1)用户不必请专门的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完全自行开发、自己使用,没有泄密的问题。(2)如果用户可以直接开发系统,他们的信息需求通常能正确地反映在系统中,而一些因为沟通产生的误解等问题就自然消解了。(3)自

21、行开发成本较低。简答用户直接开发DSS的风险和问题。答:(1)因为最终用户不是信息技术专家,对DSS生成器和开发过程不甚了解。(2)用户开发的DSS通常是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来进行的。简答适应性开发方法。答:(1)应当从明确一个子问题开始。(2)开发一个小型的,但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帮助的系统。(3)开始反复设计,对该系统不断进行扩张和修正。(4)不断评价系统。简答适应性设计方法在开发过程中的三个主要构成成分。答:用户、开发者和DSS系统。用户是有分析或解决特定问题需要的管理者或其他个人。有时用户也可能是中介,因为最终用户可能需要助理作为他的代理。开发者承担特定DSS系统的开发,他们可能是来自于企业

22、内部也可能来自于企业外部,必须具有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性知识,同时要善于和用户或者和中介沟通。DSS系统是用户使用的特定硬件或软件系统,可以由DSS生成器或DSS工具来生成。DSS生成器具有通过某种语言来进行报告生成、图形、询问、模型语言功能。简答完全DSS开发法。答:完全开发意味着先开发一个具有相当功能的DSS生成系统,然后用它再开发专用DSS,这种开发通常需要较长时期和具有许多基本工具的集成化系统。开发这种系统往往需要数年时间,这就带来了在技术上落后的风险问题。完全开发是一种理想化的开发方法。简答面向对象开发法。答:(1)面向对象的分析;(2)面向对象的设计;(3)面向对象的编程;(4)面向

23、对象程序的调试;(5)面向对象的维护。简答四要素法和适应性设计法的关系。答:四要素法和适应性设主地法也有紧密的关系。专用DSS的反复设计就是一个对该系统的某些ROMC功能的反复追加和删除的过程。从用户的角度看DSS,其功能主要在于帮助决策者将他们面对的问题或者决策情况概念化,以及将他们的想法传递给别人,这就是“表达方式”的作用。简答系统分析与概念设计。答:该阶段需确定最适宜的开发方法和系统实现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技术、财务和组织的资源,在概念设计以后,进行可行性分析。在阶段划分上,可将问题规划、调查、概念设计都纳入系统分析中,即把系统设主地前的工作都看作系统分析的一部分。在系统分中还需要对整个问

24、题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它的来龙去脉,它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新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如果要建立新系统,还要提出总的设想、途径和措施。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分析报告。简答DSS初步设计。答:DSS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问题分解和问题综合。对于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总目标比较大,我们要对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成多个子问题并进行功能分析。在系统分解的同时,对各子问题之意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处理顺序进行问题综合设计。对各子问题要进行模型设计,首先要考虑是建立新模型还是选用已懚的模型。对于某些新问题,在选用现有的已忧功的模型都不能加以解决的情况下,就要重新建立新模型。建

25、立新的模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简答DSS详细设计。答:DSS详细设计阶段是对各子问题的详细设计,包括对数据的详细设计和对模型的详细设计,问题综合的说细设计需要对DSS总体流程进行说细设计。简答系统实施。答:由于DSS的开发具有循环、迭代和累接的特点,广义地讲,系统实现包括系统开发的所有阶段。系统实现阶段包括下列任务:测试、评价、演示、说明、训练和配置,其中有些任务可同时进行。1.测试。收集系统输出的数据,并与设计说明进行比较。2.评价。评价实现的系统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因为系统在不断地修改或扩展,所以没有确切定义的完成日期或用于比较的标准,且测试和评价通常会引起设计和构造

26、的变化,过程需周期性地反复几次。因此,对DSS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3.演示。为用户演示完整的系统功能是一个重要阶段,这会使用户学会如何维护系统。5.训练。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训练用户操作,并训练用户学会如何维护系统。6.配置。配置完整的运行系统,供所有的用户使用。简答DSS的实现策略。答:(1)将项目分解为可管理的部分;(2)使解决方案简单元格(3)开发满意的支持库;(4)满足用户的需要和使系统制度化。简答计算机在开发工具层次或应用系统层次的系统集成。答:计算机在开发工具层次或应用系统层次时进行系统集成,一般有两类集成,即功能集成和物理集成。功能集成意味着由单一的系统提供不同的支持功能。例如,

27、使用电子邮件、使用表格软件、与外部数据库通信、创建图形表示方式以及存储和操纵数据,所有这些能在同一个工作站上完成。用户通过统一的接口中,可以获取和使用适当的功能软件,并且可在不同任务之间进行切换。物理集成包含完成功能集成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和通信功能的集成,软件集成很大程度上由硬件集成所决定。简答一个开发系统需要提供的三个使用接口。答:(1)开发者接口;(2)用户接口;(3)系统接口。为什么说数据是集成的?答:原有数据库系统记录的是每一项业务处理的流水账,这些数据不适合于分析处理。(2)数据仓库每一个主题所对应的源数据在源分散数据库中有许多重复或不一致之处,必须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全局统一的定义,消

28、除不一致和错误之处,以保证数据的质量。(3)源据加载到数据仓库后,还要根据决策分析的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概括、聚集处理。与关系数据库比较,数据仓库的特点。答:(1)系统方面的特点;(2)系统的查询支持;(3)数据组织模式。简答数据仓库的三层结构。答:(1)底层是数据仓库服务器,它几乎总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系统。(2)中间层是OLAP服务器。(3)顶层是客户,它包括查询和报表工具、分析工具和/或数据挖掘工具。数据仓库的数据组织形式。答:(1)简单堆积文件;(2)定期综合文件;(3)连续文件。简答数据仓库的数据追加。答:数据的组织结构和数据的组织形式解决的是数据仓库数据的存储问题,解决的是数据仓库初始数

29、据加载后,如合再向数据仓库输入数据的问题。简答数据仓库的数据清理。答:(1)数据从操作型环境进入分析型环境;(2)数据从细节数据逐渐转换为综合数据;(3)数据从高速磁盘中转移到低速存储介质上;(4)数据失去实际意义,最终被清除。简答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设计。答:是数据仓库模型设计的首要工作,它描述的是从客观世界到主观认识的映射,为整个系统提供统一的概念视图。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面向主题进行组织的,简答主题选择的原则。答:(1)优先实施管理者目前最迫切需求,最关心的主题;(2)优先选择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效益的决策主题;(3)推后实施业务逻辑准备不充分的主题;(4)推后考虑实现技术难度大,可实现性

30、较低,投资风险大的主题。简答E-R图的组成。答:在E-R图中,长方形表示实体,在数据仓库中就表示主题,在框内写上主题名;椭圆形表示主题的属性,用无向边把主题与其属性连接起来;用有向边表示主题之间的联系:单向边表示一对多的关系,双向边表示多对多的关系,无向边表示一对一的关系。简答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答:首先进行问题的陈述,然后根据问题陈述提取出系统存在的类,经过类的筛选后,可以得到系统中需要的类集合。之后使用继承,包容,关联关系来描述类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类所包含的属性和动作。选择类的过程和确定类间关系的过程需要反复进行。简答类的内容。答:类是对某种类型事物的抽象,它将这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1、包括操作特征和储存特征)集中起来,以说明这类事物的能力和性质。简答进行逻辑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答:(1)分析主题,确定当前要装载的主题;(2)确定数据粒度的选择;(3)确定数据分割策略;(4)增加导出字段;(5)定义关系模式;(6)定义记录系统等。简答确定数据分割策略。答:分割是数据仓库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逻辑上是统一整体的数据分割成较小的,可以独立管理的物理单元进行储存,从而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分割后的数据单元称为分片。分割可以按时间,地区,业务类型等多标准来进行,也就是说,将同一时间,同一地段,同一地域或同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在物理位置上也紧凑的存放在一起。不同的应

32、用常常采用不同的标准,多数情况下,数据分割采用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标准的组合。因为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如果只按一种标准来分割数据,分割后的数据量仍然可能很大,所以经常可以将多个标准组合使用。简答定义记录系统。答:数据仓库通常在原有业务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记录系统的定义是指明数据仓库中关系表各个字段来源于哪个业务数据库的那张表的哪个字段。简答数据仓库的需求分析。答:由于数据仓库的需求非常模糊,因此,数据仓库的设计将需求的分析过程贯穿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数据仓库开发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每一项任务都是由需求决定的。在设计阶段进行的每一个决策,无论是数据设计,体系结构的设计,基本结构配置或

33、者是信息传递方法的安排都完全受到需求的影响,所以必须认真进行需求分析。简答数据仓库需求定义文档提纲的内容。答:(1)绪论。阐述项目的目的和范围,包括主要的项目论证,提供文档内容的概要。(2)总体需求描述。描述源系统,大体阐述数据仓库中需要什么类型的数据。(3)具体要求。包括需要的源数据的细节,列出数据转换和储存的需求,描述用于需要的各类信息传递方法。(4)指标及维度。包括重要的指标或事实,以及分析这些事实使用的维度。(5)其他需求。包含各种各样的需求,例如,数据抽取频率,数据载入方法和信息传到的位置。(6)用户期望。说明用户期望如何使用数据仓库。(7)用户参与。列出用户在开发生命周期中希望参与

34、的任务和行动。(8)综合实施计划。给出一个高标准的实施计划。简答数据仓库需求定义文档的重要性。答:首先,需求定义文档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其次,如果某个开发成员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需求定义文档使得开发工作不会因为缺少了这个成员的知识而遭受损失;正式的文档还可以帮助后来的阅读者验证已完成的工作。简答数据仓库的数据路线。答:数据路线包括模型设计和数据装载接口设计,用以满足对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其中模型设计包括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几个步骤,数据装载接口(ETL)设计需要编制数据载入程序,该程序包括了数据装载功能和数据综合功能。简答数据仓库的技术路线答:技术路线主要确定数据仓库

35、的基础构造。在数据仓库中,体系结构由截然不同的部件组成,各部件完成不同的功能,提供相应的服务,所有这些功能和服务都是在数据仓库基础构造的支持下完成的。所以,数据仓库的基础构造是体系结构的基础。数据仓库的基础构造可以分成两大类:操作型基础构造和物理基础构造。请简述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它涉及的学科领域。答: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旨在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设计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系统。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请简述在选择知识表示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答:1.能否充分表示相关领域的知识;2.是否有利于对知识的利用;3.是否

36、便于知识的组织和管理;4.是否便于理解和实现。什么是状态空间?它由哪三部分构成?写出其三元组表示。答:由一个问题的全部状态以及可以使用的全部操作所构成的集合就称为该问题的状态空间。它一般由三部分构成:问题可能具有的初始状态的集合S,操作的集合F,目标状态的集合G,由三元组表示为<S,F,G>,状态空间的图示形式称为状态空间图,其中结点表示状态,有向边(弧)表示运算符。什么是产生式系统?它由哪三部分组成?答:以产生式规则作为过程性知识的系统称为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分别和这三种知识相对照。1.全局数据库。全局数据库又称事实库,是产生式系统的数据结构中心,用以存放初始

37、事实、中间事实和最后结果。2.规则库。规则库就是描述某领域内知识的产生式规则的集合。3.推理机。推理机是个软件概念,不是硬件概念。它是一个或一组程序,用来控制和协调规则库和全局数据库的运行,包括推理方式和控制策略。4.推理方式。请简述全局数据库的概念及作用。答:全局数据库又称事实库,是产生式系统的数据结构中心,用以存放初始事实、中间事实和最后结果。比如在推理过程中,某条产生式规则被激活,则把该规则结论的事实部分加入列数据库中。所以全局数据库中的内容是在动态变化的。全局数据库对应叙述性知识。请简述规则库的概念及作用。答:规则库就是描述某领域内知识的产生式规则的集合。它是产生式系统赖以实现问题求解

38、的基础。其中,知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知识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以及知识组织的合理性,都对产生式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产生式专家系统来说,规则库就是专家系统的核心,是专家知识的集中体现。产生式规则集对应过程性知识。请简述推理机的概念及作用。答:推理机是个软件概念,不是硬件概念。它是一个或一组程序,用来控制和协调规则库和全局数据库的运行,包括推理方式和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的作用就是确定选用什么规则及如何应用规则,它和控制性知识相对应。推理机从选择规则到执行操作分几步完成?答:1.匹配。匹配指用当前全局数据库中的事实与规则中的条件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就称为相匹配,这一规则就称为匹配规则。

39、可能有多条规则的前提条件被匹配,也就是说可以有多条匹配规则,但只能执行其中一条,究竟选哪条来执行呢?这就要由消除冲突策略来解决,最后选中的规则称为启用规则。2.消除冲突。消除冲突的策略很多,主要有最早匹配原则、最强条件优先原则,最近用过的规则优先,对情况元素赋以不同的优先级并与优先级最高的情况元素匹配的规则优先,使用估计函数f(x)对规则的条件进行计算且具有最大(或最小)f(x)值的规则优先。3.操作。操作指执行启用规则的操作部分。如规则的操作部分是事实,则将此事实加入到全局数据库,启动其他规则的执行。请简述正向推理及其推理过程。答:正向推理是从已知事实出发,通过规则库求得结果。正向推理的方式

40、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方式或自底向上方式。其推理过程是:1.用全局数据库中的事实去和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规则集;2.使用消除冲突算法,从匹配的规则集中选择一条规则作为启用规则;3.执行启用规则的后件,把执行的结果事实加入到全局数据库中。上述过程循环进行,全局数据库会不断扩大,直至包含目标时推理成功结束,如果无法推出目标且无匹配的规则,则推理以失败结束。请简述反向推理及其推理过程。答:反向推理是从目标出发,反向使用规则,求证已知的事实,用驱动方式或自顶向下方式。其推理过程是:1.在规则库中找出其后件与目标事实匹配的规则,得到匹配的规则集合;2.使用消除冲突策略,从匹配集合中选择一条规则作

41、为启用规则;3.把启用规则的前件作为子目标。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子目标的前件都在全局数据库中,则目标成功。如果某个子目标的前件不在全局数据库中,则推理以失败结束。双向推理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答:双向推理是既自顶向下又自底向上的推理。推理从两个方向进行,直至在某个中间界面上两方向结果相符便成功结束;如两方衔接不上,则推理失败。这种推理方法效率高,所形成的推理网络小,但难度大。在语义网络表示法中,怎样表示叙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答:1.叙述性知识表示主要指有关领域内的概念、事实、事物的同性、事物的状态及其关系;2.过程性知识表示中,过程性知识一般用规则表示。什么是框架?答:框架是一种描述

42、所论对象的属性的数据结构。每个框架都有框架名,代表某一类对象,比如汽车、飞机等,一个框架由若干个槽组成,每个槽描述对象某一方面的属性;有时一个属性还要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每个侧面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值。根据问题求解可使用的领域知识的多寡,问题求解系统可以划分为哪两大类?分别使用什么技术求解?答:根据问题求解可使用的领域知识的多寡,问题求解系统可以划分为为两大类:知识贫乏系统和知识丰富系统。前者必须使用搜索技术求解,后者则依靠推理技术求解。搜索方法分为哪两种?各自特点如何?答:搜索方法分为盲目搜索方法和启发式搜索方法。盲目搜索方法是按预定的搜索方向进行搜索。由于盲目搜索总是按预先规定的方向进行,没有

43、考虑到问题本身的特性,所以这种搜索方法效率不高。启发式搜索方法是在搜索中加入了与问题有关的启发性知识,用以指导搜索朝着最有希望的方向前进,加快问题的求解速度。显然,启发式搜索优于盲目搜索,但由于启发式搜索需要具有与问题本身特性有关的知识,并非对每一类问题都可方便地抽取出来,因此盲目搜索仍不失为一种应用较多的搜索方法。何谓广度优先搜索法?答:所谓广度优先搜索法是从树根向下一级一级地进行搜索,在第n级结点未搜索完以前,不进入第n+1级搜索。深度优先搜索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深度优先搜索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初始结点开始,选择它的一个子结点进行考察,若不是目标结点,则再在孩子结点的子结点中选择一个进行

44、考察,如此一直向下搜索。什么是专家系统?它的作用是什么?答: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专家系统内部会有大量的某个领域的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能够运用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专家的决策过程来解决该领域的复杂问题。专家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一般包括解释、预测、诊断、设计、规划、监视、修理、指导和控制等。什么是学习?机器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答:学习是人类智能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获得知识的基本手段,学习能力无疑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机器学习过程本质上是把导师或专家提供的学习实例或信息转换成能被学习系统理解并应用的形式存储起来的过程。智能信息检索系统应具

45、有哪些功能?答:1.理解自然语言,允许用户使用自然语言提出检索要求和询问。2.具有推理能力,能根据数据库存储的事实,推理产生用户要求和询问的答案。3.系统拥有一定的常识性知识,以补充数据库中学科范围的专业知识。系统根据这些常识性知识和专业知识能演绎推理出专业知识中没有包含的答案。NP完全问题指的是什么?请举例。答:NP完全问题指的是:用目前知道的最好的方法求解,问题求解需要花费的时间(或称为问题求解的复杂性)随问题规模增大以指数关系增长。推销员旅行问题就是一个NP完全问题,我们至今还不知道对NP完全问题是否有花费时间较少的求解方法。例如,可使求解时间随问题规模按多项式关系增长。组合调度问题的求

46、解方法已经应用于交通运输调度、列车编组、空中交通管制和军事指挥自动化等系统。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定理证明;2.专家系统;3.机器学习;4.自然语言理解;5.智能检索;6.自动程序设计;7.组合调度问题;8.模式识别;9.机器视觉。专家系统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答:专家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一般包括解释、预测、诊断、设计、规划、监视、修理、指导和控制等。专家系统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最本质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答:专家系统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最本质的不同之处在于,专家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没有算法解,并且经常要在不完全、不精确或不确定的信息基础上作出结论。专家系统有哪些基

47、本特征?答:1.具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2.能进行有效的推理。3.专家系统的透明性和灵活性。4.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难度。按照专家系统所求解问题的性质,可把它分为几种类型?答:1.诊断型专家系统;2.解释型专家系统;3.预测型专家系统;4.设计型专家系统;5.决策型专家系统;6.规划型专家系统;7.控制专家系统;8.教学型专家系统;9.监视型专家系统。什么是知识库?建立知识库,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答:知识库以某种存储结构存储领域专家的知识,例如,求解领域问题所需的操作与规则等。为了建立知识库,首先要解决知识表示问题,即要确定知识表示的外部模式和内部模式。什么是演示原型?它有什么作用?答:大多数专

48、家系统都开始于一个演示原理,它是仅能解决少量问题的一个演示型系统。演示原型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确信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测定问题的定义和范围及领域知识的表示是否正确。模糊推理机的功能是什么?答:模精推理机是模糊专家系统的核心,其功能是根据系统输入的不确定证据,利用模糊知识库和模糊数据库中的不确定性知识、按一定的不确定性推理策略,例如关于证据的不确定性、结论的不确定性等,解决系统问题领域中的问题,给出较为合理的建议或结论。与一般专家系统推理机相比,模糊推理机有何新增功能?答:模糊推理机不仅包括一般专家系统推理机所具有的推理技术,如按广度或深度优先搜索策略,进行正向

49、、反向或双向推理,在推理过程中为了减小搜索空间,采用剪枝技术或使用启发式函数等,通常还需定义一组函数,用于推理过程中信息的不确定性的传播计算。基于规则的模糊专家系统中,学习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学习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接受领域专家用自然语言形式描述的知识,并将其自动转换成计算机推理过程中可识别的规范化模糊事实及规则,或者通过领域专家的一组经验实例自动总结归纳出模糊规则。请简述机器学习系统的主要特征。答:1.目的性。系统的学习行为有高度的目的性,即系统必须知道学习什么。2.结构性。系统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存储结构来记忆学到的知识,能够修改和完善知识表示与知识组织形式。3.有效性。系统学习到的知识应

50、受到实践的检验,新知识必须对改善系统的行为起到有益的作用。4.开放性。系统的能力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和在同环境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什么是分类器系统?答:目前基于遗传学的机器学习系统中,最成功和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分类器系统,。这是一种将基于信任分配的学习机制和基于遗传的规则发现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机器学习系统。分类器系统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有何区别?这种区别有何意义?答: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在学习上的障碍是其规则过于复杂,即规则的条件和行动部分都允许包含语法结构。分类器系统在规则上作了限制,采用固定长度的规则表示。这样,一方面定义在一个给定字母表上的所有位串在句法上都是有意义的,另一方

51、面又便于遗传算子的处理。分类器系统在规则的使用上和传统的专家系统有什么区别?答:分类器系统在规则的使用上和传统的专家系统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专家系统中使用的是串行的规则触发机制,而分类器系统却允许并行的规则触发机制。即在一个匹配周期内,传统专家系统仅触发一个单个规则,分类器系统却允许并行的规则触发。当必须在两个不同的行动之间作出选择时,或者为了适应固定长度的信息队列必须对匹配的规则进行修剪时,分类器系统并不简单地立即响应,而是尽可能地将这些选择推迟到最后时刻,由竞争机制来解决。简答知识表示应满足的要求。答:1.表示能力:能够将问题求解所需的知识正确有效地表达出来。2.可理解性:所表达的知识简单、

52、明了,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3.可利用性:知识的表示与利用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利用”是使用所“表示”的知识进行推理,求解问题。“表示”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而“利用”的基础是“表示”。4.可扩充性:可以从已知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容易建立表达新知识所需的新结构,并且便于获取新的知识。简答产生式系统的工作原理。答:一个产生式系统的工作,通常从选取规则到执行操作共分三步,即匹配、冲突解决、操作。1.匹配:把当前数据库与规则的条件部分相比较,如二者匹配,则此规则被激发。但被激发的规则不一定被启用,因为规则库中可能同时有好几条规则被激发。此时究竟先启用哪条规则,需要根据控制系统的冲突解决策略来决定。2

53、.冲突解决:当有多个规则同时被激发时,必须利用一定的策略来确定规则的启用顺序,这就是所谓冲突解决策略。3.操作:当确定应启用的规则之后,就根据规则的结论部分修改当前数据库。简答利用KB编辑模块建立KB的流程。答:1.规定一致于形式化文本表示模式的输入格式。2.规定一致于形式化文本组织知识块的结构的录入控制机制。3.录入知识的语法、句法检验。4.录入或已入库知识的进一步编辑、插入、删除、修改、显示等。简答利用KB编辑模块建立KB流程的特点。答:1.形式化文本、KB编辑器、KB三者在数据格式、组织形式、知识表示模式方面密切相关,不能相互独立。2.KB编辑器属专用的文本处理器。3.编程实现方便。4.

54、系统在逻辑及具体实现上方便易行。简答利用学习算法模块建立KB流程的特点。答:1.实现KB的自动获取。2.所有模块密切关联。3.但实现困难、理论支持下降。简答利用知识库管理系统创建KB流程的特点。答:1.知识获取方式仍为交互式(用知识编辑模块)。2.但KBMS本身与“形式化文本和KB”相分离,而由KBM5定义的KB模式、子模式(知识模式)与它们有关。3.KBMS为知识库建立提供了通用工具。4.KBMS实现比较复杂。简答知识库调试中应考虑的问题。答:1.尽可能多地选技KB能表达的推理目标进行测试。2.用于测试的推理机应匹配于KB的组织形式。3.推理机与解释机制能很好结合并方便地进行错误定位。简答知

55、识库管理系统的特性。答:1.知识库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知识限于事实与规则两种;2.知识库管理系统应能管理大量的知识;3.知识库管理系统所采用的语方大多用逻辑语言,即用谓词逻辑表示;4.知识库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一个推理机构,它完成对知识的操纵,其中主要包括对知识一致性校验、知识的演绎检索等。简答知识库系统包括的内容。答:包括硬件、软件、信息以及有关的人员,具有以下内容:1.知识库以及相应的存储机构;2.知识库管理系统及相应的机器;3.知识获取机构及相应的人员(包括知识工程师等);4.知识库管理人员。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多目标决策?答:多目标决策是相对于单目标决策而言的,它是指在多个目标互相矛盾、多个方案互

56、相竞争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决策。例如,当我们选购一件商品时,既要商品质量好,造型和色彩新颖美观,又要价格便宜,使用安全可靠和维修方便;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既要求工程质量好、坚固耐用,又要求造价低、投资少,还要求施工进度快、工期短。这些都是多目标决策问题。多目标决策方法主要研究的是哪两个过程?答:(1)淘汰劣解;(2)选好解。在多目标决策中,往往首先把那些在所有目标或评价准则方面都不好的方案淘汰掉,此称为淘汰劣解。余下的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些“各有千秋”的方案,这些方案称为效解。然后再从这些有效解中找出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案来,后一过程称为“选好解”。多目标决策中各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

57、1)各目标之间的重要性关系。(2)各目标之间独立与否关系。(3)各目标在目标系统结构中的地位关系。(4)各目标之间总效用的可替代性关系。请简述多目标决策的特点。答:(1)目标多和评价准则多。(2)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多。(3)各目标间的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物客观性质,但它有不少的主观性和模糊性。目标系统的典型结构形式有哪两类?答:(1)是序列分解式,这是目标归属关系比较整齐规矩的一种形式,它由一个总目标分解为几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又可各自分解为更小的一些子目标。(2)分层交错式,这是目标归属关系较为松散的一种形式。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常用的化多为少的办法主要有哪些?答:(1)留主删次。根据各目标相

58、对重要性大小的顺序和各目标之间是否相互独立,首先删去从属性和重要性不大的目标。(2)归类合并。把类似的几个目标合并成一个目标。(3)留主降次。把次要目标变为约束条件,按照各目标重要性分清主次,把主要的、本质的列为目标,而把那些次要的、非本质性的目标变为约束条件。(4)综合集成。将几个目标综合形成一个综合目标。请举例说明处理多目标时,如何留主删次?答:根据各目标相对重要性大小的顺序和各目标之间是否相互独立,首先删去从属性和重要性不大的目标。例如,当把“增加利润”列为决策目标时,就不必把“降低成本”也同时列为决策目标。因为后者是实现前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从属的子目标。如果决策的诸目标中,经过仔细地权衡之后,能明确哪能个目标是第一位的,哪个目标是第二位的,哪个是第三位的根据决策的要求就可以跟后面的、不太重要的目标去比。若决策的诸目标中,包括两个根本对立的又无法协调的目标,则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