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减压合并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_第1页
标准大骨瓣减压合并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_第2页
标准大骨瓣减压合并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_第3页
标准大骨瓣减压合并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_第4页
标准大骨瓣减压合并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准大骨瓣减压合并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病死率极高,文献报 道高达42%70% 1,预后亦差。江基尧2提倡的标准 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通过与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临床比较,证 明标准大骨瓣治疗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重度颅内高压患 者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且未明显增加并发症,降低 了病死率。虽然标准大骨瓣开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颅内压 及相领脑区间的压力差,使部分脑疝复位,但对于术前存在 严重而持久嵌顿的脑组织,仅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并不能 使其得到有效复位。嵌顿的脑组织由于受压,缺血,进一步 发生水肿、坏死及出血,加重对中脑的压迫,引起中脑缺血 水肿。另一方面

2、,由于脑组织疝入天幕裂孔及中脑水肿,使 环池和中脑导水管受压,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形成, 从而加重颅内高压,使脑疝加重。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术式 对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大骨瓣减压联 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患者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876岁,平均49. 8岁;车祸伤47例,坠落伤9例, 殴打伤或砸伤6例。术前单侧瞳孔散大38例,双侧瞳孔散 大24例。患者入选标准:(1) gcs评分w6分,有继裂性脑 干损伤者。其单侧瞳孔散大2 h

3、以上双侧瞳孔散大时间0. 05o 见表lo1. 3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天幕裂孔疝形成2 h内急诊气管插管全麻 下手术。根据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入 路:病变主要位于额颜部时,采用问号形标准皮瓣。手术 切口开始于额弓上耳屏前1 cm,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到 顶骨正中线,后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内。骨窗向下尽 量咬低蝶骨靖和颖骨,显露出蝶骨平台及颖窝。放射状剪开 硬脑膜,显露额叶、额叶、顶叶、颅前中窝。病变主要位 于枕、顶叶时,采用大马蹄形皮瓣。前端起自额弓上耳屏前 1 cm,上行至近中线处转向后,绕过顶结节下转至上顶线。 采用游离骨瓣,向下尽量咬低蝶骨靖和颖骨。放射状切开硬

4、脑膜,勿损伤矢状窦与横窦,显露枕叶,顶叶、颖叶及颅中 窝。根据颅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清除颅内血肿及挫伤 失活的脑组织。天幕裂孔切开术组完成上述操作,待颅内压下降后,抬起颖叶中后部,暴露天幕缘,自外向内平行切开天幕缘至裂孔约1 -2 cm,操作时注意保护滑车神经。打开环池,可见大量脑脊液涌出,灭菌生理盐水冲洗,清除环池内 的血凝块。严密止血后置引流管,逐层关颅。非天幕裂孔切 开术组除不行天幕裂孔切开外,其他处理方法与天幕裂孔切 开术组相同。1. 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 土标准差(x±s)表示,样本均数间用t或t'检验,病死 率用率的检

5、验。以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3 d头颅ct环池恢复情况,2周gcs 评分及6个月后adl评分的比较。统计数据说明:环池情 况以头颅ct环池宽度大于2 mm为有效,统计每位患者术前 术后头颅ct环池可见分支数。以环池左右枝及横枝为数, 完全无显示为0,显示一枝为1,显示2枝为2,显示3枝为 3o预后adl分级,其中1级为5分,二级为4分,3级为3 分,4级记为2分,5级为1分,死亡病例记为0分。分数 愈低表示预后愈差。3讨论脑疝病死率高达42%70% 1,是神经外科患者死亡的 首要原因。早期发现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解除天幕裂孔疝, 使疝入组织复位,降低患者

6、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是每一个神 经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病死 率高、预后差。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脑外伤引起颅内血肿和严 重的脑挫裂伤及继发的脑肿胀、脑水肿使颅内压迅速增高, 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下降,颖叶沟回、海马回受挤压向下形 成颖叶沟回疝,导致脑基底池闭塞,脑干和中脑导水管受压, 大脑后动脉受压梗死加剧颅内压的恶性上升,导致脑干缺血 和功能衰竭4。脑疝发展过程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6:动眼神经受到直接、间接压迫或血供障碍,导致动 眼神经损伤,这常是临床最早发现的症状。中脑受压移位, 血供障碍,并进一步影响丘脑下部、脑桥、延髓。脑干受压、 移位、扭曲以及供血动脉痉挛、静脉回

7、流障碍等进一步导致 缺血、水肿、出血,并激发脑干软化。天幕裂孔疝时,环 池和(或)中脑导水管受压,导致脑脊液回流受阻,形成脑 积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脑疝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当 大脑后动脉或后交通动脉受压闭塞时,发生急性枕叶脑梗 死,加重水肿,幕上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导致脑疝加重。在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发生枕叶脑梗死3例,天幕裂孔切开术组发生率为0o嵌入小脑幕切迹疝的脑组织如不能及早 还纳,可发生充血、水肿、嵌顿、出血及坏死,进一步压迫 脑干。瞳孔散大后出现意识障碍常提示中脑损伤,患者预后 不佳,病死率极高7。中脑周围脑池有3个:脚间池、环池和四叠体池。基底池是脑脊液循环回路必经之处,基底池特

8、别是环池受压或闭 塞是脑干受压的重要征象,是脑干损伤的可靠依据。原发性 和继发性脑干损伤均可表现为环池受压或闭塞,toutant等8认为,如果环池闭塞时死亡率为77%,环池受压时为 39%,而当环池正常时死亡率仅为22%o eisenberg等9 也认为,如果环池受压或闭塞,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要成倍增加,而且颅内压增高的危险性要较环池正常的患者 增加3倍。环池的形态是患者预后强有力的预测因素,可单 独作为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本项研究以环 池左侧枝右侧枝及横枝的分枝数作为天幕裂孔切开术患者 近期恢复指标也证明了这个观点。 becker等主张采用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

9、幕上颅内血肿、脑挫裂伤、 恶性颅内压增高症以来,在欧美国家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江 基尧2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亦表明其有效性。甚至可以 通过切除部分“哑区”脑叶,进一步降低颅内压,对于改善 临床预后亦有明显的效果。虽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已被多次 临床试验证实其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有效性。但 是对于术前已经存在严重而持久嵌顿的脑组织,并不能使其 得到完全有效的复位。即使清除部分'哑区”脑组织,所起 到的减压效果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中亦不能得到显著性 的预后改善。嵌顿的脑组织进一步发生缺血、水肿、坏死, 加重对中脑的压迫,形成脑脊液循环的障碍,导致中枢神经 功能衰竭。我们在常规去大骨瓣减压

10、手术的同时行天幕裂孔 切开,彻底解除了脑干受压状态,扩展了肿胀脑干所需的空 间,切开环池引流使脑脊液循环得到恢复,解除大脑后动脉 受压,使脑组织缺血痉挛得到改善,防止脑干功能衰竭,防 止心肌受损而出现的脑灌注不足11,从而最大限度地保 护患者心脑功能。本项研究从近斯中期及远期效果看,合并 天幕裂孔切开术明显优于单纯去大骨瓣减压术组,近期效 果:术后3 d复查头颅ct显示多数患者的脑干周围池特别 是环池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环池恢复的分枝数明显高于对 照组。中期效果:术后2周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远期效果:术后6个月行adl评分及死亡率的评估,合并天 幕裂孔切开术组与单纯去大骨瓣减压术组

11、相比有显著性差 异。由此可见去大骨瓣减压合并天幕裂孔切开术可以显著降 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尤其适合 年轻的脑外伤患者3。参考文献1 刘敬业.急性颅脑损伤1730例临床分析j.中 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 23 (8): 510-512.2 江基尧介绍一种美国临床常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 开颅术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 14 (6): 381.3 salvatore c, marco m, antonio r, et al. combined internal uncusectomy and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the tre

12、atment of severe closed headinjury: experience with 80 cases j .j neurosurg, 2008,108 (1):74-79.4 施小燕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防治j中 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 20 (12): 1239-1341.5 maxeiner h, behnke m. intracranial volume, brain volume, reserve volume and morphological sig ns of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a postmortem an

13、alysis j . leg med (tokyo), 2008, 10 (6): 293-300.6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5: 70-71.7 zial wc, port jd , cowan ja, et al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intractable edema : experience of a single center j j neurosurg anesthesiol, 2003, 15 (1): 25-32.8 toutant sm, klauber mr, marshall lf, et al

14、. absent or compressed basal cisterns on first ct sean: ominous predictors of out come in severe head injuryj j neurosurg, 1984, 61 (4): 691-694.9 eisenberg hm, ggry he, aldrich ef , et al initial ct findings in 753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g a report from the nih traumatic coma data bankj . j neurosurg, 1990, 73 (5): 688-698.10 oncel d, demetriodes d, gruen p, et al. brain lobectomy for sever head injuries is not a hopeless procedure j. j trauma, 2007,63(5)1010-1013.11 陈文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