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第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 2021 年 9 月 1 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能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明标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世博园”喽!看,小朋友们都在排队呢,客车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出发吧!但是一年级的班长遇到了一个难题:一年级的小朋友要买多少张车票呢?二、自学质疑1、大家能帮
2、他想一想吗?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呢?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分析与解答:要想知道一年级一共买多少张票,我们的先算出一年级有多少学生。一( 1)班有 35 人,一( 2)班有 34 人。所以一年级的总人数是:35+34. 学生尝试计算。三、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你们的算法。可能的算法有: (板书)第一种算法:35+30=65 65+4=69 第二种算法:30+30=60 5+4=9 60+9=69 小组交流,讨论你们的算法,体会计算的过程。2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第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 2021 年9 月 1 日四、展示点拨1、大家想一想,二年级一共要
3、买多少张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分析与解答:要算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我们先得知道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二(1)班有 39 人,二( 2)班有 44 人。所以二年级的总人数是:39+44。学生自主计算,可能的算法有:第一种算法: 39+40=79 79+4=83 第二种算法: 30+40=70 9+4=13 70+13=83 2、思考:为什么个位上是3?十位上为什么是8,不是 7?3、用列竖式的方法怎样计算?五、训练拓展计算。65+21= 53+42= 43+38= 26+25= 六、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35+34=69 第一种算法: 35+30=65
4、65+4=69 第二种算法: 30+30=60 5+4=9 60+9=69 39+44=83 第一种算法: 39+40=79 79+4=83 第二种算法: 30+40=70 9+4=13 70+13=83 教学反思:3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第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 年 9 月 1 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明标:1、口算。26+41=
5、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5-20= 35-2= 36-8= 二、自学质疑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 页的例 2 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专线大巴票价:48 元,普通快客票价:65 元,动车票价:54 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用减法计算,列
6、式65-34.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三、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可能的算法有:4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第 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 2021 年 9 月 1 日算法 1:先算 65-50=15,再算 15-4=11。算法 2:可以先算65-4=61,再算 61-50=11。(2)两位数的退位减。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列式 65-48. 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 是多少 ,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 65-( )=( )再算()()= ()学生根据
7、讨论填空。四、展示点拨比较算式。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五、训练拓展1、完成“练习二”第6 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2、完成“练习二”第7 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3、接力赛。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 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 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六、小结反思这节课主
8、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第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 年 9 月 1 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目标:1、能学会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过程:导入明标1、口答。( 1)6 个百和 7 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67 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 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
9、组成的? 540 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 480 520 790 210 (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720 270 450 840 910 二、自学质疑( 1)出示教材例3 的第( 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 小组交流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 1:38+55=93,所以 380+550=930 。算法 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 3:因为 38 个十加 55 个十等于93 个十,所以380+550=93
10、0 。6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第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年 9 月 1 日百十个 5 5 0 - 3 8 0 总结算法。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 。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五、训练拓展1、完成“练习三”第1 题。2、完成“练习三”第2 题。3、完成“练习三”第3 题。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4、完成“练习三”第4 题。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11、教学反思:7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第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 年 9 月 1 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近似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教学重点: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过程:导入明标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学校组织学生去电影院看巨幕电影,一到三年级来了223 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 人,巨幕影院有441 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同学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自学质疑自学第 15 页例 4 1、一到三年级来了()人,四到六年级来了()人。巨幕影院有()个座位。
12、2、要求六个年级的学生能否同时坐得下,就是把()与()进行比较。如果大于441,就() ;如果小于 441,就() 。3、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即可。4、自己尝试估算一下,能不能坐下?三、小组交流1、221 看作() ,239 看作() ,221+239 一定大于() ,但() (能或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2、将 221 看成 220,239 看成 230,这样就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221220,239230,220+230=450 ,所以 221+239 一定大于450,而座位数是441,441450,所以肯定() 。3、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 名和 22
13、6 名团员, 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四、展示点拨8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第二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年 9 月 1 日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或() ,再进行计算,取()数还是()数,要视情况而定。五、训练拓展1、一台电扇145 元,一口电饭锅287 元,妈妈有400 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2、幼儿园有男生286 人,女生 193 人。一共有 500 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3、妈妈用 500 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故 事丛 书裙 子电扇电饭锅118元孙 134 元 230 元2
14、48元六、小结反思今天我们学习了估算的方法,你对估算还有问题吗?教学反思: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9 第八单元第1 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年 6 月 6 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克和千克【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1 千克 =1000 克。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 克和 1千克的观念,知道1 千克 =1000 克。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
15、物体质量的意识。3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教学方法】通过认识称,让学生观察,实践体会克与千克教师准备:袋装1 千克洗衣粉、1 台盘秤、两包500 克的盐、【问题导入】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 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 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 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互动合作】1认识质量单位
16、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 千克作单位。 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10 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 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 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克与千克2认识感知 1 千克(1)1 千克有多重呢? 1 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 千克。(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 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 静静感受, 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3)找一找:大家把 1 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 每一小组还
17、有这几样物品: 这样的一袋绿豆、 这样的一袋大米、1 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 1 千克呢?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 1 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 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 2 找出大约重 1 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 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 千克?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 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 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 千克, 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一手拎着 1 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
18、得验证一下。 老师想请盘秤 来帮忙。 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当指针指向 1 就表示物品重?(重1 千克)【展示交流】那指针指向 2 就表示?(重 2 千克)1、2 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然是大约1 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 千克。11 3、4 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 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大约重1 千克。第 5 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 4 个苹果大约重 1 千克。第 6 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 3 个梨大约重 1 千克。第 7、8 小组没有水
19、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 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然,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 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 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大米重 2 千克,比 1 千克重)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感觉比 1 千克轻)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 千克轻。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4)说一说: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 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 1 千克呢?3认识感知 1 克(1)刚才我们知道了1 千克有多重,那 1 克有多重呢?这样一枚 2 分的硬币约重 1 克。(2)掂一掂:1 克放在手心
20、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 静静感受, 把 1 克的感觉记在心里, 可以吗?开始吧。(3)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与 1 千克比呢?( 1 克非常轻, 1 千克非常重,相差很远)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4克与千克的关系12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一袋盐 500 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 1000克我们用秤来称称看。 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 千克)板书: 1 千克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 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 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千克和 1000 克相等)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 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 1000克就是 1千克。 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 5.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大棚整地合同协议
- 幼儿安全教育:不跟陌生人走
- 复印机合同解除协议
- 胃溃疡病人的护理设计
- 浙江温州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四川乐山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含答案2024年
- 辽宁阜新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含答案2024年
- 设计人才市场运营方案
- 大学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 快速修脚的技巧
- 电力工程钢网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小学三年级音乐《马兰谣》课件
-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相关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课件(共51张PPT)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品管圈汇报书模板课件
- 同理心的应用教学教材课件
- DB4102-T 025-2021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高清现行)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隐患清单
- 锡膏使用记录表
- 儿童保健学课件:绪论
- 中小学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岗位责任清单
- 校园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