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土壤中有什么|教科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土壤中有什么|教科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土壤中有什么|教科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土壤中有什么|教科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土壤中有什么|教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4 土壤中有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 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 土壤和人类的生产、 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土

2、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新鲜土壤、干燥的土壤、白纸、牙签、放大镜、一次性透明杯、小木棍、水等。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t: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种熟悉的物质,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吗?s:土壤t: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种物质,看看土壤中有什么 ?(出示课题, 板书)二、探究:土壤中的成分(一)观察干燥土壤t:土壤是我们常见的物质,那你们觉得土壤中有什么呢?s1:有小石子、草根、蚯蚓等s2:有沙子、蚂蚁t: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上看,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土壤中

3、到底有什么?那我们就通过观察来看一下。观察时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呢?s1:放大镜、显微镜s2:手摸一摸t:是呀 ! 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很好的观察工具,就是眼睛,鼻子s:耳朵,手等(板书)方法:看、摸、闻等工具:放大镜、牙签、t:放大镜是在我们用肉眼看不清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我们先用肉眼观察,可以借助牙签划拨,等肉眼看不清楚时再借助放大镜观察。t:请同学们将土壤放在白纸上,充分利用我们的观察器官和镊子,认真观察。也将观察的记录在记录纸上。全部观察好后坐端正示意老师。s:学生开始小组观察活动t:通过观察,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s1:土壤中有小石头,沙子,草根,灰尘s2:还有垃圾,小蚂蚁t:刚才同学们

4、发现土壤中有小石头、沙子、灰尘,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跟你们一样的土壤,你能帮老师指出哪些是小石头,哪些是沙子,哪些是灰尘?s1:到展示台前挑出所谓的小石头,沙子s2:挑出灰尘t:你们对小石头,沙子,灰尘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s:他们大小不同t:是呀!同学们真聪明,地质学家们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也根据土壤颗粒大小的不同进行了分类,但是地质学家们分类更细一点,他们把土壤颗粒分成了四类。最大的称为砂砾,也就是小石子,其次是沙,第三是粉砂,最小的是黏土,其实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灰尘(课件展示分类)补充板书t:教师这里又一袋新鲜的土壤,观察一下跟你们手上的土壤有什么区别?s:新鲜土壤有水分,土壤是黑色的t:

5、那现实生活中土壤跟你们手上的土壤接近还是跟老师的接近?s:跟老师的接近t:也就是说土壤中有s:水分t:那为什么老师的土壤比较黑呢?s1:老师的土壤比较肥沃s2:因为是湿的所以看起来事黑的s3:老师的土壤营养成分比较多t:同学们都很聪明,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很多同学认为黑色物质就是土壤中的营养,那这些营养是怎么来的呢?s1:可能是动物的粪便s2:可能是植物的残枝腐烂以后形成的t:是呀!土壤中有动植物的活体及残体,时间长了腐烂后融入土壤,这些物质被称为腐殖质。(二)沉积实验:t:刚才我们对土壤进行的研究,如果还想进一步研究,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s1:放在显微镜下看s2:放在水中试试t:是的

6、,放入水中可能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试一试?你们觉得将这些泥土全部倒入水中后会出现什么现象?s1:水会变色s2:土壤会沉在底部s3:草根这些轻的会浮在水面上t:到底情况如何我们还是要通过实验来看,在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药提醒大家的?s1:倒的时候要轻一点s2:要仔细观察s3:搅拌药小心t:老师讲药注意的地方整理了一下(大屏幕出示)(1)、倒的时候将纸折起,轻轻倒入(2)、搅拌药充分,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看有什么现象出现(3)搅拌均匀了请坐端正小组领取器材开始实验t:土壤静置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先来看老师做实验,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出示两只一样的勺子,先让学生检验是否一样?s:一样t:将

7、土壤静置后的上层水经过滤后倒一部分在勺子上进行蒸发实验,带水蒸发完后观察勺子,发生了什么变化?s1:勺子上有灰尘s2:勺子上有一层脏东西s3:勺子上的脏东西有点白白的t:其实这个实验跟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个实验非常像,同学们看出来了吗?s:哦!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t:是呀 ! 那你现在觉得勺子上的脏东西是什么呢?s:可能是盐t:对呀!其实土壤中溶解有一定的盐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矿物质。(补充板书)t: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静置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s1:上面比原来干净了不少s2:泥土都沉在底部了s3:下面的泥土颗粒大一些,上面的颗粒小一些t:经过静置,原本杂乱无章的土壤颗粒出现了分层现象,大颗粒在

8、下面,小颗粒在上面?为什么会这样呢?s:颗粒大的重一些,颗粒小的轻一些t:如果让你分层,你可以讲底部分为几层?s:3 层,上面一层,中间一层,底部一层t:大致是可以分成 3 层,如果想分细致一些的话,可以分成四层,就是刚才所说的黏土层,粉砂层,沙层和小石子层。同学们可以将上面的水倒掉,用搅拌棒轻轻挑一点黏土在手上涂抹,看看有什么感觉?s:感到黏滑、细腻t:漂浮在水面上的就是s:植物残体t:思考:土壤中除了刚才所观察到的物质,还有什么?将土壤刚倒进水中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吗?s:有一些气泡t:气泡说明什么呢?s:有空气t:(补充板书)除了我们研究观察的物质,土壤中海油其他成分吗?s:有的t:老师希

9、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去研究土壤中还有什么?总结:土壤就是由这么多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二、土壤和生命t:老师这里有一副土,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动植物与土壤之间有什么关系?s1:老鼠等动物在土壤中安家s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s3:动物的粪便,植物的残枝可以为土壤提供更多的腐殖质t: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土壤与动植物的关系,课件土壤与动植物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壤,让动植物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板书:土壤中有什么小石子沙子土壤?植物残枝混合物黏土水空气分层:黏土层、粉砂层、砂层、砂砾层土壤与动植物密切相关。课后反思:这节课我上了两次, 第一次上课前我认真专研教材和教参,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预设了许多课堂上

10、可能会出现恶问题。可是一遍试教下来,发现预设是预设,学生根本不会跟你预期的一样,而且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教材一步步设计,想将全部内容在一节课内上完,这样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感触很深,反思五点如下:第一 精简语言,优化提问语言啰嗦,重复学生话语一直是我头疼的教学毛病,这节课也是如此。所以在这点上我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可以将这个时间节省出来给学生实验探究。从第一次试教我就发现老师的问题指向真的很重要,如在沉淀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和“原本杂乱的土壤颗粒,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两种不同的提问,所引出的学生思考就会不同。第一次试教时采用第一种问法,学生大都发现水变色了,有杂物浮在水面上等,很难想到土壤颗

11、粒的分层现象。第二次试教采用第二种问法,这样指向性更强, 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原本杂乱的土壤颗粒现在变得有规律了,从而想到了分层现象。所以教师的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第二 把握教材,合理安排容量在试教前我精心设计教案,根据教学内容一环扣一环,自觉非常紧凑。但是通过一次试教发现并非如此, 内容多了反而导致学生学而不精,在懵懂的状态下就得嘎然而止,非常可惜。所以在试教后大胆将观察湿土实验去除,因为我觉得在观察湿土实验中只是观察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在干土观察中也能同样的效果,省去反而可以更加简便,条理更清晰。在等待静置的过程中,我本来想着静置时间较长,可以将最后土壤与生命关系的内容提上, 等这块内容上完以

12、后再来观察静置效果,这样刚好可以弥补时间上的差距。 但是通过试教我发现并非我想的那么美好,没有前面静置实验的铺垫,后面土壤的分层现象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一定要引导这个教学内容非常的牵强。所以后来我将这块内容简化了,学生能讲到多少就是多少,也没有将这块内容提前,穿插了一个教师的演示实验(观察土壤中盐分),这样就不会影响教学顺序。第三 认清主体适时放手要时刻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本堂课的实验环节中我也犯了喧宾夺主这个错误, 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该让学生来确定实验步骤至少在把实验步骤的课件出示后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哪些步骤是特别重要的,但我直接讲解了实验步骤,在座的有些学生就在这时思想开小差了

13、,如果我把主动权叫给他们,那将是另一番景象。第四 注重细节,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时刻关注这一点,实验探究时小组内分工是否明确, 观察是否仔细认真, 实验后是否可以做到有序摆放整理材料等,这些都对教学是否成功有至关的作用。从两次试教上看, 两个班的习惯不同,对实验探究的结果与发现也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个班秩序比较乱, 小组合作意识不够强,导致探究时间拖延,本来教学内容就多,这样就更给教学带来了难度。第二班习惯好,合作意识强,各个教学环节看起来非常的紧凑流畅。所以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培养良好习惯,从小培养良好习惯,也是科学课得培养的科学素养之一。第五 主次分明,注重方

14、法教学教学要流畅一定要注意教学的重难点,如果攻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那教学任务也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我第一次试教的时候就是没有把握好教学难点,导致学生在认识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的时候条理不清。小学科学课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课程,所以方法指导对其后来的学习影响重大。在课堂上要渗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探究的时候学会各种方法,从而帮助其利用这些方法也可以探究其他事物。教学改进策略 : 1、根据教学实际筛去湿土观察环节,留下观察干土,湿土改为教师展示,因为我觉得观察干土和湿土本质上差不多,就是腐殖质和水分的区别,很多小石子,沙子等一样都能观察到,避免了观察活动重复。2、将观察新鲜土壤改为

15、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干燥土壤后再与新鲜土壤对比,从而很容易就得出土壤中水分和腐殖质成分。3. 在土壤颗粒沉积实验中,因为静置实验较长,可以增加验证土壤盐分的演示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土壤中的矿物质成分。4、在每次实验观察前加强方法的指导,为实验探究活动的进行作保障。5、因为探究土壤与生命的关系是难点,所以在探究这个内容时教师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有效的理解土壤与生命的关系。6、在土壤颗粒的认识教学中,学生都能找出小石子和沙子,但是具体怎么分类是一个难点,这块可以改为先小组探究找出不同的颗粒,再上台演示,其他同学根据找的情况质疑解疑,有效解决土壤颗粒大小分类问题

16、。8.维护生态平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做。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46 人,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有2 年多了,学生有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其中有 89 人科学探究欲望比较浓,还有近10 人科学知识基础比较差。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假设能力;应用分

17、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一、自学质疑,激趣引入1、播放大自然里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引导: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手,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这儿,各种生物平衡和谐的生活在一起,而因为这样的一种平衡产生了一份和谐的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来研究一下草原生态系统。2、什么叫做生态系统?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课件展示: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

18、统就会失去平衡。因此,今天我们学习第8 课维护生态平衡。(板书:维护生态平衡)3、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告诉大家?活动 2【活动】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师:草原是美丽的,那你们知道在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今天,我们首先从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草兔鹰开始,探究这三种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板书:草兔鹰1、设想一下,如果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整个食物链会发生什么变化呢?(1)出示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小组合作表演。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个环节需要在课前预设,让课堂延伸。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然后编写剧本、排练、预演挑选,教师帮助修改剧本,最后挑选两组有代表的进行表演。)(2)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