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销售保险论文范文:试谈银行保险该不该戴“紧箍咒” word版下载银行保险该不该戴“紧篩咒”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银行保险 该不该戴“紧箍咒”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销售论文的写 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的老年人,60岁以下的消 费者一样可能会被忽悠;新规只保障了低收入人群不被忽悠,如何保 障中高收入人群的权益,依然没有在限售令中得到体现。可见,遏制 银保销售人员的忽悠冲动才是根本办法。惩处不力是主因 事实 上,在过去儿年里,银监会、保监会c下发过多个整治银保产品乱象 的文件,相关的整治行动更是进行了好几轮,然而银保乱“儿子啊,我们家那笔5万元的3年期存款到期了,今天我去
2、银行 续存的时候在柜台碰到个挺热心的小伙,他说现在物价高,把钱存银 行不划算,不如买理财产品,利息要比银行高2%,每年年底还有分 红,还送保险。关键是和存款一样没风险,我说这个是存儿年的呢? 他说啥时候要就能啥时候取,我觉得这个真是挺划算的,就买下了。” 电话这头,年逾七旬的老父亲向儿子诉说着“银行存款奇遇记”。“哎,爸,你上当啦!你没看报纸天天在报道吗?你买的这是 保险,不是储蓄,要投保很长时间呢!”电话那头,儿子心急如焚地 埋怨道。四大限令防忽悠这儿年来,类似这种“存单变保单”的销售误导行为儿乎在全 国各地天天上演,由此引发的纠纷和诉讼也屡见报端。据中国保监会 数据,2012年,人身险公司
3、销售误导投诉共计2979个。新型寿险产 品的误导投诉占到总量的69. 65%。从销售渠道看,银邮代理1385个, 占销售误导投诉的46.49%,银邮代理的投诉量已超过个人代理的投 诉量。正是由于银保渠道投诉率迅速上升,已成为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的一大毒瘤,因此“315”刚过,为了规范保险市场,化解银保销 售误导的理由,中国保监会向各家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银邮保 险代理渠道销售行为有关理由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对银保产品 的销售对象、销售产品等提出了严格要求。新规主要集中在四大限令。一是银保销售对象年龄上的限制, 即不得向70岁以上老人推荐任何保险产品,不得向60岁以上老人销 售期缴产品等。二是
4、对银保销售起点进行限制,规定期缴产品年缴保 费原则上不超过客户年收入的20%,崑缴产品保费原则上不得超过客 户的年收入。对于起售金额,原则上克缴不低于5万元,期缴不低于 1万元。三是限制了低风险承受能力消费者的购买范围,即对农村和 城镇低收入居民,原则上不能销售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接型、变 额型人身保险产品。而应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保险产品为主。四 是大幅延长了一年期及以上银保产品的犹豫期规定。以前的规定是犹 豫期不短于10天,如今要求延长到不短于20天。只因忽悠太狛狂社会上对于保监会这一系列“一刀切”的新规是怎么看的呢? 除了将犹豫期延长到20天明显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而受到普遍认 同外
5、,其他三条限售令则褒贬不一。大部分网民都对此表示支持,认为乱象丛生的银保销售市场必 须下“杀招”才能整治。四大新规招招都极具针对性,有利于减少销 售误导,规范银保市场。“如果每张保单都以更高的利益作为卖点 在银行网点推销给无知的老人,中国保险业将万劫不复!丢掉了诚信, 保险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支持监管!”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 司副总裁蒋铭在微博上表示。事实上,由于银保产品销售误导现象不断被媒体曝光,许多弄不清楚银保产品是怎么回事的消费者都不愿意购买此类产品,如今中 老年人成为了银保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因为年轻人大多通过网络等 其他渠道办理各类银行业务,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时一般也是目的明 确
6、,来去匆匆,根本没时间也没兴趣听理财柜台的销售人员介绍银保 产品。相比之下,许多退休中老年人有较多闲余时间,又缺乏接收专 业理财知识和信息的可靠渠道,岀于对银行的信任感,往往更愿意倾 听也更愿意相信银行工作人员提出的“专业理财倡议”。在片面的宣 传和诱导下,他们很容易得出“买这个比存款更划算”的判断,进而 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买了银保产品。而一旦当他们发现收益率不如宣 传的那么高,或者当他们需要取钱时突然被告知需要扣除一大笔违约 金时,才恍然大悟自己上当受骗了。从保险理论上说,老年人购买保险的成本极高,高到保险成本 可能比保险收益还要高。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保险公司会开发针对老年 人的保险,因为这类
7、保险不是保费高的离谱而乏人问津,就是很容易 亏本。然而在利益趋势下,银保产品销售人员却规避了相关规定,让 真正掏钱购买保险的老年人只充当“投保人”,而让他们的子女做 “被保险人”,等于老人花钱给子女买保障,最终享受到保险权益的 是子女,而当老人自身出现疾病或身故等需要保险理赔的情况时,却 无法得到理赔。更糟糕的情况是,假如老人有不止一个子女,而被保 险人却只是其中某一个了女的话,就意味着老人提前对自己的部分财 产进行了分配,这种做法更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纠纷。更何况,在利益的驱使下,目前银保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几乎 都是分期缴费、保障期限较长、保费较高且可返还的投资型保险,这 类产品不同于消费型
8、保险,除了保障功能外,更主要的产品功能在于 满足消费者子女教育、婚嫁、购房、养老等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 生规划需要。然而对于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来说,这些需求都已不复存 在或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规划积累,因此根本没必要买这类保险。把 这种保险卖给老年人,既违背相关规定,又违背理财原理,可以说是 昧着良心赚钱。新规细节待商榷不过也有不少专业人士表示,尽管银保销售误导现象亟待整治, 但不应该一堵了之,一刹到底,这样的做法过于粗暴,可能会直接导 致银行保险急剧下滑和萎缩。而且新规在操作层面存在一定难度和潜 在漏洞。比如如何确定消费者的年收入?如何确定消费者是不是农村 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全国各地收入水平相
9、差巨大,如何确定多少收入 才算“低收入”呢?这些细节理由还需耍作出详尽解释,否则很可能 在执行过程中被架空。又如“期缴不低于1万元”的规定,对于大中 城市的客户或许还能满足,但对于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消费者而言,这 一限制似乎过于严格了。比如10年期缴费的,每年可能不到1万元。 有些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年均保费也可能只有几千元,这个规定也限制 了一些真正需要保障型产品的消费者的消费权。因此如果能在期缴规 定中再区分短年期缴和长年期缴,或是限定总期缴保费额的话,就会 更加合理了。更重要的是,“堵”只能暂时解决突出理由,并不能解决根本 理由。事实上,被忽悠的不光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60岁以下的消 费者一
10、样可能会被忽悠;新规只保障了低收入人群不被忽悠,如何保 障中高收入人群的权益,依然没有在限售令中得到体现。可见,遏制 银保销售人员的忽悠冲动才是根本办法。惩处不力是主因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里,银监会、保监会已下发过多个整治银 保产品乱象的文件,相关的整治行动更是进行了好儿轮,然而银保乱 象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根治。理由在于监管机构的处罚力度太轻。比 如保监会去年出台的人身保险业务经营管理规定对违反人身保险 业务经营管理规定的直接责任人、直接责任主管、业务员罚款最高限 额均不超1万元。对于许多业务员来说,做成几笔银保生意的佣金提 成都不止1万元,更不要说上面的领导了,这样低廉的违规成本显然 不具震慑
11、作用,难怪保险违规处罚被人讥讽为“搔痒痒” o除了罚款,吊销执业资格也是很重要的处罚手段。然而按照规 定,“同一销售人员被中国保监会、其他外部机构或保险机构查实存 在两次或以上销售误导的,保险公司应立即停止委托其开展业务,取 消其执业资格” o也就是说,银保销售人员只有忽悠过客户两次而且 都被查实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执业资格。而除销售误导之外,其他销 售违规行为,则只有“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销售资格”。可既然 保险销售行为是一种行政许可,凡涉及违规吊照的事项均应详细列 明。“情节严重”的提法过于原则、笼统,执法时亦难奏效。正所谓乱世用重典,想要治理银保误导乱象,必须出台更加严 厉的惩处规定,让
12、推销人员忽悠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忽悠带来的利 益。理财贴士:银保产品营销员不会告诉你的秘密所谓银保产品,是指由银行、邮政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 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于银保产品,有几点特别值得消费者注意。首先,一些消费者以为,银保产品在银行销售,自然就是银行 的理财产品。因此当推销人员介绍说该银保产品有这样那样的优点 时,出于传统心理上对银行的信任,很多消费者往往没有经过仔细询 问就贸然购买。但实际上,银保产品本质上是保险产品而不是银行理 财产品,这份保险合同与银行无关。如果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理 由,比如要退保或理赔,投保人还是要找保险公司解决。因此,消费
13、者在签字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千万不能出于对银行的信任而 只听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就贸然签字。其次,银保产品不是许多人想象的“存点款,顺便送份保障” 那么简单,银行保险还是普通保险,保险的特性决定了银保产品需要 长时间坚持投资。过去银保产品期限多为1年期、3年期,而现在已 有5年期、10年期的产品,这就要求把保险产品当做储蓄来购买银行保险该不该戴“紧箍咒”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银行保 险该不该戴“紧箍咒”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销售论文的 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的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得想清楚,这笔钱是否可以坚持这么多年 不用。因为如果中途退保,肯定会面对一笔不小
14、的违约损失,这也是 银行保险和银行储蓄的最大区别之一。因此在购买银保前,一定要问 清楚,假如中途退保能拿回多少钱?最好能看到每年对应的现金价值 表后再作决断。第三,银保产品不是储蓄,不能100%保证本金安全,也不能保 证绝对收益。比如银保中有一个常见险种,一次性缴费的分红险产品。 工作人员会通过宣传资料的掩饰,告诉消费者在“高中低”三种情况 下,投入的保费会有一个怎样的累积效果。实际上,分红部分并非保 证收益,分红会受到资本市场走势、保险公司管理水平、投资策略等 许多因素影响,每年实际分红很可能并不像宣传资料上写的那么高。 而且每年分红值通常都是按照保单当年的现金价值部分乘以分红率 得出的结果。比如一份5年期分红型两全保险,产品本身内含年收益 率为1.8%,第一年分红收益率预计约为1.7%,合计收益率一般会低 于3. 5%o分红水平的不稳定及低分红率的理由也成了分红险投诉的 重灾区,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保险前,在心理上应对宣传资料上承诺的 收益率打个折扣,适当降低预期收益率。第四,银行理财柜台工作人员推销时,总喜欢将储蓄、银行保险、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放在一起,向消费者进行比较式的介绍, 从而突出银保产品在收益率上的优势。银保产品虽有投资获利的特 征,但归根到底还是保险,保险与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纯粹投资品 有本质区别,消费者不能单纯看收益率做决策,而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回迁房合同范本(2篇)
- 电源插座采购合同
- 赠品选购协议格式
- 片石供应商补充订购合同
- 工作服采购合同格式示例
- 质押合同解除的协议示例
- 热水器网络推广合同
- 连带责任保证书的重要性
- 延期借款合同范例
- 企业管理升级合作方案
- 宜宾市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一诊)历史试卷(含答案)
- 校园交通安全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2024-2025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比尾巴Repaired
- 河南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法律社会学》作业练习1-3+终考试题及答案
- 停车场硬化施工方案及管理措施
- 2024年国家焊工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教学管理规范
- 2024年小学体育新课标测评考试题库(含答案)
-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全册)复习卷(后附答案及解析)
- GB 15740-2024汽车防盗装置
- 《篮球移动技术 行进间传球》教案(共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