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1页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2页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3页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4页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熊住山洞的教案设计课题:小熊住山洞教案目标: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 个生字,认识“石”字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产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教案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 20 课 小熊住山洞教案重点:会识、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案难点: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学情分析:学生目前已经掌握了全部的拼音、部分生字词,能正确分出自然段,能了解部分课文的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等。教案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多媒体、 CAI 课件教案准备:轻音乐 “ 通行证”卡 快乐大转盘 动物头饰 小红花

2、教案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森林。(课件出示森林画面),森林可美了,有绿绿的草,红红的花,高高的树,还有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就在这美丽的森林里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小熊家做客,拜访一下小熊,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好吗?(出示 CAI 课件二:美丽的森林、小熊的家)【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案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课一开始,巧妙地创设教案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课文的热情当中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

3、、自主阅读,学习生字1、课件七出示读书小提示。(1)、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文中的生字,注意读准音,并想办法记住它。(2)、再读课文,要求句子读通顺。2、学生按照提示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3、小组合作,交流收获。【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识字实践的主场地。可以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随文识字。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识字,落实识字要求,完成识字任务。三、师生互动,共同认读生字1 / 51、课件八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带拼音)我会认:Kn z àom n sh jié nián d òngshù lì砍造满舍结年动束丽 指

4、名读 齐读 男女生赛读 交流识字方法(如:“造”可利用熟字加偏旁识字;“炊”可利用换偏旁识字,“动”可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云+力)2、课件九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无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赛读齐读【设计意图】生字教案的第一步是读准音。字音的掌握是重点也是难点。低年级阅读教案的起始环节是初读环节,往往只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识记生字,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效识记生字。生字读音障碍没有扫除,又怎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呢?如果一开始得不到及时订正,一旦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以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注重扎扎实实地把好这一关。【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生字记住了,现在这些调皮的生字

5、宝宝又藏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四、通读课文,巩固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指导)3、师生对朗读进行评价。4、指导学生练读长句子。(练习朗读,同桌互评)【设计意图】把学过的生字再放回到课文中,学生只有通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才能加深对生字的识记。这是识字教案中必不可少的巩固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我们就要去小熊家做客了。但我们必须有“通行证”才能进入大森林,(课件八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哪个组能把这些字读对了,哪个组就能得到一张“通行证”,就可以顺利进入大森林了。(小组抢读

6、)我们赶紧去森林吧,小熊和爸爸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们了。【设计意图】巧妙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识字情境,复习巩固生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品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课文第 1、2 自然段学生朗读课文第 1、 2 自然段,出示课件二,观察并回答问题。小熊一家住在哪里?(板书课题: 20、小熊住山洞)住在山洞里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他们有什么打算?(学生自由回答)2 / 5当熊爸爸对小熊说造一间木头房子时,小熊是什么表情?(看图回答)这说明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指导朗读第 1、2 自然段,体会小熊一家对住木房子的向往之情。(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设计意图

7、】让学生在读中想、读中悟,从而获得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文本所营造的氛围中去,在读中意会,在读中悟情。【过渡】小熊一家住进木房子了吗?你从课文哪一自然段知道的?谁想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3、学习课文第 7 自然段指名读指导理解词语:请同学们拿出铅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一年又一年”“一直”划出来,谁来说说“一年又一年”是什么意思?(很多很多年,说明小熊很多年没有砍树。)“一直”是什么意思?(很长很长时间,说明小熊始终住在山洞里。)谁还想读这一段?(指名读,读出你的体会,读时要有感情。)【设计意图】在朗读中体验感情,在朗读中理解词意

8、,在读中意会,在读中悟情,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情境中去。【过渡】小熊一家那么想住进木头房子里,为什么过了那么多年,他们还一直住在山洞里?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 36 自然段。4、学习第 36 自然段、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小熊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森林四季图,同学们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板书:春绿夏花秋果冬鸟小熊一家不舍得砍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让学生在语言描述的情境中经历文本角色的情感,进而理解文本。【过渡】小熊一家不砍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春天春机盎然,夏天枝繁叶茂,秋天硕果累累

9、,冬天生命勃发,小熊一家都舍不得砍,同学们在生活当中也有许多舍不得的时候,那么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舍不得的心情读一读。你喜欢哪个季节,你就读哪一段。1、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教师指导朗读。每小节都有两句话,第一句要读得平缓些。第二句的前半句要读出欣喜的语气,感受森林的美景,语调稍高。“小熊舍不得砍”语调趋于平缓,表3 / 5现小熊爱惜树木的心情。【过渡】小熊一家宁愿住在山洞里,也不砍树造房子,这说明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小熊一家的做法被小动物们知道了,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出示课件一:课文最后一幅插图)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5、学习课文第 8 自然段 齐读课文 指导朗读(练习朗读

10、,同桌互评)课件十一出示长句子:森林里的动物 / 都很感激 / 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 / 一束束 / 美丽的鲜花这是一个长句子,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因为你们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读好长句子的技巧,那就是注意停顿。老师范读一遍,注意我是在哪里停顿的。(师范读)6、齐读第 8 自然段。7、动物们送鲜花给小熊一家会说什么呢?请代表自己喜欢的动物说一句感激小熊一家的话。(先小组讨论、再戴上头饰上台展示)【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表演展示,想象课文的留白,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达到了学习语文的目的。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课件一出示森林图片,配轻松愉悦的音乐,朗读全文。感受小熊一家行为

11、之美。2、小熊一家仍然住在山洞里,你喜欢小熊一家吗?为什么?(自由回答)【设计意图】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使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第三课时一、游戏识字,美观书写1、创设情境:小熊邀请同学们去他家做客,请大家玩快乐大转盘,认读生字,巩固生字。(大转盘的生字:砍 造 满 舍 结 年 动 左 束 丽右)2、指导书写 课件十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我会写:年、左、右指名认读、齐读学生观察字贴,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年:提示笔顺,第四笔“竖”要短些,略向右斜。左: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撇”长。最后“长横”高于“撇”的收笔处。右:与“左”比较,第一笔“横”要长,下面的“口”扁些,不宜写大。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三个字,能够把字写得美观。先观察后书写,先看结构,后看笔画,先描摹,后仿写,这是写字的基本规律。通过一步步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为学生养成良4 / 5好的写字习惯打下基础。二、实践活动1、编排课本剧编排前启发学生想想在森林里熊爸爸和小熊可能会说什么,把他俩的话,动物们感激他们的话加上动作编进剧里,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编排。(教师了解编排情况,给予指导。)2、各组表演3、评选最佳小演员4、夸夸小熊一家人(给小熊和熊爸爸戴上“环保”小红花)【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不仅能训练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