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教学案_第1页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_第2页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_第3页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3、星星变奏曲教案案姓名:班级:日期: 2012 年 5 月日第一课时教案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理解“变奏曲”的含义。2、掌握本课10 个重点生字的音、形,理解本课重点词语的含义。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学会珍惜美好生活。教案教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2 分钟)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

2、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星星变奏曲是江河写的一首朦胧诗。朦胧诗有一个很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在本诗中,作者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样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_光明,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

3、的光明,而是黑夜中闪现的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 . 全诗由两节组成,每节十六行,都以”如果 ”的假设句起头, 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 . 整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 , 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二、检查预习,双基训练。( 5 分钟)(学生课前完成,上课时小组互评。)1、重点字识记。静谧 憧憬劫 难闪烁mí足珍贵 níng望寂 mòf ù盖冻 ji ng2、重点词语掌握。静谧:憧憬:劫难:3、文学知识。本诗作者是,作品选自。三、合作探究,理解品味( 30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4、(一)有情感地朗读本首诗。(二)学生读文探究,思考、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 / 4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答: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答:3、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答:4、朦胧诗有一个很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在本诗中,作者用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的物象有哪些,用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又有哪些?这种物象的运用在写作中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5、“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答:6、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答:7

5、、试着在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概括这首诗的主题(结合课文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关于本诗的写作背景)答:四、课堂小结( 3 分钟)(教师或学生总结。)五、反复朗诵。( 7 分钟)(学生朗读,小组进行朗读比赛展示。)2 / 403、星星变奏曲教案案姓名:班级:日期: 2012 年 5 月日第二课时教案目标 :1、复习掌握上节课重点内容:生字词听写、课文背诵。、2、“星星”的象征意义;结合内容理解本比喻的修辞方法。3、当堂巩固训练。教案过程:一、复习旧课( 5 分钟)(小组抽签派1 人上前听写,其余在组内听写。当堂批改)1、听写词语:弥足珍贵、凝望、寂寞、覆盖、冻僵、静谧、憧憬、劫难、闪烁

6、等。2、小组指派代表朗读课文。二、合作探究,理解品味( 20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请谈谈你的体验。答:2、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中“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答:3、认真地体验这首诗,请从文中找出自己最欣赏的比喻句,并作点赏析。最欣赏的句子:我的赏析 :4、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答:三、课后精练( 18 分钟,学生当堂完成,小组合作核对答案。)( 一 ) 阅读课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我们 在草地上数星星 / 夜色中,我们溜出 / 村子 / 躺在草地上面 / 我们数星星 / 她数是一万 /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她却说是九千 /我却说是一万3 / 4 晚风拂过草地/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我说莹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选自刘益善诗选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答:2第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3第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象,这些诗句是:4点明题旨的诗句是:5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