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内涵及建设策略_第1页
浅谈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内涵及建设策略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内涵及建设策略江苏省苏州市甪直中学 215127 李火英摘 要一所学校如果要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取得持久的成功,就必须建设自己的学校精神文化。只有学校精神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有其自身发展的道路与规律。本文结合以往学者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定义,对其内涵做了进一步分析,从内涵中找出建设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而要把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关键词: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

2、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精神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精神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一、学校精神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学校精神文化,广义地讲,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讲,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包括学校办学思想、学校精神、学校目标、学校价值观、办学宗旨、校训、育人原则、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以及各种视觉标识系统文化等等。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有四层含义: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由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学校精神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的;学校精神文化是

3、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学校精神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校园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二、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学校精神文化外在发轫为制度、物质、行为、思想理念等形态,内化为无形的价值规范和尺度。目前新课改带来的课程文化以及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中生成的管理文化正在内化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对学校精神文化发展越来越起着整合和导向作用。学校一旦具有了良好的精神文化也就有了一种恒久的生活准则和有效的运营法则

4、;相反,学校的发展则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良好的精神文化要具备以下价值取向:1、教育的回归生活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2、教师的心灵世界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

5、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我们要创设一个幽美的教师心灵世界。具体方法如下:一是,用艺术熏陶教师的心灵。例如中午安排教师听音乐,朗读文学作品等,让教师在轻松中得到美的享受。二是,注意细节。如学校形象、办公室布置,教师行为举止,穿戴细节等加以规范化,能体现审美意蕴。三是,关注教职工的人生幸福。重视培植教师的成就感、价值感,给教师以最大限度理解、关怀、信任和尊重,使教师感到学校不仅是一个职业场所,也是一个实现精神需求的乐园。3、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精神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关心学生的“内心

6、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只有通过心灵的教育,学生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我们应该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三、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与策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大致要经过酝酿期、整合期、内化期、成熟期四个阶段。酝酿期主要着力点是完成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内容的定位和“文本化”建构工作,即通

7、过汲纳学校精神文化两大源流之精华,深入思考,集思广益,完善内隐形态。为此应特别注意四点:既重传承,也重学习,在传承和学习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生成;着力体现校本特色;做好战略定位与规划;多渠道多层面努力开发新的文化资源。整合期主要着力点是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的“物化”层面,即打造外显形态,完善体现学校精神文化内蕴的物化环境和制度规范,加强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推广,使外显形态尽可能和内隐形态相匹配相协调。此一阶段,要重视环境设计、完善规章制度、讲究校长统领、规范日常管理。内化期主要着力点是推进学校精神文化的“人化”层面,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内隐形态的教育和引导,一方面要通过外显形态的约束、感

8、染和熏陶,进一步完善体验氛围,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查缺弥失、强化正向、框转负向,通过内在体验和外在规范的共同作用,逐步将师生的理念和言行纳入学校精神文化所倡导的向域。成熟期是指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改进、创新和完善,学校精神文化的内隐形态日趋稳定成熟,精神文化的各项内容基本定型,外显形态也更加完善,一批批师生进入学校,都能较顺利的将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内化,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就标志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所谓成熟期了。所谓成熟期,其实是指学校精神价值的主体的稳定成熟,并不意味着精神价值的全体恒久不变。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有以下策略:1、营造学习型组织

9、学习先进文化学校的发展,教师是根本,学习才是硬道理。教师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学校精神文化发展的动力。教师是一所学校最可宝贵的财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一支敬业奉献的师资队伍,也是教育教学优质的有力保障。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主要措施如下:首先,营造学校“快乐学习”的氛围。学校应坚持以陶为师,加强自培,策划组织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多层次”即分层学习。根据教师的不同角色,组织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如定期开展行政班子培训、各类组长培训、党员培训、班主任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等,除团体学习外,也鼓励

10、教师进行个人学习,比如要求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泛读多本教育理论书籍,鼓励教师进图书馆,将教师每周的学习时间排入课表等;“多内容”即全面学习。根据现代社会对教师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师进行全方位学习培训,如师德培训、业务培训、理论培训、时事政治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礼仪及社交礼仪培训等;“多形式”即生动学习。其次,构建发展性的教师培训机制。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学校采用多种形式,为每一位教师搭设舞台,培养骨干教师,促进全体教师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师德和专业的和谐发展,从职业型转化为事业型,从单一型转化为复合型,从经验型转化为科研型。学校还应该大

11、力支持教师的学历进修和各级各类修,并给予时间、人员、资金等各方面的保障。在学习、讨论、实践、反思中,全体教师不断形成明确的观念,不断理清改革的目的,不断增强课程意识,不断提高合作能力,不断调节自己。要提升师队伍,学习是根本,而良好的培训制是保障。只有这样,学校的师资伍才能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一言行影响着另一群校园人学生。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努力习,发奋进取,成为学校学习型组的又一支生力军。进而,学习型家队伍也在日益壮大。2、坚持科研兴教实践先进文化品牌是学校的金,教学是学校的魂,课堂是素质教育的根。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放在一切工作首位,而科研强兵、强将、强校永远是

12、学校的立校之本。应当用科研的态度考虑学校的发展,用科研的方法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问题。在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时,深化课程改革,建立现代人文素养的训导机制,改革学生评价标准和方式,创造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自我评价与教师、同学、家长的他人评价,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自律、自主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发展潜力的大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取决于学校教研、科研水平的高低,加大科研力度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开发、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微笑与激情教育研究、和谐合力教育研究等自培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

13、文环境,平和的生活气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丰富健康的资质素养,都是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土壤。如何来营造这样的氛围,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认识与确立自己的角色,教师理应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也应该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除了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把握住教育的真谛,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的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总之,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更多的鼓舞和欣赏,真正做到关心“人”的成长,这也是师爱的真谛。教师是学生的引

14、导者、合作者,校园内也形成了民主、平等、宽容、自由、鼓励和帮助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3、建设校园精神体现先进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蕴蓄积淀、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根据上文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的具体分析,整合学校精神文化的创建有这样三个阶段:确立教育理念、理念制度化并转化为学校传统、超越制度化,第三个阶段,也可称之为校园精神的形成阶段。不同的价值标准会产生不同的质量观和评价观,从而也就导致了不同的教育实践;不同的功利观念会产生不同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会影响不尽相同的发展优质教育的方向。因此,优质的校园精神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石,学校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15、并且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校园精神”是校园人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中坚和核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学校精神文化,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对校园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并且具有持久的继承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尽管教师、学生、员工是流动的,但学校的人只要置身于这种精神氛围之中,每一位校园人就能充满激动与兴奋,并在无意中被感染。当然,确立这些理念、宗旨,仅仅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漫长而悠远过程的一个起点,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这个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校领导以文化的眼光和自身的文化底蕴去耐心培植,并在此过程中,与学校精神文化共同成长、成熟。参考文献1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构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2晏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