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适应性试题_第1页
语文适应性试题_第2页
语文适应性试题_第3页
语文适应性试题_第4页
语文适应性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树德中学高2012级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第卷(单项选择题 27分)一、(1 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晃眼/晃荡 癖好/媲美 舢板/籼米 散落/披头散发B. 着凉/着力 差劲/劲头 高挑/挑剔 推诿/唯唯诺诺C. 浸渍/沙碛 焖菜/闷热 标识/款识 旋转/晕头转向D. 游说/说服 籀文/绉裙 啁啾/铁锹 神祇/扺掌而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禁 成份 耳根清净 嫉恶如仇 B.锄奸 扇动 宽宏大量 奋发图强C.纹路 毗邻 舍身取义 薄暮暝暝D.噩运 凑合 阴谋诡计

2、 永往直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吸引创新人才、聚敛全球财富的扩张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建立合作共生机制,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鼎力发展之势。B.此次奥巴马绕开国会,经过行政命令放宽对古巴禁运的限制,引起了一些国会议员的不满,他们认为奥巴马此举违反了法律。C.各国诸侯如今都知道秦国贪得无厌、不守信用,大家都痛心疾首,故选择和晋国亲近友好。D.钱钟书先生本着严谨治学的精神,寻章摘句,笔耕不辍,完成了管锥编这一名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鲜明地域个性特色的文化现象,巴蜀地区的老建筑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中

3、逐渐形成的。B.19992014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C.成人歌曲音调较高、音域较宽,经常唱这样歌曲的孩子,会对音带造成严重损伤。此外,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都会损伤声带。D.存在银行的钱“被盗”,银行就应该负全责,我们的法律就该明确规定,一旦存在银行的钱 “失踪”,银行就不但要赔偿,还应追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阅时代”信息、影像和精致印刷等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字符出版不可撼动的神话,图小说、绘本、图文书等成为较容易赢得读者和利润的图书类别。有人称这一时代为“阅时代”

4、。“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读”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人类原本是想借助直接图像来交流的,因为技术条件不支持,才发明了符号间接交流法。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并通过电子书签使“阅影像”如同“读文字”一样可间断和接续,这就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受信息成为普遍的可能,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阅图较读文轻松,是因为大脑不需额外解码。文字的用量也开始浓缩了,是因为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便利(如微博)。视觉器官天生是用来感知影像的。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

5、高,所以,“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读”是后天习得的技能,“阅”则是人类的天性。“阅”更容易被记忆,利用图形来强化记忆,已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正如国家有国旗国徽,企业有LOGO,商品有商标。写作要形象,说话打手势,也是让受者更易形成影像。字符的缺点是间接信息,在解码中可能添加受者的东西,这就是联想。但联想只是提取了受者脑中既有信息,并未增加新东西,而原信息则可能走形。用图表达一匹马,传递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不可能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其实,阅并非必然妨害想象力,因为读中的联想完全可以变成阅后的联想,只是思维方式变化了。从总体上

6、说,“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而现代数码技术几乎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想象电影阿凡达就是一个例证。抽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表达抽象思维的文字符号也可用非文字符号替代。某些领域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但技术的未来发展至少会使符号的重要性显著下降。有人说,读唐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个人会怀念自己的故乡,而用图表达就没有这样的魅力。须知,唐诗的魅力在于语言,而不是字符。语言可创造文学意境,图也可以。文学上图与影像无法取代语言,但与语言结合后并非不能取代文字。“阅时代”理念必将深深刺激传统出版人的情感。但这是在预测未来,而不是对未来投票表决。未来不

7、由我们决定,当看到青少年和儿童强烈地倾向于阅图时,未来实际上已被确定:无论出版人多么不情愿,也只能理性面对。情感无助于赢得未来,只会有害于判断未来。5.下列关于“阅时代”的表述,正确的一项()A“阅时代”是相对于“读时代”而言的,人“阅图”的能力随着现代信息、影像和印刷艺术的发展而出现。 B“阅时代”借助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使我们的大脑能精确重现图像和影像,因而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C“阅时代”可借助图像传递想要表达的信息,该信息具有确定性,而借助文字准确再现想要表达的确定的形象则相对困难些。 D“阅时代”能让人更加聪明的原因是,阅图与阅文相比,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更大,接受信息更快、效

8、率更高。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阅时代”,文字传播的唯一性动摇了,因为与“读文”相比较,阅图比较轻松,同时现代社会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便利性,使得文字的用量开始浓缩。B“图”更容易被记忆,心理学界常常通过培养阅图能力来强化记忆,国旗国徽、企业LOGO、商品商标等容易让人们记住就是利用图形记忆。C抽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非文字也可以表达抽象思维的内容。但面对“读文”和“阅图”,儿童和青少年都比较喜欢“阅图”。D“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因为现代数码技术几乎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想象,而文字是难以表达许多想象的。7.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语言、字符和图

9、像的功能不尽相同,虽然文学上图像不能取代语言,但图像和语言结合后可以取代文字,因为图像和语言都可以创造文学意境。B授者通过文字字符能提供间接的信息,让受者产生联想;而图像能提供直接的、确定的信息,但会影响受者的想象力。C虽然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表达抽象思维时会淘汰文字符号而采用非文字符号。D现代技术使“阅影像”可间断和接续,克服了音像传播中的缺陷,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收信息成为可能,从而使文字符号改变它原有的功能。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报燕王书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

10、,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窃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遗教而骤胜之遗事也,娴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结于赵矣。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

11、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

12、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节选自古文观止·报燕王书)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13、60;                  报:回复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14、;                  数:数落,列举C不以官随其爱                                

15、                         爱:喜欢D故假节于魏                          

16、0;                                  假:借用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       

17、60;                     吾其还也        B故察能而授官者                     

18、                                鸟倦飞而知还C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                 

19、0;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第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娴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4分)(2)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4分)  11.在这篇书信中,作

20、者在做明君、为贤臣方面主要陈述了哪些观点?(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断10处)(5分)夔 始 制 乐 以 赏 诸 侯 故 天 子 之 为 乐 也 以 赏 诸 侯 之 有 德 者 也 德 盛 而 教 尊 五 谷 时 熟 然 后 赏 之 以 乐 故 其 治 民 劳 者 其 舞 行 缀 远 其 治 民 逸 者 其 舞 行 缀 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礼记乐记)13.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别 滁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黄庭坚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

21、川风月替人愁。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旌阳,山名。(1)黄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列举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答:(2)两首诗的诗人在离别之时都是“如常日醉”,塑造出的诗人形象却截然不同。请结合两诗分别作简要分析。(4分)答: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2),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4)怀良辰以孤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6)自

22、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2分)追着井说声谢谢王开岭井,一个标准的象形字。犹如大地突然睁开了眼睛。若没有井,人类生活会是怎样的呢?恐怕仍是逐水而居,顺河沿一溜排开的格局吧。井,改变了栖息,结束了游荡和漂泊,使人过上了定居的小日子。有了井,才诞生了“宅”,“家”一词才有了“地点”的涵义。渐渐,井成了锚,成了根。远走他方又称“背井离乡”。建村落,筑城池,首要事即挖一眼井。有了井,家才有了据点,人生才有了地址。尔后,才有街衢和商铺,才有

23、了社区景象。所以,“民间”有了代词“市井”。据说一些边寨,至今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娘进寨后第一件事不是入洞房,而是赴井挑水,并非是解渴,而是认井认井即认家,或者说让“井”认识一下新成员。“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和朱熹是老乡,同住闽西的五夫镇。那村子我去过,柳荷生烟,街心必遇古井,汲饮延今。少时我不懂“井饮”和“柳词”有何瓜葛,多年后才醒悟:“井”即人烟啊,这是在说一个人的知名度呢。北京乃胡同王国。称街谓巷的暂不算,直接叫胡同的,明代有四百,清代有一千,现今一千三百多。胡同之说,元代即有,元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梅香说她家住在砖塔儿胡同。砖塔儿胡同在西四南大街,至今未改名,但有件事一直折磨

24、史学界,“胡同”怎么成为街巷名的?这个古怪的发音究竟何意呢?后研究出来了:“胡同”最初非汉语,乃蒙古语“忽洞格”的变音,而“忽洞格”的意思即是“井”。建元大都时,北京一片荒野,紧挨“海子”(蒙语意“湖”)的地盘优先给了皇宫,百姓街区则掘井吃水,渐渐因井成巷,取名时自然也离不开“井”字了。无井则无宅,无市,无城。井,代替江河,恩泽众人,聚拢着人气,繁荣了城乡。井之多少,决定了社会容积和人口数量。井水和现代自来水不同,它属于天赐,除了挖掘,没有后续成本,一经诞生,即和空气一样是免费的。好东西都是免费的。越贵重,越必需,越需要免费。免费是一种伟大的现象,也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我常常觉得古代了不起,原因

25、之一即是免费的事物多。山让你随便登,佛让你随便拜,桥让你随便走多一种免费,即多一份自由,人生即少一份压力。说起免费,忍不住多唠叨一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缕清冷的唐句,让寒山寺的名声响彻天下。这钟声我从未耳闻,但一直在心里收藏它,想象他,触摸那份美到极致的寂静。但从上世纪末起,媒体不断报道这一“创举”:在苏州旅游局的主持下,千年古刹寒山寺公开拍卖新年钟声,预订者踩破庙槛,首撞权的角逐尤其激烈,第一撞要多少元,之后递减,逢八又涨闻此,我第一反应是:那夜我若不幸过寒山寺,必捂耳猛跑,生怕那钟声追上来。免费的钟声死了,寒山寺,让人寒心。井有大德,厚泽,故苍生敬之,祭之。礼记载“天子

26、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可见,井享有和山岳一样的威望。从远古起,百姓习俗中就有“五祀”说,即日常生活要感恩的五样东西。班固白虎通义中说:“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溜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于井的尊崇,使人对之作了很多注解,传说不必说了,一些建筑也傍井而立,比如井栏、井亭、井龛,乃至设以殿以庙,奉以香火。为了生,人找到了井,并祈求它生生不息,恒如日月。大概人从未料想,有一天自己会主动弃之。无数的井荒了,被铲,被砸,被掩盖得了无痕迹。大地,重又封闭成了一幅严肃的面孔,似从未睁开过眼,也从未向人类笑过一样。是的,人不需要的东西,必定会死。但我

27、不能落井下石,我要饮水思源,我要追着那背影说声“谢谢”。它帮过我们,救过人类,我要追着喊着哭着笑着大声说“谢谢”。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文章开头从“井”的象形字体产生联想,用眼睛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大地上的井是极其重要的,增加了文章的意趣。B.本文以边寨习俗为例,表现井具有的根源性意义;以“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为例,表明井代表着人烟,象征着繁盛。C.第12段中“人不需要的东西,必定会死”一句表明了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井已不再符合人的需求,消亡是必然的,我们应该理性而冷静地面对这一事实。D. 本文多处采用对比,将汲井而生和逐水而居、井水和自来水

28、进行对比,凸显了井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给予人类的福祉。E.本文谈古论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主要介绍了“井”的发展渊源和历史沿革,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6、作者为什么要追着井说声“谢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答:17、文章第段写“寒山寺钟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18、文中说:“为了生,人找到了井,并祈求它生生不息,恒如日月。大概人从未料想,有一天自己会主动弃之。”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对这种传统生活方式消亡现象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6分)答:六、语言运用(10分)19、请仿照画线例句,结合所选人物,续写两个句子填写在横线上。要求:符合人

29、物性格特征或思想情感;句式大致相同,语句通顺。(4分)哈姆莱特 堂吉诃德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觉新面对封建家族的迫害,委曲求全懦弱顺从,在理想与现实中纠结,最后失去了前途,失去了幸福;哈姆莱特;堂吉诃德。20、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高二语文选修课程的宣传海报撰写正文部分。要求:三门课程中任选一门,突出该课程内容特点,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简明流畅,不超过90字。(6分)树德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组拟开设“文化之旅”系列选修课,这一系列包括“汉字文化”“节日文化”“影视文化”三门课程;分别由甲、乙、丙三位老师授课。每门课程拟招收30名学员,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28日。90七、作文(60分)

30、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遥远。泰戈尔诗选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树德中学高2012级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 C (A项:hung/huàng,p/pì,shn/xin,sànB项:zháo/zhuó,jìn,tio/tio,wi/wéiC项:zì/qì,mèn/mn,shí/zhì,zhun / zhuà

31、nD项:shuì/shu,zhòu,ji/qio ,qí/zh)2、A.(份分 C.身生 D. 永勇)3、C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A项中,鼎力:指的是三方面的势力对立。B项中,经过:表示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改为“通过”。D项中,寻章摘句: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或读书时只摘取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4、D (A项:在“鲜明”前加“具有”;B项“植被覆盖率”与“十分严重”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为“孩子经常唱这样的歌曲”)5、D (A项,“阅图”是人类的天性,不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出现

32、的。B项,是“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前后的因果关系也不成立。C项,原文是“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不可能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而不是“相对困难”。)6、B (B项,“心理学界常常通过培养阅图能力来强化记忆”不对,应是“利用图形来强化记忆”。)7、A (B项“会影响受者的想象力”不合文意,曲解文意;C项“淘汰文字符号而采用非文字符号”的表述不合文意,曲解文意;D项“从而使文字符号改变它原有的功能”无中生有。)8、C(爱:喜欢的人)9、B(B“而”都表承接,连词;“还是”;A“其”:代词,“那”;语气副词; C“乎”:介词,“被”;介词,“在”;D“

33、者”:代词,“的事”;代词,的原因。)10、(1)齐国将士熟悉兵法,擅长战事。您如果要攻打齐国,就必须汇合诸侯各国的力量来对付它。(4分,注意“娴”(熟习)“习”(通晓、熟悉)“图”(对付,谋取)的翻译,大意1分)(2)我听说,古代的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和朋友绝交,也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臣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不需洗刷自己的名声。(4分,注意“交绝”(交往断绝,绝交)“恶”(坏、不好)“洁”(使清白)的翻译,大意1分)11、任贤为亲才是明主贤臣。善始善终才是明主贤臣。成全先王的功劳才是明主贤臣。不出恶声才是明主贤臣。(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2、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

34、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13、(1)用典(1分),阳关曲就是王维的渭城曲,诗人用该曲渲染了沉重感伤的氛围,表达了自己离别家乡和友人的愁绪(1分)。拟人(1分),移情于物,用“满川风月”替他悲愁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离别家乡,离别友人之愁的无边无际,难以排遣(1分)。借景抒情(1分),舟船远去之际,旌阳山下的灯火仍依稀可辨,而自己已单独置身于一叶小舟之中,随波漂荡,表达了离别的不舍(1分)。(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给满分。)(2)第一首诗塑造了开朗旷达、积极乐观的诗人形象(1分)。诗歌中的“如常日醉”写出了诗人如

35、往常般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表现出诗人面对离别的旷达洒脱(1分)。第二首诗塑造了满怀离情、借酒浇愁的诗人形象(1分)。诗人如往日般醉酒,在阳关曲中离别,连满川风月也像在为他哀愁。可见诗人满怀愁绪,黯然神伤(1分)。(4分,诗人形象各1分,分析各1分)14、(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3)契阔谈(4)或植杖而耘耔(5)砯崖转石万壑雷(6)长夜沾湿何由彻(7)庭下如积水空明(8)玉簪螺髻15、C E(C中“我们应该理性而冷静地面对这一事实”错误;E中“主要介绍了 井的发展渊源和历史沿革”错误)16、答案:井,使人类结束了游荡和漂泊的日子,定居下来,有了家园、村落和

36、城池。(2分)井恩泽众人,聚拢人气,繁荣城乡。(2分)井属于天赐,免费供人使用,无私奉献,对人有大德。(1分)井帮过我们,救过人类,虽然现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应饮水思源,有感恩之心,对它说声“谢谢”。(1分)17、答案:作者通过写“寒山寺”出卖撞钟权的事情,批判了现代人把文化金钱化、唯利是图的恶俗做法。(2分)将现代人将撞钟权拍卖的唯利是图、急功近利与上文写“井”的免费、无私奉献形成对比,突出了“井”的伟大。 或“将现代收费的钟声与古代美到极致、极富韵味的免费钟声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免费钟声已死的叹息”;(说明:对比1分;对比的具体内容分析合理,1分。对比分析不合理酌情扣分,如“把免费的

37、井和免费的钟声形成对比”“将现代人与井水作对比”等,只能得术语的1分。)丰富了文章内涵(1分),引人深思,促人警醒,深化文章主旨(答出“引人深思”“促人警醒”“深化文章主旨”其中1点即可得1分)。18、答案示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某些传统生活方式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必须满怀感恩之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承担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因为自来水的广泛使用,无数水井被毁弃,但水井曾经给予人类天赐的免费的恩泽,我们应该满怀感恩之心,不可不用即弃,应该充分防护好水井,避免水资源的污染,以备缺水的不时之需。正如柴火、养蚕、纺织、胡同、书法、刺绣、川剧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正在逐步走向消亡,

38、却是我们曾经的文化记忆,滋养了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对其中的糟粕如柴火做饭的方式断然抛弃,保留一些作为遗物,而对其中精华的部分如书法、刺绣、川剧等则应加以继承和发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结合现实2分)19、答案示例:哈姆莱特面对自己崇高的理想,自我怀疑忧郁延宕,在思索与行动中挣扎,最后错失了良机,消殒了生命。堂吉诃德耽于行侠仗义的信念,主观固执偏狭乖戾,在信仰与现实中抗争,最后沦为笑料,迈向消亡。(每句2分,注意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语句通顺)20、答案示例:汉字文化:点横撇捺还原古人生活,隶草行楷抒写汉字演变,方方正正承载华夏历史。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39、汉字滋养了文学艺术。让我们跟随对汉字文化研究颇深的甲老师一起领略汉字文化。本课程招收30人,报名4月28日截止。快来报名吧!节日文化:中国节日脱胎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普天同庆,团圆欢聚,周而复始是信仰的共享和文化的传承。选择节日文化吧,学养深厚的乙老师将带你走进节日的世界。招收学员:30人,报名截止时间:4月28日。影视文化:电视与电影的交锋,东方与西方的比拼,文学与影视的互动,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资深影评家丙老师将为大家奉上这道视听盛宴。报名截止时间是4月28日,同学们赶紧行动吧,精彩不容错过哦!(课程内容3分,修辞手法1分,劝同学报名上课1分,报名截止日期1分)【文言文译文】望诸君乐毅于是派人向燕惠王献上自己的书信,信中道:“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