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挡土墙背主动土压力分布探究_第1页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挡土墙背主动土压力分布探究_第2页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挡土墙背主动土压力分布探究_第3页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挡土墙背主动土压力分布探究_第4页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挡土墙背主动土压力分布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挡土墙背主动土压力分布探究摘要: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计算,虽有两大古典 土压力理论公式,但是其缺陷与适用性范围也非常明显。文 章以挡土墙为依托,使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两 大古典土压力理论及相关研究理论进行探讨,比较一般工况 下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试图找出优化解答,从而更好的 指导工程实践,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地基承载力;主动土压力;非线性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tu4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8937 (2013) 05-00125-03扌当土墙土压力分布是土力学的三大经典课题之一,工程上常采用经典的朗肯土压力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 以上两种理论以土

2、体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计算简单,力学 概念明确,理解较容易,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但是,在诸如填土为粘性土或表面存在不均匀荷载,填土边界形状不连续,墙面与土体之间摩擦力作用影响较大等 复杂应力边界条件,经典朗肯、库仑理论遇到了极大的挑战。这是因为此二理论的假设,未能充分考虑到土体材料特性以 及复杂情况下的应力边界条件。然而,土压力的大小与分布, 受土体特性参数及应力边界等影响较大。因此,两大经典土 压力理论未能给出符合实际的土压力。行业规范为方便工程 应用,基于上述经典理论,并总结工程经验,给出了规范计 算公式。即便如此,迄今为止,研究挡土墙在复杂材料特性 和应力边界条件下的土压力分布规

3、律,确定符合实际情况下 的极限土压力的解析解,一直是土力学理论中亟待解决的问 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研 究,包括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等。然而,由于本问题的复杂 性,其中大多数研究也只是局限于某些特定情况的土压力, 而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土压力统一解析解仍未能获得公认的 解答。值得注意的是,彭明祥(2009)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视 墙后填土为服从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材料,建 立较为完善的滑楔分析模型,求解了在一般情况下考虑黏性 土作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滑裂面土反力以及其分布,给 出土压力的库仑统一解,而经典库仑和朗肯主动土压力为其 特例,其主动土压力表达式结论可

4、参考文献9。彭氏理论完善了上述两大古典理论的假设条件,从理论 上推导出了一般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且可证实彭明 祥库仑统一解理论在两大经典土压力理论公式假设条件下, 其表达式与后二者相同,即可将库仑和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 视为上述库仑主动土压力统一解的特殊情况。然而,该理论 尚无学者对其进行推导过程进行校核和实际试验验证。本文从数值仿真实验角度来模拟一般情况下挡土墙后 土压力分布情况,并与规范公式及彭明祥库仑统一解理论所 算出的结果作对比,从而验证后二者的准确性、安全性及适 用性。1考虑复杂工况的挡土墙有限元优化求解模型本文数值仿真采用ansys 10. 0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计 算模型。挡墙

5、结构单元的本构关系采用线弹性模型,挡土墙 背及周围土体单元选择采用软件提供的drucker-prager弹 塑性本构模型,而土体和挡墙结构之间采用接触单元 (contact pair)来模拟二者的接触,从而充分模拟土体与 挡墙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求更准确地模拟出墙背土压力 在极限平衡状态下的分布。1. 1模型及参数本模型由挡墙结构和墙后填土两部分组成。模型参数取值:挡墙结构:弹模e基础=2&0 gpa,泊 松比u基础=0.2,重度y基础=25. 00 kn/m3o墙后填土:弹模e 土=30 mpa,泊松比u ±=0.3,重度 v i=19. 00 kn/m3 o接触面:渗透

6、系数0.1,粘聚力cw=10 kpa。为方便计算建模,取墙高h=10m;结合库仑理论,墙背 主动土压力作用范围不应超过1倍的挡土墙高度(按平面破 裂面与极限状态理论,破裂面倾角0 45° ,影响范围大约 为1倍的挡墙高),故取挡墙背后土体前后延伸2bo数值分 析计算结果也显示,这样的填土宽度取值能充分考虑应力扩 散影响范围,计算精度能够保证,取值安全合理。由此确立 了模型的尺寸,如图1 (a)所示。其中h为挡墙结构高度, 模拟过程中,挡墙髙度h、模型宽度、墙背填土倾角b、填 土粘聚力c及内摩擦角巾、填土表面超载q等模型参数保持 不变;而墙背倾角q,墙背填土外摩擦角5及墙土粘聚力cw等

7、模型参数是可变的一一着重考察墙土间接触力(包括摩 擦角和粘结力)对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由于模型右侧为半无限空间,且挡土墙为条形,类似条形基础,故而本文所建立的扌当土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研究问 题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因此建立二维模型,在进行网格划分 时使用plane42平板单元。具体划分如图1 (b)所示。土体 与挡墙结构之间采用接触单元(contact pair)来模拟二者 的接触如图1 (c)所示。1.2模型边界与加载条件结合实际工况,在模型右侧边界有限元网格节点处加横 向约束,即x=0,允许其竖向沉降;而在模型底部则加竖向 约束,即y=0,只允许其横向变形。扌当墙模型荷载施加采用有限元增

8、量加载法。模型外力荷载为水平荷载,施加在挡墙结构侧边单元结点上,采用多荷 载子步,逐级加载,在直至模型出现大变形,计算结果无法 收敛为止,即为主动土压力极限状态。2计算结果汇总讨论本模型取挡墙高度h=10m,并固定模型部分材料参数(如 表1所示),在此前提条件下,采用有限元增量加载法分别 计算了不同墙背倾角a,墙背填土外摩擦角6及墙土粘聚 力cw情况下的主动土压力分布情况,并与上述经典库仑土 压力理论、规范公式及彭明祥给出的主动土压力库仑统一解 等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此外,挡墙高度h=10 m、墙背填土倾角0、墙背填土 上部超载q=0,墙背填土倾角3=10°

9、o为方便后后续比较,规范公式中的增大系数取c=l. 0o 表2中计算了经典库仑公式所给出的主动土压力解 答,但是实际库仑理论并不能考虑墙背填土为粘性土的工 况,此处结果是忽略墙背填土粘聚力指标(c和cw)情况下 计算出的主动土压力解答。将此解答与规范公式、彭明祥库 仑统一解及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经典库仑 理论解答基本是后三者计算结果的1.5倍,超出约50%,差 异非常明显。可见,墙背填土粘聚力指标对主动土压力大小 的影响相当显著:c和cw增大,墙背主动土压力显著减小。 按照滑动楔体理论,其原因是:在粘聚力作用下,主动土压 力极限状态下,滑动破裂面上滑动土楔与下部填土间的摩阻力增加

10、,这势必会导致应力路径缩短,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破 裂面长度减小,极限破裂角ocr增大,因此作用在挡土墙 背的土压力减小,即主动土压力减小。 对比规范公式解答与彭氏库仑统一解答及有限元数 值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规范解答未能综合考 虑墙土接触粘聚力cw的作用机理及对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 影响,计算值较后二者偏大。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计算规 范公式所对应的主动土压力时,为方便比较,增大系数取 wc=l.o,而依照规范要求,挡土墙高度h=1o m时,应取 4)c=1.2o可见,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2007)及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所给的主动土压 力计算

11、结果偏安全。 墙背倾斜角a变化对主动土压力分布及大小变化影 响较大。对于库仑土压力理论,墙背倾角a由85。变到80。 时,库仑土压力解增大了 130 kpa,增幅达25%;而对于规 范公式,其解答综合考虑了墙背外摩擦角5变化(由10。 变到15° ),规范土压力解增大了 94 kpa,增幅约30%;而 彭氏解答及数值模拟结果也有较大改变。因此,墙背倾斜角a变化对主动土压力分布及大小变化影响较之墙背外摩擦 角5的变化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更大些。对比墙背外摩擦角6=10。时的彭氏解答及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到,随着的墙土接触粘聚力cw的增大,挡墙主动土压力呈下降趋势。 相比经典库仑公式及规范

12、公式,彭氏所给出的主动土 压力解答更接近数值仿真结果。这说明:彭氏主动土压力库 仑统一解更接近实际值,可以认为该理论相比规范公式更精 确,理论可行。 图3所示的是分级荷载作用下挡土墙后填土的主动土 压力塑性区开展过程,此图表明:墙后土体的塑性应变发展 过程为从点到线,最后到面;当塑性应变区贯穿时,墙后土 体开始出现滑裂面并发生破坏,此时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也即主动土压力状态。此外,主动土压力状态下墙后土体的 滑裂面形状与传统土压力理论假定的三角形滑裂面形状存 在一定差别,其滑裂面形状类似于弧线型式。3结论 墙背填土的粘聚力(填土粘聚力c和墙土接触粘聚力cw)对主动土压力大小影响显著:粘聚力指

13、标增大时,挡墙 背后的主动土压力显著减小。 一般情况下,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2007)及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02)中所给的主动土压力公式计算的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墙背倾斜角a变化对主动土压力分布及大小变化影响较之墙背外摩擦角6的变化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更显著。 墙土接触粘聚力cw的增大,挡墙主动土压力呈下降趋势。 主动土压力状态下墙后土体的滑裂面形状基本为弧 线型,与传统土压力理论的三角形滑裂面假定形状存在一定 误差。参考文献:1 k. terzaghi (美).徐志英(译).太沙基理论土力 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i960.2 魏汝龙库仑土压力理论中的若干问题j.港工技 术,1999, (2): 31-38.3 韩立业,陈道政.对粘性土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中 一个应力的释疑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 (12): 1901-1902.4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