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拔高每日练第9练_第1页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拔高每日练第9练_第2页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拔高每日练第9练_第3页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拔高每日练第9练_第4页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拔高每日练第9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拔高每日练综合训练(九)1以反应5H2C2O4 +2 MnO4 +6H+=IOCO2 +2Mn 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 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 4溶液温度IC浓度 /mol ? L-1体积/mL浓度 /mol ? L-1体积/mL0.102.00.0104.0250.202.00.0104.0250.202.00.0104.050A.实验、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B. 实验测得 KMnO4溶液

2、的褪色时间为 40 s,则这段时间内V(KMnO 4)= 2.5 × 10-4 mol?L-1?s-1C. 实验和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 实验和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 作用2、2019年11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2O2 H+HO2,Ka=2.4 ×0一12)。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Tn.H:01 bM歩孔田傩u fpA . X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B 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每生成1mol H2O

3、2电极上流过4mol eD. 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2e = HO2+OH 一3、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 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 成甲醇,发生的反应为 CO g +2H2 g ? CH3OH g H 0。一定条件下,往一密闭容 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g)与H? (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反应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 a(CO)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曲线a能正确反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2 中 Plp2P3C. 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进行该反应,a(CO)不可能相等D. 若a(

4、CO) a(H2)(H2的平衡转化率),则合成气中匹HE 2.0n (CO)4、氮的化合物应用广泛,但氮的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氮氧化物进行治理已成为环境科学的重要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装置可减少NOX的排放。研究表明,NOX的脱除率除与还原剂、催化剂相关外,还与催化剂表面氧缺位的密集程度有关。以Lao.8Ao2BCoO3+x(A、B均为过渡元素)为催化剂,用H2还原NO的机理如下:第一阶段:B4+ (不稳定)+ H2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还原前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第二阶段:NO(g)+ 口NO(a)1, KI2NO(a)2N(a) +O 2(g)2

5、K22N(a)N2(g) +2 口3K32NO(a)N2(g) +2O(a)4K42O(a)O2(g) +2 口5K5注:表示催化剂表面的氧缺位,g表示气态,a表示吸附态第一阶段用氢气还原 B4 +得到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越多,第二阶段反应的速率越快,原因是。第二阶段中各反应焓变间的关系21 +2+3= ;该温度下,No脱除反应2NO(g)N2(g) +O 2 (g)的平衡常数 K=(用含Ki、K2、K3的表达式表示)。(2)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 和8 mol NO,发生反应2NO(g) +2CO(g)N2(g)+2CO2(g)<0,如图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

6、系。.104(丿IO W Xi 4050 -Mft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反应速率且同时提高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a.改用高效催化剂b.缩小容器的体积c升高温度d.增加CO的浓度 压强为10 MPa、温度为Ti条件下,若反应进行到20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若此时容器的体积为4 LJU CO2的浓度为 。 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其体积使反应体系压强增大,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 G点中的 点对应的平衡状态。 请在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图中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SNP I會正确云*iH(3)近年来

7、,地下水中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 NO3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金属铱(Ir)表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造成的后版权所有?正确教育 侵权必纠!(4)实验室模拟“间接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中NH ;的装置如图所示。以硫酸铵和去离子水配制成模拟的氨氮废水,并以NaCl调节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阳极产物可将氨氮废水中的NH 4氧化成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一 一rt-5t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除去NH;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下图中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

8、中A、C为无色气体(1)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X : ; F(2) 写出AD 的化学方程式(3) 写出实验室制备C的化学方程式分别取两份50mLNaOH溶液,各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 ,随后各取溶液IOmL分别将其稀释到相同体积,得到溶液甲和乙,分别向甲和乙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A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HCl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其物 NaoH在吸收A气体后,乙图所示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质的量之比是: 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项,只有H2C2O4过量,才能保证 KMnO 4完全反应,

9、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5H2C2O42MnO4 ,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所加H2C2O4溶液均过量,故 A正确。_2 × 0.010 mogL-1B项,高锰酸钾完全反应,V( KMnO 4)=- 1×10-4 mol?L-1?s-1 ,故B错误。40 SC项,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和只是浓度不同,即实验和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只是温度不同, 所以实验和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D项,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开始速率很小,过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该实验中起催化作用的可能是Mn2+,故D正确。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10、:在H2、O2燃料电池中,通H2的电极为负极,通02的电极为负极,通O2的电极为正极。A.a为负极,其电势低于b极(正极),A正确;B.此装置用于制取H2O2,电极b必然生成HO2,所以Y膜为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B正确;C.因为O2转化为HO2 ,每转移0.4mole-,就有0.2molH2O2生成,C错误;D.b极为正极,生成HO?,所以电极反应为O2+2e-+H 2= HO2 +OH-,D正确。故选CO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题图1中曲线a能正确反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变化关系, A正确;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

11、 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CO)增大,故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强越大,CO 的平衡转化率越大,P p2 p3,B正确;其他条件不 变,温度升高,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进行该反应,a(CO),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故可 能相等,C错误;当反应物的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n(H2)n (CO)2.0,D正确。4答案及解析:答案:(1)还原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价态降低,氧缺位增多,反应速率加快;221 +4+5; Q K2 K3bd;1 mol -1G儿陡化刊嘯云氮量(3)H2+N20血N2+H20; N03更多转化为

12、NH4而存在于溶液中,不利于降低溶液的含2Cl- -2e- = CI2; 2NH; +3C2= 8H+ + N2 +6CI-解析:(1)还原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价态降低,氧缺位增多,第二阶段反应速率加快;第二阶段:N0(g) +口 N0(a), Ki, 2N0(a)2N(a) +0 2(g)2 K2, 2N(a)N2(g) +2 口 3K3 2N0(a)N2(g) +20(a)4 K4 20(a)02(g) +2 口5 K5,根据盖斯定律,由2+可得2N0(g)-02(g) + N 2(g),由 2 + + 可得 2N0(g)=N 2(g) + 02(g),贝9 21 +2 +3 =

13、21 +45。2N0(g) 'N2(g) +0 2(g)的平衡常数 K= K12K2 K3。(2)该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要提高NO的转化率,应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项,改用高效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a项错误;b项,缩小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此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缩小容器的体积既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也能提高No的转化率,b项正确,c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提高,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项错误;d项,增加CO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d项正确。压强

14、为10 MPa、温度为T i条件下,若反应进行到20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对应图象中E点,设反应达平衡时,NO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三段式:2NO(g) +2CO(g)-_- 2CO2 (g)+ N 2(g)起始 mol810 00转化 /molXX X0.5x平衡 /mol8 10 -X X0. 5x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为25% ,根据气体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可得(8-x)( 8-x + 10-x+ x+0. 5x) =25% ,解得 x=4,C(C02)=44 mol ? L-1 =1 mol ?L-1。此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NO的平衡体积

15、分数增大,则T2 >T1,在D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容器体积使反应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平衡体积分数降低,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对应图象中的G点。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IR在铱(Ir)表面上H2与N20反应产生N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N2O N2+H2O;由题图可知,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则NO3会更多转化成铵根离子, 不利于降低溶 液的含氮量。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I- -2e-=CI 2,氯气具有氧化性,根据题给信息可知,NH ;能够被氯气氧化成氮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NH;

16、 +3C2= 8H+ + N2+6CI-。5答案及解析:答案:(1) NH;HCO3 或(NH4)2CO3 ; NO2(2) 2CO2+2Na2O2 =2Na2CO3+O2(3) 2NH;CI+Ca(OH) 2AcaCl2+2NH3f +2HO(;)NaHCO 3 和 Na2CO3;1:1 ;0.75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 X为NH4HCO3或(NH4)2CO3,F为NO2 ;(2) Na2O2和CO2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 =2Na2CO3+O2 ;(3)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I+Ca(OH)2 A

17、CaCl2+2NH3 +H2O ;(4) (甲)中生成CO2气体至最大,消耗HCl为25mL,若二氧化碳与 NaOH反应后溶液中不含NaHCO3,由 Na2CO3+HCI=NaHCO3+NaCI 可知将 CO2-3 转化为 HCO- 3 应消耗 HCl 为 25mL,而图象中开始生成 CO2气体时消耗HCl体积为50mL,说明该阶段还发生反应NaOH+HCI=NaCI+H2O,溶液中溶质为 NaOH、Na2CO3 ,中和NaOH消耗HCl的体积为50mL- 25mL=25mL ,由方程式可知 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两个过程分别消耗盐酸的体积之比,故 NaOH、Na2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 =25mL:25mL=1:1 ;(乙)中生成CO2气体至最大,消耗HCl为50mL,若二氧化碳与 NaOH反应后溶液中不含NaHCO3,由 Na2CO3+HCI=NaHCO3+NaCI 可知将 CO2-3 转化为 HCO- 3 应消耗 HCl 为 50mL, 而图象中开始生成 C02气体时消耗HCl体积为25mL,说明该阶段只发生Na2CO3+HCI=NaHCO3+NaCI,且二氧化碳与 NaOH 反应后溶液中含 NaHCO3、Na2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