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确认方案文件编号:STP-QR-CF-002-00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确认方案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全过程,均应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因此,微生物限度检査宜在环境洁净度C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A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限度检查实验室应配有相应的人流和物流缓冲间或传递窗(柜),并定期作环境监测。将确认的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是按GMP(2010年修订)的要求在原有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原洁净级别为一万级。在前验证及再验证中,原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空调净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已被证实可完全符合一万级洁净级别要求,现该系统经改造后其性能是否能符合GMP(2010年修订)的要求,我们
2、需通过再验证加以确认。1.1 验证目的确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空气净化系统在改造后其性能是否已优化,在运行过程中和灭菌后洁净度是否符合规定的洁净级别要求。1.2 验证形式再验证。1.3 风险评估与验证范围1.3.1 系统影响性评估根据确认与验证风险评估管理规程,我们对微生物限度检测室进行系统影响性评估。经评估,因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的正常运行或控制用于提供判定产品放行的数据,故微生物限度检测室为直接影响系统,需按GMP的要求进行确认。1.3.2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部件关键性评估及关键性部件风险评估1.3.2.1评估目的1.3.2.1.1 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进行关键性评估,以确定哪些部件是关键的。1.3
3、.2.1.2 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对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有影响)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1.3.2.1.3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确认中的测试项目、范围和程度。1.3.2.2 评估依据1.3.2.2.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1.3.2.2.2调试与确认基准指南(国际制药工业协会(ISPE)发布);1.3.2.2.3确认与验证风险评估管理规程。1.3.2.3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部件关键性评估按确认与验证风险评估管理规程中方法,我们对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组件进行组件关键性评估,具体见附表1。1.3.2.4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关键性部件
4、风险评估本风险评估所用的方法遵循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技术,它包括以下几点:1.3.2.4.1 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影响判定产品放行数据的风险。1.3.2.4.2 风险鉴定:包括评估先前识别风险的后果,其基础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上。1.3.2.4.3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根据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已经识别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即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可检测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1.3.2.4.3.1 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对失败可能对影响判定产品放行数据的影响进行描述。严重程度分为4个等级,如下:严重程度(S)描 述得分关键直接影响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此风
5、险对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有重大影响。4高直接影响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此风险对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有较大影响。3中间接影响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此风险对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有中等的影响。2低对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无影响。此风险对判定产品放行数据有较小的影响。11.3.2.4.3.2 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等级:可能性(P)描 述得 分极高失败模式发生的可能性极高4高失败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较高3中失败模式发生的可能性中等2低失败模式发生的可能性极低11.3.2.4.3.3 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可检测性(D)描 述得分极低不太可能由操作
6、人员或设备控制系统查到4低可由操作人员或设备控制系统查到的可能性较低3中可由操作人员很容易的查到或具有报警2高通过设备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并报警,可能自动恢复11.3.2.4.3.4 RPN(风险优先级数)计算及风险评定1.3.2.4.3.4.1 风险优先级数(RPN )=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定性(D)1.3.2.4.3.4.2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矩阵风险水平行 动RPN高此为不可接受风险。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验证应首先集中于确认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续执行。由严重程度为4导致的高风险水平,必须将其RPN降
7、低至不大于8。RPN>16或严重程度S =4中此风险要求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规程或技术措施,但均应经过验证。16RPN8低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无需采用额外的控制措施。RPN71.3.2.4.4 关键性部件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应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技术对附表中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及可检测性进行评分,确定风险水平;在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后,再次对其风险的严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及可检测性进行重新评估后,改进后的RPN降低到了可接受水平,即通过全面的失效模式
8、与影响分析后,确定适当的控制方法并确定验证工作的范围,从而降低了关键性部件的质量风险。具体结果见附表2。1.3.3 验证范围 本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确认方案适用于该改建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的确认,它主要包括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室彩钢板下隔断、层顶的安装确认;洁净区地面、墙面、门、窗、设施分布等的确认;空气处理设备、风管的安装确认;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洁净度测定及受控环境验证等。1.4 文件依据1.4.1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空调净化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清洁SOP和记录;1.4.2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16292-2010),尘埃粒子检测SOP和记录;1.4.3
9、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2010),浮游菌检测SOP和记录;1.4.4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2010),沉降菌检测SOP和记录;1.4.5 CLJ-E尘埃粒子计数器使用说明书及其标准操作规程;1.4.6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1.4.7 其它有关文件和记录。1.5 验证条件1.5.1 计量检定,检验方法验证已完成;1.5.2 空气净化系统验证及日常监控已有一定经验。1.6 仪器仪表清单(见下表)仪器仪表名称型 号编 号校验有效期校验结果电子天平FAB1004YQ-002尘埃粒子计数器CLJ-EYQ-033浮游菌
10、采样器JCD-1YQ-043生化培养箱SPX-80BS-IIYQ-019电热恒温培养箱SD303-6AYQ-020霉菌培养箱MJ-250BS-IIYQ-040霉菌培养箱MHP-250YQ-041××(压差计)××YQ-××××(噪声计)××YQ-××××(风速仪)××YQ-××××(照度计)××YQ-××××(噪声计)×
11、5;YQ-××××(温度计)××YQ-××××(湿度计)××YQ-××偏差说明结 论检查人签名/日期:复核人签名/日期:1.7 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姓 名部 门职 务职责要求质量部部 长负责审核和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实施、协调验证总经理办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审核和最终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工程部设备主管负责在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维修与校验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质量部化 验 员负责按相关标准检验其符合性质量部化 验 员负责按相关标准检验其符合性质量部QA人员负责保证活动符合
12、质量体系并正确被记录,负责取样、系统操作验证小组成员签名及日期序号姓名(签名)日 期序号姓名(签名)日 期1 年 月 日2 年 月 日3 年 月 日4 年 月 日5 年 月 日6 年 月 日验证负责人签名/日期:1.8 培训情况确认培训内容培训课时培训老师考核形式考核结果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2h确认与验证组织机构管理规程0.5h验证总计划4h确认与验证风险评估管理规程4h制药机械(设备)验证操作规程4h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标准操作规程4h××臭氧发生器标准操作规程2hCLJ-E型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维护使用操作规程0.5h悬浮粒子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0.5h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0
13、.5h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0.5h偏差说明结 论检查人签名/日期:复核人签名/日期:2 验证内容2.1 洁净室彩钢板下隔断、层顶的安装确认2.1.1 确认内容 确认洁净室彩钢板下隔断、层顶的安装符合设计和GMP要求。2.1.2 确认程序 洁净室彩钢板下隔断、层顶的安装确认按GMP的要求和合同规定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洁净室密封,无卫生死角,易于清洁等。2.1.3 确认记录序号确认内容要 求确认方法结 果是否1彩钢板隔断厚度50mm(聚苯乙烯)卡尺测量2屋顶吊板(彩钢板)厚度50mm(聚苯乙烯)卡尺测量3连接缝隙打工业胶密封目 测4竖板与屋顶连接弧形45目 测5竖板与地板连接弧形45目 测
14、6竖板纵横交接弧形,阴阳角目 测7吊顶板与灯罩连接打胶密封目 测8地板面层无裂缝、不产尘目 测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2 洁净区地面、墙面、门、窗空间布局等确认2.2.1 确认内容确认地面、墙面、门、窗符合设计要求。2.2.2 确认程序在进行环境监测之前,除需对洁净室彩钢板下隔断、层顶的安装进行确认之外,还需对洁净区地面、墙面、门、窗、管道等进行检查,确认其符合GMP的要求和合同规定。 采用目测法检查墙面、顶棚、地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不起尘,无裂缝,地面无静电现象;门、窗检查应完好,密封窗密封严密,完好。2.2.3 确认记录序号确认内容要 求确认方法结 果是
15、否1地面完 好目 测2墙面完 好目 测3门完 好目 测4窗完好,密封目 测5管道符合设计要求目 测6空间布局符合生产工艺要求按设计图纸检查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3 空气处理设备、风管安装确认2.3.1 确认内容2.3.1.1 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符合设计及安装规范;2.3.1.2 风管制作、安装符合设计要求;2.3.1.3 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洗符合规定要求;2.3.1.4 高效过滤器已经检漏试验并符合规定要求。2.3.2 确认程序2.3.2.1 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确认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确认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安装后,对照设计图纸及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设
16、计及安装规范。检查的项目有:电、管道、自控、过滤器管。设备供应商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及盘管试压报告,安装单位应提供设备安装图及质量验收标准。2.3.2.2 风管制作、安装的确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是通过风管将空气处理设备、高效过滤器、送风口、回风口等末端装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循环系统,因此,风管的制作亦是重要的一环。风管制作、安装的确认主要是对照设计图流程图检查风管的材料、保温材料、安装紧密程度、管道走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个过程应在施工过程中予以完成。空调系统的风管宜采用镀锌薄钢板、PVC板、不锈钢板,不宜采用玻璃钢风管。风管的保温应采用不燃型的保温材料。空气输送系统应根据防火区的划分在
17、风管上安装防火阀。一般来说,净化空调系统风机的转速和压头都较高,需安装适用于净化系统的消声器。2.3.2.3 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的确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通风管道在吊装前先用清洁剂或酒精将内壁擦洗干净,并在风管两端用纸或PVC封住等待吊装。空调器拼装结束后,先清洗内部,再安装初效及中效过滤器。风机开启运行一段时间,最后再安装末端的高效过滤器。2.3.2.4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操作手册、SOP及控制标准这些内容包括由制造商提供的空调器、层流罩等设备的操作手册、技术数据,由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管理部门编写的环境控制、空调器操作等的SOP(草案),以及控制区洁净度的控制标准。2.3.2.5 高效过滤器的检漏试
18、验 高效过滤器检漏测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测出允许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的缺陷所在,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在洁净室中,高效过滤器是实现高洁净度空气净化的关键设备,但高效过滤器安装后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效过滤器(HEPA)的安装质量。高效过滤器效率虽然很高,但高效过滤器的本身内部有小孔洞,或者安装不严密形成微小裂缝,都能使净化效果严重恶化。因此,高效过滤器在安装后必须对过滤器和安装连接处进行检漏,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一般每年亦至少要做一次,看是否发生了变化。高效过滤器的检漏试验是极为重要的,是粒子测定的基础,其重要性决不亚于粒子测定。为此,我们除了要求生产厂家对所有的高效过滤器在
19、出厂前均按要求进行检漏外,还在安装确认过程中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对非无菌制剂安装的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试验,以确认高效过滤器的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检漏试验方法如下:2.3.2.5.1 启动送风系统;2.3.2.5.2 把粒子计数器固定在专用架子上,采样口放在离被检过滤器表面23cm处;2.3.2.5.3 以520mm/s的速度移动,对过滤器整个断面、封口胶和安装框架处进行扫描,扫描线路图形见附图:附图:过滤器扫描图2.3.2.5.4 结果判断:2.3.2.5.4.1当粒子计数器采样口在某处,粒子计数器测得的尘埃粒子数,如粒子计数器测得0.3m尘埃粒子主要是0.3m和0.5m的尘埃粒子增长速度突
20、然变大,则说明此处有泄漏;2.3.2.5.4.2 如果粒子计数器测得的悬浮粒子数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且未超过标准规定范围,则说明高效过滤器是合格的。2.3.3 确认记录2.3.3.1 空气处理设备、风管安装确认记录类别序号确认内容要 求确认方法结 果是否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确认1安装环境安装于原辅料仓库,有排水设施现场检查、并监测场地压差2机组安装情况符合设备安装图的要求,连接紧密,有防震设施,并校准机组水平按安装图检查,平整水平情况用水平仪检测3质量验收标准应予提供,并符合设计规范核查技术资料4电控柜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操作现场检查5供电与线路辅设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可靠现场检查6初、中、高效过
21、滤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检查风管制作安装的确认7风管材料镀锌薄钢板、PVC板、不锈钢板,不得使用玻璃钢现场检查,并核查材质证明8保温材料不燃性的保温材料现场抽样试验9安装紧密程度安装紧密现场检查10管道走向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检查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的确认11风管吊装前先用洗涤剂将内壁擦洗干净并用薄膜封口查清洁记录,并现场检查12箱体拼装结束后,把箱体内部擦洗干净查清洁记录,并现场检查13初、中效过滤器箱内内部清洁后,再安装初、中效过滤器查安装记录14高效过滤器初中效过滤器安装结束后,开启风机运行24h再安装末端高效过滤器查安装和风机运行记录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3.
22、3.2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空气净化系统操作手册、SOP及控制标准确认记录序号确认内容要 求确认方法结 果是否1空气净化系统操作手册能指导操作、装配、调试、维护、保养审查、归档2空气净化系统SOP与空气净化系统操作手册保持一致,具可操作性按操作手册检查3洁净区温湿度控制标准百级区温度1826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4百级区湿度45%65%5万级区温度18266万级区湿度45%65%9压差控制标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10 Pa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10不同洁净级别之间的压差5Pa11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粒子粒径0.5m5m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A级静态3520个/m32012动态
23、3520个/m32013C级静态352000个/m32900个/m314动态3520000个/m329000个/m315D级静态35200002900016浮游菌最大允许数监控状态静态动态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A级区1个/m31个/m317C级区100个/m3100个/m318D级区200个/m3200个/m319沉降菌最大允许数A级区1efu /4h1efu /4h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20C级区50efu /4h50efu /4h21D级区10efu /4h100efu /4h22表面微生物A级区1efu /碟1efu /碟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23C级区25efu /碟
24、25efu /碟25D级区50efu /碟50efu /碟26风速A级层流罩水平单向流: 0.350.54m/s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27换气次数C级区25次/h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28D级区15次/h29照度主要工作室300LX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30一般工作室150LX31噪声75dB,超过时采取隔声、消声、隔震处理按GMP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3.3.3 高效过滤器检漏记录序号高效过滤器编号所在房间检漏结果结 论是否1J1阳性对照一更2J2阳性对照二更3J3阳性对照缓冲4J4阳性对照间5J5人流一更6J6人流二更7
25、J7人流缓冲8J8微生物限度检测室9J910J1011J10阳性对照间层流罩12J10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层流罩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4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的运行确认2.4.1 确认内容2.4.1.1 空调器测试符合设计要求;2.4.1.2 高效过滤器风速符合规定要求;2.4.1.3 空气平衡符合规定要求;2.4.2 确认程序2.4.2.1 空调设备的测试空调设备主要是指空调器,本次空调设备的测试项目包括:(1)风机、臭氧消毒器的运转情况;(2)空调机组的运行情况;(3)初、中效过滤器的压差等。2.4.2.2 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高效过滤器的使用风量可按额定风量的60%
26、80%选定,风速乃指出口处的面风速,一般应控制在0.35m/s,若风速0.35m/s,则说明过滤器已堵塞,应及时调换。风速的测定方法及计算见下面关于风量测定的描述。2.4.2.3 空气平衡检测 空气平衡要做的工作主要有: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房间风压测试等。2.4.2.3.1 风量测试及换气次数的计算我们验证所需要测定的是房间的风量,也就是送风口的风量,并以此来计算房间的换气次数。送(回)风口的风量是由测定截面积的面积与流经该截面上的气流平均速度相乘求得的,而截面积可用尺子丈量后计算出来,所以风量的测定实际上就归结为如何测定截面积上的平均速度。测量时,用风速仪贴近风口处测量,依定点测量法的要
27、求,按风口截面积的大小把它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其中心处测量。对于尺寸较大的矩形风口,可分为同样大小的912个小方格进行测量;对于尺寸较小的矩形风口,一般测5个点即可;而对于条缝形风口,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2个测点,沿条缝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为4、5、6个测点。到目前为止,我司风口以尺寸较小的矩形风口为主,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没有条缝形风口,故D级风口测点选定为5个。风口的平均风速按下式计算:V1+V2+VnV= (m/s) 5式中V1、V2Vn为各测点的风速。风口的风量按下式计算:L=3600×F×V(m3/h)式中F为风口通风面积,m2;V为测得的平均风速
28、,m/s。这样就可计算出房间的换气次数n:L1+L2+Lnn= (次/h) A×H式中L1、L2Ln为房间各送风口的风量(m3/h);A为房间的面积(m2),H为房间高度(m)2.4.2.3.2 房间静压差测定(风压测定)通过风压测定,可查明洁净室和邻室之间是否保持必须的正压或负压,从而知道空气的流向。测定前应将所有的门都关闭并开启房间中的排风机或除尘器。 根据GMP的要求,我司已在关键部位(不同级别)墙壁上安装了微压表,可随时观察到压力变化的情况,而且各微压表均经校验,并在有效期内。2.4.3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运行确认记录序号确认内容要 求确认方法结 果是否1风机转速符合设计要求转
29、速仪测风机转速2电流符合设计要求电流表测风机电流3电压符合设计要求电压表测风机电压4运转情况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噪音,电机运转的温升正常启动风机,检查风机运行情况5臭氧消毒器运转应平稳,无异常震动和噪音启动臭氧发生器,检查风机运行情况6空调机组的运行情况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噪音启动空调机组,检查运行情况7空调器过滤器初效压差初始压差的2倍,并无显著下降将空调器上微压表的读数与初始压差进行比较,并检查初、中效过滤器是否破损8中效压差初始压差的2倍,并无显著下降9风速A级层流罩0.350.54m/s风速仪检测(见附表3)10气流流型A级层流罩单向流采用单丝丝线或合成纤维检测11换气次数C级区2
30、5次/h风速仪测得送风口的风速后再根据量得房间体积等进行计算(见附表3)12D级区15次/h13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10 Pa微压表测定14温 度1826温度计或温湿度计检测15湿 度45%65%干湿球温度计或温湿度计检测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5 性能确认(洁净度测定)及受控环境验证2.5.1 确认内容2.5.1.1 确认洁净区悬浮粒子符合GMP控制标准要求;2.5.1.2 确认洁净区浮游菌符合GMP控制标准要求;2.5.1.3 确认洁净区沉降菌符合GMP控制标准要求;2.5.1.4 确认受控环境符合GMP要求。2.5.2 确认程序在完成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的
31、运行确认之后,即由操作人员对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按有关SOP进行清场和清洁处理,经QA人员检查合格后再按有关SOP对洁净区进行消毒处理,空气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洁净度测定)及受控环境验证(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即在消毒之后进行。2.5.2.1 尘埃粒子的测定根据本公司生产剂型特点和GMP的要求,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洁净度级别分为D级、C级及C级背景下的A级,房间面积均10m2。根据规定,每个房间最少采样点数应为2个,总采样次数为5或5次以上,采样点的布置和采样量应符合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16292-2010)中的有关规定,测试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D级动态不作规定)
32、,具体操作按尘埃粒子有关检测SOP中的方法执行。2.5.2.2 浮游菌的测定微生物测定的目的是确定浮游的生物微粒浓度和生物微粒沉降密度,以此来判断洁净室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因此,微生物的测定有浮游菌和沉降菌两种测定方法。细菌通常肉眼看不见,可将它们采集或沉降到培养基中培养,使之成为肉眼可见的菌落而加以计数,利于我们直观判断洁净环境的洁净状况。 根据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房间面积大小,浮游菌最少采样点数应为2个,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采样点的布置和最少采样量应符合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2010)中的有关规定(最少采样量按环境验证要求),可在悬浮粒子测定时相
33、同的采样点采样,测试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测试,具体操作按浮游菌有关检测SOP中的方法执行。2.6.2.3 沉降菌的测定 沉降菌是用暴露法收集降落在培养皿中的活生物性粒子,然后加以培养、繁殖后加以计数得到的。根据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房间面积大小及沉降菌检测有关SOP的有关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房间最少采样点数为2个,最少培养皿数:A级区14个,C级区和D级区各为2个,测试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测试,具体操作按沉降菌有关检测SOP中的方法执行。2.6.2.4 洁净环境风压、照度、噪音等检测 洁净环境风压检测方法与微生物限度检测室运行确认中方法一致,照度则采用经校验合格的照度计检测,检测位置离地面
34、1米的距离,应选离灯源最远的工作区域进行照度检测;噪音检测采用分贝仪检测,并检查现场隔音情况。2.6.3 确认记录2.6.3.1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悬浮粒子动态检测记录检测区域检测项目悬浮粒子测定检测日期 年 月 日粒子粒径检测结果(个/m3)平均(个/m3)结 论是否阳性对照一更0.5m5m阳性对照二更0.5m5m阳性对照缓冲0.5m5m阳性对照间0.5m5m阳性对照层流罩0.5m5m人流一更0.5m5m人流二更0.5m5m人流缓冲0.5m5m微生物限度检测室0.5m5m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层流 罩0.5m5m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6.3.2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
35、洁净区浮游菌动态检测记录检 测 项 目浮游菌测定检测日期 年 月 日检 测 区 域检测结果(efu /m3)平均(efu /m3)结 论是否阳性对照一更阳性对照二更阳性对照缓冲阳性对照间阳性对照间层流罩人流一更人流二更人流缓冲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层流罩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6.3.3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浮游菌静态检测记录检 测 项 目浮游菌测定检测日期 年 月 日检 测 区 域检测结果(efu /m3)平均(efu /m3)结 论是否阳性对照一更阳性对照二更阳性对照缓冲阳性对照间阳性对照间层流罩人流一更人流二更人流缓冲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微生物限度检
36、测室层流罩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6.3.4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沉降菌动态检测记录检 测 项 目沉降菌测定检测日期 年 月 日检 测 区 域检测结果(efu /4小时)平均(efu /4小时)结 论是否阳性对照一更阳性对照二更阳性对照缓冲阳性对照间阳性对照间层流罩人流一更人流二更人流缓冲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层流罩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6.3.5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洁净区沉降菌静态检测记录检 测 项 目沉降菌测定检测日期 年 月 日检 测 区 域检测结果(efu /4小时)平均(efu /4小时)结 论是否阳性对照一更阳
37、性对照二更阳性对照缓冲阳性对照间阳性对照间层流罩人流一更人流二更人流缓冲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层流罩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6.3.6 受控环境验证温湿度、风压、照度、噪音检测记录检测项目温湿度、风压等检测日期 年 月 日结 论检 测 区 域温度()湿度(%)风压(Pa)照度(LX)噪音(dB)是否阳性对照一更阳性对照二更阳性对照缓冲阳性对照间阳性对照间层流罩人流一更人流二更人流缓冲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层流罩偏差说明结 论验证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2.7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周期2.7.1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新建或改建后
38、(包括关键设备、管道的改变)必须作验证。2.7.2 在用的高效过滤器每年须做1次检漏试验,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2.7.3 高效过滤器更换或修理后必须做检漏试验。2.7.4 每年按本确认方案进行一次再确认。3 结论序号评价内容结 论1洁净室彩钢板下隔断、层顶安装确认的符合性2洁净区地面、墙面、门、窗、空间布局等安装确认的符合性。3空气处理设备、风管安装确认:1、空气处理设备安装的符合性;2、风管制作、安装的符合性;3、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洗效果的符合性;4、高效过滤器检漏结果的符合性。4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的运行确认:1、空调器测试结果的符合性;2、高效过滤器风速检测结果的符合性;3、空气平衡调试、
39、检测结果的符合性。5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性能确认及受控环境验证:1、洁净区悬浮粒子检测结果的符合性;2、洁净区浮游菌检测结果的符合性;3、洁净区沉降菌检测结果的符合性;4、受控环境风压、照度、噪音等检测结果的符合性。验证小组成员签名及日期序号姓名(签名)日 期序号姓名(签名)日 期1 年 月 日2 年 月 日3 年 月 日4 年 月 日5 年 月 日6 年 月 日验证负责人签名/日期:4 附件4.1 部件关键性评估表。4.2 关键性部件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表。4.3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运行确认风量及换气次数检测记录。附表1 部件关键性评估表系统名称微生物限度检测室部件关键性评估(Yes / No)评估
40、结果(关键/非关键)编号部件名称部件用于证明是否符合所注册工艺的规定部件的正常运行或控制对产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部件的故障或报警对产品质量或功效具有直接的影响记录部件的信息作为批记录、批放行数据或其它GMP相关文件的一部分部件和产品或产品的成分有直接的接触组件能控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关键性工序元件部件用来创建或维护一个系统的关键状态1臭氧发生器NoNoNoNoNoNoYes关键2层流罩NoNoNoNoNoNoYes关键3装修材料NoNoNoNoNoNoYes关键4灯 管NoNoNoNoNoNoYes关键5风 机NoNoNoNoNoNoYes关键6微压表NoYesYesNoNoNoYes关键7风
41、 管NoNoNoNoNoNoYes关键11空调箱NoNoNoNoNoNoYes关键12初效过滤器NoNoNoNoNoNoYes关键13中效过滤器NoNoNoNoNoNoYes关键14高效过滤器NoYesYesNoNoNoYes关键附表2 关键性部件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系统名称微生物限度检测室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部件名称说明/任务潜在的失效模式可能的影响效应失效模式的可能原因SPDRPN风险水平控制措施SPDRPN剩余风险等级臭氧发生器洁净区消毒运行不正常影响洁净区消毒未按要求对臭氧发生器进行确认23212中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2214低层流罩控制洁净环境运行不正常影响洁净区环境未按要求对层
42、流罩进行确认33218高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3216低装修材料洁净区装修装修材料不符合要求洁净区装修不符合要求未按要求对装修材料进行确认33218高装修材料确认3216低灯 管洁净区操作用灯源1、照度不符合要求。2、运行不正常。影响洁净区操作对灯管未按要求进行确认2228中安装确认2112低风 机洁净区送风运行不正常风量不符合要求,影响洁净区洁净度对风机未按要求进行确认33218高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3216低微压表洁净区压差监测用显示不正常1、压差计故障;2、未按要求校验对压差计未按要求进行确认2228中安装确认及校验2214低风 管送风管道安装不符合要求影响送风对风管未
43、按要求进行确认23212中安装确认2214低空调箱送风调节运行不正常影响净化效果对空调箱未按要求进行确认23212中安装确认、运行确认。2214低初效过滤器送风初始过滤过滤器不符合要求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测室过滤效果及寿命对初效过滤器未按要求进行确认23212中安装确认2214低中效过滤器送风再次过滤过滤器不符合要求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测室过滤效果及寿命对中效过滤器未按要求进行确认23212中安装确认2214低高效过滤器送风最后过滤过滤器不符合要求影响洁净区洁净度对高效过滤器未按要求进行确认33218高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3216低附表3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运行确认风量及换气次数检测记录检测区域监 测编 号房间体积(m3)风口面积(m2)实测风速值(m/s)和风量值(m3/h)总风量 (m3/h)换气次数(次/h)结 论12345平均风速风量是否阳性对照一更J14.80.3969阳性对照二更J24.80.3969阳性对照缓冲J360.1024阳性对照间J460.1024人流一更J54.80.3969人流二更J64.80.3969人流缓冲J72.40.1024微生物限度检测室J810.80.1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授权委托合同
- 石英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模板)
- 医药销售居间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电商件代发与快递配送员权益保障协议
- 2025年度离婚协议版:共同子女抚养及监护权协议
- 2025年中国避孕环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中国医用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度股东会决议补充协议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及创新合作协议
- 科技产品电商平台的创新营销模式
- 俱乐部兼职合同范本英文
- 欧盟一般食品法Regulation-(EC)-No-178-2002中文翻译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文学短评类题型(含解析)
- 春节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培训课件内容
- 消防设施维保过程风险及保障措施
- 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中国剪纸介绍2
- 饮酒与糖尿病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保健(八段锦)4
- 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
- 银屑病诊疗指南2024
- (高清版)DB43∕T 1734-2020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联锁装置安全技术要求
- 2024年安防监控系统技术标准与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