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1年10月整理)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1年10月整理)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1年10月整理)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1年10月整理)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1年10月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单元 长度单位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用双臂伸展开1 1庹(庹(tutu)测量物体。1 1庹(庹(tutu)用拃拃来测量这块布。1 1拃拃(zhzh)5 5拃拃(zhzh) 用脚长长来测量竹竿的长度。古人用庹、古人用庹、拃拃、脚长测量物体、脚长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各的长度,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相部分的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相同的物体,结果却不一样。同的物体,结果却不一样。探索新知一探索新知一请你用请你用拃拃(zhzh)作单位)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量一量课桌的长。同样是用同样是用拃拃量,因为我和老师量,

2、因为我和老师手的大小不一样,老师的手的大小不一样,老师的拃拃长长一些,所以测量结果也不相同。一些,所以测量结果也不相同。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的结果不一样呢?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就不一致,这就需要统一果就不一致,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统一长度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统一长度单位作标准,测得的长度才准确。单位作标准,测得的长度才准确。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用文具盒量一量你的课桌,大约有( )个文具盒的长。我会用我会用3 3探索新知二探索新知二刻度0长度单位刻度线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尺子是测量长度的

3、工具,尺子上的上的“厘米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就是一个统一的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刻度0测量时,一般从测量时,一般从“刻度刻度” ” 开始开始, ,表示测量的起点。表示测量的起点。你知道你知道1 1厘米是多长吗?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 1厘米。厘米。1 厘米厘米厘米可以用符号厘米可以用符号“cmcm”表示。表示。每相邻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每相邻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 1厘米。厘米。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1 1厘米。厘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1厘米?厘米?食指宽食指宽大约大约1 1厘米。厘米。田

4、字格宽田字格宽大约大约1 1厘米。厘米。图钉的长图钉的长大约大约1 1厘米。厘米。 “ “厘米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是较小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cm” cm” 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厘米”作单位。厘米尺上每一个大格表示作单位。厘米尺上每一个大格表示1 1厘米。厘米。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用尺子量一量纸条的长度。用尺子量一量纸条的长度。探索新知三探索新知三你是怎么测量手中纸条长度的?你是怎么测量手中纸条长度的?5厘米厘米要注意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方法一方法一你是怎么测量手中纸条长度的?你是怎么测量手中纸条长度的?7-2=5

5、(厘米)(厘米)物体的左端对准其他刻度,用物体两端所对的刻度数相减得到的差差就是物体的长度。方法二方法二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应以刻度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应以刻度0为为起点,直尺要与所测物体对齐,末端对着刻度起点,直尺要与所测物体对齐,末端对着刻度尺的哪个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尺的哪个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以任何刻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的刻度,终以以任何刻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的刻度,终点与起点所对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点与起点所对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1.填一填。填一填。 你的尺子上,从你的尺子上,从0 0到到1 1是(是( )厘米,从)厘米

6、,从0 0到到8 8是(是( )厘米,从)厘米,从3 3到到1212是(是( )厘米。)厘米。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189 2 2看图填空。看图填空。铅笔长铅笔长( () )厘米厘米 树叶长树叶长( () )厘米厘米7 76 6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厘米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是较小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cm” cm” 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厘米”作单位。厘米尺上每一个大格表示作单位。厘米尺上每一个大格表示1 1厘米。厘米。用厘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应以刻度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应以刻

7、度0 0为起点,直尺为起点,直尺要与所测物体对齐,末端对着刻度尺的哪个刻要与所测物体对齐,末端对着刻度尺的哪个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以任何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以任何刻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的刻度,终点与起点所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的刻度,终点与起点所对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对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教材练习一第作业:教材练习一第1 1、2 2题。题。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

8、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1单元 长度单位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是什么?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测量?什么测量? 下面谁用这把学生尺来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拿这把米尺试试。这样量太麻烦了。用米尺量就方便多了。量比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米米”作单位,“米”

9、可以用“m m”来表示。探索新知一探索新知一 1米有多长呢?拿一把米尺感受一下吧。 从刻度0到刻度100之间的长度就是1米,米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小朋友两只胳膊打开小朋友两只胳膊打开后,两手之间的长度后,两手之间的长度大约是大约是1 1米。米。我的身高超过了我的身高超过了1 1米。米。用手来比画一下厘米用手来比画一下厘米和米的长度吧。和米的长度吧。这是这是1 1米米这是这是1 1厘米厘米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测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 1米和米和1 1厘米之

10、间有关系呢?厘米之间有关系呢?让我们来探索一下吧。让我们来探索一下吧。探索新知二探索新知二活动一活动一观察米尺,看观察米尺,看1 1米里面有多米里面有多少个少个1 1厘米?厘米?10cm10cm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00观察米尺我们发现:观察米尺我们发现:1 1米里面米里面有有100100个个1 1厘米,所以厘米,所以1 1米米=100=100厘米厘米,也可以说,也可以说100100厘米厘米=1=1米米。10cm10cm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00用米尺量出用米尺量出1 1米长的绳子,再量米长的绳

11、子,再量一量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一量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活动二活动二我们用我们用2020厘米长的尺子测厘米长的尺子测量了量了5 5次,知道这根次,知道这根1 1米长米长的绳子长的绳子长100100厘米。厘米。拿一根绳子量出2米、3米给大家看。我会用我会用1 1米米=100=100厘米厘米,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00。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约( )米( )米( )厘米测量身高时,先量出整米数,剩下的部分不够整米的部分用“厘米”作单位。1.量一量。 2.填一填。 (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 单位。 (2)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12、 (3)1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5米=( )厘米厘米米1003500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用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 m”表示。米和表示。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00,即,即1 1米米=100=100厘米。厘米。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作业:1.1.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9 9页练习一第页练习一第4 4题。题。2.2.回家测量爸爸妈妈的身

13、高。回家测量爸爸妈妈的身高。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1单元 长度单位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现在老师手中有一段线,观察这现在老师手中有

14、一段线,观察这段线是什么样子的?段线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弯曲的它是弯曲的它是直直的。它是直直的。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端,用力拉紧,用手捏住绳子的两端,用力拉紧,这时这根线是什么样子的?这时这根线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这样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作是一条线段。探索新知一探索新知一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它们是一条直直的线,这条线不能拉长,也不能缩短。像这样直直的、两端有端点的线就是线段线段。打开课本P5页,测量上面线段的长度。该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呢?3厘米厘米要注意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线段的右端对着几。线段的左端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线段右端对着刻度几

15、,就是几厘米。大约大约3 3厘米厘米1 1厘米厘米2 2厘米厘米观察这几条线段,思考线段有什么特征?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线段的特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测量方法与测量物体的方法是一样的。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我会用我会用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教材P5页做一做1题)线段是直的,这两条线是弯曲的。不是不是是是它们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所以是线段。是是不是不是我们现在知道了线段的特我们现在知道了线段的特征了,那么线段该怎么画征了,那么线段该怎么画呢?呢?探索新知二探索新知二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3厘米厘米方法一方法一先先确定一个端点。确定一个端点。尺子的刻度尺子的刻度

16、0 0与端与端点对齐。点对齐。从刻度从刻度0 0开始画起,开始画起,画到刻度画到刻度3 3的地方,的地方,标出右侧端点。标出右侧端点。3厘米厘米方法二方法二把尺子平放在纸上,把尺子平放在纸上,在刻度在刻度0 0和刻度和刻度3 3的的地方各画一个点。地方各画一个点。再用尺子把这两个再用尺子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点连接起来。画一条长画一条长2 2厘米的线段。厘米的线段。我会用我会用提示:在画一定长度的线段的过程中,直尺不能移动。 画线段的方法是从直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直尺的几厘米的地方,最后再点上端点;也可以先点出对应长度的两个端点,然后再连线。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新知应用新知应

17、用 1.1.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么图形吗?(教材第教材第5 5页第页第2 2题题) )画出了3 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2.画一条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教材第教材第6 6页第页第1 1题题 )6厘米先用直尺测量先用直尺测量出线段长度。出线段长度。再用画线段的方法画再用画线段的方法画一条一条6 6厘米长的线段。厘米长的线段。3.3.在距离在距离 3 3 厘米处画一朵厘米处画一朵 ,5 5 厘米处画厘米处画一棵一棵 ,10 10 厘米处画一个厘米处画一个 。( (教材第教材第6 6页第

18、页第2 2题题)数学文化数学文化 下面是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下面是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 你知道吗? 软尺软尺卷尺卷尺测量轮测量轮皮尺皮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线段的特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线段的特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画线段的方法是从直尺的刻度量出长度。画线段的方法是从直尺的刻度0 0开始开始画起,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直尺的刻度几的画起,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直尺的刻度几的地方,最后再点上端点;也可以先点出对应长地方,最后再点上端点;也可以先点出对应长度的两个端点,然后再连线。度的两个端点,然后再连线。课后

19、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作业:1.1.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9 9页练习一第页练习一第7 7、1111题。题。2.2.搜集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搜集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

20、,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1单元 长度单位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用“米米”作单位。今天咱们学习作单位。今天咱们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如何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13厘米也就是大约有1拃这么长,所以应该是13米。1 厘米这么长 。这是直尺上13厘米长度,所以不可能旗杆高13厘米,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13厘米我会用我

21、会用 长28( )长1( )宽60( )厘米厘米米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教材教材P7P7做一做)做一做)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数据和单位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借助参照物以及自己身体上的一些“尺子”作标准来判断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的身高是1米多等。归纳总结:归纳总结:长约5( ) 1.1.在括号里填上在括号里填上“厘米厘米”或或“米米”。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高约20( ) 高约4( ) 米米2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1 1)数学书长)数

22、学书长2626米。米。 ( )(2 2)灯管长)灯管长5050厘米。厘米。 ( )(3 3)房间高)房间高3 3厘米。厘米。 ( )厘米厘米 米米(4 4)字典厚)字典厚6 6米。米。 ( )(5 5)大树高)大树高8 8米。米。 ( )(6 6)教室长)教室长1010厘米。厘米。 ( )厘米厘米 米米3 3选择合适的单位,在里涂上颜色。选择合适的单位,在里涂上颜色。长约长约2 2 厘米厘米米米高约高约162162 厘米厘米米米高约高约5 5 厘米厘米米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时选择恰当的长

23、度单位时, ,要注要注意长度单位前面给出的数据的大小。意长度单位前面给出的数据的大小。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习题。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习题。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

24、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1单元 长度单位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 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习目标学习目标3.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4.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5.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重点)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

25、点 2.通过动手量一量等活动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难点) 本课件是在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

26、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3.认识线段,掌握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实物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重点)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4.通过动手量一量、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并能准确地选择长度单位。(难点)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汇总长长度度单单位位厘米和米厘米和米测量物测量物体长度体长度的方法的方法 线段线段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是常用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1米=100厘米。用尺子的刻度0对准所测量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出长度。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考点一考点一 1米(

27、 )厘米 7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600厘米( )米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是100,1100,1米米=100=100厘米厘米1001007007003 36 6考点二考点二用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一端,纸条的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就是纸条的长度。 上面纸条的长度是( )厘米。8 8考点三考点三1.1.判断下面图形,是线段的画判断下面图形,是线段的画“”“”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 )( )考点三考点三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圆珠笔大约长15( );(2)旗杆大约高12( ); (3)小拇指大约长4( ); (4)教室的门大约高2(

28、)。 厘米米厘米米填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合适的单位名称要与自己熟悉的参要与自己熟悉的参照物相对比。照物相对比。经典例题经典例题画一画。(1)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6厘米经典例题经典例题(2)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应的练习题。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应的练习题。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

29、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同学听一听。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把老师和学生人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35+2=_探索新知探索新知我是用的口算。35 + 2=35 + 2= 37373030 5 57 7先

30、算先算5 52 27 7,再算再算30307 73737。我借助小棒摆一摆,有35根小棒,再摆上两根就是37根。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37373 53 5+ 2+ 2个个十十个位与个位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3 53 5+ 2+ 2个个十十7 73 335 + 2=35 + 2= 从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我会用我会用 ( (教材教材P12P12做一做第做一做第1 1题)题) 32 + 6= 24 + 3= 5 + 43= 32 + 6= 24 + 3= 5 + 43=3 23 2+ +( )( )+ +( )( )( ) + +( ) ( ) 5 56 63 338382 42 43 37 72727

31、 4 3 4 38 848488 82 2 4 4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把一位数同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对齐。2.个位相加的结果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1. (1. (教材教材P12P12做一做第做一做第2 2题)题)2 12 1+ 3+ 34 4+ +( )4 43 33 37 72 23 3 2 2 3 3 + 6 + 6 2 2 9 9 2.2.我会算。我会算。 23 + 6= 34 + 3= 2 + 45= 23 + 6= 34 + 3= 2 + 45=292937374747 3 3

32、4 4 + 3 + 3 3 3 7 7 4 4 5 5 + 2 + 2 4 4 7 7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不进位加不进位加35 +2=35 +2= 37373030 5 57 73 53 5+ 2+ 2个个十十7 73 3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作业:1.1.完成练习册相应的练习题。完成练习册相应的练习题。 2. 2.和同桌说一说不进位加法的和同桌说一说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

33、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导入复习导入21 + 7 = 50 + 40=42 + 2= 20 + 50=28449070口算你能说说是怎么算的吗?你能说说是怎么算的吗?34 + 3 =34 + 3 =3 4 3 4 + 3 + 3

34、 7 7 3 337373 + 24 =3 + 24 =3 3 + 2 4 + 2 4 7 7 2 2272751 + 6 =51 + 6 =5 1 5 1 + 6 + 6 7 7 5 55757竖式计算竖式计算二(二(1 1)班和二()班和二(2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把两个班学生人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35+32探索新知探索新知我是用的口算。35 + 32=35 + 32= 67673030 5 5先算先算5 52 27 7,再算再算303030306060,最后算最后算60+7=6760+7=67。3030 2 2十个35+32=35 32673 5+ 3 276十

35、3 5+ 3 2个73 5+ 3 2个十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我会用我会用 ( (教材教材P13P13做一做第做一做第1 1题)题) 摆一摆,算一算。摆一摆,算一算。+ +( )( )3 33 34 34 36 67 7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来加起。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1.1.算一算。算一算。 ( (教材教材P13P13做一做第做一做第2 2题)题) 24 + 61 = 24 + 61 =2 42 4+ +( )( )53 + 22 =53 + 22 =+ 2 2+ 2 2 ( )( )6 16 18 58 58

36、5855 35 37 57 5757537 + 40 =37 + 40 = 7777+ +( ) ( )( )3 73 74 04 07 77 7 2 2 3 3 + 2 6 + 2 6 4 4 9 9 2.2.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 23 + 26= 34 + 23= 12 + 45= 23 + 26= 34 + 23= 12 + 45=494957575757 3 3 4 4 + 2 3 + 2 3 5 5 7 7 1 1 2 2 + 4 5 + 4 5 5 5 7 7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不进位加不进位加35 + 3

37、2=35 + 32= 676730305 53 53 5+ 3 2+ 3 2个个十十7 73030 2 26 6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作业:1.1.教材教材P15P15练习二第练习二第1 1题。题。 2. 2.和同桌说一说不进位加法的和同桌说一说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

38、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你能说说是怎么算的吗?34 + 23 =34 + 23 =3 4 3 4 + 2 3 + 2 3 7 7 5 5575713 + 24 =13 + 24 =1 3 1 3 + 2 4 + 2 4 7 7 3 33737 51 + 36 =51 + 36 =5 1 5 1 + 3 6 + 3 6 7 7 8 88787复习导入复习导入把两个班人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探索新知探索新知二(二(

39、1 1)班和二()班和二(3 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53737个位相加比个位相加比1010大了,该怎么办呢?大了,该怎么办呢?35+37=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35+37=35+37=3535 37373 53 5+ 3 7+ 3 72 21 13 53 5 + 3 7 + 3 72 21 17 77272个位上5+7=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十位上十位上3+3+1=73+3+1=7。35+37=35+37=3535 37373 53 5+ 3 7+ 3 72 21 13 53 5 + 3 7 + 3 72 21 17 7个位相加满十,

40、向十位进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1。727235+37=_35+37=_3535 37373 53 5+ 3 7+ 3 72 21 13 53 5 + 3 7 + 3 72 21 17 7727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算法。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算法。我会用我会用 ( (教材教材P14P14做一做)做一做)56 + 37 =5 6 + 3 7 ( )想:个位上6加7得( ),该怎样写?1331993向十位进向十位进1 1,个位下面写个位下面写3 346 + 24 =4 6 + 2 4 ( )想:个位上6加4得( ),该怎样写?1001770向十位进向十位进1 1,个位下面写个位下面写0 0( )( )2

41、9 + 5 =2 9 + 5 ( )41334个位上个位上9 9加加5 5等于等于1414,向,向十位进十位进1 1,个位下面写,个位下面写0 0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来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说一说你是怎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么计算的。1.1.笔算下面各题。笔算下面各题。25+28=3+ 2 812 555347+16=3+ 1 614 766329+38=7+ 3 812 966728+46=4+ 4 612 87742.2.下面的计算对吗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把不对

42、的改正过来。( (教材教材 P15P15练习二第练习二第5 5题)题)4 94 9+ 4 4+ 4 43 39 91 12 12 1+ 3 9+ 3 90 06 61 13.3.在在 里填上里填上“”“”“”或或“”。( (教教材材P16P16练习二第练习二第8 8题)题)4 438 4038 4038 7638 7621 9921 995 5 67679 699 697 837 833 833 838 8 57575 385 3817 2517 2547 3547 353535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进位加进位加35 + 37

43、=35 + 37= 72723 53 5+ 3 7+ 3 7个个十十2 27 71 1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作业:1.1.教材教材P15P15练习二第练习二第4 4、6 6题。题。2.2.和同桌说一说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

44、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同学们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你知道这届奥运会的金牌榜吗?情境导入情境导入中国金牌数第一。你从图中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探索新知探索新知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36-2336-2336 - 23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流计算方法。我是用的口算方我是用的口算方法。法。36 - 23 =20 31613我摆的小棒。我

45、摆的小棒。36 - 23 =1336-23=个十36 23133 6 - 2 3摆圆片列竖式313 6 - 2 333 6 - 2 33 6 - 2 3列竖式313 6 - 2 333 6 - 2 3列竖式时我们要注列竖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意什么问题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结果与个位对齐。十位计算结果与十位对齐。我会用我会用 ( (教材教材P18P18做一做第做一做第1 1题)题)45453 3 42 424 54 5( )( )3 3 2 24 4个个十十( )( )( )64 64 42 42 22224 24 22 2 6 4 6 42 2个个十十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46、的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个位相减所得的数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相减所得的数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说一说个位上说一说个位上得几?怎么写得几?怎么写?1. 48 18 =1. 48 18 = 4 84 8 1 8 1 8( )0 0 3 3 30 30 个位上8-8=0,写在个位的下面。 ( (教材教材P18P18做一做第做一做第2 2题)题)说一说十位上说一说十位上得几?怎么办?得几?怎么办? 25 21 = 25 21 = 2 52 5 2 1 2 1( )4 4 4 4 十位上2-2=0,最高位上的0不写。说一说你是怎说一

47、说你是怎么算的?么算的?2.列竖式计算。8723= 4818= 6612= 8 7- 2 3 6 4 643054 4 8- 1 8 3 0 6 6- 1 2 5 4 3 3、帮小动物回家。、帮小动物回家。26+3877-5268-3298-37256436614.4.明明和红红写大字,红红写了明明和红红写大字,红红写了3838个字,明明个字,明明写了写了4949个字。个字。 (1)红红比明明少写了多少个字? (2)两个人一共写了多少字? 49-38=11(个) 38+49=87(个)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不退位减不退位减36

48、 - 23 =20 31613313 6 - 2 333 6 - 2 3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作业:1.1.教材教材P20P20练习三第练习三第1 1、2 2题。题。2.2.和同桌说一说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和同桌说一说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算方法。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

49、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中国金牌数第一。你知道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探索新知探索新知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51-3651-3651 - 36 =个位上个位上1 1减减6 6不够减,怎么办呢?不够减,怎么办呢?51-36=5 1- 3 6.10用小棒来摆一摆。11541155 15 1 - 3 6 - 3 6. .11115 54 41 1十位上的退位十

50、位上的退位点,表示从十点,表示从十位上退了位上退了1 1。个位上个位上1 1减减6 6不够减,不够减,从十位退从十位退1 1,是,是1010,1111减减6 6得得5 5。5 15 1- 3 6- 3 65 51 1. .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50-24=5 0 2 462想: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26个位上0减4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算1010减4等于6。十位退1后要算4减2等于2。- 3 7- 3 7 8 8我会用我会用 ( (教材教材P19P19做一做)做一做)6 56 5( )4 34 3- 8- 8( )3 03 0- 2 3- 2 3( )8

51、08 0- 5- 5( )2 25 53 37 75 57 7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方法: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归纳总结:归纳总结:43-29= 72-27= 61-3= 54-16= 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 (教材教材P20P20练习三第练习三第4 4题)题) 4 3- 2 9 1 4 14455838 7 2- 2 7 4 5 6 1- 3 5 8 5 4- 1 6 3 8 1. 1.计算。计算。2. 2. 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教材(教材P20P20第第5 5题)题)7 76 61 17 7

52、4 0 4 0 2 82 8 1 2 1 23. 3.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教材(教材P21P21第第6 6题)题) 改正:改正: 改正:改正: 7 9 7 9 6 76 7 1 2 1 2 改正:改正: 5 3 5 3 4 4 4 9 4 9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退位减退位减51-36=5 1- 3 6.101154115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作业:1.1.教材教材P20P20练习三第练习三第7 7、8 8题。题。2.2.和同桌说说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同桌说说两位数退

53、位减的计算方法。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

54、同学听一听。探索新知(探索新知(1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要求二班得了多少面。一班一班二班二班1212面面与一班同样多的与一班同样多的1212面面?面?面二班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一班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一班多的3面,求二班红旗数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一班一班二班二班1212面面与一班同样多的与一班同样多的1212面面?面?面12+3=1512+3=15(面)(面) 本课件是在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的平台

55、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12+3=1512+3=15(面)(面)解答正确吗?15减12等于3,二班确实比一班多得了3面,解答正确。口答:二

56、班得了 面。15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加法计算。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探索新知(探索新知(2 2)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三班比一班少得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三班比一班少得了4面。要求三班得了多少面。一班二班12面?面124 = 8(面)少4面一班的小红旗的数量减去三班比一班少的4面,就是三班的小红旗的数量。也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12-4=812-4=8(面)(面)解答正确吗?12减8等于4,三班确实比一班少得了4面,解答正确。口答:三班得了 面。8 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57、”的问题,用减法计算。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新知应用新知应用 1.( 1.(教材教材P24P24做一做)做一做)鸭蛋鸭蛋鸡蛋鸡蛋和鸭蛋一样多和鸭蛋一样多?个?个鸡蛋:鸡蛋:25258 83333(个)(个)多多8 8个个2525个个鸭蛋鸭蛋鹅蛋鹅蛋?个?个少少1212个个鹅蛋:鹅蛋:25-1225-121313(个)(个)2525个个男生26人,女生比男生少7人。2.我们班女生有多少人?26-7=1926-7=19(人)(人)3.我们班笛子小组有多少人?24+9=3324+9=33(人)(人)我们班美术小组有24人, 笛子小组比美术小组多9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

58、些知识?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1.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加法计算。2.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完成教材作业:完成教材P25P25练习四第练习四第1 1、2 2题。题。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59、。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谢谢大家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快看看同学们在干什么?探索新知一探索新知一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28个34个22个一共摘了多少个?用竖式该怎么计算?28 + 34 + 22=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28个34个22个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222 8+ 3 42166 2+ 2 24884方法一 2834222 8+ 3 4216+ 2 24884方法二+ 2 2+ 2 2 2834222 82 83 43 41 14

60、 48 8101084方法三我会用我会用( (教材教材P28P28页做一做第页做一做第1 1题)题)54+20+16=54+20+16=46+25+17=46+25+17=7+59+20=7+59+20=+ 1 6+ 1 65 45 42 02 01 10 09 99090+ 1 7+ 1 74 64 62 52 51 18 88 88888+ 2 0+ 2 07 75 95 91 16 68 88686探索新知二探索新知二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84 - 40 - 26自己尝试计算一下这个算式吧。8 4- 4 0444 4- 2 68118方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