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电工(高级)_第1页
运行电工(高级)_第2页
运行电工(高级)_第3页
运行电工(高级)_第4页
运行电工(高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中石化分库(运行电工-高级工)- 199 -电工【中国石化】细目表*细目表注释*职业工种代码 607060503职业工种名称 电工扩展职业工种代码 0000000扩展职业工种名称 中国石化等级名称 高级机构代码 78000000*细目表*<1> 基本要求<1.2> 基础知识<1.2.6> 直流电路<1.2.6-1> X 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1.2.6-2> X 回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1.2.6-3> X 节点电压法的应用<1.2.6-4> X 叠加定理的应用<1.2.6-5>

2、; X 二端网络的概念<1.2.6-6> X 戴维南定理的内容<1.2.6-7> X 电桥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2.6-8> X 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1.2.7> 电磁知识<1.2.7-1> X 磁路的概念<1.2.7-2> X 磁路欧姆定律的分析<1.2.7-3> X 同名端的判断<1.2.8> 交流电路<1.2.8-1> X 欧姆定律的复数形式<1.2.8-2> X 阻抗的串联计算<1.2.8-3> X 阻抗的并联计算<1.2.8-4> X 串联谐

3、振的概念<1.2.8-5> X 并联谐振的概念<1.2.8-6> X 非正弦交流电的概念<1.2.8-7> X RC电路的过渡过程<1.2.8-8> X RL电路的过渡过程<1.2.9> 电子电路基本知识<1.2.9-1> X 单相整流电路的计算<1.2.9-2> X 三相整流电路的计算<1.2.9-3> X 硅稳压管的工作特性<1.2.9-4> X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1.2.9-5> X 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1.2.9-6> X 多级放大器

4、<1.2.9-7> X 负反馈放大电路<1.2.9-8> X 功率放大器<1.2.9-9> X 正弦波振荡电路<1.2.9-10> X 直流放大电路<1.2.9-11> X 逻辑代数基础<1.2.9-12> X TTL集成与非门电路<1.2.9-13> X RS集成触发器<1.2.9-14> X JK集成触发器<1.2.9-15> X D集成触发器<1.2.10> 晶闸管电路及应用<1.2.10-1> X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构成<1.2.10-2>

5、 X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1.2.10-3> X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构成<1.2.10-4> X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1.2.10-5> X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构成<1.2.10-6> X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1.2.10-7> X 三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构成<1.2.10-8> X 三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1.2.10-9> X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 相关知识<2.2> 电工仪器、仪表知识<2.2.1> 常用

6、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的基本知识及工作原理<2.2.1-1> X 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2.2.1-2> X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2.2.2> 常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2.2.2-1> X 双臂电桥的使用<2.2.2-2> X 常用电工仪表的选择<2.2.2-3> X 示波器的使用<2.3> 电力系统知识<2.3.2>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2.3.2-1> X 电容电流的计算<2.3.2-2> X 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2.3.3> 工厂企业供电方式<2.

7、3.3-1> X 变配电所的结构及要求<2.3.4> 计算负荷的确定<2.3.4-1> X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2.3.4-2> X 企业总计算负荷的确定<2.3.5> 短路电流的计算<2.3.5-1> X 标么值的概念<2.3.5-2> X 常用电气设备阻抗值的计算<2.4> 电气设备<2.4.1> 高压开关电器<2.4.1-1> X SF6断路器的基本特点<2.4.1-2> X SF6断路器的适用范围<2.4.1-3> X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8、2.4.1-4> X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2.4.2> 低压开关电器<2.4.2-1> X 低压电动机配电回路元、器件选择方法<2.4.2-2> X 固态继电器的结构原理<2.4.3> 电力变压器<2.4.3-1> X 电力变压器的简单计算<2.4.4> 互感器<2.4.4-1> X 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参数<2.4.4-2> X 电压互感器的性能参数<2.4.5> 无功补偿装置<2.4.5-1> X 高压电力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组成<2.4.5-2> X 自愈式低

9、压电力电容器的结构特点<2.4.5-3> X 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2.4.5-4> X 同步电动机无功补偿原理<2.4.6> 成套配电装置及组合电器<2.4.6-1> X 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特点<2.4.6-2> X SF6全封闭组合电器组成<2.4.7> 电力线路<2.4.7-1> X 电力线路电压损失计算<2.4.7-2> X 电缆截面的选择<2.4.7-3> X 架空线路截面的选择<2.4.9> 交流异步电动机<2.4.9-1> X 三相异步电动机

10、的运行状态<2.4.9-2> X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的计算<2.4.10> 同步电机<2.4.10-1> X 同步电动机的结构<2.4.10-2> X 同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5> 电气安装<2.5.1> 高压变配电设备的安装<2.5.1-1> X 油断路器施工验收要点<2.5.1-2> X 真空断路器施工验收要点<2.5.1-3> X SF6断路器施工验收要点<2.5.1-4> X 变压器安装验收要点<2.5.2> 低压配电设备的安装<2.5.2-1

11、> X 低压配电柜的施工验收要点<2.5.3> 电力线路施工及安装<2.5.3-1> X 架空线路施工验收要点<2.5.3-2> X 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要点<2.5.3-3> X 电缆热缩缆头的制作工艺要求<2.6>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2.6.4> 高压线路继电保护<2.6.4-1> X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概念<2.6.4-2> X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2.6.4-3> X 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2.6.4-4> X 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2.6.4-5&

12、gt; X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2.6.4-6> X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2.6.4-7> X 线路纵差保护工作原理<2.6.5>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2.6.5-1> X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2.6.5-2> X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2.6.5-3> X 变压器低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2.6.5-4> X 变压器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2.6.5-5> X 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2.6.5-6> X 变压器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原则&l

13、t;2.6.6> 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2.6.6-1> X 高压电动机的电流速断保护整定原则<2.6.6-2> X 高压电动机的单相接地保护整定原则<2.6.6-3> X 高压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整定原则<2.6.7> 高压电力电容器组的保护<2.6.7-1> X 高压电力电容器组的中性线电流平衡保护原理<2.6.7-2> X 高压电力电容器组的相横差电流保护原理<2.6.8> 母线保护<2.6.8-1> X 单母线完全差动保护原理<2.6.9> 绝缘监察装置<2.6.9-1

14、> X 绝缘监察装置的典型接线方式<2.6.9-2> X 绝缘监察装置的工作原理<2.6.10> 变配电所自动装置<2.6.10-1> X 馈出线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工作原理<2.6.10-2> X 备用变压器互投的工作原理<2.6.10-3> X 备用线路互投的工作原理<2.6.10-4> X 母线分段断路器自投的工作原理<2.6.10-5> X 自动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原理<2.6.10-6> X 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原理<2.6.11> 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2.6.11-1&g

15、t; X 交、直流传动试验<2.6.12> 操作电源<2.6.12-1> X 硅整流直流电源的特点<2.6.12-2> X 电容储能硅整流装置的工作原理<2.6.12-3> X 复式整流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2.6.13> 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2.6.13-1> X 中央预告信号装置构成原理<2.6.13-2> X 中央事故信号装置构成原理<2.6.14> 二次回路知识<2.6.14-1> X 盘面布置图的绘制原则<2.6.14-2> X 端子排图的绘制原则<2.6

16、.14-3> X 电气盘后接线图绘制原则<2.6.14-4> X 识读二次原理展开图<2.6.14-5> X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2.7> 变电所的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2.7.1> 变电所微机保护<2.7.1-1> X 微机保护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概念<2.7.1-2> X 微机保护数据采集系统与微机的接口方式<2.7.1-3> X 微机保护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2.7.1-4> X 微机保护装置的通讯方式<2.7.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2.7.2-1> X 变

17、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结构形式主要分类<2.7.2-2> X 集中式综合自动化系统<2.7.2-3> X 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2.7.2-4> X 分散分布式与集中相结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2.7.2-5> X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8> 电气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2.8.1> 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2.8.1-1> X 变压器运行要求<2.8.1-2> X 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原因及处理方法<2.8.1-3> X 变压器运行规定<2.8.1-4&g

18、t; X 变压器运行<2.8.1-5> X 影响变压器运行寿命的因素<2.8.2> 开关电器及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2.8.2-1> X 真空断路器异常运行故障分析<2.8.2-2> X 真空断路器异常运行故障处理<2.8.2-3> X 带负荷误拉隔离开关的处理<2.8.2-4> X 带负荷误合隔离开关的处理<2.8.2-5> X 弹簧、液压操动机构故障处理<2.8.2-6> X 消弧线圈及电抗器的运行规定<2.8.2-7> X SF6断路器运行维护知识<2.8.2-8&g

19、t; X 操作过电压的分析<2.8.3> 互感器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2.8.3-1> X 电压互感器二次熔断器的熔断故障现象<2.8.3-2> X 电压互感器电压表在发生系统单相接地时出现的现象<2.8.3-3> X 电流互感器巡检要点<2.8.4> 电容器及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2.8.4-1> X 移相电容器组运行注意事项<2.8.4-2> X 电力电容器运行要求<2.8.5> 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2.8.5-1> X 电力电缆故障点的查找注意事项<2.

20、8.5-2> X 电力线路故障分析<2.8.5-3> X 电力线路运行及故障判断<2.8.5-4> X 电力电缆运行规定<2.8.6> 变电所倒闸操作知识<2.8.6-1> X 母线及电压互感器的停、送电操作<2.8.6-2> X 变电所倒闸操作要点<2.8.6-3> X 倒闸操作票填写规则<2.8.6-4> X 倒闸操作票填写规定<2.8.7> 直流系统及二次回路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2.8.7-1> X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运行要点<2.8.7-2> X 铅酸及铬镍蓄电

21、池的活化<2.8.7-3> X 变配电所自动装置的巡检<2.8.7-4> X 二次回路的故障处理<2.8.7-5> X 直流装置运行要求<2.8.8> 电机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2.8.8-1> X 电动机异常运行原因分析<2.8.8-2> X 电动机运行规定<2.8.8-3> X 电动机异常运行分析<2.8.8-4> X 同步电动机运行要求<2.8.8-5> X 同步电动机异常运行的分析与处理<2.9> 电气检修<2.9.1> 变压器的检修<2.9.1-1

22、> X 变压器检修要点<2.9.1-2> X 变压器大修时对变压器油的规定<2.9.1-3> X 变压器检修注意事项<2.9.2> 开关电器的检修<2.9.2-1> X 断路器检修注意事项<2.9.2-2> X 油断路器检修要求<2.9.2-3> X 油断路器检修<2.9.3> 电动机的检修<2.9.3-1> X 电动机极距的概念<2.9.3-2> X 电动机节距的概念<2.9.3-3> X 电动机检修要点<2.9.4> 其它控制系统的检修<2.9.4

23、-1> X 接触器的检修<2.9.4-2> X 电气照明的检修<2.9.4-3> X 单相整流电路检修<2.10>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2.10.1> 绝缘电阻试验<2.10.1-1> X 吸收比的测量方法<2.10.1-2> X 变压器吸收比的测试<2.10.1-3> X 电容器绝缘电阻的测试<2.10.1-4> X 电力电缆吸收比的测量<2.10.2> 交直流耐压试验<2.10.2-1> X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及直流耐压试验的原理<2.10.2-2> X

24、影响测量直流泄漏电流的因素<2.10.4> 直流电阻试验<2.10.4-1> X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2.10.4-2> X 电动机定子、转子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2.10.6> 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2.10.6-1> X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2.10.6-2> X 避雷器的试验项目<2.10.6-3> X 高压断路器的试验项目<2.10.6-4> X 互感器的试验项目<2.10.6-5> X 母线的试验项目<2.10.6-6> X 电力电容器的试验项目<2.1

25、0.6-7> X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2.10.6-8> X 电动机的试验项目<2.11> 配电系统接地与过电压防护<2.11.3> 过电压防护设备<2.11.3-1> X 避雷针知识<2.11.3-2> X 避雷针装设要求<2.11.4> 变电所及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2.11.4-1> X 配电系统接地与防雷<2.11.4-2> X 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2.11.4-3> X 建筑物的防雷保护<2.12> 电动机控制<2.12.1> 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26、lt;2.12.1-1> X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式<2.12.1-2> X 双速异步电动机的调速<2.12.1-3> X 滑差异步电动机的调速<2.12.1-4> X 三相绕线式异步电机串极的调速<2.12.2> 同步电动机控制<2.12.2-1> X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式<2.12.2-2> X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励磁方式<2.12.3> 直流电动机的拖动基础<2.12.3-1> X 调速控制系统的静态技术指标<2.12.3-2> X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式<2.1

27、3> 电气安全<2.13.3> 电气设备防火防爆知识<2.13.3-1> X 爆炸危险环境中对保护接地的一般要求<2.13.3-2> X 防静电接地的作用<2.13.3-3> X 防爆电器设备类型划分<2.14> 新技术、新工艺<2.14.1>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2.14.1-1> X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2.14.1-2> X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14.1-3> X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技术指标<2.14.1-4> X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2.1

28、4.2> 变频器<2.14.2-1> X 变频器的基本分类<2.14.2-2> X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2.14.2-3> X 变频器中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2.14.2-4> X 变频器的基本技术数据<2.14.2-5> X 变频器的使用要点<2.14.3> UPS<2.14.3-1> X UPS不间断电源的功能<2.14.3-2> X UPS不间断电源的分类<2.14.3-3> X UPS不间断电源的基本构成<2.14.3-4> X UPS不间断电源常见几种运行方式&l

29、t;2.14.3-5> X UPS不间断电源的基本性能指标电工【中国石化】试题*试题注释*职业工种代码 607060503职业工种名称 电工扩展职业工种代码 0000000扩展职业工种名称 中国石化等级名称 高级机构代码 78000000*题型代码* 1:判断 2:选择 3:填空 4:简答 5:计算 6:综合 7:多项选择 8:名词解释 9:制图题*试题*TA-B-F-001 3 1 3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时,所列出的方程个数等于支路数。T/DD/TA-B-F-001 3 2 1图所示电路中,支路数与节点数分别为( )。A、 3 3B、 5 2C、 3 2D、 2 2T/DCD/TA-

30、B-F-001 3 2 2下图所示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为( )。A、 Ib+Ie=IcB、 Ib+Ic=IeC、 Ie+Ic=IbD、 Ib+Ic+Ie=0T/DBD/TA-B-F-001 3 4 4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的步骤是什么?T/D答:先标出各支路的电流方向和回路方向;(0.2)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如有n个节点可列出n-1个电流方程;(0.3)列出回路电压方程,有多少个网孔列多少个电压方程;(0.3)带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0.2)D/TA-B-F-001 3 7 4下图所示电路中,应用支路电流法列出的方程包括( )。A、 I1+I2+I3=0B、 I1R1-I

31、2R3+E3+E1=0C、 I2R3-I3R2+E2-E3=0D、 I2R3-I3R2-E2+E3=0T/DA,B,CD/TA-B-F-002 3 2 2对于一个()的电路,利用回路电流法求解。A、 支路数大于网孔数B、 支路数小于节点数C、 支路数等于节点数D、 支路数大于网孔数T/DDD/TA-B-F-002 3 2 4关于回路电流,说法正确的是()。A、 某回路中流动的电流B、 某网孔中流动的电流C、 回路的独占支路流过的电流D、 回路中电源电流T/DCD/TA-B-F-003 3 1 2节点电压法是当回路数多于支路数时,采用这种方法。T/D×D/正确答案:节点电压法是当支路数

32、多于回路数时,采用这种方法。TA-B-F-003 3 2 3对于两节点多支路的电路用()分析最简单。A、 支路电流法B、 节点电压法C、 回路电流D、 戴维南定理T/DBD/TA-B-F-003 3 2 4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电路时,应首先列出()独立方程。A、 比节点少一个的B、 与回路数相等的C、 与节点数相等的D、 比节点多一个的T/DAD/TA-B-F-004 3 1 1叠加原理适用于各种电路。T/D×D/正确答案: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电路。TA-B-F-004 3 2 2叠加定理适用于复杂电路中的()。A、 电路中的电压电流B、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C、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

33、率D、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T/DBD/TA-B-F-004 3 2 1电路的参数不随外加电压及通过其中的电流而变化的电路称为()。A、 线性电路B、 非线性电路C、 等效电路D、 电桥电路T/DAD/TA-B-F-004 3 7 1叠加定理可以用来计算()。A、 电流B、 功率C、 电压D、 电阻T/DA,CD/TA-B-F-005 3 1 3任何一个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来代替。T/D×D/正确答案: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来代替。TA-B-F-005 3 2 2任何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都称为()A、 二端网络B、 有源二端网络C、 二端网孔D、 有

34、源二端网孔T/DAD/TA-B-F-005 3 2 2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化简成用一个具有等效电源和内阻的()。A、 等效电路B、 等效电源C、 等效电阻D、 等效阻抗T/DBD/TA-B-F-005 3 2 3将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出去之后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称为等效电源的()。A、 电阻B、 内电阻C、 外电阻D、 阻值T/DBD/TA-B-F-005 3 4 4什么是二端网络,它可分为哪几类?T/D答:任何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称为二端网络;(0.5)它分为有源二端网络和无源二端网络。(0.5)D/TA-B-F-005 3 7 3二端网络包括()。A、 无源二端网络B、 有源

35、二端网络C、 复杂二端网络D、 简单二端网络T/DA,BD/TA-B-F-006 3 1 4戴维南定理用于求解各支路电流。T/D×D/正确答案:戴维南定理用于求解某一支路电流。TA-B-F-006 3 2 5戴维南定理可将任一有源二端网络等效成一个有内阻的电压源,该等效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是()。A、 由网络的参数和结构决定的B、 由所接负载的大小和性质决定的C、 由网络结构和负载共同决定的D、 由网络参数和负载共同决定的T/DAD/TA-B-F-006 3 2 1电路也称为()。A、 电网B、 电源C、 网络D、 磁路T/DCD/TA-B-F-006 3 2 5在多电源作用的线性电路

36、中,可以用()计算电路中的功率。A、 戴维南定理B、 叠加定理C、 节点电压法D、 支路电流法T/DAD/TA-B-F-006 3 7 5关于戴维南定理叙述正确的是()。A、 任何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两端点间的电压B、 等效电源的内阻等于该网络的入端电阻C、 戴维南定理一般用于求某一支路的电流D、 戴维南定理是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T/DA,B,CD/TA-B-F-007 3 1 2电桥平衡时,电桥电路可化简成简单电路进行分析计算。T/DD/TA-B-F-007 3 4 3什么叫电桥平衡,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T/D答:当电桥桥支路两端电压为零,桥支路中电流为零时,

37、称为电桥平衡;(0.5)电桥的平衡条件是:电桥对臂电阻乘积相等,或邻臂电阻的比值相等。(0.5)D/TA-B-F-007 3 5 5如下图所示,E=13V,R1=10,R2=3,R3=20,R4=6,R5=10,求各支路电流。T/D解:因为所以,因此为平衡电桥,即电桥平衡时, 答:各支路电流分别为1A,1A,0.5A,0.5A,0A,1.5A。评分标准:要点正确占0.1;要点正确占0.2;要点正确占0.2;要点正确占0.2;要点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 D/TA-B-F-008 3 1 5负载电阻越小,从电源获取的电流越大,根据P=I2R,所以负载获取的功率就越大。 T/D×D

38、/正确答案:当外电阻与内电阻相等时,负载获取的功率最大。TA-B-F-008 3 2 1要使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提高,则()。A、 改变电路中某些电阻的大小一定能实现B、 改变参考点的选择可能实现C、 增大电源的电动势一定能实现D、 以上都不对T/DBD/TA-B-F-008 3 2 2下图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是()。A、 10VB、 -10VC、 5VD、 -5VT/DBD/TA-B-F-008 3 2 3远距离输电,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那么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A、 与输电电压成正比B、 与输电电压成反比C、 与输电电压的二次方成正比D、 与输电电压的二次方成反比T/DDD/TA-B-F

39、-008 3 5 5利用支路电流法求下图中各支路的电流。已知E110V,已知E210V,R1=10,R2=12,R3=20。T/D解:设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组代入整理后,解联立方程得,答:三条支路电流I1、I2、I3分别为-1A,1A,0A。评分标准:要点正确占0.2;要点正确占0.3;要点正确占0.2;要点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 D/TA-B-F-008 3 5 4如图所示的分压器中,已知U=300V,d点为公共点,R1=150k,R2=100k,R3=50k,求输出电压Ucd。T/D解:答:输出电压为50V。评分标准:公式正确占0.4;过程正确

40、占0.4;答案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无公式、过程、只有结果不得分。 D/TA-B-F-008 3 7 5下图所示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关系满足()。A、 A>BB、 A<BC、 C<BD、 C>BT/DB,DD/TA-B-F-008 3 7 1导体的电阻与()有关。A、 导体的材料B、 导体的长度C、 导体的横截面积D、 流过导体的电流T/DA,B,CD/TA-B-G-001 3 1 2磁力线通过的路径称为磁路。T/DD/TA-B-G-001 3 1 5对比电路和磁路,可以认为电流对应于磁通,电动势对一个于磁通势,而电阻则对应于磁阻。T/DD/TA-B-G-001

41、3 2 4某段磁路长度与某磁场强度的乘积为该段磁路的()。A、 磁通B、 磁阻C、 磁位差D、 磁通势T/DCD/TA-B-G-001 3 2 4铁芯线圈的匝数与其通过的电流乘积,通常称为()。A、 磁通B、 磁阻C、 磁位差D、 磁通势T/DDD/TA-B-G-001 3 2 5一空心通电线圈插入铁芯后,其磁路中的磁通将()。A、 大大增强B、 略有增强C、 不变D、 减少T/DAD/TA-B-G-001 3 7 3如图所示,以下磁路中为对称分支磁路的是()。A、 aB、 bC、 cD、 dT/DB,DD/TA-B-G-002 3 1 3磁路欧姆定律适用于只有一种媒介质的磁路。T/D

42、5;D/正确答案:磁路欧姆定律既适用于只有一种媒介质的磁路也适用于多种媒介质的磁路。TA-B-G-002 3 1 4磁路的磁阻与磁动势有关。T/DD/TA-B-G-002 3 1 5磁路的欧姆定律一般用来对磁路做定性分析。T/DD/TA-B-G-002 3 2 3磁路的欧姆定律可表示为()。A、 B、 C、 D、 T/DAD/TA-B-G-002 3 2 5磁路的基尔霍夫磁路定律中,穿过闭合面的磁通的代数和必为()。A、 正数B、 负数C、 零D、 无穷大T/DCD/TA-B-G-002 3 2 4磁路的磁阻与磁路的长度()。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平方成正比T/DAD/TA-

43、B-G-002 3 7 2磁路按照结构不同,可分为()。A、 无分支磁路B、 有分支磁路C、 对称磁路D、 不对称磁路T/DA,BD/TA-B-G-003 3 2 4如图所示,线圈A、B与C的同名端为()。A、 1、3、5B、 1、3、6C、 1、4、6D、 1、4、5T/DDD/TA-B-G-003 3 2 2互感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极性总是保持一致的端子称为()。A、 异名端B、 同极性端C、 同名端D、 异极性端T/DCD/TA-B-G-003 3 7 1在实际应用中,同名端符号可用()表示。A、 B、 C、 D、 T/DA,BD/TA-B-G-003 3 7 1互感电动势的方向与()有关。

44、A、 互感磁通的变化趋势B、 磁场的强弱C、 线圈的匝数D、 线圈的绕向T/DA,DD/TA-B-H-001 3 2 1下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 T/DAD/TA-B-H-001 3 2 5电路的复阻抗Z=2-j,则此电路属于()。A、 阻性B、 感性C、 容性D、 谐振电路T/DCD/TA-B-H-001 3 2 2交流电势的复数式U=()V。A、 B、 C、 D、 T/DDD/TA-B-H-001 3 2 5已知复电流I=6+j8安,f=50Hz,其瞬时值表达式为I=()A。A、 B、 C、 D、 T/DAD/TA-B-H-001 3 7 1复数是由()组成。A、 负数

45、B、 虚部C、 实部D、 有理数T/DB,CD/TA-B-H-002 3 1 2在交流电路中,阻抗包含电阻"R"和电抗"X"两部分,其中电抗"X"在数值上等于感抗与容抗的差值。T/DD/TA-B-H-002 3 1 3感抗为XL的线圈与容抗为XC的电容器相串联,其总电抗是X=XLXC。T/D×D/正确答案:感抗为XL的线圈与容抗为XC的电容器相串联,其总电抗是X=XLXC。TA-B-H-002 3 2 2RLC串联电路的复阻抗Z=()。A、 B、 C、 D、 T/DCD/TA-B-H-002 3 5 5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的

46、正弦交流电路图中,R=30、L=127mH、C=40F,电源电压。计算感抗XL、容抗XC、和复阻抗Z。+-uiR+-uR+-uLL+-CuCT/D解:()答:感抗XL等于40,容抗XC等于80,复阻抗Z等于30-j40。评分标准:公式正确占0.3;过程正确占0.4;答案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 D/TA-B-H-002 3 5 5某RLC串联电路中,电阻为40,线圈的电感为233mH,电容器的电容为80µF,电路两端的电压。求:(1)电路的阻抗值;(2)电流的有效值;(3)各元件两端电压的有效值。T/D解:(1)(2)(3)答:(1)电路的阻抗值为52.1;(2)电流的有效值为

47、4.2A;(3)电阻、电感、电容器两端电压的有效值分别为168V,307.4V,167.2V。评分标准:公式正确占0.3;过程正确占0.4;答案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 D/TA-B-H-002 3 7 4交流电路的阻抗角是表示()。A、 感抗与电阻的幅角差B、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C、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相角差D、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相位差T/DB,CD/TA-B-H-003 3 1 1阻抗并联电路,等效复阻抗的倒数等于各支路复阻抗的倒数之和。T/DD/TA-B-H-003 3 1 1阻抗并联的电路,总复电流的倒数等于各支路复电流倒数之和。T/D×D/正确答案:阻抗并联的电路,

48、总复电流等于各支路复电流之和。TA-B-H-003 3 2 1两个阻抗并联的电路它的总阻抗为()。A、 Z=Z1+Z2B、 Z=1/Z1C、 1/Z=1/Z1+1/Z2D、 Z=Z1-Z2T/DCD/TA-B-H-004 3 1 2RLC串联电路谐振时电流最小,阻抗最大。T/D×D/正确答案:RLC串联电路谐振时电流最大,阻抗最小。TA-B-H-004 3 1 2R-L-C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时阻抗最大。T/D×D/正确答案:R-L-C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时阻抗最小。TA-B-H-004 3 4 4什么是串联谐振现象?研究串联谐振有什么意义?产生串联谐振的条件是什么?T/D答:

49、在R、L、C的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一般情况下XL-XC0,即u、i不同相,但适当调节L、C或f,可使XL=XC,XL-XC=0时,这时u与i同相,电路呈现电阻性,cos=1,电路的这种现象称串联谐振现象;(0.4)研究串联谐振的意义是:认识它、掌握它、利用它、防止它,具体来说是:认识谐振现象;掌握串联谐振产生的条件和它的特征;利用它为生产服务;防止它对电路中产生的危害;(0.3)产生串联谐振的条件是:XL=XC。(0.3) D/TA-B-H-004 3 7 1发生LC串联谐振的条件是()。A、 XL=XCB、 L=CC、 L=1/CD、 T/DA,CD/TA-B-H-004 3 7

50、5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当XL=XC时,电路发生谐振,谐振特性有()。A、 电容上电压与电感上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电路中电流最大C、 电路中阻抗最小D、 电路中无功功率为0T/DA,B,C,DD/TA-B-H-004 3 7 2已知RLC电路中总阻抗等于R,则该电路处于()。A、 电压谐振B、 电流谐振C、 并联谐振D、 串联谐振T/DA,DD/TA-B-H-005 3 1 3R-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阻抗最大。T/DD/TA-B-H-005 3 2 1R-L-C串联及并联谐振电路所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 ,且最大B、 I0=U/R,且最大C、 UL=UC=QUD、 电路显

51、电阻性,电流与电压同相T/DDD/TA-B-H-005 3 2 5在R-L-C并联电路中,当外加电源频率为f时,发生谐振,若电源频率为2f时,则电路为()。A、 电阻性B、 电感性C、 电容性D、 以上都可能T/DCD/TA-B-H-005 3 4 4什么是并联谐振?有何危害?T/D答:在电容、电感并联的电路里,如果电感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当电容的大小恰好使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即,使整个电路呈现电阻性,这种现象称为并联谐振;(0.4)并联谐振是一种完全的补偿,电源无须提供无功功率,只提供电阻所需要的有功功率。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最小,而支路的电流往往大于电路的总电流,因此并联谐振也称为电

52、流谐振;(0.3)发生并联谐振时,在电感和电容元件中会流过很大的电流,因此会造成电路的熔丝熔断或烧毁电气设备等事故。(0.3) D/TA-B-H-005 3 7 1R-L-C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是()。A、 XL=XCB、 L=1/CC、 L=C=RD、 XLXC+R=0T/DA,BD/TA-B-H-006 3 1 2不按正弦规律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或电压,称为非正弦周期电流或电压。T/DD/TA-B-H-006 3 1 3方波发生器,锯齿波发生器等脉冲信号源,输出的电压是正弦周期电压。T/D×D/正确答案:方波发生器,锯齿波发生器等脉冲信号源,输出的电压不是正弦周期电压。TA-B-H-

53、006 3 1 3不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统称为非正弦交流电。T/DD/TA-B-H-006 3 2 3非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指()。A、 各次谐波有效值平方和的平方根B、 各次谐波有效值和的平方根C、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D、 一个周期内绝对值的平均值T/DAD/TA-B-H-006 3 2 3某电压为,则其有效值为()V。A、 70B、 180C、 87.6D、 200T/DCD/TA-B-H-006 3 5 5某一非正弦电压为,电流为。求平均功率和电压、电流的有效值。T/D解:平均功率电压、电流的有效值答:平均功率为78.5W,电压的有效值为88V,电流的有效值为1.16A。评分标准:公式正确占0.3;过程正确占0.4;答案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D/TA-B-H-007 3 2 4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瞬间充、放电电流与()。A、 电容器两端电压成正比B、 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C、 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成正比D、 电容器两端电压无关T/DBD/TA-B-H-007 3 2 4下图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在t=0时,将开关S闭合,电容上电压的初始值UC(0+)和稳态值UC()分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