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女子冠服与妆饰_第1页
隋唐五代女子冠服与妆饰_第2页
隋唐五代女子冠服与妆饰_第3页
隋唐五代女子冠服与妆饰_第4页
隋唐五代女子冠服与妆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隋唐五代服装 隋唐五代时期的女子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其总体态势,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后世亦无可企及,可谓封建社会中一朵昂首怒放、光彩无比的瑰丽之花。 大唐三百余年中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穿齐胸襦裙的唐代妇女像 一、襦裙服 【襦裙服主要为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足登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头上花髻,出门可戴幂 li】 襦:唐朝女子依隋之旧,喜欢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裙腰提得极高至腋下,以绸带系扎。上襦很短,成为唐代女服特点。 襦的领口常有变化,如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有

2、袒领,初时多为宫廷嫔妃、歌舞伎者所服,但是,一经出现,连仕宦贵妇也予以垂青。袒领短襦的穿着效果,一般可见到女性胸前乳沟,这是中国服饰演变中比较少见的服式和穿着方法。襦的袖口又分为“窄袖”与“宽袖”。民间下层妇女多为窄袖,与现代无异;上层贵仕则是方便的窄袖与华丽飘逸的宽袖并存。 襦的袖子:初期有宽窄二式,盛唐以后,因胡服影响逐渐减弱而衣裙加宽,袖子放大。文宗即位时,曾下令;衣袖一律不得超过一尺三寸,但“诏下,人多怨也”。反而日趋宽大。 衫:衫较襦长,多指丝帛单衣,质地轻软。唐代女子着衫,非常普遍,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 裙:这是当

3、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制裙面料一般多为丝织品。用料却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说到唐代女服的代表,“女式大袖衫”可谓之一。大袖衫一词本泛指宽衣大袖的款式 裙身之长,可见孟浩然之诗句:“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卢照邻亦云:“长裙随风管。”其裙身之丰,可见李群玉诗“裙拖六幅湘江水”,孙光宪诗“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句和大量佛教壁画供养人像以及众多陶俑。其裙腰之宽,可读孙荣诗:“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线几条。“除此之外,武则天时还有将裙四角缀十二铃的,行之随步叮当作响。 簪花仕女图,以及周濆诗:“惯束罗裙半露胸”等诗、画即似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为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唐

4、时思想开放的时代背景。簪花仕女图,里面的大袖衫则是相当开放夸张的一种:美人着裸肩长裙,上身直披一件大袖纱罗衫,轻掩双乳,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 裙色:可以尽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草绿等,其中似以石榴红裙流行时间最长。另有众多间色裙等,表明裙色鲜艳,多中求异。唐中宗时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更是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其裙以百鸟毛为之,白昼看一色,灯光下看一色,正看一色,倒看一色,且能呈现出百鸟形态,可谓巧匠绝艺。一时富贵人家女子竞相仿效,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充分显示出古代时装的感召力也是相当惊人的。 也许是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杨贵妃最喜欢着黄裙,那是地位的象征。 这种

5、上衣下裙的款式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修长。半臂与披帛:这是襦裙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裲裆与衣衫之间,故称其为半臂。披帛,当从狭而长的帔子演变而来。后来逐渐成为披之于双臂、舞之于前后的一种飘带了。发式与面靥:唐代女子发式多变,常见的有半翻、盘桓、惊鹄、抛家、椎、螺等近三十种,上面遍插金钗玉饰、鲜花和酷似真花的绢花,这些除在唐仕女画中得以见到以外,实物则有金银首饰和绢花。隋唐五代妇女发式变化多端:日常发型有丫髻、双鬟望仙髻、双垂髻、乌蛮髻、回鹘髻、半翻髻、螺髻、高髻、翻刀髻等多种样式。隋代至中唐时,女性所插戴的

6、头饰较少,多是简单插少量簪、钗、步摇、梳篦等,又有花冠、玉叶冠、凤冠等冠饰。至晚唐五代时,女性发髻上发饰数量增加,且发饰体积亦较大。此外,唐代妇女出行时会戴上羃离、帷帽眉形:要在额头涂黄色月牙状饰面,卢照邻诗中有“纤纤初月上鸦黄”,虞世南诗中有“学画鸦黄半未成”等句。各种眉式流行周期很短,据说唐玄宗曾命画工画十眉图,有鸳鸯、小山、三峰、垂珠、月棱、分梢、 烟、拂云、倒晕、五岳。半袖、披帛、袖口发饰 、眉形 )半臂: 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通常套在衫襦之外。 阔眉是主要眉式,初唐一般都画得较长,盛唐以后开始流行短式。花钿是一种

7、额饰,以金箔片、黑光纸、云母片、鱼腮骨等材料剪制成各种花朵之形,尤以梅花最为多见,贴于眉间。面靥是于面颊酒涡处以胭脂点染,或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等物粘贴。斜红是于面颊太阳穴处以胭脂染绘两道红色的月牙形纹饰,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是中晚唐妇女一种时髦的打扮。 项饰:有项链、项圈、璎珞等,臂饰有臂钏、手镯,腰饰有玉佩、香囊等。璎珞原为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唐时为宫女侍女、舞伎所喜着。 眉宇之间:以金、银、羽翠制成的彩花子“花钿”是面妆中必不可少的。另有流行一时的梅花妆,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行于含章殿下,额上误落梅花而拂之不能去,引起宫女喜爱与效仿,因而,亦被称为寿阳妆

8、。 【还有些出自于追求异样、贪图新奇的心理基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妇女的妆饰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物极必反,又产生出这种反乎自然的面妆。据说妆成此式,连同堕马髻、弓身步,越发显出女子纤弱之态,令人顿生怜爱之情。】 履:麻线编织圆头履,是与襦裙相配合的鞋子式样,因唐时虽开始崇尚小脚,但女子仍为天足,故鞋式与男子无大差别,只是女子足服中多凤头高翘式履,履上织花或绣花,唐代贵族妇女多穿丝鞋、锦鞋,有云头履、翘头履、笏头履等样式。庶民、丫鬟便服鞋有麻鞋。 唐代女子足下着履、靴、屐等。履以锦、麻、丝、绫等布帛织成。亦有用蒲草类编成的草履。履身常加绣饰,履头状式多样,有圆头、高头、云形、花形等,如唐诗

9、所云:“云头踏殿鞋”、“金蹙重台履”、“丛头鞋子红偏细”等。靴多以锦为之,织造功致,纹饰美丽。屐于夏季赤足着用,为民间女子所喜,如李白诗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二、男装 女着男装,即全身仿效男子装束,成为唐代女子服饰的一大特点。女子着男装,于秀美俏丽之中,别具一种潇洒英俊的风度。同时也说明,唐代对妇女的束缚明显小于其它封建王朝。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案例。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相当普遍。 三、胡服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等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上自汉至唐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臣民影响极大。随胡人而来的文化,特别是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一种装束,使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狂风般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首都长安及洛阳等地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浑脱帽、幂 、帷帽、胡帽、男装 电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