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汤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1页
益气活血汤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2页
益气活血汤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3页
益气活血汤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益气活血汤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患者的疗效探讨赵燕(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山东莱芜271100)【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防治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两组患 者急性发作期给予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缓解期给予硝酸民山梨醇酯 510mg, 3次/日。同时给予吸氧、抗凝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急性发作 期行24小时心电监护。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以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主 要药物组成:麦冬15g,石斛12g,墨旱莲12g,白芍15g,熟地当归12g)0 每一付从治疗开始服,日1剂,早晚

2、2次分服,21天1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 观察疗效,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 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8.39%;对照组总有效率 81.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 效率为75.80%,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率为59.02%,总有效率83.61%,两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早搏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70.97%, 取得总疗效率为88.71%;对照组显效率为57.38%,取得总疗效率为81.97%,两 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amp;lt;0.05),但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o均 有不同程度的升高,et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v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 对照组(水pv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患者可取 得明显的防治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益气活血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 (2016) 05-0018-03我们研究小组从2015年01月2016年0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损

4、伤颇有疗效,现研究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从2015年01月2016年01月间,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3例,男98 例,女25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2。稳定型心绞痛61例,不稳定型心 绞痛62例。1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电图检查均符合实用内科学 第11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及分型标准。1.2病例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中,男51例,女11例;年龄4270 岁,平均61岁;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对照组61例中, 男47例,女14例;年龄4172岁,平均62岁;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 型心绞痛3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无显著

5、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2 治疗2.1内皮因子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碳(no)级血清内皮素(et)的测定,并 记录数值的变化。2.2西医治疗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给予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缓解期给予硝酸 民山梨醇酯510mg, 3次/日。同时给予吸氧、抗凝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急性发作期行24小吋心电监护。2.3中医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以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药物组成:麦冬15g. 石斛12g、墨旱莲12g、白芍15g、熟地15g、当归12g、丹参15g、红花15. 鸡血藤15g、党参12g、黃茂15g、炙甘草6g。每日1剂

6、,水煎服。两组均以2 周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2.4疗效标准1显效: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基本不用硝酸甘油,心电图st段下移 治疗后冋升0.05mv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1/2以上, 伴随症状和心电图较前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2.5数据分析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3 结果3.1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4.讨论血管内皮损伤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

7、便化 的始动因素。现代医学主要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舒张血管, 减少内皮素j (et-1)的合成达到治疗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 病,chd)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是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家族史等。血管内皮是心血 管疾病危险因子作用的靶器官。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多种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 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动脉对内膜损伤作出反应的结果3。血管内皮细 胞(ec)是分布于血管内侧的单层纵向排列的细胞,它不仅是血管壁与血液间的 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且功能异常活跃的内分泌、旁分泌及自分泌代谢器官, 可以分泌

8、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血管舒张因子:前列环素(pgi2)、内皮源 性舒张因子(edrf);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血管紧张素ii;凝血纤溶物 质:血小板激活因子(pae)、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tpa, upa) vonwdlebrand 因子(vwf);细胞黏附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j (vcam-1);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缺血、脂质沉积及 血流动力学的机械损伤等因素均能致ec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内皮功能损伤。ed 可致血管舒缩异常,血管张力增加,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形成及动脉血管平滑 肌细胞(vsmc)增殖。因此,ed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始动

9、和促进作用4。中医药对as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主要涉及几个方面:提高no水平,降 低et水平,恢复no/et的平衡,维持血管舒缩功能的稳定;降低丙二醛(mda) 水平,提高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善紊乱的nos系统,增强抗 氧化作用;降低高血脂水平,调节脂蛋白代谢,减少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降低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pai-1/t-pa水平,改善血液 高凝状态等。【参考文献】1张钧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疾病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2, 4 (1): 3-5.2吴相锋,李铮,来静等薙白对络气郁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人鼠的作用 及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 19 (5): 505-506.3巫莹钢,俞进.黄茂注射液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华 中医药学刊,2013, 31 (5): 1156-11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