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困境与对策_第1页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困境与对策_第2页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困境与对策_第3页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困境与对策_第4页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困境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困境与对策    吴作奎 彭洁琳内容摘要:网络新媒体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面临新的困境,在学生层面表现为文学经典阅读经验匮乏,在教师层面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在教材层面表现为知识体系滞后关注现实不足。文学理论课程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与大学生阅读经验、文学发展现状、网络新媒体对接,以适应网络新媒体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新要求。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文学理论教学 困境 对策网络新媒体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面临新的困境,在学生层面表现为文学经典阅读经验匮乏,在教师层面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在教

2、材层面表现为知识体系滞后关注现实不足。文学理论课程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与大学生阅读经验、文学发展现状、网络新媒体对接,以适应网络新媒体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新要求。一.网络新媒体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困境1.学生层面:文学经典阅读经验匮乏高度的抽象品格是文学理论课程的突出特点。“文学理论是文学创作、文学思潮、文学作品批评实践经验经过系统化归纳、概况、梳理后形成,有其内部严谨的逻辑和宏大的体系”。要充分理解文学理论课程的概念与原理,需要大学生有足够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但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文学经典阅读经验匮乏与理论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现在大学生大

3、多是00后,是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接触的传播媒介更多的是电视、网络、电脑和手机,接受更多的是视觉信息,即使有限的文学阅读经验,也是在手机上阅读网络文学作品,阅读方式是快速浏览故事情节,不像传统纸媒时代的读者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美,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是没有兴趣的。最近几年文学理论课程刚开始时,我们都在课堂上做随机调查,问学生完整看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有多少,结果一个班四十多人,没有一个举手,问完整看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两部或三部的,只有两三个人举手,问完整看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中一部的,只有五六个同学举手,问有没有读过长篇网络文学作品的,大多数同学都举手,可以看出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

4、经验很少,但他们对流行的网络文学作品却很熟悉,因此,大学生在学习文学理论课程时的文学经典阅读经验和理论思维能力还不能适应文学理论课程的要求。2.教师层面: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文学理论课程大多教师文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了解网络新媒体环境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學生的阅读状况,教学方式主要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现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师,大多是在阅读纸质文学经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比较丰富的文学经典阅读经验,认同文学理论教材上对文学的定义,把文学看出是审美的精英的,轻视网络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的文学现象,有的教师基本没接触过网络文学、博客文学、微信文学、摄影文学、绘本等文学形式,不认同“图像文学”的

5、身份,不了解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大多数文学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理论的讲授和知识的灌输,很少使用研讨式教学或翻转课堂方式教学,讲解文学理论作品例证仍然只使用教材上的文学经典作品,没有引证网络环境中新的文学现象,没有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选取案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文学理论难以理解,对教师引证的文学经典不熟悉,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3.教材层面:知识体系滞后关注文学现实不足教材编写和一般学术研究不同,要有一套稳定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话语。教材编写相对于网络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实践,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就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6、。文学理论课程教材的编写要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但是教材编写吸收的学术成果要经过多年的沉淀,看它是不是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受到学术界的公认。教材编写不能追逐学术热点,因为学术热点会随时间不断出现,也会不断冷却,把编写教材时的学术热点编进教材,教材总是会落在学术热点的后面。教材编写也不能只吸收学术权威的观点,因为学术权威的观点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和全面,与学术权威相对的观点也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教材编写只吸收学术权威的观点,会引起矛盾也有失公平。这样文学理论教材就不能及时反映网络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产生滞后性。网络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的创作与阅读非常活跃,新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

7、层出不穷,文学理论教材以稳定性为指向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话语自然对网络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失去了阐释力。二.网络新媒体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摆脱困境的对策1.与学生阅读经验对接文学理论课程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匮乏的现实,有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与大学生的阅读经验有效对接,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学理论课程一般在大学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大学生刚由高中进入大学,他们的阅读经验主要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来讲授文学理论,就可以把文学理论教学和大学生阅读经验对接起来。中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文学作品,都是文学经典名篇,蕴含丰富,常读常

8、新,文学理论课程教师运用文学理论教材中的理论,从和中学语文教师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把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讲出新意,可以刷新大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的认知,对学习文学理论产生兴趣,引起进一步阅读其他文学经典的意愿。比如,中学老师一般分析鲁迅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结构特点,对小说中的“我”只是提示学生记住不是鲁迅,至于为什么不是鲁迅,一般语焉不详,不会展开论述。大学文学理论课程教师在讲授叙事学理论时,在讲完作者、叙述人、叙述视角等叙事学知识后,可以用叙事学理论重新分析孔乙己祝福社戏狂人日记等鲁迅小说的叙述人是谁,这些叙述人在故事中是什么身份,这样就让学生很明确知道作品中的“我”为什么不是鲁迅,

9、由于大学生对鲁迅这些作品很熟悉,用叙事学的方法分析鲁迅的作品,让他们获得了新的认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文学理论。2.与文学热点现象对接文学理论教材内容的稳定性与滞后性,使得文学理论教材不能及时对新的文学现象作出反映,而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对网络文学热点非常熟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文学理论课程教师灵活使用教材,关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新的文学热点现象,用文学理论分析新的文学热点,让教材中的文学理论活在当下。文学传播与媒介关系密切,口头文学的传播靠口耳相传,纸质文学的传播靠印刷书籍,当下进入网络新媒体时代,网络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形式。在讲授文学传播与媒介关系时,可以举

10、余秀华诗歌网络爆红的例子。先是诗刊的一个编辑在“楼兰女子”的博客上发现关于余秀华诗歌的评论,引起注意,然后选了两首发表在诗刊杂志上,诗刊官微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个脑瘫患者的诗”标题加以转载,接着旅美批评家沈睿在博客上的发表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个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将余秀华称为“中国的艾米丽·迪肯森”,网友王小欢将这篇博文改名为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转发到诗歌微信公众号,“脑瘫”、“农妇”、“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些词语迅速抓住网友的眼球,文章在微信上得到病毒裂变式转发,余秀华一夜走红,这在纸媒传播文学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3.与网络新媒体对接随着网络与智能技术的发展,网络传输越

11、来越快捷,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功能越来越丰富,文学理论课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用于文学理论教学,改变单一的教师灌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和师生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利用手机、电脑进行视频教学。在手机或电脑上下载腾讯会议、qq群课堂、钉钉会议等app上课,课堂由线下转变为线上,教师则可利用视频会议上的屏幕共享功能共享文学理论课程教学ppt、共享文档、图片、视频等,学生在学习文学理论较抽象化的概念时,学生课上没听懂,可自行回顾上课内容,实现课程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利用腾讯共享文档教学。腾讯共享文档是一种高效在线协作文档工具,支持多人多端同时对文档内容进行编辑。文学理论课程教师可以让

12、学生在共享文档上完成阅读笔记和问题讨论,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改变以前课堂讨论只是少数同学发言,大多数同学不能参与的状况。另外,可以制作精美文章分享阅读。把文学理论的概念、知识点或文学热点问题制作成推文,在文章中插入图片、动画、音乐等,利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进行美文共享,形式丰富灵活,适应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文章,提升学习效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网络新媒体时代新的传播媒体和传播形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改变了许多行业的运行方式,自然也对文学理论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文学理论课程教师要直面文学理论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要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学生和文学传播环境,改变文学观念,改革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同时文学理论课程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理论素养,也要提升自己的网络新媒体素养,不断提高文学理论课教学水平。注 释唐冰炎:高校文学理论课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余学院学报,2019(6)童庆炳、王先霈:面向未来的思考文艺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二人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