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之我见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之我见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之我见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之我见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之我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怀明月便拥有明月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之我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五芳从小,我便被父母寄养在常州郊区的外婆家。每每月上柳梢,竹影婆娑时分,我随表哥 们在舅舅家的后院乘凉。这时,外婆便给我们讲述她的祖先苏轼的故事(外婆苏筱宝是苏轼 的31代孙)。她操着一口吴侬软语,从苏轼的出生、起名、学习、获取功名,到因"乌台诗 案”获罪、流放、“东坡”名号的获得,一一说来,不厌其烦,夜夜如此。讲的最多的,当然是苏轼前后十一次客居常州的故事。每当听到他最后一次客死常州 (现在东坡公园处),十里长街,一片缩素时,我们便唏嘘哀叹,外婆也在一旁泪落涟涟。 此时,便想着他的人生究竟是怎样一种人生?东坡究竟是怎样一

2、位东坡呢?暑假冋家,便到爷爷的书箱中去翻找,可惜很少见苏轼的影子,后来在一本旧版的宋 词选中,终于找到了苏轼的两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于是拿着两首词,默默念诵,直至入睡大学时,精读了苏轼的诗词作品,见识了他的豪放洒脱,领略了他的风流才韵。工作 屮,读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发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那时,佛道思想 对他起了重要的净化作用。他经常到寺庙屮焚香静坐,躬察自省,他想摒弃一切私念杂尘, 超凡脱俗。以儒家的思想入世,以佛道思想超世,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无论穷达都 能保持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由。他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以“内佛外儒”的形 式把二者

3、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致使他的人生观 没有发展到对社会、对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懂得人生的艺术,他热爱生活,关注民生,因 而在被贬黄州期间,也没有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仍能涉笔成趣,触处生春。记承天寺夜游 这篇淸新隽永的小品就能说明这一点。从屮,我得知苏轼(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 百姓的好刖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人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 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洒成瘾 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 开玩

4、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此后,读到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此时的苏东坡,背负 着震惊北宋政界文坛的“乌台诗案”的沉重劫难,携带着方方面面泼给他的脏水,戴着一顶 名为黄州团练副使的小官职实为流放犯的帽子,来到当时还十分荒凉的小镇黄州。此时的苏 东坡真正处于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屮。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铅华, 去无牵挂地寻找无言的山水美景。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劫难是一本难得的人生大书! 经过这场劫难,他走向了人生的真正成熟。这一时期,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一系列脱胎换骨 式的变化。”就这样,我热衷于搜索并阅读所有与苏轼有关的作品:赵丽宏苏轼小品、康震百

5、 家讲坛之苏轼、朴月来如春梦去似云、刘小川品中国文人之苏东坡,发现苏轼在被 贬谪屮,除了用诗词来开解自己内心的不平,还用心情h记的方式来寻找释怀的端口。如:记承天寺夜游(1083年黄州)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游松风亭(1094年惠州)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 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

6、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在偉耳书(1098年僅州)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 ”已而思之,天地在 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 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 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 此纸。1083年、1094年、1098年,见证了苏轼被贬的时间序列;黄州、惠州、彳詹州,描绘出 苏轼被贬的人生轨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间有什么歇 不得处? ”“岂知俯

7、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 ”淡淡三笔,折射出苏轼从压抑、愁苦、烦 闷屮走出,觅得霍达、乐观、自适的自己的欣喜之情与释然之怀。此时,我心豁然!时遇江苏省屮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级研班在无锡凤翔中学研讨“沉浸语文”,选上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便把平时所学与学生学情相结合,设计了以下教学简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2.精读文本,赏析心境;3.借助背景,赏评人物。教学过程:一、猜谜解题导入新课(一)猜谜在北宋文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个写苏文的人是谁呢?(苏轼)(从苏轼的散文入手,引出本文的创作背景。)可就是这个才气横溢的苏轼,说了太多的话儿,

8、写了太多的诗文(2400多篇),终于给 白己带来了麻烦。让我们看一段视频:苏轼被贬黄州!记承天寺夜游,正是苏轼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创作的一篇散文。让我们通过解读文本,来推知苏轼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由创作背景的简介,自然地推导到文本的阅读。)(二)解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标题透露给我们的信息。记:文体。承天寺:地点。夜:时间。 游:事件。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夜晚,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文章,品评 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标题中透鎔的信息为抓手,引导学生自然走进文本。)二、反复诵读疏通文意(一)朗读课文1. 自读:读准字音;2.齐读:读出节奏;3.范读:听出情感;4.齐读:

9、读出情味。(四次朗读,加深对文本语感的把握。)(二)翻译课文1. 与同桌合作,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要求:对照页下注释);2. 解释一组加点字的含义(要求:字字落实);3. 翻译儿个重点句子(要求:信达雅)。4. 为课文视频配一段“画外音”(要求:整文翻译)。(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次,带领学生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三)概述内容借助标题屮的关键词,用一句话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苏轼在一个夜晚到承天寺邀张 怀民共赏明月。)(锤炼学生提炼压缩文本主要內容的能力。)三、品读揣摩人物心境(一)解题再看标题,在这样的地点,这样的夜晚,赏游者的感觉与心境分别是怎样的?(静、 闲、乐)(引领学生对文

10、本作深刻解读。)(二)品文a、静1. “静”的具体体现?(夜、月色入户、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屮藻荐 交横,盖竹柏影也。)2. “静”的力塑。(有恬静的心灵,就等于把握住心灵的全部;有稳定的精神就等于能 指挥自己。宁静是人生最美的姿态。)(“静”既是整个承天寺的氛围,全文的抒情基调,也是作者当时因看到欣然入户的月 色,心情由烦躁、苦闷转向平静、欣喜的写照。“静静”的氛围与心境,也为下文“闲人” 的解读张本。)b、闲1. “闲”的具体表现?(解衣欲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屮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一足见苏轼就是一个戴罪的犯官,无 权无钱

11、,有的就是一点闲时光。)2. 探究:苏轼真是一个“闲人”吗?(自笑平生为口忙。)(“闲人”只是一种自嘲的说法,在自我嘲笑中,苏轼原本郁闷忧愁的心绪慢慢平复, 在与同样有着闲情的张怀民一起,共享这一份月下美景。这一环节的设计,又为下一环节欣 赏作者的“乐”趣做了充分的铺垫。)c、乐1. “乐”从何而起?2. 怎样寻到“乐”的?(寻友、赏月)3. 重点赏析颂月的名句。(此处的“乐”,不是家人欢聚的天伦之乐,不是敲锣打鼓的宴请之乐,更不是功名得 取的门楣之乐。这份''乐”,深深地藏在苏轼与张怀民的心间,美美地韵在冰洁透明、空灵 澄澈的月下中庭,让人低回、留恋、忘返。这一环节,为下一环节推出苏轼的即兴之感,做了极好的铺垫。)四、谈月说竹归结人物形象(一)被月色笼罩的苏轼,由此生出了什么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1. 明月:为何别人没有发现?2. 竹柏:淡定、从容的君子。(由苏轼的感慨,而得知苏轼的为文、为人之道。)(二)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心怀明月、超凡脱俗、风流倜傥、潇潇洒洒的一代文宗。(到此,对这篇心情日记的解读,终于推至顶峰:潇洒东坡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五、结语收束授课苏轼最终客死常州,他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吸取父亲的教训,泯然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