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硫及其化合物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较难,要求学问和才能的较好结合教学目标与考点分析1、 把握二氧化硫对空气及环境的污染的原理,明白酸雨的成因,明白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2、 知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明白浓硫酸的特性和硫酸的应用;3、 把握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重点二氧化硫和硫酸的相关性质教学方法导入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学习内容与过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酸雾,毒性增强;2、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既有氧化性又有仍原性;(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酸酸酐,具有
2、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出去燃煤中的二氧化硫)与碱反应(少量)(过量)与盐反应 留意 酸性:盐酸亚硫酸碳酸,因此硫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时不发生反应;(2) 仍原性,二氧化硫仍原性较强,可被多种氧化剂氧化;如o2、cl 2、br2、i 2、hno3、kmno4 等氧化;o2cl 2kmno4(用于 so2 的吸取和鉴别)(3) 具有弱氧化性so2 + 2h2 s=3s + 2h2 o(4) 具有漂白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原理:二氧化硫和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但无色物质不稳固,见光、遇热或长期放置又简单分解而复原到原先的颜色;留意: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
3、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但不会褪色;3 、so2 的制法试验室:工业:或4 、二氧化硫的用途制硫酸、用作漂白剂、杀灭霉菌和细菌、仍可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5 、二氧化硫的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使人死亡;仍可形成硫酸型酸雨;二、亚硫酸及亚硫酸盐的性质(1)亚硫酸的酸性: h2so3 是一种弱酸,其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电离方程式为亚硫酸盐溶液显碱性;(2) h2so3 不稳固易分解生成so2 和 h2o,故只能存在于溶液中,使用时只能现配现用;稳固性:正盐酸式盐酸(3)仍原性 与 o2、cl 2 反应(4)氧化性与 h2s 反应与 na2s+ h2so4
4、反应 留意 煤的脱硫原理(三个方程式)三、硫酸的性质和制法1、 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的液体,高沸点,难挥发,密度大,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要特殊留意,应将浓硫酸渐渐注入水中,且不断搅拌,防止飞溅)2、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2+h2so4(稀) =2h + so 4h2so4 为二元强酸,显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1) ) 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红,使酚酞不变色;(2) ) 与碱反应 baoh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 )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4) ) 与某些盐反应 bacl2(5) ) 与活泼金属反应3、 浓硫酸的特性(1) 吸水性:浓硫
5、酸具有吸取现成的水的特性,缘由是h2so4 分子与水分子可形成一系列稳固的水合物;利用它的吸水性,常用来干燥中性气体和酸性气体;(2) 脱水性:浓硫酸可将很多有机物(如纤维素、蔗糖)脱水;反应时,浓硫酸将有机物中h原子和 o原子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滴入紫色石蕊和蔗糖中的现象及方程式(3) 强氧化性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加热时氧化性更强;它的氧化作用是由于h2so4分子中的 +6 价的硫元素产生的,其仍原产物为so2 , 而不是 h2 ;a、和金属反应:( au、pt 除外)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即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挡反应进一步进行,因此可用铁、铝制容器贮存、运输浓硫酸
6、;b、和非金属反应与 c 反应c、与化合物反应与 h2s 反应与 hbr 反应(4) 高沸点难挥发性nacl(固) + h2so4 浓= nahso4 +hcl (微热) nano3 固+ h2so4 浓 = nahso4 + hno3 (微热)4、 硫酸的工业制法(1) 三原料(2) 三反应(3) 三条件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 三阶段(5) 三设备5、 几种重要的盐(1) 正盐生石膏熟石膏芒硝绿矾蓝矾明矾(2) 酸式盐nahso4、khso4 的水溶液显酸性,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四、硫及其他硫化物的性质(1) 存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松脆晶体,俗名硫磺,不溶
7、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等;(2) 硫元素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合价有 -2 、0、+4、+6 价,硫有较弱的氧化性和仍原性,以弱氧化性为主;a、硫和金属反应mg、cu、fe、hg(除有毒的汞)b、硫和非金属反应;与氧气反应(焰色)c、硫能跟强氧化性酸反应与浓硫酸反应与浓硝酸反应d、硫和热的强碱溶液反应(洗涤附在试管内壁的硫)(3) h2 s 的性质和试验室制法物理性质:无色、臭鸡蛋味、剧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化学性质a、可燃性(留意氧气含量)b、仍原性(与氯气、浓硫酸反应)c、不稳固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弱酸性试验室制法不能用氧化性的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但可以用排饱和nahs溶
8、液的方法;(4) 三氧化硫so3 是一种无色固体,易与水化合,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酸雾;标况下是固体 ;与 nahso4 反应(除去 so2 出去中的 so3)五、例题解析例1、 so2 和 cl 2 都具有漂白作用,如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和氯化钡的混合液,能观看到的现象是()a. 溶液很快褪色b.溶液不褪色c.显现沉淀d.不显现沉淀答案: bc例2、 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仍澄清;如将氯化钡溶液分盛入两支试管中,一支加氯水,另一支加烧碱溶液,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硫,结果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选项( )a、氯化钡有两性b、两支试管的白色沉淀均是
9、亚硫酸钡c、二氧化硫有仍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d 、以上说法均不合理答案: c例3、 试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 发生反应, 也不能和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不断地通入空气来制取cuso4 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利用铜和浓 h2so4 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制备 cuso4 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以上两种方法是前者好仍是后者好 缘由是什么? =答案: 2cu o2 =2cuo,cuo h2so4 稀=cuso4 h2ocu2hso 浓so 2h o第一种方法好缘由是制得相同质量的产品,第一种24=cuso42 2方法消耗的硫酸
10、少,其次种方法生成so2 ,会造成大气污染例4、 以下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 括号中 对应关系正确选项()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 脱水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 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黑面包”试验 吸水性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反应得到hcl 气体 强酸性 答案: b例5、 以下物质中,可以在肯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a、cusb、fecl2c、feoh3d、cuoh2例6、接触法生产 h2 so4过程,对废气、废水、废渣、 “废热”的处理正确选项尾气用氨水处理;污水用石灰乳处理;废渣用来造水泥,炼铁;设置“废热”锅炉产生蒸气,供
11、热或发电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答案: d例7、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如下:含硫燃料硫酸;回答以下问题:(1)a 物质的化学式 ,b 物质的化学式 ;(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仍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3)so2 中硫元素显 4 价,它可能降低到0 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 (填氧化剂或仍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小污染的目的; 5(4)从环境爱护的角度认为:雨水的 ph<5.6 时,就判定为酸雨,已知ph=lg c(h ),经测定某次雨水中只含硫酸,且浓度为5×10mol/l ,这次降雨 (填是或不是)酸雨;(5)火力发电厂燃烧的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其排出
12、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 等;为了除去有害的 so2 气体,在英国已进行的一个讨论结果说明:高烟囱可以有效降低地表面so2 浓度;在20 世纪 60 岁月至 70 岁月的 10 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 增加了 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你认为削减酸雨产生的途径可实行的措施是a少用煤作燃料b把工厂烟囱造高c燃料脱硫d把工厂迁移到农村 e开发新能源()请从全球环境爱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建造高烟囱的方法是否可取 ;_ ,理由是【答案】( 1) so2;so3;(2);(3)仍原剂;(4)是;(5)() ace;()不行取;建高烟囟并没有降低大气中的s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矩阵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农业大学《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兽医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创业课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形体训练(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场地和房屋租赁合同
- 大件物品运输合同书
- 产品经销与经销商合作合同条件概要
- 建筑工程公司合同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正式版)
-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一
- 蜜雪冰城员工管理制度
- (高清版)JTG 3370.1-2018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 2024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消化内镜进修总结汇报
-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 MOOC 大地测量学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运输安保工作方案
- 《早期教育概论》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