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_第1页
2022年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_第2页
2022年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_第3页
2022年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要点导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重难点一: 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外形和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为4 万千米;经过精确测量说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75 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 千米,赤道半径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 千米;这些差别同庞大的地球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地球并不是一个非常规章的球体;假如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母题一 1. 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解析:此题是考查对地球表面积数据的记忆;假如熟记了是5.1 亿平方千米,而我们国家的陆地面积是960 万平方千米,就很

2、简洁得出结论;答案:53 倍重难点二: 古人对地球外形的熟识过程;我们很清晰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日看来这样一个非常简洁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熟识经受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母题二: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熟识,经受了漫长而艰巨的探究过程,最终证明地球的真实外形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不规章的球体d、“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解析:此题的几个选项很好的反应了人类熟识地球的过程;考查此题,实际是让同学们明白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熟识经受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答案:c重难点三: 观看和使用地球仪;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3、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外形及名称等;3.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4. 地球仪上仍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母题三:地球仪与地球的真实面貌有什么区分?解析:通过观看地球仪,再结合我们所学的真实的地球学问,很好区分他们之间的不同;答案:与真实的地球外形很像,只是缩小了许多;但是真实的地球没有象地球仪上面的那么多的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重难点四: 纬线和经线、经度和纬度;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有三个特点:指示东西方

4、向(与地轴垂直)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经线也有三个特点: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关于纬度的三点学问: ( l )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畴: 0° 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关于经度的三点学问: ( 1) 0°经线本初子午线; ( 2)经线的范畴( 0°到 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 20°、东经 160°所构成的经线圈;母题四: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5、 )a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北回来线 d 南回来线解析:本初子午线是经线,剩下的三个中,赤道是 0 度纬线,是平分地球的一条纬线,所以,它才是最长的;答案: a一、基础闯关(一)填空题;1、依据人们的运算,地球表面积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2、零度经线叫,零度纬线叫;3、地球是一个部位略扁的的球体;4、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 ,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_;5、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 经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 纬度;6、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二)挑选题;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1、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轮船本身,缘由是()a地球的海洋太大,陆地太小b陆地表

6、面是平面c海洋表面是平的d海洋表面是球面2、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任何两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b、在各经线中本初子午线长度最长c、全部的经线、纬线的外形都是圆圈d 、全部的纬线都是圆圈,全部的经线都是半圆3、划分东西半球界线的理由是()a、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陆地b、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海洋c、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荒无人烟的岛屿d、此经线圈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4、以下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a、10° sb、20° nc、30° sd、40° n5、如要使房子四周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6

7、、纬度 0°,经度 180°的交点在地球上有几个?()a、1 个b、2 个c、 4 个d、许多个7、某人从甲地向南行走10 千米,再向东走 10 千米,又向北走 10 千米,最终回到原地,就甲位置于()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无法确定8、甲位置于 120° e,40 ° n, 乙位置于 100°e, 20°n,乙位置于甲地的()a东南方b 东北方c 西南方d西北方9、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过全部的经线,他应挑选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c北纬 90°d南极点10、某地点位于东、西

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此地的经纬度可能是()a纬度 0°,经度 180b 纬度 0°,西经 20°c纬度 0°,东经 20°d纬度 0°,西经 160° 二、图文地理(一)图表综合题1、读(图 1),完成以下各题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它(是、不是)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平均数;赤道长约千米,相当于本初子午线长度的2 倍多;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表面积约平方千米;2、读(图 2),回答以下问题:(1) 出图中 a、b、 c三地的地理位置:a: 经度 ,纬度b:经度 ,纬度c:经度 ,纬度 (2) 在图中 a、b、c

9、 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东半球的是地,位于西半球的是地;(3) a位置于 c地的方向;地,位于(二)材料综合题阅读下面两就材料,回答疑题;材料 1: 1519 年 9 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艘船,从西班牙动身,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于1521 年 3 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由于介入当地土著人的纠纷而身亡;船员们打算连续西航,他们艰巨地横渡印度洋,再绕过好望角,最终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于1522 年 9 月回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材料 2: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 3)图 3据

10、此完成以下问题:1、用图中代表大洲或大洋的字母填空绕过大洲 的南端进人太平洋, 他们艰巨地横渡大洋 ;2、举 l 2 个你熟识的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3、麦哲伦船队横渡太平洋时的航行方向是;4、观看航线图(图3),看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经过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的次数是次;5、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没有航经的大洋是;6、麦哲伦船队用付诞生命代价的环球航行来证明地球的外形,对这一壮举你能感悟些什么.三、归纳探究(一)探究地球仪;认真观看“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图 4),探究以下问题;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 南极、 经线、纬线;2、摸索:地球仪与现实中的地球有何关系?3、摸索

11、:经线有什么特点?4、摸索:纬线有什么特点?5、摸索:经纬网有何作用?(二)探究台风来袭时,该如何发出预警;材料 1:今日 20 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到28n、125.3e ,中心气压 950 百帕,中心邻近最大风力在12 级以上;台风中心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材料 2:台风中心所在地区经纬网图 图 5 ;摸索:1、如(图 5)所示,台风中心所在海疆为图中处海疆 填字母 ;台风中心所处的海疆属于洋;2、某船正在 30n、130e 邻近的海疆作业,小明说该船必需立刻驶离该海疆以逃避台风的突击,他说得对吗.为什么?3、该对图中陆地或海洋中数码所示哪些地方发出预警?为什么四、中考链接(四川

12、省中考题)假如一架飞机从北京沿同一经线圈飞行,不转变飞行方向,能不能飞回到北京?为什么?参考答案:一(一) 1、71% ; 29% 2、本初子午线;赤道3 、两极;椭圆 4 、纬线;经线 5 、东;南6、 20° w 160 ° e(二) 1、d 2 、a 3 、b 4 、a 5 、 b 6 、a 7 、b 8 、c 9 、d 10 、b二(一) 1、 6371;不是 24万3 椭 5.1 亿 2、160 ° w ;60° n ; 0 °; 0°; 40° e ;40° s 2b;c;a 3西北(二) 1、b c 2 、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大阳一昼夜间东升西落;登高望得吏远 3 、从东向西 4 、45、北冰洋 6 、略三(一) 1、略 2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上有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3、经线有三个特点: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经线的长度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