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城市建设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伊春市乌云镇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设计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专业:工程测量技术11测量2班指导教师: 辽宁·沈阳提交日期:2014 年5月目录1前言12调查区概况22.1地理概况22.2工作范围22.3已有资料情况23工作内容和计划33.1 工作内容33.2 投入人员及设备33.3 工作流程44主要技术依据55控制测量65.1 主要技术指标65.2 布设的原则65.3 选点、埋石65.4 E 级 GPS 点的命名75.5 E 级 GPS 网的野外观测75.6 E 级 GPS 外业数据处理85.7 E 级 GP
2、S 平差计算96 权属调查116.1 准备工作116.1.1 制定工作计划116.1.2 收集有关资料116.1.3 组织人员培训116.1.4 划分调查区域116.2权属调查的实施116.3 “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的填写136.4 权属调查资料整理157地籍测量167.1 图根控制测量167.1.1图根点布设原则167.1.2图根点的标志和编号167.1.3图根点的观测167.1.4图根点坐标取位167.2 工作底图测量177.3 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测量的步骤177.3.1 地籍图测量的步骤177.3.2地籍图应表示的基本内容187.3.3地籍要素外业采集187.3.4宗地图绘制197.3.
3、5地籍图的输出198岗位职责及提交资料219结束语2210参考文献2301前言1996年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以来(不是所有省市都是1996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土地信息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节约集约用地的需要。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任务,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新一轮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开展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伊春市国土资源局委托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负责承担伊春市乌云镇的地籍
4、测绘工作。变更地籍调查是在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和1996年完成的初始化地籍调查地籍资料基础上进行。变更地籍调查的比例尺为1:500,测绘面积约3km²。为确保施测成果质量,合理安排变更调查生产任务,特编写本设计。2调查区概况2.1地理概况 乌云镇,以乌云河得名。乌云,满语“森林”之意, 1891年建镇,以岸边的航标灯命名为单灯罩。1921年改名新街基(又称新城);1933年伪乌云县公署由温河镇迁此,更名为乌云镇;西邻灯罩村,东接旧城村,北邻黑龙江,南接南地营子村。地处黑龙江冲积平原,距县城72公里,是嘉荫县西部重镇。乌云镇全境既有沿江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还有河川泡语。为
5、防治黑龙江水患,修筑江堤21公里,护岸4650米。地貌可概括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境内平均海拔150米左右,资源丰富,风光秀美,四季宜人,被誉为“黑龙江畔的一颗明珠”。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94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071万元。人口1.1万人。2.2工作范围乌云镇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包括乌云镇一组合乌云镇二组共两个组约 1000户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2.3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资料:测区内有 2006 年由黑龙江省第三测绘院统一布设的 C 级 GPS 点 3 个,该套成果为 1980 西安坐标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该点 2008 年通过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及伊春市国土资
6、源局的验收,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本次控制测量的起算点。2)图件:乌云镇交通图、乌云镇土地利用现状图。3工作内容和计划3.1 工作内容1)在 C 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 8 个 E 级点以满足点位精度和密度的需要。 2)在高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图根控制点。每个组不少于 3 个,以满足地籍测量为前提。 3)逐户权属调查,总计约 1000宗地。4)完成地籍调查表的签字盖章、宗地图的绘制、调查档案的整理。 5)测量 1:500 地籍图。3.2 投入人员及设备为了高质量按时完成本次宅基地地籍调查工作,单位拟投入经验丰富的测绘队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成图法进行施工。人员设备安排如下:人员
7、 8人以上,汽车 1-2部、GPS 1-2套、全站仪 3 台以上、电脑 3台以上、打印机2台以上及数码像机若干等。3.3 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图所示:全解析法数字化村庄地籍调查准备工作(制定计划、资料整理与收集、 编写技术设计书、表册与器材准备、人员 培训)E 级 GPS 控制测量权属调查调查资料整理,地籍图制作填写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地籍资料整理质量检查和整改绘制宗地图、宗地编号调查指界通知;实地进行 调查、指界、签字资料收集图根控制测量标绘调查范围,划分街道 街坊地籍测量内业编辑国土所对资料审核进行卡、册、表、资料整理资料提交国土所图2-1 工作流程图4主要技术依据1)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T
8、D 1001-93)2)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 3) 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国家土地管理局) 4) 土地登记办法 (国土资源部令第 40 号) 5)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 26 号) 6)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7)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 ; (GB/T 18314-2009) 8)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9) 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 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CH
9、/T 1007-2001) 11)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17941-2008) 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2007) ,以下简称图式 13)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 (GB/T 2260-2007) 15)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乌云镇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5控制测量5.1 主要技术指标1)平面基准:采用高斯正形投影 3°带的 1980 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 117°; 2)高程基准:采用
10、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E 级 GPS 控制网相邻点基线分量中误差水平分量不得超过±20mm,垂直分量不 得超过±40mm; 4)本测区东西跨度为 90km,大地水准面的平均高程为 50m,因考虑各标段统一数 据成果,本次测量不考虑投影长度变形问题5.2 布设的原则1)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条不大于 10; 2)联测的总点数不应少于 3 点; 3)GPS 网满足乌云镇农村宅基测量精度、密度等技术要求的需要布设。5.3 选点、埋石1) 点位选择在稳定坚实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部等能长期保存、满 足观测条件的地点,并做好了选点标记。 2) 选点时避开了环境变化大
11、,测量标志难以永久保存的地点,如易受水淹的 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有剧烈震动的地点。 3) 选点时避开了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易发生洪水、 滑坡、岩崩区、局部沉降区,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大量取土、 地下水剧烈变化的地点。 4) 选点时远离了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等,距离大 于 200m,远离了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大于 50m。并 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5) 选点时避开了多路径环境影响,避免了靠近水面、树冠、高大建筑物、低 洼潮湿等地点,保证了 15°以上无遮挡
12、。50m 以内的各种固定与变化反射 体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6)标石类型:地面参照(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中的混凝土普通标石(i) ,为满足平面与高程共用情况,拟采用现场浇筑 高于上述埋深规格的控制点。 7)点之记绘制 在埋石工作完成后按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附录 B 格式用“Eexcl2003”对点之记进行绘制和整理,采用标准 A4 纸张打印输出,确 保点之记内容完整、格式统一、整齐美观。5.4 E 级 GPS 点的命名E 级 GPS 点的命名, 以地名命名,如:乌云政府,命名为WYZF。5.5 E 级 G
13、PS 网的野外观测1) 野外观测 (1)观测使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 NGS-9600 GPS 接收机两台,S82 双频 接收机两台施测,仪器设备标称精度为: 平面 ±(5+1PPm×D)mm 高程 ±(10+2PPm×D)mm (2)GPS 接收机经省级测绘仪器设备检验鉴定机构校准合格,持证投入生产。 开工前还对 GPS 接收机按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 求进行了检视、检验、校验。 (3)作业前事先编制了 GPS 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并根据作业的接收机台数, E 级 GPS 控制网设计编制作业调度表,其内容包括
14、了观测时间、测站号、测站名称及 接收机号等。2) 野外观测的基本技术要求表4.1 E级 GPS 控制网的野外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项目E 级卫星截止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4观测时段数 时段长度 min 静态40 采样间隔 s 静态153)天线安置符合了下列要求:(1) 用三脚架安置天线时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不大于 3mm,天线定向线指 向磁北,定向误差不大于±5。 (2) 天线高量测时,使用普通钢卷尺,均在两个不同位置分别 2 次测量,当互 差小于 3mm 后,取中数采用,否则,重新架设、整平仪器,量取天线高。 在每时段的观测前后各量测一
15、次天线高,读数精确至 1mm。 (3) GPS 接收机开机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 才进行的自测试并输 入测站、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4) 观测期间,在天线附近 50m 以无使用电台及 10m 以内使用对讲机和手机。4)E 级 GPS 测量记录(1) E 级 GPS 测量记录手簿采用了统一印制的观测手簿进行记录,并根据点 位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更新点之记. (2)观测原始数据转换成了 RINEX 格式文件,且 RINEX 文件满足下列要求: 保证了数据文件中测站点名及其它信息的正确性; 保证了数据文件中天线高的正确性,与手簿记录中的一致; 确保了文件名的正确性和唯一性。 (3)数
16、据的存储介质有明确的标识,其内容主要为:生产单位名称、测站名称或测站编号、施测年代、观测年月日等。 (4)测站上所有规定作业项目经认真检查均符合要求,记录资料完整无缺,将点位恢复原状后才迁站5.6 E 级 GPS 外业数据处理1)外业观测数据处理 E 级 GPS 控制网的野外数据处理宜利用 GPS 接收机的随机软件,按原码采用双差相 位观测值进行基线解算,采用双差固定解作为最终结果。 外业观测采集的数据应转成 RINDX 格式进行备份。 2)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 GPS 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基线中误差(mm) ; a固定误差(mm)
17、 ,取 a=3; b比例误差系数,取 b=1; d相邻点间的距离(km)(一般按实际边长)。 (2)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宜小于 10%。 (3)同步环闭合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Wx 3 /5;Wy 3 /5;Wz 3 /5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网的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 (4)独立闭合环或闭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满足: Wx Wy Wz Ws 式中:n 为闭合环边数; Ws=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 (5)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 ds,两两比较应满足: ds 相应级别基线的规定精度。5.7 E 级 GPS 平差计算在基线向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按照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
18、S)测 量规范的要求,进行 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平差计算可使用随机商用 软件,但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 以一个点的 WGS-84 系三维坐标为起算依据,进行 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平差结果须提供各点在 WGS-84 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 无约束平差中,各基线分量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 Vx 3; Vy 3; Vz 3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网的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 2)约束平差 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可靠观测量, 1980 西安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 在 维约束平差。平差
19、中,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可以强制约束,也可 以加权约束。 平差结果应输出在相应坐标系中的三维或二维坐标、 基线向量改正数、 基线边长、方位、转换参数及其精度信息。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 对值应满足: dVx2 dVy2 dVz2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6 权属调查6.1 准备工作6.1.1 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调查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籍调查的范围、原有资料的可利用程度、完成 时间等制定组织形式、工作方法等。采取统一组织协调,任务分解到组,人员、时 间固定,成果统一验收的工作模式。在总体计划的框架内,各作业小组还应有各自 的工作安排,
20、以便顺利地开展工作。6.1.2 收集有关资料 权属调查应收集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1)历年的土地申报材料; 2)现有的地籍资料; 3)现有的 1:500 地籍图及 1:500 地形图资料。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还需准备所需的表册、工具及用品,如地籍调查表等。6.1.3 组织人员培训权属调查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地籍调查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为此在权属调查工作开始之前由县国土资源局和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共同组织对权属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参加权属调查的作业人员明确调查任务,掌握调查方法,确保工作质量。6.1.4 划分调查区域按行政界线及工作方便划分街道、街坊,以街坊为单位开展权属调查。6.2权属
21、调查的实施1)调查工作底图以地籍调查前期测绘的 1:500 宅基地现状图作为权属调查工作底图。 2)地籍编号地籍编号采用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三级编码。 区(县)-街道(乡, 镇)-街坊(村)-宗地。例如 34112610820411024, 341126 为县区号,108 为街道编号,204 为行政村编号、 11 为自然村编号,024 为 宗地编号,宗地编号为 3 位数。 3)现场调查核实 调查人员携带权属调查工作底图和宗地调查材料,现场确定土地使用者名称、 土地座落、四至、单位性质、土地用途等各项内容。认真填写 “土地登记申请审批 表” 。(1)界址认定 界址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使用
22、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个人使用的土 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或户籍簿。不搭界、不共用的不需邻宗地的 土地使用者在本宗地调查表上签章;权属界线搭界和共用的,双方要共同到现场指 界,并要在各自邻宗地的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上签章。 指界双方在实地能够确认界址点位置,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可以在工作底图上 完成界址确认工作,并在“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上签字盖章。 认定后的界址按以下内容标绘在工作底图上: 界址点:直径为 0.8mm 的空心红色圆圈; 界址线:用 0.3mm 的红实线表示; 界址点号:按宗地从左上角开始从 1 顺序编号。 (2)界址争议的处理原则上对有争议的界址,按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
23、处理,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划定工作界,并用红虚线在图上标明争议部位,勘丈时按土地使用现状勘丈。告诫争议双方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地上附着物。(3)违约缺席指界 一方缺席指界,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将确界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 如有异议, 必须在 15 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上述、两条确界自动生效; 指界后不签字盖章的处理办法按、三条执行。 (4)共用宗地的处理在共用宗地内,要调查各自单独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界线,在底图上将独 自使用部分用 0.2m
24、m 黑色实线标绘清楚,注上使用者名称,并由各方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在地籍调查表中签字、盖章。4)地类的确定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10142007)划分的地类调查到二级类。 5)权属调查其它规定 (1)要充分利用原有权属资料。因重新施测,宗地面积与原面积有误差的,通 过年鉴或变更登记的方式予以更换,按照本次地籍调查要求开展权属调查。 (2)地类调查按照新地类调查; (3)已经明确列入拆迁的居民点, 可不进行权属调查, 其他居民点均进行调查, 所有居民点均测量到户。 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6.3 “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的填写“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是调查员对宗地权属及其它情况调查
25、的综合记录,是 产权地籍和土地确权登记中最重要的原始资料。该表既有相邻宗地及权属证件等项 内容的填写,又有地籍调查员对整个调查过程所做的结论,因此必须在调查现场实 事求是地填写。 1) “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的主要内容 (1)封面的填写:封面上部的编号填写正式地籍号,封面上的地址填写通讯地址,年月日按实际调查的时间填写; (2)申请登记的类型:填写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3)单位名称:填写申请人姓名,申请人姓名与户口本户主姓名一致; (4)单位性质:个人; (5)土地座落:乌云镇 XX 村 XX 组; (6)图号:填写地籍图号,地号:以街坊为单位的地籍号; (7)权属性质:宅基地使用权
26、; (8)使用权类型:批准拨用宅基地; (9)面积:填写宗地面积; (10)土地用途:农村宅基地; (11)建筑物类型:1 层填写“砖瓦” 层及 2 层以上填写“砖混” ; 2 (12)申报建筑物权属:本人;(1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填写申请书一份,权属来源证明一份,户口簿复印件一份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14)界址点号:与宗地图上的点号一致,街坊内宗地编号都从“1”开始编号, 数量超过一页的,另加附页,实地编号与各资料的宗地编号保持一致; (15)界标种类:在实地设置的界标种类相一致的栏里用“”号表示; (16)界址线类别:界址线位于何种线状地物上,在相应位置用“”号表示; (17)界址线位置
27、:界址线落在线状地物上的具体位置,在相应栏内用“” 号表示,空地不说明; (18)边长:相邻界址点间距,为实际丈量的界址边长,无法丈量的界址边长 采用坐标反算边长; (19)指界人姓名:指界人对每条界址边的认定盖章;属村内空闲地盖村委会章 (20)调查员签名:必须为手工签字不可盖章; (21)地籍勘丈记事:根据使用的仪器型号填写; (22)审核人签章:表、图中相关栏目的内容数据一致、地籍调查结果合格后签上名字,盖上单位土地代理资格章。2) “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填写要求 (1) “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各项目填写齐全,准确无误,字迹清楚整洁; (2)填写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
28、,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不得超过两处,划改处应加盖调查员印章; (3)每宗地填写一份,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完时可加附页; (4)地籍调查结果与土地登记申请书不一致时,按实际情况填写,并在说明栏内注明原因,权属调查的有关内容填写在权属调查记事和调查员意见栏内。3)绘制宗地图 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是处理土地 权属纠纷的原始资料。 宗地图的内容 : (1)本宗地的宗地号; (2)宗地使用者名称; (3)本宗地界址点(包括相邻宗地落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 、界址点号 及界址线,相邻宗地的使用者名称或相邻地物; (4)在相应位置注记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
29、距离或条件距离; (5)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 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其它需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6)指北线、丈量者、丈量日期。6.4 权属调查资料整理1)权属调查成果是地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籍测量的依据,成果的整理应符合档案管理规定,便于地籍测量工作的实施。 2)宗地调查资料按宗进行立卷。立卷资料的规格必须一致,不得参差不齐。卷内资料按下列顺序统一编排: (1) 权属来源证明;(2) 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包括户口簿,户籍证明、结婚证、 离婚证,离婚协议等; (3) 申请书一份; (4) 宗地图; (5) 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产权证明; (6) 其他证明材料。 3)调查资料立卷后,应用资料
30、(档案)袋装放。档案封面必须说明土地使用者名称和土地编号、卷内资料的编号及名称,并按街道、街坊汇总。同一街道、街坊 的宗地档案按宗地编号的先后顺序统一排列。 4)在整理过程中, 应核查调查资料是否齐全、 是否符合要求, 凡发现资料不全、 不符合要求或调查存在遗漏的,应及时进行补调、修正。257地籍测量7.1 图根控制测量7.1.1图根点布设原则为满足地籍要素的勘丈需要,拟在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采用 GPS-RTK 方法直接 布设图根点。图根点布设主要以测图方便为原则,随用随做。图根点的密度应以满 足地籍要素的测定为原则, 合理布设,保证图根点至少有一个图根点或者等级控制点 通视。7.1.2图根点
31、的标志和编号图根点的标志根据实地情况分两种,位于硬质地面(主要指沥青或水泥地面)上的点位,采用长 10cm,直径 0.5cm 的钢钉打入地面作为点位标志。为便于寻找应以钢钉顶面为中心, 用红油漆在地面上画一直径约 10cm 的圆圈, 并在旁边注记其点 号;位于软质地面上的点位,采用长 25cm 的木桩进行标设,以木桩顶面小钢钉作为中心标志。 图根点的编号分区域进行编排,为了与其它标段图根点区分, 第二标段图根点的顺序号前统一冠以字母“B”,编号采用 T+B镇汉语拼音首字母流水号( 三位) , 如 TBZ002,代表总铺镇 002 号图根点。7.1.3图根点的观测采用南方公司生产的 S82-20
32、08 型 GPS 接收机进行实时动态测量。 观测时采用脚架精确对中,观测时间适当延长,以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对同一点位采用不同基准 站两次测量, 两次较差平面坐标差值小于 3.0cm,高程差值小于 5.0cm 时取两次测 量平均值,两次测量差值超限时重测。图根点的精度检查可以采用 GPS-RTK 方法,也可采用全站仪测量图根点间距离 及角度进行检验,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7.1.4图根点坐标取位图根点坐标取位至 1mm,高程取位至 1cm。7.2 工作底图测量1)应绘出调查区的所有控制点,并按图式格式注记。 2)居民地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均应用相应符号表示,当建筑物、构筑物轮廓部 分在图上小于
33、0.5mm时,可直线连接。房屋以墙基角为准,应逐栋表示。院落内部天井不区分表示。房屋应分别注记建筑材料和层次,分层表示比较困难时,以主体建筑层次表示,层次相近而难以分割的,也可以占地面积较大的层次注记。房屋台阶低于五级的不测绘。 3)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与界址线有关的要详细准确测量。7.3 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测量的步骤7.3.1 地籍图测量的步骤主要工作流程如下:数据采集图形文件生成交互式计算机图形编辑地籍图/宗地图绘制数据存贮及管理图6-1 地籍图测量步骤流程图地籍图测量过程中,每天将采集的细部点数据通过专用电缆通讯至计算机中的南 方CASS7.0
34、数字测图系统后,首先根据测站观测草图进行测点连线,构成相应的地物 图形,如房屋、道路、宗地权属界线等,然后利用系统的编辑功能进行图形编辑,并 按照规程和图式的要求,进行编辑加工,将各种地籍编号按照规定的规格和 要求注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如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土地利用类别代码、宗地名 称、地理名称注记等。最终形成完整的基本地籍图数据文件。7.3.2地籍图应表示的基本内容地籍图内容主要有:地籍要素、数学要素及地物要素。1)地籍要素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土地使用者、地籍号、地类号、 面积等。具体按相关规范及规程的要求执行。 2)数学要素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数学要素包括:大地坐标系
35、、内外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 坐标注记、控制点点位及其注记、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图名及图幅整饰等内容。 3)地物要素 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物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注记等。具体如下: (1)建筑物:在地籍图上要绘出固定建筑物的占地状况。宅基地的主房详细 测绘,与界址线有关的线状地物(围墙、栅栏等地物)详细测量,非永久性建 筑物如棚、 简易房可舍去; 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阳台、 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 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或较小的装饰性等可舍去; 应在建筑物右上角注记建 筑物层次。 (2)道路:道路包括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等,村庄周围的道路要测 其位置或轮廓表示出来。 (3)注记:在地籍图上
36、,除地籍要素注记外,还可以选择性注记一些地名、 有特色的地物名称等。7.3.3地籍要素外业采集1) 界址点外业数据的采集: 一般在图根点或各级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 交会法或内外分点等方法测定。本次工程为农村宅基地测量,界址点精度采用二级界址点精度: 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类别二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 (cm) 中误差 ±7.5 允许误差 ±15 界址点间距 允许误差(cm) ±15 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 (cm)±152) 野外数据采集以村庄为单位进行。 采集前首先将各级控制点的三维坐标输入 全站仪,并进行严格的校对。设置测站,一
37、般以较远的控制点定向,用另一控制点 作检核,当检核点坐标较差小于±2cm,高程较差不大于±3cm 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一般不大于 150m。 3)界址点原则上按标志位置采集,若标志不清、无标志以及标志有误时,应及时与权属调查员取得联系,并重新确定点位。在界址点测量过程中,测量员与立镜者要随时取得联系,明确观测位置,及时核对测点点号,确保全站仪记录点号和测站草图记录点号一致。7.3.4宗地图绘制宗地图由系统软件自动生成,一般用A4规格纸打印输出。特大的宗地可用A3规格 纸打印、输出。宗地图打印完成,按宗地号顺序,分街坊装入资料袋,并作相应标识。宗地图的内
38、容包括: 1)本宗宗地号、地类号、面积及土地使用者名称。 2) 本宗地界址点、 界址点号 (含与邻宗地共用的界址点) 界址线及界址边长。 3)本宗地内主要建筑物、构筑物;邻宗地界址示意线。 4)相邻宗地土地使用者名称,相邻的道路、街巷及其他地物。 5)比例尺、指北方向、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等。7.3.5地籍图的输出分幅地籍街坊图的成图比例尺为 1:500,按高斯克吕格坐标格网线,采用矩形分幅方法,根据自然队大小图幅规格为任意分幅尺寸(即 XXcm×XXcm) 。地籍图的图号采用该图幅图廓的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编码代替,纵坐标 X 在前,横坐标 Y 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
39、接。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 3424.25498.50 等。 分幅地籍街坊图加注图幅名称,图名应以本图幅以该行政村自然队名称命名。分幅地籍街坊图是根据编辑完成的地籍图数据文件绘制的,其内容应包括:各等级控制点的点位符号、点位编号及宗地号、地类号、界址点线符号、道路名称、 宗地内能注记下的单位名称、河流名称、必要的建筑物、构筑物等。 基本(分幅)地籍图图廓外的整饰按以下要求进行: 图廓上中间:图名、图号 图廓右上角为“乌云镇 XX 村 XX 组街坊图廓左下(竖)为“嘉荫县国土资源局” ; 图廓左下方为:2010 年 X 月全野外数字测图。 2010 年 X 月权属调查。 1980
40、 年西安坐标系。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993年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图式。 图廓下中间为比例尺:1:500 图廓右下角为:测量员: ×× 绘图员: ×× 调查员: ×× 检查员: ×× 基本地籍图(分幅地籍图)采用80g/m2以上的专用绘图纸作介质,使用HP系列的 绘图仪进行绘制,其成图的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坐标方格网的长度误差不大于 0.2mm,图廓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大于0.3mm。图廓点、控制点和坐标网的展点误差不大 于0.1mm,其它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不大于0.2mm。8岗位职责及提交资料【岗位职责】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项目负责人受单位领导的委托,在整个项目实施中肩负着业务和行政的双重领导责任,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目 标的落实。认真贯彻公司执行的质量方针,严格执行规程、规范和作业程序文件,确 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协调好甲方、乙方的关系。搞好施工组织,按照工作进度安 排,确保按计划完成该项工程,确保安全、文明生产。确保工程质量优良。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标志物在个性化医疗中的角色
- 短视频与网络直播的互动关系分析
- 2025年ICT技术市场调研报告
- 2025年骑马抽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空铝条采购合同范例
- 冻品长期合作合同范本
- 科技创新在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 光盘合同范本
- 关于喷砂合同范本
- 公司采购原材料合同范本
-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四肢创伤影像(X线)诊断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 静疗相关血管解剖知识课件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康复运动治疗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