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活血通腑法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运用_第1页
试论活血通腑法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运用_第2页
试论活血通腑法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运用_第3页
试论活血通腑法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运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活血通腑法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运用【摘要】以两则病案为例,介绍了在清肺化痰法基础上伍用活血 通腑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体会,并对其配伍意义进行探讨。【关键词】小儿肺炎喘嗽;清肺化痰;活血通腑法小儿肺脏娇嫩、卫表未固,且冷暖不知自调,若家长护养失宜, 易感受外邪。六淫外邪,不论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受,均易先 犯于肺,引发各种肺系病证,使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之一,而肺炎喘嗽又是各种肺系疾病中较常见、较严重的一种,它极 大地威胁着小儿的身体健康。小儿肺炎是因外邪袭肺,肺失宣肃,肺气郁闭,fi久生热,肺热 熏蒸,灼津为痰,痰阻肺络而发病。痰、热、瘀互结,闭阻肺络,肺 失宣降为本病之症

2、结。治疗时若单纯清热化痰,则瘀血难祛;单纯活 血化瘀,则邪热难清、痰浊难除。“肺与大肠和表里”,肺气的肃降, 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气的肃 降。笔者认为清肺化痰配伍活血通腑法为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基木治 则,在临床中应用,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案例1龚某,男,2岁,于2007年3月25 e1就诊。主诉:发热 5 d,伴咳嗽2d。症见发热、咳声浊、喉间痰嘶、不易咯出、咳甚则 吐、纳差、大便调。曾在外院静滴头砲类抗生素治疗2d,未见显效。 查体:t 39.0°c,咽红,听诊两下肺满布细湿啰音,心脏(-),舌红, 苔黄腻,脉数。四诊合参,证属痰热闭肺

3、证。治以清肺化痰,活血通 腑。方用:炙麻黄3 g、杏仁6 g生石膏(先煎)20 g、桑口皮10 g、 黄苓10 g前胡10 8、虎杖12 g赤芍10 g莱服子10 g生大黄 (后下)3 g、生甘草3 go 5剂,水煎,取汁分多次服用,1齐ij/do 1 剂服后热势降,再服2剂后咳缓、热退、解黄色稀糊状大便,li行2 3次。继以前方出入,治疗5 d后愈。案例2吴某,女,4岁,于2007年11月19日就诊。主诉:咳 嗽、咳痰5d,伴气喘2d。症见咳嗽、喘息、喉间痰鸣、纳差、寐欠 安、大便数li未行、小便调。查体:两肺满布干湿啰音,舌红,苔黄腻, 脉数。胸片示:两肺可见斑片状阴彩。辨证属痰热闭肺证。

4、治以清肺 化痰,活血通腑。方用:炙麻黄5 g杏仁6 g、尊茁子10 g、紫苏 子10 g、桑白皮10 g、黄苓10 g、浙贝母10 g、赤芍10 g、川苛10 g、瓜萎仁10 g生大黄(后下)6 g、生甘草3 go 5齐ij,水煎,取汁 分多次服用,1剂/d。若患儿排稀糊便,23次/d,属正常,继服上 方,若大便仍未解,则将生大黄剂量加至8 go服1剂后,患儿当日 解稀糊状大便3次,自觉咳喘减轻,痰鸣减少。继服4剂后患儿喘息平, 痰鸣减轻,仍有咳嗽,以前方出入,继服5剂后,咳喘未作,痊愈。按:以上两病例均属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以清肺化痰为治疗总 则,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加减。若偏于热甚者可加黄苓、

5、梔子;偏于痰 甚者可加法半夏、桑白皮、紫苑、尊苗子、款冬花、百部;痰热俱甚 者可加前胡、瓜篓皮、鱼腥草、黛蛤散、浙贝母、枇杷叶、金养麦根。 再加丹参、川苇、赤芍、莪术、虎杖等活血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 肺通气。“肺与大肠相表里”,病在肺系,不仅可直接治肺,也可以通 过治肠而祛肺中之疾,若大便干结可用生大黄、芒硝等峻下药,若大 便正常,可选用瓜萎仁、莱腹子、火麻仁等缓下药或减量运用峻下药, 以排稀糊便,23次/d为宜。2讨论笔者以伤寒论所载“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主方,意在辛 凉宣泄,清肺平喘,使闭郁之肺气得以宣畅,炽盛之肺热得以清泄, 同时配伍活血通腑法以提高疗效。治疗屮配伍活血通腑法有以下作

6、用。 (1)解除兼症。实验表明肺炎喘嗽患儿多伴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而活 血药物有促进微循环的作用,从而解除舌质紫暗、淤点或淤斑、口唇 紫组等兼症。大肠为传导之官,有传化糟粕的功能,大肠得肺肃降之 气,则传导排便得畅。肺炎患儿每兼大便秘结之症,伍用通腑法能加 强通便作用。(2)利于清热。无形z热邪以有形z瘀血为依附,并相互 搏结,使邪热稽留不退,瘀血久踞不散,即所谓“热附血而愈觉缠绵, 血得热而愈形胶固”。所以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能加强清肺热的作 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壅盛,则大肠易燥结,大肠实热秘结,则肺气不利而喘咳满闷,通过通腑泻下法,既除肺中无形热邪,乂除已传大肠之邪热,促进肺热从大便

7、而去,邪热得出,腑气得畅,热、咳、痰喘诸症顿挫,病势趋于和缓。临床具体应用时,主要视其肺热炽盛、 肺气壅遏这一病机的存在而取其通气泻热,并不一定要具备腑实z证。利于肺气宣肃。肺气郁闭则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运行不畅, 形成血瘀;血液运行迟滞,则加重肺气的郁闭,故活血有利于肺气的 宣肃,并口在临床上运用活血法配伍治疗时,不必拘泥于血瘀症状的有无。五脏与六腑相表里,五脏生理功能的止常与否同其表里之腑有 密切的关系。故通腑法调理五脏气机的功能又可以通过调理六腑气机 间接地实现。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行气于腑,则大肠泄浊气, 降肺气。若腑气不通,气机不得下泄,浊气上攻于肺,致肺失清肃, 气道不利,发生喘逆之变。治疗时采用下法,通过下泄腑气调肺气, 复宣降,以达气顺喘平之冃的。(4)利于祛痰。血与津液皆来源于水谷 精气,化生于后天脾胃,同属阴精,而痰瘀则是津血所化的病理产物, 故活血有助化痰,痰化有利祛瘀。“痰”的产生常常责之于肺、脾、肾 三脏,即肺布散津液、脾运化水湿、肾蒸化水液的失调。除此z外, 津液的吸收与大肠也有关系,且肥甘厚味所生痰浊亦从大便排出体外, 可认为大肠是排除痰浊的通道之一。采用上病取下,上下合治以清热 化痰、通腑泄浊z法,则热清痰消,二便通利使肺气利、腑气通,气 机宣畅,清升浊降,可明显改善咳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