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丽江古城的商业化问题_第1页
论丽江古城的商业化问题_第2页
论丽江古城的商业化问题_第3页
论丽江古城的商业化问题_第4页
论丽江古城的商业化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丽江,古城岁 月今不 再丽江,古城岁月今不再扌商要: 丽江古城于1997年12月4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声名鹊起,一跃成为 新兴旅游热点,创造出极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过度商业化使丽江古城渐渐 退却历史沉淀的痕迹,古城岁月今不再,严重危及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世 界文化遗产勿要急功近利,保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i司: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商业化;古城保护abstract:the acient city of li jiang is listed as the world culture inheritance after december 4, 1997 the reputat

2、ion to rise up, as soon as leaps into the emerging traveling hot spot, creates the enormous economic efficiency.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excessive commercialization causes the acient city of lijiang to retreat gradually the trace which the history precipitates, the old city years no longer, seriou

3、sly endeingers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now the inheritemce and the protection. do not have to be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mmediate gain regcirding the worl d cul ture inheri tance, protects can walk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key words: the acient city of lijiang ; the world culture inheri

4、tanee ; commercialization ; the protection of acient city目录1. 前言42.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概述43. 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53. 1丽江古城的现状53.2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原因分析64. 丽江古城的保护对策分析64.1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64.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观点看法74. 3丽江古城的保护对策5. 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8丽江,古城岁月今不再1前言很早之前就因为一个人而喜欢上丽江这座古老的城市,内心无比憧憬那里的山 山水水,淳朴的民风和惬意的生活。暑假写生终于让我有机会踏上丽江古城了

5、,那 种期待兴奋的心情是无法言语的!但理想和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丽江城区没有想 象中的闲适,直到站在丽江古城熙熙攘攘的四方街上,我才确信我的丽江已经不存 在了。街道上涌着各地来的游客,屋舍内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路上花钱雇来 的纳西歌舞这不是我梦想中的丽江古城,只是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旅游景点, 一个灯红酒绿的闹市。过度的商业化让丽江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黯然 失色。打着世界文化遗产的标签,将景区作为主打产品向国际市场推广,丽江古城 正尴尬地面临着一场经济与文化的角逐。木课题主要分析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 产过度商业化的现状及其成因,探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2.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

6、化遗产的概述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把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坐 落在海拔2400米的云南西北高原上,选址独具特点,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 然环境,以“三山为屏”,形成一个半圆形的避风港,自成一个四季如春的小气候。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惟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有着密如蛛网的潺潺流水环 绕城池。古城心脏四方街,热闹非凡,售卖铜器、陶器、皮革制品、民族服装、风味小吃等丽江特产,以及来自周边地区的各种产品、古董。众多的顾客和远道而来的旅游者,使古老的四方街呈现岀商贾辐揍、 货卖云集的繁荣景象。古城中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的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

7、天井”,“走马转角楼”等形式的瓦屋楼房,既 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庄重而又精巧。丽江古城中,至今述存 活着以东巴文化、纳西古乐为代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依存和民风民俗。这是我国整 体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惟一一座少数民族聚居的城镇。3. 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3.1丽江古城的现状现在的占城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城里住着的都是外 地的生意人和游客。街上的客栈百分z八十都是外地人开的。“世代住在这里的纳 西人,现在都搬去旁边的新城了,一年难得回古城几趟。散落在人群中身穿民族服 饰的纳西人,大多都是当地政府或商家雇来招揽客人的。” 一位当地的老奶奶和我

8、这样说道。丽江老宅大多数是土木结构,房屋的框架完全是由16根柱子支撑,最怕受到外力 的冲击或者水的侵蚀。有些客栈经营者把二楼的房间改造成标准间,也就是带独立 卫浴的结构。一旦排水设施出现问题,房间木结构受潮,对老房子造成很大的损害。如今的占城更像是商品街,小吃街,酒吧街的总称。这也是本人在丽江占城的 真切感受。占城小河两边密密麻麻全是酒吧,高亢的音乐此起彼伏,这条街十分喧 闹。酒吧内开怀畅饮、尽情热舞的青年和小桥流水旁身着民族服装的女孩,让人完 全找不到恬静惬意的生活情调。我不惊要问:是什么让这样一个这座雪山脚下曾经 的纳西族人世世代代桃源般的居所,如今却以“小资”和“情调”享有盛名,真不 知

9、是大幸还是大不幸?3.2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原因分析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知名度大大提高。为了创造出可喜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随之而来的是过度的失控的旅游开发。本人认为这是最普遍的影 响因素,不少名胜风景区的开发早已超标,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也正是现时 中国社会物欲横流,过分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一个缩影。多了一条生财之道,人们 定必想尽一切办法来赚取更高的利润,从而过度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致使古城的 商业气息愈加浓厚。同时,申遗的过程中也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而这些成 本有一大部分也是靠旅游收入来获取的。因此,过度商业化肯定和经济脱不了关系。述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致使丽江古城过度

10、商业化,那便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本 身。试问,没有需求何来市场?丽江古城成为新兴旅游景点后,来旅游观光的人多 t,商铺自然会如雨后春笋般增加,物价自然会抬高。虽然当地政府出台了关于 在丽江古城实行云南省风景名胜区准营证制度的通知的文件来限制商铺的数 量,但是却因执法力度不够,收到的成效也有限。其实,丽江本来就是茶马古道上 的商贸重镇,是一个由商而起、因商而兴、经商而盛的城市。但是,面对现代这么 大的旅游队伍,它也难逃过度商业化的厄运了。而且,丽江古城并不是商业化的特 例,中国很多历史名城也有同样的尴尬。4. 丽江古城的保护对策分析4.1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这些原则包括:(1)从城市整体发展进

11、行保护规划,而不单纯局部保护;(2) 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3)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4)研究特 色,发觉内涵;(5)整治修复过程中要“整旧如故”,而不是“返老还童”。4.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观点看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其实也并不反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关键在于如何 开发和利用,是破坏性的还是保护性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项目专 员木卡拉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些开发和保护措施应该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 在相应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他举例说,如果是庙宇或者历史建筑,利用时就应 该按照它在古代时的功效进行,这才是合理的,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赞成的利用

12、 方式。4. 3丽江古城的保护对策古城“商业化”关键把握好度,平衡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在保留丽江历史名城 特色的同时,还是要兼顾到经营方。古城规划,需围绕文化的核心,注重丽江古城 文化的维护。此外将历史古迹再现,并对博物馆、城楼等进行维修翻新增强古城文 化气氛。木人认为,将丽江古城的保护纳入制度化的轨道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木的。首先, 要吸取国外相关规定和条例的精髓,因地制宜地订出符合国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 护条例,依法保护丽江古城。另外,建立专项的管理委员会也是当务z急。除此z 外,成立保护基金,培养世界文化遗产专门人才等也是可行的。最后,还可以通过 对古城内遗址建筑的恢复,使景点周围逐渐形成商业区,致使核心区的商业氛围得 到淡化。5结论丽江古城是近年来文化旅游热点之一,如何将丽江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开 发、利用、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研究丽江古城过度商业化的原因和如何开 发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论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丽江古城“商业化”问题关键是把握好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