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血浆速冻机冷冻效果对比_第1页
两种血浆速冻机冷冻效果对比_第2页
两种血浆速冻机冷冻效果对比_第3页
两种血浆速冻机冷冻效果对比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两种血浆速冻机冷冻效果对比    杨桂林【关键词】血浆;速冻;中心温度血浆质量是保障血浆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科学合理的采集、速冻过程才可以保证血浆治疗的有效及安全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对血浆速冻的冷链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速冻是保证血浆质量特别是保存凝血因子的关键加工步骤1,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是速冻过程两个关键参数2,血浆中心温度下降速率与血浆质量成正比。为保证血站出库血浆质量,2018年1-10月我站对两种速冻机冷冻效果作比较,以期为指导临床做出理论指导,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2、我站无偿献血采集的400ml全血中所分离出的血浆。1.2 仪器   血浆速冻箱sdx-20型(天津正源);多美达平板接触式血浆速冻机mbf21(欧洲进口);智能温度监控探头(青岛海尔)。1.3方法1.3.1 观察指标:血浆中心温度下降至-30所用时间。每日15:00-17:00进行,采用相同方法记录血浆中心温度的变化,连续100日。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1.3.2 冷冻方法  国产速冻机法:将血浆速冻机预温至-50,将36袋200ml血浆分3层平铺,将智能温度监控探头嵌入第二层血浆袋正中下方,开始速冻。每隔10分钟记录监控探头温度,直至血浆中心温度降至-30。1.3

3、.3 平板接触式血浆速冻机  将速冻机预温,上下冷冻板的温度下降到-50,将36袋200ml血浆平铺于下冷冻板上,将智能温度监控探头嵌入血浆袋中间部位,关闭冷板,开始速冻;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监控探头温度。2 结果两种速冻机冷冻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 讨论国标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新鲜冰冻血浆的定义是:采集后储存于冷藏环境中的全血,最好在6小时(保养液为acd)或8小时(保养液为cpd或cpda-1)内,但不超过18小时将血浆分离出并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3。同时在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中提出了速冻的概念,明确速冻是保存凝血因子的关键加工步骤,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是两个关键

4、参数。血液经过采集、运输、分离制备后留给速冻的时间很紧,需要一个速冻时间短、速冻效果好的设备来完成速冻过程。血浆是通过成分分离机单采获得或全血采集后6-8h内在低温状态下离心制备而成,临床使用主要适应证是单个凝血因子缺乏、大量输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大面积烧伤、dic等4。不同制冷设备,导致血浆速冻成型时间存在差异,速冻设备的降温速率是影响速冻效果的主要原因。在血浆制备过程中,速冻是保存凝血因子的关键加工步骤,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是 2 个关键参数1。冷冻速率就是血浆制备过程的关键指标。在严格控制采集、运输、分离过程的时间、冷链基础上,在全血采集后6-8小时之内进行分离血浆,并放入到血浆速冻

5、机内进行速冻制备,然后观察血浆中心温度下降速率。排除采集、运输、分离过程时间、冷链因素影响,血浆分别放置不同速冻技术的设备进行速冻,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的探头检测各自的冷冻速度,观察是否存在差异。从试验结果可看出,两种速冻方法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速冻同样数量的血浆,平板接触式速冻机只要花费50分钟,血浆中心温度就能达到-30以下,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国产速冻机需要花费70分钟。从速冻的原理来看5,平板接触式速冻机采用的是两块冷板夹心法,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冷板上、下移动,配备的高灵敏度压力感应装置,能保证上、下冷板完全贴合接触血浆袋。通过高效压缩机使两块金属板稳定在-50的温度,血浆袋通过

6、与深低温的上、下冷板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接触多的是浆袋厚的中间部位,结冰是由浆袋中间向四周扩散,最后是边角。国产速冻机(天津正源)是采用冷板接触和空气对流技术,低温金属板下方有冷冻导管,同时加上强劲低温风冷技术,与金属板接触面是由中间向四周结冰,另一面是先四周后中间的结冰方式,由于不锈钢金属的热传导率是空气热传导率的上百倍,因此,相比风冷速冻机,平板接触式速冻机的降温效率非常高,降温过程所需时间更少,可以得到更多的凝血因子,得到更好质量的新鲜冰冻血浆。通过试验比较,我们認为平板接触式速冻机作为新型的血浆速冻设备具有降温速度快、时间短、效果好的优点,能满足新鲜冰冻血浆速冻的要求。唯一不足是速冻容

7、量不够大(一次最多冻36袋),不能满足大批量血浆的速冻。而血浆速冻机(天津正源)虽然速冻效果略低于平板接触式速冻机。但有容量大、大批量血浆速冻总体时间短的优点。血浆的制备、保存运输、融化、输注都应建立在科学标准化的操作规程范围内,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或方法不正确都可能影响血浆输注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障体系,努力提高血浆临床应用的疗效。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2刘川桥.不同时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观察.中国输血杂志,2014,27( 11) : 1172-1173.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4张婵,刘红伟,江晓春,等.融浆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部分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