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罗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_第1页
简评罗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_第2页
简评罗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_第3页
简评罗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_第4页
简评罗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评罗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作者:周丽旳发布时间:02-02-05【内容提要】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是与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不同的-种新的科学 研究思潮。主耍有六个研究主题,分别是:科学的反本质主义;科学实践的非解 释性;强调科学知识的物质性;强调科学实践的文化开放性;颠覆科学实在论或 科学的“价值中立说”;对认识批评或政治批评的承诺等。这一与众不同的研究 视角对传统命题的合理性提出挑战;丰富了科学研究的主题;开辟了科学研究的 新领域。【英文摘要】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a new researchmode which is d if

2、f e re nt from its social studies. the re are sixcommon themesin variousap proachesof cultural studiesofscientific knowledge establishing their dis tinctivespecific ity:scie ntific antiessentialism,nonexplanatory stance,emp hasisupon the materiality of science,cultural opennessof scientific pract ic

3、es,subversion of scientific realism ,a nd comm itme nt to epistemic and polit ical critic ism ,etc.this newperspective challe nges the rationality of tradi tionalproposition,enriches the subjects of science studies andopens a new research field of science.【关键词】科学知识/文化/社会scientific knowledge/culture/

4、society【正文】一、何谓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使得科学的多学科研究发生了引人眠 口的变化,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对科学的表述从根木上受到了来自科学的社 会视角的全面挑战,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建构论,比如爱丁堡学派的强纲 领,巴斯学派的建构主义一相对主义方法,科学对话语分析的应用,以及人种学 的实验室研究等等。社会建构论主张科学与技术的与境基本上是社会的(外在 的),并口因此把其看作是一种建构,而不是对内在属性的反映。尽管社会建构论一度有取代标准科学观之势,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争论 也非常激烈,但关于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还是走向了新的领域,那就是科学

5、知识的 文化研究。其代表人物是wesleyan大学的罗斯(joseph rouse)教授。他用“科 学的文化研究”指“对实践的各种各样的研究,科学知识藉此得以在特殊的文化 与境中被表达和坚持,并且被转化和扩展成新的与境。” 1这里的“文化”既指 异质的文化,如物质文化、社会实践、语言传统、社团等,也包括文化自身的结 构与意义。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主张知识是处于历史的和文化的情境之中的,并 且被政治地使用,但并不因此拒绝提供关于世界的知识,它指的是在历史、哲学、 社会学、人类学、女权主义理论以及文化批评中不同种类的知识类型。这种对科 学知识的理解与评价试图避免关于理性与实在论的争论。科学知识的文化

6、研究在反对将科学知识视为研究禁区这一点上,可以说与ssk 的强纲领及社会学的继承者并无二致。众所周知,曼海姆早期的知识社会学将自 然科学与数学排除在它的考察范围z外。同样地,美国科学社会学的默顿传统, 虽然的确关注自然科学,但却想当然地把对科学机构与科学规范的研究作为成功 的科学工作的内容。默顿学派己经注意到科学工作是怎样从体制与文化上得以表 达的,并且可以恰如其分地解释与既定的规范与方法的偏差何以发生,但也把科 学知识视为禁区,未做进一步的研究。大多数科学哲学或科学史工作则忙于区分 想象、推理与科学知识得以确立的证据等内在因素,而心理学与社会因素被理想 化地排除在认知反思z外。与之相对照,科

7、学知识的文化研究把科学知识的确认与文化实践之间的信息交流 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文化实践与文化形态经常被科学哲学家视为知识的外部因素 而忽略)。科学知识被看作是一种文化构成要索,这样就不得不通过对科学知识 的來龙去脉、所面对的境遇以及在这种境遇中的转化方式等等问题进行详细的研 究才能理解。从根本上说,科洋知识的文化研究既不想通过二者择一的认识框架 用社会因素代替知识的内在论解释,也不能保证人们当前所接受的科学知识在认 识上的自主性。与以往的社会建构论等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不同,科学知识的文 化研究具有自己的主题,并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围。二、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的研究主题尽管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本身多种多样

8、、充满争辩,但总是冇一些重大的共同的 主题使科学的文化研究与科学的其它理解方式区别开来。罗斯列举了科学的文化 研究的六个主题来说明这一学说的特征。1 科学的反本质主义。科学的文化研究反对科学本质说,它认为科学研究的实践、 成果与形式都是历史地变化的,无论在科学外部还是科学口身都是如此,但这并 不意味着不同的科学文化是自我封闭、不能互相交流的。仅就科洋实践内部的可 变性来说,就包括许多杲质的因素。比如研究手段的规模、精确性;技术的复杂 性、灵敏性;理论的清晰度以及理论独立性;研究客体的尺度、地点、机动性; 社会秩序;理论的复朵性以及理论与试验和观察实践的关系;描述与解释的相对 重要性;研究与交流

9、的制度机构等。忽视科学的异质性是造成对科学文化研究产 牛误解的重要因素:要么被误认为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合法化,要么被错误地等 同于那些将科学共同体跟其它群体混为一谈的认识论的相对主义。无论人们主张 科学知识优于其它认识实践,或者认为并不比其它认识实践好多少,都冇一个共 同的错谋预设,即认为科学知识是与其它任何文化实践不同的或相似的类型。“相 似的问题在试图区分口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时也显而易见。” 2(p6)这 些假定的基础在于他们都认为知识是表彖的,科学知识处于科学合法化的中心, 对知识的解释是利害攸关的。罗斯认为合法化问题只是-个理论上有效的概念, 理解科学要通过实践,而科学的文化研

10、究才是理解科学实践的最好的方法。2.对科学实践的菲解释性。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与社会建构论都把科学知识当作 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但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的最大不同是它们反对对 科学知识进行解释。社会建构论是典型的解释性的社会科学,它可以完全(或潜 在地)解释科学实践的认识成果,一些社会交流的词汇(如利益、协商等)被视 为足以理解科学工作。但是正如卡特赖特在物理学解释中注意到的,“科学解释 的目标就是用少数原则去覆盖各种各样不同的现象。某个理论的解释力來口它用 少量通俗易懂的表达概括各种各样案例的能力。但是这种解释力却付出了相应的 代价,就是束缚了我们真实地反映境遇的能力。” 3根据理论的解释

11、来说明现象 会限制被解释的现象之间的区别,无论那些区别是否受二者择一的解释框架的影 响,都是如此。例如,对科学实践内容的社会解释就没冇很好地考虑到这种实践 适合并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方式,科学的文化研究则很好地涉及到建构论研究认为 毫无问题的解释的可塑性。3强调科学实践的同部的、物质的特征。以往的科学知识通常被认为是-种与物 质实践相脱离的自由流动的观念体系,相反,文化研究强调在形成知识的过程屮, 特殊的复杂的工具与专门的材料的重要性、利用这些工具的技能和技巧,以及科 学交流与交换网络的特性,等等。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也许会回避这种对科学知 识的局部性的强调,但是他们必须看到以下事实,那就是倘若如此

12、,他们就会从 科学知识中排除掉绝大多数实验主义者、工具主义者甚至现象学家,而这些人通 常是最了解科学的人。然而,文化研究对知识的局部性与物质性的强调必须与这 些观点区分开,即主张局部知识是“默会的”(象波兰尼那样),或是“不可表达 的”(例如最近一些实验研究以科学知识的唯物主义解释来反对文化解释),在这 两种情况屮,物质实践都被描绘成不可言传的,因此都无法达到对文化研究的解 释。4更加强调科学的文化开放性。以往,普遍把科学共同体认为是相对自我封闭, 不与其它社会团体进行往來。即便对科学的文化研究富冇影响与启发的先驱库 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也强调学术独立、规范口主以及科学共同体的 统一。社

13、会建构论传统经常在这一点上追随库恩,强调社会利益或社会因素的相 互作用构成了科学共同体共同享有的信念、价值以及所关注的问题。但是,科学 知识的文化研究超越科学共同体与其它文化的界限,在它们之间不断进行交流。 拉图尔曾表达过对科学工作的开放性的看法,他认为“科学工作自身冇效地打破 了科学内部因索与外部因索、科学因索与社会因索的区别。” 4罗斯继承了拉图 尔的某些观点,但他认为,科学的文化建构是实践过程的集合,对实践过程的描 述就是“叙事”,并且叙事不可能一次性地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文化 建构也就是科学的叙事重构。5.对“实在论”与“价值中立”的颠覆。科学的文化研究对科学上长期存在的哲 学

14、问题,例如实在论与价值中立说,采取了颠覆性的立场。它不是在传统的答案 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提出挑战。作者:周丽旳发布时间:02-02-05一般而言,社会建构论多被认为是拒斥实在论的,因为它认为科 学描述的世界自身是社会地构成的,并11描述世界的目标也是可以社会地列举 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科学观。而科学的文化研究则被理解为“既反 对实在论,乂反对各种反实在论,包括社会建构论。” 2(p6)因为实在论者和反 实在论者都主张对科学知识的内容进行解释,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有 可以解释的固定的“内容”,对于我们的理论或表述世界的方式,都有事先确定 的物质事实。社

15、会建构论也不例外。与之相反,科学的文化研究反对与境与内容 的二元论,认为没有确定的与境来固定表述的内容。理论或实践对世界的解释也 不可避免地要向进一步的解释开放。在解释的实践中,科学的内外z分,其屮心 与边缘的界限等,一直处于争论之中,而不是早已固定的问题。问题是不要把所 有的解释都看作等同的,因为有些解释是至关重要的,而有些不是。文化研究也颠覆了真理的“价值中立说”这一命题。传统的对价值中立问题的讨 论使价值的概念具体化,就像实在论的争论试图使真理具体化一样。真理问题不 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很多关于意义、相关性、可理解性或证据负载z类的问题。因 此,价值中立的问题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很多问题。科学

16、的文化研究可以说开辟 了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就是历史地和文化地界定作为价值屮立的科学研究以及 科学知识的概念。6.对认识批评与政治批评的承诺。社会建构论者经常坚持这种观点,就是他们仅 仅描述科学知识被社会地生产出来的方式,而不涉及任何科学知识的认识价值与 政治价值。在这方面,他们的工作属于旧的传统,就是仅仅把价值中立设定为一 种科学理想。与之对照,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对文化与政治有更强的自反意义, 并且非常有特色地是没有逃避认识与政治的批判。他们找到了在科学与科学的文 化研究屮冇必然的利害关系的问题,并且把它们看作既是逻辑地又是自反地引起 的。科学的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多纳哈维也认为:“我们的

17、问题是怎样同 吋对所有知识主张与认识主体进行彻底的历史偶然性的解释,怎样对我们构成意 义的'符号技术'的认识进行批判地实践,怎样对真实世界的可靠解释冇一个冇 效的承诺。” 5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说到底是一项实践的任务,它的目的主要不 是为了解决理论上的分歧,而是在于,通过对制造意义的科学实践进行文化参与, 为科学活动构建起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来对世界的权威性知识进行建 构。当代科学活动几乎把所有文化群体都卷入到这项公共事业屮来了,作为参与 者,我们有责任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反思与批判。三、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意义1 对传统命题的合理性提出挑战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反对用任

18、何既成的观念与逻辑进行思考与设问,这样就可以 使其跳出i口有问题的窠臼与可能陷入的误区,而采取全新的思考方式。比如,对 科学的本质主义预设的否定,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一视同仁,对价值中立说的 颠覆等等,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往的科学研究几乎都试图找出科学的 本质主义的东西,或在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自然解释与社 会解释之间找到一个点。在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之前,儿乎没有人质疑这种二元 对立的思维方式的合理性。而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期待着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既 拒斥为科学寻求统一的根据和整体的合法化,又不对任何反科学主义的倾向任任 何让步。止确的做法莫过丁用重构的方式来对待合法化

19、问题,即把问题限定在科 学研究自身的情境z屮,而不是在这一情境z外去寻找解释的根据。如同罗斯所 说:“要是我们不去介入理性主义者与相对主义者的两难选择,也不以社会学来 取代认识论;要是我们用'所参与的世界'概念来取代'所观察的世界'概念, 问题或许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拒斥科学的整体合法化应该是一种实质的进 步。” 2(p295)因此,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力求在英美的语言分析传统与欧洲大 陆的解释学方法z间寻找到连结点,在科学文化的批判研究与建构研究z间保持 必要的张力,它想终结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兀t的纷争,并超越现代性与后现 代性之间人为的划界,等等。我们不能说它

20、的观点完全正确,但至少这种思考与 处理“前见”的方式,这种创新性思维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2丰富了科学知识的研究主题口从20 w纪70年代,对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渐成主流以來,大量的社会建构 论著作应运而生。尽管ssk内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论,但基本上没有摆脱社会 建构论的模式。而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就是将口光投 向更为广阔的实践与境。在社会因索或者是科学知识的自主因索之间,它采取了 更为客观的公止全面的立场。它拒绝各种定论,但并不拒绝为世界提供知识。其 开放态度与客观立场,加上其特冇的文化关怀使得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呈现出必 要的张力。在罗斯那里,他更关注科学实践中的物质力

21、量是如何转化为权力支配 的;其次,通过对科学叙事的重构,他更关注“解放”问题,即怎样才能摆脱主 流文化对边缘与弱势文化的支配。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科学的文化研究” 直接等同于对“科学文化”的研究。科学的文化研究当然也考察科学文化的活动 与现彖,但是这种考察屈于“后库恩时代”的科学论,是“后殖民”思潮的一个 有机的组成部分。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卬象,即认为科学的文化研究只不过是文 化研究的一个子集。这是一种误解。科学的文化研究绝非是对文化研究的简单延 伸,它的形成有其门身的思想源头与研究进路,并且也有与众不同的主题,这正 是其价值所在。3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如果说前面谈的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

22、究对科学研究的内容木身的贡献,那么在此 我们还要强调一点,就是该研究思潮对科学研究的方式与结构也是一种大的冲击 与完善。它既有研究主题,但又没有固定疆域,因为整个人类的实践与文化背景 都在它的视野z屮。它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方向提出一种冇益的启示,那就是以动 态、开放、发展的眼光去理解科学实践过程本身,科学知识不只是概念的,而是 流动的体系,它不只是独立自主的,也不只是社会建构的,而是处在无限的张力 之中。罗斯认为对科学知识的解释是动态的,科学知识不是具体化的,知识只是 一种唯名论的表示,而不具有实际意义,并且他对知识的动态解释是没有边界划 分的,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发现。因此,罗斯不仅反对合法化

23、的概念,还反对 福勒所说的统一的科学学,即科学的科学。他认为科学哲学和ssk都预设了-种 形而上学木体,这并非最好的解释。只有在开放的实践与境屮,才能完成这种动 态解释。当然,这种开放是有限度的,那就是尽可能遵循科学事实本身,注重局 部知识,更加关注科学实践的动态过程和开放性,对科学知识完成叙事重构,这 才是对科学研究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总之,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为我们进行科学知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它富含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挖掘。但是,不可否认,同任何理 论一样,这一-理论也有自己的局限也比如它仍然具有浓厚的相对主义成分,在 研究内容上比较含混和折衷,这种泛泛而谈和无所不包势必影响对貝体问题研究 的深刻程度;又比如它虽然对传统命题的设问方式等捉出疑问,其至起到了颠覆 性的作用,但并没有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