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黄斑病变中医症型研究及中药分类治疗_第1页
眼底黄斑病变中医症型研究及中药分类治疗_第2页
眼底黄斑病变中医症型研究及中药分类治疗_第3页
眼底黄斑病变中医症型研究及中药分类治疗_第4页
眼底黄斑病变中医症型研究及中药分类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眼底黄斑病变中医症型研究及中药分类治摘要目的:探讨眼底黄斑病变的中医症型与中药的分类 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10年临床中收治的180例眼底黄斑病变患者,分析并讨论其中医症型与中药的 分类治疗。结果:通过辨证论治将黄斑病变分为脾胃湿热型、 脾气虚弱型、肝肾亏虚型3个症型,治疗后amd、中浆、 中渗、高度近视及眼底黄斑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黄 斑、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影响黄斑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1.9%, 97.0%、91.3%, 88.5%. 93.4%、90.0%。结论: 通过辨证论治,并根据症型遣方用药,各型眼底黄斑病变均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关键词眼底黄斑病变;中医症

2、型;中药;分类治疗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 1674-4721 ( 2011 ) 03 ( b ) -102-02macular diseas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typeof treatmentzhu lihui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4, chi

3、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tinal disease macular degener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of type of treatment.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2006 to 2010, 180 patients treated in clinical macular lesions,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hi

4、nese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type and treatment. result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splee retype macular degeneration, weakness of temper,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type three patients, treatment after the amd, the pulp, the permeability, high myopia and macu

5、lar hemorrhage, macular impac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high retinopathy of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of macular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9%, 97.0%, 91.3%, 88.5%, 93.4%, 90.0%.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herbal prescription based on disease type, the type of macular diseases have

6、 received good treatment.key words macular lesions; tcm syndrome-type; chinese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黄斑病变是眼部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中心 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黄 斑囊样水肿,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等眼病以 及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影响较为严重。经过文献 报道可知,西医在这个方面疗效甚微,所以一般很多医院在 对于黄斑病变的治疗上多数采用中医,中医治疗对于黄斑病 变进行合理的分型,分型不同,则处理的处方用药各

7、异,所 以本文对黄斑病变进行分型,并且根据每种不同的类型对症 下药。本科通过近几年来对180例黄斑病变的中医的辨证分 析,以及常用中药的分类治疗进行探讨总结,以期为临床治 疗黄斑病变的辨证论治及处方遣药提供新的思路。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本院2006-2010年收治的住院及门诊眼底黄斑病变患者,共180例(301眼卜其中,男性96例,女性84例。180例黄斑病变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2o1.2辨证分型标准与方法根据1995年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辨证分型标准,将上述6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分为3型:脾胃湿热型,眼底黄斑部病变。全身症见呕恶、纳差、腹胀、舌质红、苔黄腻或

8、白腻、脉弦滑。中心性浆液性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oiretinopathy.csc ),是一种常见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多发生于2040岁的患者,其男女比例约为7:1。该病有自愈 倾向但易复发,患者的视力恢复一般较好,但部分病程较长 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中心相对暗点或视 物变形。因此,需引起医生及患者的关注,这种黄斑病变就 是属于此种类型。脾气虚弱型,黄斑部病变。全身症见食 欲不振、少气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 细。中心性渗岀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 性肉芽肿性炎症,炎症损伤bruch膜,进入视网膜下,造成脉 络

9、膜视网膜的出血和浆液性脱离,形成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 管(cnv),本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偏多,患者常表现 为单眼发病,视力急剧减退,有中心暗点及视物变形。肝肾 亏虚型,眼底黄斑部病变。全身症见腰膝酸软、头昏耳鸣、 舌质红、少苔、脉细弱。针对上述3种辨证分型,采用不同 的处方遣药。脾胃湿热型患者,治以清热化湿健脾为主,方 选三仁汤加减;脾气虚弱者,以健脾益气明目为主要治疗原 则,方选归脾汤加减;肝肾亏虚型患者,治宗补益肝肾、滋 阴明目法,方选杞菊地黄汤加减。2结果180例患者中,老年性黄斑变性(amd )组以及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影响黄斑组病例数及患眼数均高于其他组;中渗 组病例数及患眼均较少;

10、中浆组及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组病例 数及患眼数基本持平。辨证分型方面,老年性黄斑变性组以脾气虚弱型为主;中浆组以脾胃湿热型为主;中渗组以脾气 虚弱型为主;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组以脾气虚弱型为主;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影响黄斑以肝肾亏虚型为主;高血压视网膜病 变影响黄斑以肝肾亏虚型为主。治疗效果见表3。3讨论黄斑病变的病理范围在中医中被认为是“视瞻昏渺”、“视 瞻有异色”、”视物易形”、“暴盲”范畴,目前中医对其所属脏 腑和病机特征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认识,如:老年黄斑变 性。韦文贵1认为与肝肾心脾有关,从肝肾阴虚、心脾两虚、 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血瘀气滞论治。黄仲委等2、詹宇坚 等3认为以脾气虚弱为主;邓亚

11、平等4认为是肝肾不足多 见。由此可见大多认为老年黄斑变性与肝肾脾二脏有密切关 系。中浆。李全智5将其分为肝郁、气虚、和肝肾阴虚型。 王风山将其分为肝肾阴虚、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型。李柏 元7将其分为肝郁气滞、肝肾亏虚、痰湿化热型。中渗、 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李志英8将其分为肝气郁结、脾气虚弱、 阴虚火旺型。笔者对于黄斑病变的研究主要还可以结合辨证结果、地域特点(气候潮湿)、饮食习惯(喜食辛辣肥甘)等问题,|=|在综合了多年的经验后认为,黄斑病变的症型往往有脾气虚 弱、脾胃湿热、肝肾亏虚等3种,而其中以脾气虚弱型最多 见,脾胃湿热、肝肾亏虚次之。因此,临床诊治黄斑病变时,健脾益气、健脾化湿、补益肝肾为治本之法,利水渗湿、化 痰消瘀为常用的治标之法。参考文献1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80:79.2黄仲委,关国华,詹宇坚,等玻璃疣与中医辨证j 广州 中医学院学报,1990,7(3):133.3詹宇坚,关国华,黄仲委,等老性黄斑变性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研究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990,7(4):133.4邓亚平,谢学军驻景丸加减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初步观察附30例51眼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学院学 报,1989,12(2):25.5李全智.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72例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