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点拨的运用_第1页
生物课堂教学点拨的运用_第2页
生物课堂教学点拨的运用_第3页
生物课堂教学点拨的运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课堂教学点拨的运用马龙二中杨丽苹摘要: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來共同完成的一部交响乐,如 果说教师是乐队的指挥,学生是队员,点拨就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那么点拨方 法的实施就是教师对指挥棒的艺术运用。关键字:点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体态、语言、符号、课堂教学点拨,实为“指点、启发”之意。它是帮助人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理 清思路、找到最佳途径的一种艺术手段。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依情因时创造 性地采用灵活多变的点拨方法,必能使课堂奏岀张弛冇序、动静结合、抑扬顿挫 的优美旋律。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发掘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

2、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 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冇进。”学 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 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冇 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我在教学高中必修 模块2第3章第1节“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时候,就点拨学生自 己发现问题、提岀问题。如实验中包括冇两个小实验,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 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门2噬菌体

3、的具体因索和相关 的背景资料,例如,66岁的艾弗里的实验不令人信服的原因是没冇把蛋白质和d7a分开单独观察具作用,只有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而磷几乎都存在于dm 分子中。我如此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后面发现问题作好铺垫。然后,要求学生认真 观察这个实验,并11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 讨论。稍后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个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 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冇?二是其后的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很 低而非没有?三是为何首个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m)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 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四是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 而被

4、感染的人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冇深度的问题,我人喜 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 生释疑了。有人认为,教师释疑时要力求讲“全面、透彻、详细”,使学生心知 肚明。我以为这对学生学习是无益的。一位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 让学生自己去知识的海洋邀游。真所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 深者观蛟龙”。释疑的过程要结合教学的双方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 发展区,长期坚持这样的以兴趣激发疑问,再巧妙地解释疑问的教学方式和训练, 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二、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

5、生进行创造性学习o我认为探索就是i种很好 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廿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还在于让学 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 思维品质。高中必修模块2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如 果纯粹地按照教材讲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必定是 很表浅的,即使记住了,也只是“勿囹吞枣”。为了使学生认识与理解基因工程 技术,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1.首先重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与过程传 统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而难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 一种生物上。有何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6、,打破远缘杂交的不 亲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一连串的问题提岀來让学生思考、讨论,冇的学生 想出了 “植物嫁接” 2.嫁接后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和接穗亲本的性状完全是一样 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种的某个优点,而非全部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让 学生去讨论,他们想出诸如基因杂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转移等方法。 学生想到了这些,至此我的教学廿的也就实现了.因为这表明学生己领悟到了科 学家们当时为什么要创造基因工程这个技术和他们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 上,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假设、设计,怎样來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技术。他们 即使讲述得不是很完美,但也会想出很多方法。当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的

7、时候,我再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基因工程操作基本步骤示意图,并且与学生 共同总结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曲”:剪(剪取目的基因)一拼(目的基因与运 载体结合)一导(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检(目的基因和蛋白质的检测), 这时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我认为这样处理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 且能培养他们大胆假设和创新的科 学精神。三、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许多的知识点都很抽象,很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这是高中生物的 一个特点,学生因此无法形成具体直观的经验。所以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需 要将其转化成形象的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來讲解,这就需要运用类比方式來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例如

8、:我在教学高中模块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主 动运输”的知识点时,就利用一个学生很常见的事例去进行类比:当我们来到河 边要到对岸时,需要船工用船渡过对岸的情境。其中,河相当于膜.船相当于载 体,我们必须付钱相当于能量。这样一类比,学生对主动运输的过程及特点冇了 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然后进一步分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和逆浓度 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类比这种教学方法。效果非常 好.学生从中也掌握了当遇到抽象知识运用类比來帮助理解的办法。以上这些都手顿都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点拨的具体运用,总的来说,课堂教 学点拨的基本方法口j以归结如下:1. 语言点拨语言点拨

9、是指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 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其方法i般冇 以下几种:(1)助点。助点就是辅助性点拨。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 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吋,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 例如,当讲完“爬行类”吋,教师若直接让学生回答“为什么青蛙和鳖都能生活 在水中,又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但它们却不属同类生物”这一问题时,不少学 生冇一定困难。这时教师可设计几个带有启发性的阶梯问题进行点拨:二者的呼 吸方式有何不同?二者的皮肤有何不同?二者的生殖和发育有何不同?这样学 生便口j出表及里地抓住事物本质

10、,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 构。(2)旁点。旁点也称曲点、侧点。它是指教师不直接点明怎样思考,而是 间接的、从旁的、暗示的、曲折的进行点拨,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启发;或旁敲侧 击的暗示;或迂回曲折的诱导;或在问题的峰回路转处巧设标志,使其洞天叠出、 曲径通幽;或让学生从旧知孕育出新知的生长点;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 之有联系的相似点、相关点,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 最佳途径。例如讲“血液循环”吋,让学生回答“左心房连接的血管是动脉血管 还是静脉血管?其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这一问题,当学生答不上来 时,教师口j采用从旁点拨的方式进行启发:“和左心房

11、相连的血管的血液流向何 处?它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什么器官?这个器官的作用是什么? ”这样学生便会茅 塞顿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3)直点。直点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的点拨方 法。例如学生冇吋解答问题,尽管心中清楚,但曲于对个别词语的遗忘,或表述 水平有限,一吋难以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述,导致“水壶装饺子倒不岀來”的情 景,这时教师可直接给学生提供词语,帮助其越过语言障碍,得到答案。(4)辐点。辐点是教师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中心进而引发出与之相关或相同 的教学内容,即由点到面的点拨方法。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遗传工程”这段短文 时,可抓住克隆技术这个概念

12、,由点到面地进行点拨:克隆技术口j消除遗传疾病; 可制造人的各种器官口j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动植物町实施车间化生产等等。使 学生想得更多、看得更远,思维呈辐射状态,具有扩散性、广阔性、灵活性。(5)聚点。聚点即聚集点拨。它是与辐射点拨相反的一种点拨方法,是教 师为集中解决某一问题曲面到点、由此及彼进行点拨。例如讲“生物进化的规律” 时,教师可点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 征的异同,学生会不难发现生物的进化规律是:曲水生到陆生,曲简单到复杂, 出低等到高等,从而总结岀规律性的东西,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其思维具冇深 刻性。2. 体态点拨体态点拨,即教师借助体态进行点拨

13、的方法。体态也是一种语言,它是与语 言交流相对应而言的,也称非语言交流。它主要包括面部表情,手和脚的移动, 人际间的距离,讲话的速度、音量等。研究表明,体态语言的交流作用和效果不 但远远大于语言交流的作用和效果,也是任何语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 常见的体态语言有以下几种:(1)动作点拨。动作点拨是教师借助形象生动的动作、手势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点拨方式。 例如讲“蚯蚓运动”吋,教师口j用右手手掌手臂表示蚯蚓的身体,左手表示蚯蚓 的环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刚毛的作用,使之一伸一缩的运动;同时,让学生 同教师一起比划。这样就使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直观、形象的体态语言, 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4、,而且増添了学习的乐趣。(2)目光点拨。目光点拨是教师以目光为载体,十分巧妙地把教师要表达的十分复杂的愿 累、态度、情感迅速传递给学生的点拨方式。例如,上课铃一响,学生便向教室 鱼贯而入,此时教室里嬉闹谈笑声还会此起彼伏。教师走上讲台若以严肃的廿光 扫视全班,或紧盯调皮的学生,教室就会立即安静下來,学生马上会把注意力转 移到学习上來。再譬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吋,若给予信任的目光,学生便会 信心百倍;学生紧张时,教师若给予鼓励的目光,学生便会勇气倍增;学生回答 问题成功时,教师若投之以赞许的目光,学生会因尝到成功的喜悦而幸福万分。(3)表情点拨。面部表情是人的思想感情的显示,是人的内心世界最灵敏、最复杂、最准确、 最微妙的“晴雨表”。马卡连柯曾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 情的人不能做教师”。表情点拨正是教师借助面部表情潜在的调控作用,把-些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