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化试点方案_第1页
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化试点方案_第2页
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化试点方案_第3页
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化试点方案_第4页
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化试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月我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项目试点建设单位,为全面落实鄂教职成2014号文件精神,提升我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我校教学和管理的质量,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特制定“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一、概述、项目名称: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项目、学校概况(1)基本情况。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走出一条改革发展之路,被认定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示范中职学校,是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联合表彰单位、湖北省职业教

2、育先进单位、全国61个新型农民工培训点成员单位,拥有包括计算机及应用、农业机械精加工、机械制造技术、会计电算化四个省级重点(骨干)专业在内的十二个专业。学校占地面积205.3亩,建筑面积87342平方米,在校生规模2360人,专任教师217人,“双师型”教师108人,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35个(含生产性实训车间3个),设备总值1580 万元。,建有国家级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和省级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各一个,校园网经中国电信接入INTERNET,出口带宽为100M,实现了校园网内互联互通,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计算机核心技能大赛十强院落校”。时任省委书记罗清泉、孝感市委书记陶宏多次莅临学校检

3、查指导工作,并寄予了殷切希望。“上安职,学技能,升大学,走天下”成为社会的共识。(2)负责人情况。主要负责人:罗明发,男,1964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参编出版中职教材3本,发表多篇学术文章,是孝感市职业教育领域专家。项目负责人:施晓纹,男,1965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副校长兼工会主席,湖北省机电教研中心组教研员,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参编出版专业教材一本,参加国家级课题二项并顺利结题,被评为“安陆市十大名师”、“安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陆职教领域的“土专家。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及负责人:学校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为信息网络技术中心,中心

4、主任董申平,男,1968年出生,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编写出版教材2本,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并顺利结题,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是孝感、安陆两级技能大赛首席评委,孝感市、安陆市优秀教师。、试点工作目标、内容和期限加快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教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即实现校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成快速高效的校园网络,实现“班班通”到“人人通”,推进“办公、管理、教学、服务”的管理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习方式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教师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达到提高师生的工作

5、效率和学习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教研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计划用2年的时间(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全面完成教学信息应用系统与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预算及资金来源完成“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与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共需资金 312万元,其中:自筹32万元;争取地方财政支持50万元;校企合作争取外援5万元;运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创收 5万元;争取上级政策性支持 220万元。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1、教学管理信息化试点建设指导思想。(1)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改革办学模式: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支持学校多元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各方资源、技术、市场和

6、政策等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实力强、规模大、声誉好的示范学校,为职业学校规模化办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示范学校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他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在集团成员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发挥示范学校的辐射、带动和帮扶作用,将优势教学资源面向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共享。推进改革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目标下,通过全面的信息化手段,重点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使这些教育工作能够在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下有效地推行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之间,变单纯强调学为“学做合一”。通过信息的技术的普遍应用,建立完善学分制或选修制等

7、,逐步健全弹性学习制度,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学分制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果。通过在数字化校园中搭建信息平台有效管理学校与企业的项目合作,随时准确追踪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平台将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连接起来,构建终身学习平台推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模式。推进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遵循职业岗位工作实际和技能要求,有效辅助实践教学,推进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的教学模式。便于在多媒体教室中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

8、提高学生实训条件,降低学校实训成本,提升实训效果。推进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通过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2)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推进创新教学环境:通过数字化校园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建设具有数字化理念、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或称“工学教室”),基于信息技术,创设新型的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复合型教学环境,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做的协调统一。推进创新

9、应用:依照国家教学计划和职业岗位标准建立数字化的立体教材与配套资源。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传统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形成素材多样、动态更新、应用灵活的课程包,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数字化资源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中,实现优质资源的校内、校际和社会开放共享。推进创新教学方式:引入网络教学平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推进讨论式、探究式、协作式和自主学习等方式,强化工作过程导向等实践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手段,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支撑动态学习;建立项目库、案例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真实性;建设生产服务模拟场景,特别是通过数

10、字仿真、模拟流程、虚拟现实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展示知识、技术和生产服务岗位,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与学的效果。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教学过程与教育技术的有效整合。推进创新队伍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有效管理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更准确评价、分析、考核教师队伍。网络化的师资培训系统有助于提升学校教师的规划、协调、执行和学习能力。推进创新专业设置:通过信息平台有效掌握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推进创新管理制度:完善的校内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加强示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划、决策、执行和服

11、务能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有效管理招生、教学、资助、免费、就业、财务和资产等学校业务,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2、教学管理信息化试点建设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教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即实现校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成快速高效的校园网络,实现“班班通”到“人人通”,推进“办公、管理、教学、服务”的学校管理信息化;教师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实习实训仿真化,教学评价信息化,学生学习网络化、个性化,从而达到提高师生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教研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3、教学管理信息化试点建设具体目标

12、(1)更新观念规范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观,在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要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建设与应用,实现全体师生从被动应用到主动应用的过程转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服务习惯和指导原则。要根据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制定规范、严密、适应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取舍,充分吸收信息化条件下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先进经验,探索与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新方法、新理念。 (2)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购置存储设备:计划由现在的容量提

13、升到18容量,由于信息化条件下要有针对相关专业的大量视频、音频、及动画资源,专业群课程资源,还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免费学习的空间,信息化要得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则必须配置高容量的存储设备。服务器升级:由于过去学校的2台服务器的配置不能满足虚拟化技术及数据中心各软件管理平台的支撑环境,计划配置2台高性能服务器。网络改造: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的运行效率,有线网络到每个教室,无线网络覆盖学生宿舍,保证教师能在教室在线寻找优质资源进行教学,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自主上网进行学习。增加多媒体教室:在原来已有20个交互式一体机教室的基础上,再建10个投影仪多媒体教室,10个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实现%的教室能进行网络教学与

14、管理,基本上实现“班班通”。购置70个移动笔记本电脑:保证所有教师能进行移动办公与教学,保证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的应用深度。(3) 稳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教学资源库系统学校主要通过自主开发、校企合作开发及通过二次开发等途经建设全面优质的教学资源。第一、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合作研发优质的课程资源、电子图书、视频资源、互动学习资源、仿真教学资源等,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第二、可自主开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资源建设教师队伍,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研制、开发出适合课程教与学的特色资源,如音像、幻灯 、投影教材 、课件、论文、案例等大批教学资源,此外还可在资源库建设中注重引入评价激励机制,从学

15、校层面为学科资源库建设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逐步建立教师“协作、共建、共享、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建设工作机制。第三、学校可组织全体教师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将“教学做“一体化教案、单元测试卷、课件 、教学素材分类整理上传到学校资源库,进一步丰富完善教学资源库。第四、可组织企业与教师对有关专业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使这些资源变成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优质资源。教学展示系统目前我校的展示平台还局限于相关专业教学,还不能辐射到基础学科的教学,继续建设20个交互式一体机教室,争取“班班通”到每个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网络教学平台以课程为管理单元,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学校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教学管理,

16、实施混合式教学,开展行业培训。推荐使用针对职业院校设计开发的依能数字化校园平台YNedut的网络教学平台。其优点是与校园网其他核心应用紧密集成,在配置要求较低的硬件和开源软件平台上,依赖虚拟化技术、私有云技术、集群技术,搭建高性能、高可用性数字校园核心应用平台,支持主流的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 教学评估与在线考试系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网上考试,进度跟踪,在线调查等手段,实现对教学的绩效进行实时评估。()学校管理信息化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建设教务管理平台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数据量大,涉及面广,将教学管理各部门(教务处、教研室等)联成一个完整的数据整体,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加强信息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17、为教学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行政管理平台建设办公OA系统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模式,促进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实现学校日常办公事务和决策支持服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一体化。三、工作实施原则、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为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各部门、各阶段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细化,并结合总规和细化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针性地开展工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建设目标的内容,重点突出“建网、建库、建队、建制”的同时,分步实施

18、、具体落实。、突出应用、资源共享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目标,应用水平和效果是信息化水平的直接体现,坚持以应用为核心,注意技术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软硬件结合,以应用需求促进建设,适度超前规划。四、工作组织与管理方案:、成立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罗明发副组长:施晓纹成 员:刘道爽、董申平、邓伍平、陈彪、胡保勇、何建国、各学科教研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建设工作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协作和管理,逐步推进建设工作。、工作实施阶段划分和进度本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具体规划如下:2014年10月-2015年9月时间工作内容2014年10月12月制定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流程2

19、015年1月3月配置信息化基础设施2015年4月6月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2015年7月9月信息教学大赛化设计参赛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时间工作内容2015年10月12月基础网络通道建设2016年1月3月数据共享和交换系统2016年4月6月教务管理与校务管理系统建设2016年7月9月针对学校特色个性化开发实施2016年10月12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评估、项目资金分配预算本项目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应用建设方案,分两年进行建设,项目预算为312万元。具体明细如下:信息化系统功能说明解决方案预算基础设施系统2台服务器全校数据中心各种应用系统公用提供应用支撑功能,实现用户身份管理,权

20、限管理,文件管理等基础功能服务每台服务器配置:1、 2U机架式服务器2、 配置冗余电源3、 2颗Intel 至强6核心CPU4、 64GB内存5、 2块300G SAS硬盘做成raid16、 8GB FC HBA卡连接存储服务器VMware vSphere ESXi 5,带VMware vCenter管理中心,支持集群和应用系统实时迁移10万存储设备全校数据存储中心主存储配置:1、 2U,带冗余电源,双控制器2、 8GB FC接口,可最多直连4台服务器3、 6块600GB 15000转的SAS磁盘4、 6块7200转3TB SAS 2.0或SATA 3.0磁盘备份存储配置:1、 2U服务器,带

21、冗余电源2、 1000M网络接口NAS8块3TB 7200转SATA3.0磁盘10万430台式计算机350台进教室、80台更新微机室联想130万70台移动笔记本电脑保证全体老师能进行移动办公学习教学联想28万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教学资源电子化系统课件制作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共享/交换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案的创作,编辑,存储,以及教学资源的资源交换与共享校企合作自主开发二次开发22万教学展示系统电子教室网络学堂展示教学内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场所20个交互式一体机名师课堂多媒体教室52万协作与交互系统课堂实时交互在线答疑离线交流师生交互、同学交流、家校联系,答疑指导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化仿真平台12万教学

22、评估系统网上考试进度跟踪与评估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学生学习效果,学校运营状况的评估,并可根据结果提供改进建议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化仿真平台11万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网上选课学生信息系统教师信息系统课程安排教务及教学信息的管理系统教务管理平台15万校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资产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改善学校运营管理的水平行政管理平台7万校园网综合信息门户单点登录(SSO, Single Sign On)集成门户校园内各种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赋予学生/教师/领导/家长/系统管理员随时随地轻易获得各系统所提供服务的能力校园网综合管理平台10万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

23、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主体培训学习5万总计312、学校教掌管理信息化试点建设中难点的解决方法(1)实现教育信息化,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根据我校实际,下阶段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普及与提高,要求教师做到“四个会”:即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及上网浏览、会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教学资料,会熟练使用学校相关信息设备进行教育教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多渠道的培训机制;探索学校信息培训形式,根据学校特点,安排校本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帮助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各部门熟练掌握本部门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操作。培训要坚持骨干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采

24、取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2)运用信息技术服务社会。我们将继续与立足自身特点,从学科积淀和专业优势出发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走特色发展之路;多管齐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拓展社会服务空间。同时大力开展非学历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以四个重点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紧抓“专业建设助推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助推学校发展、服务社会助推学校声誉”的主线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 五、试点工作保障措施 1、政策制度规范保障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基础,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本校教育信息化的有关工作条

25、例、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做到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2、 经费支持保障以政府教育投入为主、学校自筹、企业合作投资、社会及其行业资助为辅。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财务制度。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做好每年年初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合理地进行基本建设和维护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 机制建全保障建立各项保障机制,以激励机制为主。对教师自制课件、开发优质教学案例、优质视频资源、参赛获奖的,要予以表扬、奖励。形成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氛围。4、 队伍支撑保障 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信息技术支撑队伍。学校在人员编制、稳定队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通过引进、培养、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形成一支能够全身心投入教育信息化校园建设与维护工作的稳定的技术支撑队伍。开展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系统使用培训,建立我校信息系统服务队伍。六、试点成果应用、 以建促用、以用促教,全校95%的教师能熟练自觉地运用数字化技术备课、教研、教学。通过学科教学、社团活动、技能竞赛、专家讲座、校园网等平台,加强在校学生在信息技术、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全校100%的学生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仿真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以建促研、以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