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胞结构超微生物——病毒PPT课件_第1页
非细胞结构超微生物——病毒PPT课件_第2页
非细胞结构超微生物——病毒PPT课件_第3页
非细胞结构超微生物——病毒PPT课件_第4页
非细胞结构超微生物——病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病毒的基本特征 病毒的种类 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的复制 病毒的培养 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课时安排1.5学时授课内容本章重点 病毒的基本特征 病毒的人工培养第1页/共20页一、病毒的基本特征:1、个体极小:单位:nm2、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 组成的生活物质。3、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为一种 生物,在细胞外为 一分子物质。4、繁殖方式复制 定义: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生物。 在活体外具有大分子的特征,在寄主体内具有生命的现象。5、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第2页/共20页第3页/共20页二、病毒的种类:按寄主范围划分 植物病毒:寄生于植物体内的病毒。

2、 动物病毒:寄生于动物体内的病毒。 昆虫病毒:寄生于昆虫体内的病毒。 噬菌体:寄生于微生物细胞内的病毒。三、病毒的形态结构:1、病毒子的形状及大小:形状:球状、杆状、蝌蚪状,少数为丝状、子弹状、砖形等。大小:一般为100nm 最大的:300450200250nm(动物痘病毒) 最小的:直径911nm(菜豆畸矮病毒)。病毒子:一个成熟的、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颗粒。第4页/共20页2、病毒子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病毒子核衣壳包膜 壳体核酸1)壳体: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由衣壳粒按一定的 方式,有规律的排列而成。衣壳粒:由一种或多种多肽折叠而成的蛋白质 亚单位。 衣壳粒的排列方式:螺旋对称、立体对称、复合对

3、称。作用:保护作用。 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 具有致病力、毒力、抗原性。第5页/共20页第6页/共20页第7页/共20页第8页/共20页第9页/共20页2)病毒核酸:病毒子的核酸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 RNA。 DNA多数为双链,少数为单链; RNA多数为单链,少数为双链。作用:决定病毒粒子的一切遗传性状。3)包膜:化学成分:蛋白质、脂类物质、多糖。 只有动物病毒、昆虫病毒具有包膜。四、病毒的复制: 1、吸附: 是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与寄主表面的受点 通过静电作用进行特异性结合的过程。第10页/共20页 2、侵入:不同的病毒侵入方式不同噬菌体:注入方式。动物病毒:内吞(胞饮)、移位(穿透)、 包

4、膜融合等。植物病毒:伤口、昆虫口器。 3、脱壳: 脱壳系指病毒侵入寄主后,由寄主产生的蛋白酶将包膜、壳体溶解,病毒核酸游离释放的过程。4、生物合成:指病毒核酸的复制与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核酸的复制在寄主细胞核或细胞质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核蛋白体内进行。5、病毒粒子的成熟与释放:释放方式:一次性释放、陆续释放。第11页/共20页第12页/共20页第13页/共20页五、病毒的培养一)病毒的培养方法二元培养。1、动物病毒的培养 鸡胚培养:接种512日龄鸡胚。 细胞培养:悬浮培养固定培养单层细胞培养 实验动物培养2、植物病毒培养活体植物培养3、噬菌体培养细菌坪培养二元培养:指用培养好的活体寄主接种 培

5、养病毒的培养方法。第14页/共20页二)病毒的培养特征 噬菌斑: 少量噬菌体与大量敏感细菌混合后 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而出现的无 细菌生长的空斑。 空斑:指动物病毒在单层细胞中生长,一个个 细胞被病毒蚀空而形成的空斑。 枯斑:指植物病毒在植物体内生长,杀死植物细胞, 在植物体表表现出来的枯斑。第15页/共20页 六、病毒的抵抗力 高温能杀灭病毒,低温对病毒无影响。 光线及其它各类辐射能杀灭病毒。 干燥对不同的病毒杀灭力不同,但能使各类 病毒生活力降低。 病毒对强酸、碱类物质、乙醇、酚类物质、 甲醛、氯化物等化学物质及氧化剂敏感。 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抗生素: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

6、的、能在较低浓度下选择 性地抑制或杀死其它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干扰素:病毒感染动物细胞后,由动物细胞产生的、能抑制 其它病毒感染的糖蛋白。第16页/共20页七、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1、水体中的病毒影响水体中病毒存活时间的因素: 病毒的类型; 水体温度; 水体淤泥。水体中病毒的来源:污水、空气、土壤、带 病毒的废弃物等。第17页/共20页2、土壤中的病毒影响土壤中病毒存活时间的因素: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病毒的来源:污水、带病毒的废弃物等。 3、空气中的病毒空气中病毒来源:污水、带毒土壤、人与动物 呼吸道排泄物等影响空气中病毒存活时间的因素: 辐射; 相对湿度及风速。第18页/共20页 思 考 题1、名词解释:病毒、噬菌体、二元培养、 噬菌斑、抗生素、干扰素。2、了解病毒的特征、种类及其结构。3、了解病毒的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