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终结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1.gif)
![病毒学终结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2.gif)
![病毒学终结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3.gif)
![病毒学终结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4.gif)
![病毒学终结版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42d4d82e-efe3-4af9-b402-69d9db80f43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制较细菌一、名词解释1. 复制周期 2. 顿挫感染 3. 缺陷病毒 4. 干扰现象 5. ts突变株 6. CPE 7. 包涵体 8. 干扰素 9抗原性漂移 10抗原性转变二、简答题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3. 简述ts突变株获得的条件及实际意义?4.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5.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DNA病毒科
2、名称?6.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RNA病毒科名称?7. 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8.简答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三、论述题1试述病毒性疾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制剂。2举例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3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4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复制周期:病毒增殖是复制,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复制一般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经过复制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2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内,细胞不提供酶、能量及必要成分,则不能合成病毒本身成分,或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与释放
3、。3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如丁型肝炎病毒。4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5ts突变株:就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即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则不能增殖。这是因为ts变异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或酶在较高温度下失去功能,故病毒不能增殖。6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7包涵体:是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到
4、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斑块,一般呈园形或椭园形,称为包涵体。包涵体由病毒颗粒或成分组成,也可是增殖痕迹。8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使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生物活性。9抗原性漂移:通常认为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部分人群对新毒株没有免疫力,引起小规模流行。一般认为是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10抗原性转变:流感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钟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由于与前一次流行株抗原结构相异,人们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一般认为是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二、简答题1(1)体积微小;(2)结构简单,仅含有一
5、种核酸;(3)严格寄生,只能在一定种类活细胞中增殖;(4)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2基本结构为核心和衣壳;辅助结构主要是包膜,有的病毒有其他辅助结构如触须样纤维。核心成分为核酸其功能:(1)决定病毒特性;(2)病毒复制;(3)具有感染性。总之核酸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衣壳的成分是蛋白其功能:(1)保护病毒核酸;(2)参与感染过程;(3)具有抗原性。包膜成分含蛋我糖和脂类,其功能:(1)维持病毒结构完整性;(2)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3)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3ts株是条件致死性突变株,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ts突变株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
6、下不能增殖。Ts株可用于疫苗株筛选。4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属DNA病毒的病毒科有:小DNA病毒科如细小DNA病毒B19;乳多空病毒科如人乳头瘤病毒;腺病毒科如腺病毒;肝DNA病毒科如HBV;痘病毒科如天花病毒;疱疹病毒科如单纯疱疹病毒等。6属RNA病毒的病毒科有:小RNA病毒科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黄病毒科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如HIV和HTLV;正粘病毒科如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如麻疹病毒;弹状病毒科如狂犬病病毒。7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ELISA试验及蛋白印迹技术。8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特点(1)抗病毒作用无
7、特异性;(2)干扰素作用有种属特异性;(3)干扰素是作用于细胞,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发挥作用的,并不是干扰素直接作用于病毒。三、论述题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主要有:(1)减毒活疫苗,是用自然或人工选择法来筛选对人毒力低或无毒的变异株病毒,制成活疫苗用于主动免疫,如牛痘苗、麻疹疫苗等。(2)灭活疫苗,经适当方法使病毒灭活而不影响其抗原性制备的疫苗。(3)亚单位疫苗,是用化学试剂裂解病毒,提取其包膜或衣壳的成分,除去核酸而制备的疫苗。(4)多肽疫苗,用病毒表面抗原的多肽成分制备的疫苗。(5)基因工程疫苗,即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有免疫血清和丙种球蛋白,或与细胞免疫有关的转移因子
8、等。2持续性感染包括:潜伏感染,其特点是长期潜伏在人体特定组织或细胞内,与机体保持相对平衡。当受某些因素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激活而出现临床症状,如HSV 潜伏在三叉神经节,激活后引起唇疱疹。慢性病毒感染是于急性感染后病毒仍长期存在于体内,引起慢性过程。患者有临床症状,并能经常地或间歇地排出病毒。如乙肝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其特点是潜伏长,发病慢。病原有两类:一类是逆转录病毒,如HIV;另一类是朊粒,如库鲁病。麻疹缺陷病毒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也属慢发病毒感染。3(1)溶细胞作用,病毒感染细胞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2)稳定状态感染,引起细胞膜成分改变使细胞融合,形成
9、多核巨细胞;细胞膜表面出现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3)细胞凋亡;(4)包涵体形成;(5)细胞转化和增生,肿瘤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导致细胞损伤和溶解,而是引起细胞转化;(6)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整合。4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的产生。侵袭力包括细菌的吸附和侵入、繁殖与扩散及抵抗机体的防御功能的能力。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细菌相比有两个特点;病毒有严格的寄生性,它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病毒的致病作用是以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为基础,包括引起溶细胞、细胞膜变化、基因整合及细胞发生转化和增生等。病毒性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是因为病毒有组织亲嗜性,造成官器包括免疫系统的
10、损伤,引起炎症和免疫病理性损伤,因此病毒的致病复杂。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C含有DNA和RNA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A微米(m) B毫微米(nm)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E微微微米(am)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B有包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衣壳
11、 B核酸C衣壳 D包膜 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A腺病毒 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 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A流感病毒 B腺病毒C痘类病毒
12、0; 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A核酸 B衣壳C包膜 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复制 B二分裂C分枝 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D对脂溶剂敏感性E免疫原性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
13、质蛋白C构成病毒衣壳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 B麻疹C脊髓灰质炎病毒 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AECHO病毒 B麻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E所有病毒对脂溶
14、剂都敏感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 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 D表型混合E互补作用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A交叉复活 B多重复活C温度敏感性变异 D互补作用E表型混合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A含有DNA和RNAB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C含有核蛋白体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E对抗生素敏感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
15、的特点是:A能通过细菌滤器B对抗生素不敏感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18无包膜的病毒是:A疱疹病毒B披膜病毒C流感病毒D腺病毒E狂犬病病毒【B型题】A 衣壳 B 核酸C 包膜 D 核衣壳E
16、壳粒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A 裸露20面体对称型B 裸露螺旋对称型C 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D 有包膜螺旋对称型E 复合对称型24流感病毒是:D25肠道病毒是:A26噬菌体:E27单纯疱疹病毒:CA 有包膜RNA病毒B 无包膜RNA病毒C 有包膜DNA病毒D 无包膜DNA病
17、毒E 缺陷病毒: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A29丁型肝炎病毒:E30乙型肝炎病毒:C31腺病毒:32 戊型肝炎病毒:BA正粘病毒科B副粘病毒科C披膜病毒科D肝DNA病毒科E小核糖核酸病毒科33麻疹病毒属于:B34流感病毒属于:A35甲型肝炎病毒属于:E36风疹病毒属于:C37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X型题】38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病毒有:A腺病毒B流感病毒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39螺旋对称的病毒有A麻疹病毒 B狂犬病病毒C副流感病毒 &
18、#160; D柯萨奇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40有包膜的病毒是:AHIV BEB病毒C柯萨奇病毒 DECHO病毒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41无包膜病毒有A森林脑炎病毒 B腺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 D巨细胞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42病毒非遗传性变异包括:A互补作用 B加强作用C基因重组
19、0; D表型混合E基因突变43有关包膜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出芽释放B包膜上多有刺突C包膜含有宿主细胞膜的化学成分D对脂溶剂敏感E易侵入肠道并在肠粘膜细胞中增殖44关于病毒复制叙述正确的是:A只能在活细胞内复制B从宿主细胞获得能量C复制过程中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和传染性D早期蛋白能抑制宿主细胞核酸与蛋白质合成E晚期蛋白是病毒的结构蛋白45病毒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穿入 B脱壳C生物合成 D形成始体E装配与释放46持续感染类型包括:A隐性感染B潜伏犬感染C慢发病毒感染D急性感染
20、E慢性感染47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包括:A抑制病毒增殖B抑制肿瘤细胞生长C免疫调节作用D使机体产生抗病毒中和抗体E直接杀伤靶细胞48能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脊髓灰质炎病毒B风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DHIVE柯萨奇病毒B组49可能与持续感染发生有关的因素是:A病毒抗原性弱,机体难以产生免疫B机体免疫力低下,不能清除病毒C病毒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长期共存D病毒存在受保护部位,逃避免疫作用E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包涵体50测定病毒在组织培养中增殖的指标是:APFUB细胞融合CCPED培养液PH的变化E红细胞吸附51预防病毒病获得成效的疫苗是:A小儿麻痹疫苗B流感疫苗C乙肝疫苗D牛痘苗E风疹疫苗二、名词解释1复
21、制周期:病毒增殖是复制,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复制一般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经过复制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2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内,细胞不提供酶、能量及必要成分,则不能合成病毒本身成分,或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与释放。3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如丁型肝炎病毒。4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5ts突变株:就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即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则不能增殖。这是因为ts变异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或酶在
22、较高温度下失去功能,故病毒不能增殖。6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7包涵体:是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斑块,一般呈园形或椭园形,称为包涵体。包涵体由病毒颗粒或成分组成,也可是增殖痕迹。8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使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生物活性。9PFU:是检查和滴定病毒感染性的方法,原理:稀释不同浓度病毒加入单层细胞培养瓶中,病毒吸附后加一层
23、琼脂,使病毒在单层细胞培养中有限扩散,每个有感染性病毒,可形成病灶,经活性染料使活细胞着色,病变细胞不着色,肉眼可见蚀斑,每个蚀斑由一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复制,称为蚀斑形成单位(PFU)。10血凝抑制试验:有血凝素(HA)的病毒能凝集人或动物红细胞,称为血凝现象,血凝现象能被相应抗体抑制称为血凝抑制试验,原理是相应抗体与病毒结合后,阻止病毒表面HA与红细胞结合,常用于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及黄病毒等的辅助诊断、流行病调查,也可用于鉴定病毒型与亚型。10.血凝抑制试验三、简答题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1)体积微小;(2)结构简单,仅含有一种核酸;(3)严格寄生,只能在一定种类活细胞中增殖;(
24、4)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基本结构为核心和衣壳;辅助结构主要是包膜,有的病毒有其他辅助结构如触须样纤维。核心成分为核酸其功能:(1)决定病毒特性;(2)病毒复制;(3)具有感染性。总之核酸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衣壳的成分是蛋白其功能:(1)保护病毒核酸;(2)参与感染过程;(3)具有抗原性。包膜成分含蛋我糖和脂类,其功能:(1)维持病毒结构完整性;(2)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3)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3. 简述ts突变株获得的条件及实际意义?ts株是条件致死性突变株,是温度敏感性
25、突变株。ts突变株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不能增殖。Ts株可用于疫苗株筛选4. 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DNA病毒科名称?属DNA病毒的病毒科有:小DNA病毒科如细小DNA病毒B19;乳多空病毒科如人乳头瘤病毒;腺病毒科如腺病毒;肝DNA病毒科如HBV;痘病毒科如天花病毒;疱疹病毒科如单纯疱疹病毒等。6.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RNA病毒科名称?属RNA病毒的病毒科有:小RNA病毒科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黄病毒科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如HIV和HTLV;正
26、粘病毒科如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如麻疹病毒;弹状病毒科如狂犬病病毒。7.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ELISA试验及蛋白印迹技术。8. 简答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特点(1)抗病毒作用无特异性;(2)干扰素作用有种属特异性;(3)干扰素是作用于细胞,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发挥作用的,并不是干扰素直接作用于病毒。四、论述题1试述病毒性疾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制剂。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主要有:(1)减毒活疫苗,是用自然或人工选择法来筛选对人毒力低或无毒的变异株病毒,制成活疫苗用于主动免疫,如牛痘苗、麻疹疫苗
27、等。(2)灭活疫苗,经适当方法使病毒灭活而不影响其抗原性制备的疫苗。(3)亚单位疫苗,是用化学试剂裂解病毒,提取其包膜或衣壳的成分,除去核酸而制备的疫苗。(4)多肽疫苗,用病毒表面抗原的多肽成分制备的疫苗。(5)基因工程疫苗,即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有免疫血清和丙种球蛋白,或与细胞免疫有关的转移因子等。2举例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持续性感染包括:潜伏感染,其特点是长期潜伏在人体特定组织或细胞内,与机体保持相对平衡。当受某些因素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激活而出现临床症状,如HSV潜伏在三叉神经节,激活后引起唇疱疹。慢性病毒感染是于急性感染后病毒仍长期存在于体内
28、,引起慢性过程。患者有临床症状,并能经常地或间歇地排出病毒。如乙肝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其特点是潜伏长,发病慢。病原有两类:一类是逆转录病毒,如HIV;另一类是朊粒,如库鲁病。麻疹缺陷病毒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也属慢发病毒感染。3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1)溶细胞作用,病毒感染细胞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2)稳定状态感染,引起细胞膜成分改变使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膜表面出现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3)细胞凋亡;(4)包涵体形成;(5)细胞转化和增生,肿瘤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导致细胞损伤和溶解,而是引起细胞转化;(6)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整合4试述病毒致
29、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的产生。侵袭力包括细菌的吸附和侵入、繁殖与扩散及抵抗机体的防御功能的能力。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细菌相比有两个特点;病毒有严格的寄生性,它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病毒的致病作用是以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为基础,包括引起溶细胞、细胞膜变化、基因整合及细胞发生转化和增生等。病毒性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是因为病毒有组织亲嗜性,造成官器包括免疫系统的损伤,引起炎症和免疫病理性损伤,因此病毒的致病机制较细菌复杂。医学病毒学部分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1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核酸_和_蛋白质_。2病毒体结
30、构由_核心_和_衣壳_组成,又称为_核衣壳_。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类型是_慢病毒感染_,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见感染类型是_隐性感染_,发病可表现为_急性感染。疱疹病毒在原发感染后都引起_潜伏感染_。4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_吸附_,与隐蔽期有关的是_生物合成_。5鉴别病毒是否具有包膜,通常可采用_脂溶剂。6包膜病毒体的释放方式主要是_出芽_,麻疹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形成_细胞融合_。7可将自身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的病毒主要有_逆转录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疱疹病毒(CMV、EBV、HSV任一)_。8干扰素的主要功能有_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9病毒的繁殖方式为_复
31、制_,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导致细胞的病理变化称为_致细胞病变效应(CPE)_。10病毒的生物合成包括_基因组(核酸)复制 和 蛋白质合成_二大重要步骤。11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_五个阶段。12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结构蛋白,功能蛋白_两类13病毒的穿入方式主要有_包膜和细胞膜融合,病毒胞饮_两种。14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细胞裂解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出芽_方式释放。15正链RNA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_ mRNA _,在细胞的_核糖体 上转译病毒蛋白质。16单链RNA病毒的核酸类型有_正链RNA,负链RNA,含逆转录酶的正链RNA_ 三
32、种。17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_冷_不耐_热_。加热_56_30_min即可使病毒失去_感染性_,称为_灭活_18病毒污染器具的消毒可采用_13盐酸溶液_浸泡;保存含病毒的组织块可用_50中性甘油盐水 。19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_消化道_传播,在机体内通过_血液_播散。狂犬病毒在机体内通过_神经_播散。20病毒的持续感染包括_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感染_。21病毒感染可引起的细胞病变包括_细胞裂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转化 22人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_ I型_型干扰素,T淋巴细胞产生_ II型_型干扰素。23机体抗病毒免疫中,主要的非特异性因素是_干扰素_和_ NK细胞_
33、。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主要依靠_ Tc细胞_。24抗体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主要包括_中和_作用和清除_游离(或细胞外)_病毒。二、A型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括号里)1可直接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 B )A光学显微镜观察 B电子显微镜观察 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 E超过滤法2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 C
34、 )A衣壳 B包膜 C核酸 D刺突 E核蛋白3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 B )A无细胞结构 B含两种核酸 C对抗生素不敏感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 E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4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 B )A来源于宿主细胞
35、 B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 C可被脂溶剂溶解D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 E具有抗原性5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 C )A保护病毒核酸 B组成病毒抗原 C决定病毒的致病特点D裸露病毒体吸附细胞的结构 E壳微粒数目是病毒分类依据
36、6病毒体的定义是( E )A无感染性的前病毒 B无包膜的裸露病毒 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D可独立生存的病毒 E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7病毒体核心的主要物质是( C )A磷酸 B蛋白质 C核酸 D类脂 E肽聚糖8病毒感染造成细胞损伤的因素中
37、不包括( A )A中和抗体直接溶解靶细胞 BTc细胞直接杀死靶细胞C病毒大量增殖损伤靶细胞 D病毒引起细胞融合E包涵体干扰细胞正常代谢9病毒的致病物质是( D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热原D蛋白质和核酸 E侵袭性酶10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减毒活疫苗是( C )A狂犬疫苗 B乙肝疫苗 C脊髓灰
38、质炎口服糖丸疫苗D乙脑疫苗 E卡介苗11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 )A单股正链RNA B单股负链RNA C双股RNA D双股DNA E单股DNA2与病毒复制中的隐蔽期有关的是( D )A吸附
39、;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装配和释放13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 E )A细胞裂解释放 B细胞融合释放 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D出芽释放 E整合释放14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 B )A细胞表面的受体
40、;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 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D病毒的衣壳 E病毒的包膜15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为( E )A单股负链RNA B单股正链RNA C单股正链DNA D单股负链DNA E单股
41、正链RNA 二聚体16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 D )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B依赖RNA的RNA聚合酶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E胸腺嘧啶激酶17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 D ) A基因变异 B基因转化 C噬菌体转导D逆转录&
42、#160; E基因重组18易发生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D )A轮状病毒 B流感病毒 C麻疹病毒D疱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19干扰素的本质是( E )A病毒抗原
43、 B受病毒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 C缺陷病毒编码的蛋白D抗病毒化学制剂 E受病毒感染后细胞产生的蛋白质20下列抗病毒免疫因素中,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因素是( C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补体 E抗体21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 D
44、; )A抑制病毒吸附 B阻止病毒穿入 C抑制病毒生物合成D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E阻止病毒释放22抗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 A)A阻止病毒吸附 B激活补体杀伤靶细胞 CADCC效应D降解病毒核酸 E增强吞噬
45、细胞的吞噬杀伤活性三、名词解释1病毒体 2吸附 3核衣壳 4干扰素 5包涵体 6病毒复制 7复制周期 8致细胞病变效应(CPE) 9隐蔽期 10缺陷病毒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主要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具体包括:(1)经黏膜侵入,常见经
46、呼吸道,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经消化道,如甲型肝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经泌尿生殖道,如HIV、疱疹病毒。经眼结膜,如腺病毒。(2)经皮肤侵入,包括经注射、输血、动物咬伤、昆虫叮咬、和经皮肤微小伤口入侵。如 乙型肝炎病毒、HIV经注射和输血侵入机体;狂犬病毒经疯狗咬伤侵入;乙脑病毒经蚊叮咬入侵;人乳头瘤病毒经皮肤微小伤口入侵。(3)经胎盘、产道侵入,由感染母亲经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传给其胎儿或新生儿,如疱疹病毒、风疹病毒。2举例说明病毒在体内播散的途径。病毒在体内播散的途径:(1)经血液和淋巴液播散,如HIV、HBV、麻疹病毒等。(2)经神经播散,如疱疹病毒、狂犬病毒。(3)局部播散
47、,如流感病毒、人乳头瘤病毒。3简述病毒复制各期的主要特点。病毒复制各期的特点主要有:(1)吸附期:主要取决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2)穿入期:主要以包膜融合和病毒胞饮方式进入细胞。(3)脱壳期:在宿主溶酶体酶和(或)病毒脱壳酶作用下脱去衣壳,游离出核酸。(4)生物合成:分病毒核酸复制和病毒蛋白质合成二大步骤核酸复制:双股D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主要在细胞核内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酶,通过半保留复制;R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一般在细胞质内,病毒自身携带或编码复制酶和转录酶。蛋白质合成:分m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两个过程。单股RNA病毒有三种类型:正链RNA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mRNA;负链RNA病毒需先转
48、录出正链RNA作为mRNA;逆转录病毒先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出DNA, 然后以前病毒的形式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再转录病毒mRNA。4病毒侵入细胞后可产生哪些致病效应?(1)细胞裂解死亡。如裸露病毒体的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的感染,由于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病毒,同时病毒复制阻断了细胞的正常代谢,造成细胞裂解死亡。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感染。(2)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包括细胞膜抗原改变,如带有病毒抗原,或细胞膜损伤暴露新抗原。这些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对其进行识别和杀伤。细胞膜融合,如麻疹病毒的融合蛋白可是邻近细胞互相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影响细
49、胞功能而使细胞死亡。细胞内形成包涵体,如疱疹病毒和狂犬病毒均可在细胞内形成包涵体,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3)细胞转化。如肿瘤病毒、乙肝病毒等可将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引起宿主细胞转化,成为肿瘤细胞。5举例说明病毒潜伏感染和隐性感染的区别。(1)肠道病毒感染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约1/3表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一般病毒最终被清除,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抵抗再次感染。(2)疱疹病毒的感染大多都可引起潜伏感染,如VZV、HSV的初次急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脊髓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便急性发作。在潜伏期体内
50、查不到病毒,即使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也无法清除潜伏在细胞内的病毒,无法阻止潜伏病毒的再次发作。6简述病毒体的结构及化学组成。(1)核心:由核酸(DNA或RNA)构成病毒核心。病毒体的核酸由双股或单股DNA或RNA分子构成,为病毒的基因组,蕴藏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可控制病毒的复制增殖,亦是病毒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并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性和感染类型。某些病毒的核心内还有蛋白和复制酶。(2)衣壳:由包裹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组成。衣壳由一定数量的壳微粒组成。不同病毒的壳微粒可分别按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方式排列。核酸加衣壳构成核衣壳。裸露病毒体即由核衣壳组成,是最简单的病毒体。(3)包膜与包膜子
51、粒(刺突):包膜病毒体在核衣壳外尚有包膜,由类脂、蛋白和糖蛋白构成。包膜是病毒从宿主细胞内出芽释放时从宿主细胞获得的。在病毒包膜表面,有病毒编码的蛋白呈钉状、棒状或蘑菇状突起,称为刺突,也叫包膜子粒。7简述病毒衣壳和包膜的生物学意义。(1)保护病毒。(2)致病性:裸露病毒体的衣壳蛋白和包膜病毒体的包膜刺突可吸附细胞,介导病毒感染细胞并决定感染的宿主范围。有些病毒的衣壳蛋白对细胞有毒性。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原性可引起机体的超敏反应导致宿主细胞损伤。(3)抗原性: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均有良好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分为保护性免疫如产生中和抗体;病理性免疫应答如引起超敏反应。抗原性还可用于
52、病毒感染的诊断和病毒的鉴定。(4)病毒鉴定依据:根据衣壳的对称形式、衣壳壳微粒数目、有无包膜等对病毒进行分类。医学病毒学部分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核酸_和_蛋白质_。2病毒体结构由_核心_和_衣壳_组成,又称为_核衣壳_。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类型是_ _,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见感染类型是_,发病可表现为_。疱疹病毒在原发感染后都引起_。4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_,与隐蔽期有关的是_。5鉴别病毒是否具有包膜,通常可采用_。6包膜病毒体的释放方式主要是_,麻疹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形成_。7可将自身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的病毒主要有
53、_、_和_。8干扰素的主要功能有_、_和_。9病毒的繁殖方式为_,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导致细胞的病理变化称为_。10病毒的生物合成包括_和_二大重要步骤。11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_、_和_五个阶段。12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和_两类。13病毒的穿入方式主要有_和_两种。14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方式释放。15正链RNA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_,在细胞的_上转译病毒蛋白质。16单链RNA病毒的核酸类型有_、_和_ 三种。17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_不耐_。加热_min即可使病毒失去_,称为_。18病毒污染器具的消毒可采用_浸泡;保存含病毒的组织块可用_。1
54、9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_传播,在机体内通过_播散。狂犬病毒在机体内通过_播散。20病毒的持续感染包括_、_和_。21病毒感染可引起的细胞病变包括_、_和_。22人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_型干扰素,T淋巴细胞产生_型干扰素。23机体抗病毒免疫中,主要的非特异性因素是_和_。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主要依靠_。24抗体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主要包括_作用和清除_病毒。 二、A型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括号里) 1可直接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 B ) A光学显微镜观察 B电子显微镜观察 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 E超过滤法2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
55、是( C ) A衣壳 B包膜 C核酸 D刺突 E核蛋白3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 B ) A无细胞结构 B含两种核酸 C对抗生素不敏感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 E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4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 B ) A来源于宿主细胞 B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 C可被脂溶剂溶解D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 E具有抗原性5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 C ) A保护病毒核酸 B组成病毒抗原 C决定病毒的致病特点D裸露病毒体吸附细胞的结构 E壳微粒数目是病毒分类依据6病毒体的定义是( E )A无感染性的前病毒 B无包膜的裸露病毒 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D可独立生存的病毒 E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7病毒体核
56、心的主要物质是( C ) A磷酸 B蛋白质 C核酸 D类脂 E肽聚糖8病毒感染造成细胞损伤的因素中不包括( A ) A中和抗体直接溶解靶细胞 BTc细胞直接杀死靶细胞 C病毒大量增殖损伤靶细胞 D病毒引起细胞融合E包涵体干扰细胞正常代谢9病毒的致病物质是( D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热原质 D蛋白质和核酸 E侵袭性酶10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减毒活疫苗是( C ) A狂犬疫苗 B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口服糖丸疫苗D乙脑疫苗 E卡介苗11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 ) A单股正链RNA B单股负链RNA C双股RNA D双股DNA E单股DNA12与病毒复制中的隐蔽期有关的
57、是( D )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装配和释放13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 E ) A细胞裂解释放 B细胞融合释放 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 D出芽释放 E整合释放14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 B ) A细胞表面的受体 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 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 D病毒的衣壳 E病毒的包膜15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为( E ) A单股负链RNA B单股正链RNA C单股正链DNA D单股负链DNA E单股正链RNA 二聚体16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 D ) 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B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E胸腺
58、嘧啶激酶17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 D ) A基因变异 B基因转化 C噬菌体转导 D逆转录 E基因重组18易发生潜伏感染的病毒是(D ) A轮状病毒 B流感病毒 C麻疹病毒D疱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19干扰素的本质是( E ) A病毒抗原 B受病毒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 C缺陷病毒编码的蛋白D抗病毒化学制剂 E受病毒感染后细胞产生的蛋白质20下列抗病毒免疫因素中,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因素是( C )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补体 E抗体21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D ) A抑制病毒吸附 B阻止病毒穿入 C抑制病毒生物合成D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E阻止病
59、毒释放22抗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 A ) A阻止病毒吸附 B激活补体杀伤靶细胞 CADCC效应D降解病毒核酸 E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活性 三、名词解释 1病毒体 2吸附 3核衣壳 4干扰素 5包涵体 6病毒复制 7复制周期 8致细胞病变效应(CPE) 9隐蔽期 10缺陷病毒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2举例说明病毒在体内播散的途径。3简述病毒复制各期的主要特点。4病毒侵入细胞后可产生哪些致病效应? 5举例说明病毒潜伏感染和隐性感染的区别。 6简述病毒体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7简述病毒衣壳和包膜的生物学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核酸,蛋白质2核心,衣壳,核衣壳3慢病毒感染,隐性感染,急性感染,潜伏感染4吸附,生物合成5脂溶剂6出芽,细胞融合7逆转录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疱疹病毒(CMV、EBV、HSV任一)8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9复制,致细胞病变效应(CPE)10基因组(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11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12结构蛋白,功能蛋白13包膜和细胞膜融合,病毒胞饮14细胞裂解,出芽15mRNA,核糖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多格式转码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家私品牌线上线下营销合作协议
- 2025年卫浴行业绿色包装材料研发与应用合同
- 2025年度云计算解决方案技术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深圳证券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度新型建材研发项目施工人员劳动合同书
- 2025年度宫绿艺术离婚协议书及艺术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汽车租赁车辆安全检测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合同范本-@-1
-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案
- 重视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木质包装材料行业报告
- 孤独症康复教育上岗人员考试必备题库(含答案)
- 中国通史(明朝)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试题
- 老人心理特征和沟通技巧
- TMS开发业务需求文档
- 关于公交队长述职的报告
- GB/T 11379-2008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