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寒假作业7_第1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7_第2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7_第3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7_第4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 (2011 重庆一中高一期末)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 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 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解析: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A错误;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C错误;在反应时得到电 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D错误。答案: B2. 下列关于

2、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散系的分类B.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C. 光线通过时,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则无丁达尔效应D. 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解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显电中性,B错误;光线通过时,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C错误;胶体有像胶水、果冻类的液溶胶,也有像水晶、玛瑙类的固溶 胶,还有像烟、雾类的气溶胶,故D错误。答案: A3. 下列图示说法中正确的是 ()-7 -解析:并非失电子多还原性强,而是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B错误;CaT中钙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c错误;f£+中铁元素处于中间价态;f£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错误。答案: A4 下列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咼温.A. CaC(3=CaO COf木B. Cs(OH)2CO=2CuO H2O+ CQfC. CI2+ H2QHCl + HClQ占燃D. 2HS+ 3Q=2SQ+ 2HQ解析: A B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中CI2分子中一半化合价升高(HCIQ)被氧化、一半化合价降低(HCI)被还原,故CI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中,Q作氧化剂,fS作还原剂。答案: C5. 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 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 Cii(QH)2CQ(碱式碳酸铜)

4、。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 Q + CQ+ H2Q=C2(QH)2CQ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 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C. 该反应中铜得电子,C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两种元素解析: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铜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答案: D6. (2011 福州高一期末)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 Na+> K、OH、Cl 一B. Na+> OT、SO、NQc. Mg+、Na+> SO、

5、Cl -D. Ba2+> HCQ、NO、K解析:强酸性的溶液中QH HCQ不能大量共存,A、D错误;Cu2+为蓝色,B错误。答案:C7. 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 Ba2*、C、B. Cai + > HCO、Cl、KC. MnQ、K、l、H+D. H、Cl、Na > CO解析: A项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BaSQ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能大量共存;C 项在酸性条件下 MnQ将I氧化为1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D项H和C(Q发生复 分解反应生 成HQ和CQ气体,而不能共存。答案: C&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

6、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 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 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该反应中维生素 C作催化剂B. 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是+3价C. 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D. 上述反应中维生素 C作氧化剂解析: 河虾中+ 5价砷与西红柿同食时,被其中的维生素C还原为+ 3价,表现出维生素C的还原性,同时推断含砷化合物的毒性是由+3价砷造成的。答案: B9.现有A、B、C D四种物质,它们是 Fe、HCl(稀)、NaQH溶液)、AgNQ溶液)四种物质中 的一种,它们的反应关系及反应类型如下:则物质B为()A. F

7、eB. HCI(稀)C. NaOH溶液)D. AgNO(溶液)解析: 物质B与A发生中和反应,则 B为酸或碱,又由于 B与C可发生置换反应,可 判断B为HCI(稀),B项正确。答案: B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甲K2SQ、BaCb、NHNO乙NaCI、Ca(OH)2、K2CO丙HCI、NaSQ、NaCI丁K2SO、NaN KCI其中记录合理的是()A.甲B.乙C.丙D. 丁解析: 甲中K2SQ和BaCl2,乙中Ca(OH)2与K2CO均可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 BaSO、 CaCO白色沉淀,不可能为澄清溶液;丙中会发生反应:NSO+ 2HC

8、I=2NaCI+ SOf+ HO丁中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共存于澄清溶液之中,D正确。答案: D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 2H+ =HO+ COfB.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 + + SO+ H+ + OH =BaS4X + H2OC. 向稀盐酸中加 Fe: 3Fe+ 6H =3Fe + 3H4D.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 + C=AgCIJ解析:A中碳酸钙难溶于水,应写化学式;B中,离子方程式中同一物质的阴、阳离子要符合化学式中的配比关系,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 2OH + 2H+ + sO=BaSOj+ 2HO

9、C中,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Fe2+。答案: D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CO+ 2H+ =COf + H2O Ba2 + + 2OH + 2H+ + sO=BaSOj + 2fO Ag + CI =AgCI J Fe+ Cu2 =Fe + Cu Cl 2 + H20=H+ c+ hcioA.B.C.D.只有解析: 代表Ba(OH)2与H2SO4的反应,还能代表 Ba(OH)2与过量NaHSO勺反应,代表 Cl2与H20的反应。答案: D13 .将K?SO、Al 2(SO4)3两种盐混合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 c(SO4)= 0.03 mol/L , c(Al 3+

10、) =0.005 mol/L ,c(H +) = 0.01 mol/L(假设溶液中 H2SO4完全电离为 J和 s0),则 c(K+)为( )A. 0.045 mol/LB. 0.035 mol/LC. 0.005 mol/LD. 0.040 mol/L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K +) + 3c(Al 3+) + c(H +) = 2c(SO4),所以 c(K+) = 2X 0.03 mol/L3X 0.00 5 mol/L 0.01 mol/L = 0.035 mol/L 。答案: B14. 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16H+ 10Z + 2X( =2>X+ + 5乙 + 8H0

11、2A2 + + B2=2A + + 2B 2B+ Z2=B+ 2Z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A. 溶液中可发生:Z2 + 2A2+ =2A + 2ZB. Z2在反应中为还原剂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Q> Z2> B2> a3+D. X2+是XQ的还原产物3丰一解析: 关于氧化性,由得: XQ >Z2,由得,B2> A,由得Z2> R,即卩X04 >Z2 >政> A3+,同理还原性的强弱为: A +> B> Z>疋,因此 Z2 + 2A2+=2/A+ + 2Z可发生,Z2 在反应中为氧化产物,而在中为氧化剂。

12、答案: B15. 在反应3S+ 6KOH=22S+ K2SO+ 3H0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A. 2 : 1B. 1 :2C. 3 : 1D. 1 :3解析:被还原的硫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硫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反应中 3 mol S,其中2 mol S化合价降低,1 mol S化合价升高,所以被还原 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2 : 1。答案: A16. (10分)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 代的。(1) 现有下列6种物质:CQ、SiO2、CaO MgO FezQ、C。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

13、与其他 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 (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 。_(2) 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3) 生活中的食醋和淀粉溶液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 和,用 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解析: 仔细观察物质类别,确定分类标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 价发生变化。答案:(1)CQ, CO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C, C是单质,其余都是氧化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高温(2) CaO + CO高=aCq 或 Mg3 CO=MgCO等其他合理答案) C+ CO=2CO(3) 溶液 胶体 丁达

14、尔效应17(12 分)2 2某溶液中含有 Ba、Cu、Ag ,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 NetSQ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 淀分离。其流程如图,已知沉淀 2 为蓝色。(1) 沉淀的化学式:沉淀 1;沉淀 3;(2) 写出混合液+ A的离子方程式 ,溶液+ B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沉淀Ba2+用NqSO溶液,沉淀 Cu2+用NaOH溶液,而沉淀 Ag+用盐酸,因为沉淀2为蓝色,故B为NaOH溶液,沉淀2为Cu(OH)2,再结合离子要逐一 沉淀,故A为盐酸,沉淀 1为AgCI, C为Na2SQ溶液,沉淀3为BaSO。其中加入盐酸时离子反应为Ag+ + CI=AgCI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离子反应为:H +

15、 OH =HO, Cu + 2OH =Cu(OH)J。答案: (1)AgCI BaSO(2)Ag + CI=AgCIJH+ OH=HOCif + + 2OH =Cu(OH2 J18. (8分)现有铁粉、铜粉和氢氧化铜三种固体,以及CuSQ、KOH FeSO和稀H2SQ四种溶液, 已知它们中的某几种在常温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固体甲+溶液B-溶液C+水 溶液A+溶液C-固体甲+ ©SO 固体乙+溶液 Bt溶液D+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 ,乙, A, D。(2)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为氧化还原反应,则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反应:r

16、;反应:。解析: 固体甲+溶液 B-溶液C+水,知甲为 Cu(OH)2, B为HbSQ,贝U C为CuSO,溶液A+溶液 CuSGTCu(OH)2 + &SQ,贝U A为 KOH 同理,乙为 Fe, D为 FeSQ。答案:Cu(OH) 2 Fe KOH FeSO(2)Cu(OH)2 + 2H =Cu + 2H2O失去2厂 id二 +h, tI得到2 x e-晶)a.c.19. (12分)(1)请指出下列做法中分别应用了哪些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结熬煮中药 ; b.分离豆浆和豆渣 ;用海水晒盐 ; d.海水淡化 。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H+ + OH =HO所对应的两个不同类

17、型化学方程式。(3) 在下列反应中:A. 2F2+ 2H2O=4H+ QB. 2Na+ 2HO=2NaOHHdC. CaO H2O=Ca(OH)D. 2H2O=H2 f + Q f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请用单线桥法表示B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Na+ 2HbO=2NaOM H2 f解析:(1)熬煮中药是从植物体中将有效成分萃取出来;分离豆浆和豆渣采用过滤的方法;蒸发的方法晒盐;蒸馏海水可以得到淡水。(2) 符合 H + OHI =H0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强酸与强碱反应,但没有难溶盐生成,也可以是强酸的酸式盐与强碱

18、反应。(3) A项,F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B项,Na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C项,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 应;D项,Hb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1)a.萃取 b.过滤 c.蒸发 d.蒸馏(2) 2NaOI+ HSQ=NaSQ+ 2H2O NaHS耐 NaOH=NSQ+ HbO(3) B ADC2Na+2ll,O=2Na()H+H2 20. (13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利用身边物品也可以适当进行化学实验。(1)将碎蛋壳放到盛有食醋(含CHCOOH)的家用杯子中,会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可推知蛋壳的化学成分中含有 ;如果给你少量澄清石灰水,你在家里如何操作可验证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简述操作过程:(2)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碘,消除碘缺乏病的最简便方法是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以碘酸钾 (KIOs)的形式存在。可以用下列方法检验:取适量食盐溶于水制成溶液,用碘化钾淀粉试纸和 食醋(醋酸水溶液)检验,如果试纸变蓝色证明是加碘食盐。碘酸钾和碘化钾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KIO3 + 5KI + 3H2SQ=3l2+ 3&SQ+ 3H2O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当有3 mol I 2生成时,有 mol还原剂被氧化。当有1 mol氧化剂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解析:(1)蛋壳的主要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