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演替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群落演替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群落演替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群落演替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群落演替复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36页第2页/共36页第3页/共36页第4页/共36页第5页/共36页第6页/共36页第7页/共36页蜘蛛202种动物621种动物880种动物小草小树林几 年 后1909年1919年1934年1883年火山爆发形成了裸岩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的演替 群落群落群落群落第8页/共36页第四节群落的演替第四节群落的演替第9页/共36页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1.裸岩上的演替经过哪几个阶段?2.生物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3.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第10页/共36页裸岩阶段第11页/共36页地衣阶段第12页/共36页上皮层下皮层粉芽地衣是地衣是 和和 共同生活而成的共同生

2、活而成的共生体共生体。菌 丝藻类藻类真菌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地衣酸)可加速岩石分化形成土壤。第13页/共36页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袁训来说,“亿年前,地球表面很可能像现在的火星表面一样,一望无际、毫无生机。在浅海中繁衍的地衣逐渐登上陆地,它们产生的地衣酸腐蚀了岩石中的矿物质,为高等植物在陆地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地衣是六亿年前地球陆地的首批客人第14页/共36页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 ,土层 ,有机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也越来越 。 苔藓阶段分解加厚增多多第15页/共36页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

3、和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 ,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 。丰富好第16页/共36页灌木阶段灌木的生长起到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的结构较为 ,抵御环境的能力 。稳定增强第17页/共36页森林阶段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第18页/共36页森林阶段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

4、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草本植物和灌木吗?思考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特别特别提醒提醒第19页/共36页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1.裸岩上的演替经过哪几个阶段?2.生物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3.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第20页/共36页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E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 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 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发生的演替。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阶段阶段优势生物优势生物特征特征裸岩裸岩阶段阶段没有生物没有生物地面上只有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和岩石地面上只有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和岩

5、石地衣地衣阶段阶段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的风化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的风化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苔藓苔藓阶段阶段苔藓在与地衣争夺阳苔藓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光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越来越丰富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越来越丰富第21页/共36页 如果一块农田弃耕了,演替会如何进行?讨论农田农田第22页/共36页弃耕弃耕第23页/共36页ABCD杂草 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林树林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树林?思考一年生乔木第24页/共36页演替的类型

6、次生演替E指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 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 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等第25页/共36页2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类类 型型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起起 点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

7、物的种子或其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他繁殖体的地方基质与环基质与环境条件境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时时 间间速速 度度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长缓慢缓慢经历时间短经历时间短较快较快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实 例例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原上发生的演替第26页/共36页(2)群落演替的原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群落内部由

8、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人类活动的干扰。 (3)群落演替的结果群落演替的结果演替演替方向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能能 量量一般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一般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结 构构一般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一般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稳定性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

9、的不可逆变化,一般稳定性越来越高的不可逆变化,一般稳定性越来越高第27页/共36页内因外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其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干旱等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水库等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群落演替的结果一般是群落的总生产量 ,群落结构变 ,物种多样性 ,稳定性 。增加复杂增加增强第28页/共36页如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C甲中和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解析甲曲线的起点有生物群落,而乙

10、曲线的起点无生物群落,甲曲线的起点有生物群落,而乙曲线的起点无生物群落,故可知甲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乙发生的可能是初生演替,次生演故可知甲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乙发生的可能是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之后的物种和以前的物种不一定相同;森林是生态系统演替的替之后的物种和以前的物种不一定相同;森林是生态系统演替的顶极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系统都能演替到这个阶段,还要顶极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系统都能演替到这个阶段,还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等条件。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等条件。答案D第29页/共36页20112011安徽卷安徽卷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

11、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B B 解析解析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体现的是群落水平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体现的是群落水平结构,结构,A

12、A对;对;“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可见该岛屿演替,可见该岛屿演替之初没有生命,属于初生演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之初没有生命,属于初生演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B B错错D D对;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对;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向进行,C C对。对。第30页/共36页(2012海南卷)海南卷)17.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

13、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第31页/共36页(2012浙江)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浙江)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