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_第1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_第2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_第3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_第4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1每年的 5月 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B. 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C. 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D. 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答案】 C【解析】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故 A正确;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故B正确;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危害更大,故C错误;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故D正确。点睛:吸烟危害健康,尽量少吸烟或不吸烟,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不要吸烟。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盐酸清洗盛石

2、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B. 将块状石灰石垂直投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C. 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答案】 A【解析】【分析】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给试管中 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所以用盐酸可清洗盛石灰水 试剂瓶壁上的 “白膜”,实验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 试管竖立起来,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 加热

3、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约45度角,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才需要试管 口略向下倾斜,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 是空气,要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 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bB.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b和c上D.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答案

4、】C【解析】【详解】A、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图中c表示质子,故 A选项错误;B、 由图可知,b是中子,c是质子,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故B选项错误;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与原子核上,故C选项正确;D、 由图可知,a是电子,c是质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D选项错误。故选 Co4.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CfO),其反应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 的是0 U-fautA. 乙的化学式是 02 B.通常状况下,丙是一种气态物质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答案】C【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

5、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CH0+6催化剂CO2+H2O0 A、由图可知,乙的化学式是02,正确;B丙物质是二氧化碳,通常状况下,是气态物质,正确;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正 确。故选Co5.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 如图是铝、钛、铁三种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钛原子的核内有 22个质子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铝的相对

6、原子质量为 26.98g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6【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1 ”,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B、 根据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2,表示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 根据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表示原子序数为2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项说法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

7、素是铝,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6.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C. 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有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解析】【详解】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 确;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 正确;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铝易与

8、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C不正确;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是由于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故选B。7. 碘被公认为人类的 智慧元素”。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C.质子数为53D.原子序数为53【答案】 B【解析】【详解】A、 根据碘元素的名称及汉字偏旁为石”,可得到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A错误;B、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单位为 一”,一般省略不写,质量的单位为 克”,贝U 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说法错误,

9、故 B正确;C、 根据其原子序数为 53,且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则质子数为53,说法正确,故 C错 误;D、 根据提供的信息可知,碘的原子序数为53,说法正确,故 D错误;故选 B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 催化剂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没有改变【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 后都不改变的物质。二氧化锰是很多物质反应的催化剂,但催化剂不只有二氧化锰。选C。考点:催化剂。点评: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其本身的

10、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 不改变。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答案】 A【解析】【分析】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铁丝在氧 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详解】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不正确;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B正确。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正确。D

11、、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D正 确。故选A。【点睛】实验现象是在做实验过程中眼睛观察到,和感受到的,和实验结论是有区别的,实验结论 是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来的。10. 研究表明,青少年大量的饮用碳酸饮料易造成身体中钙的流失。这里所说的钙”是指A. 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青少年大量的饮用碳酸饮料易造成身体中钙的流失。这里所 说的 钙”是指物质中的钙元素,故选 A考点:物质的组成11 .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

12、系的图象正确的是【解析】【详解】A、过氧化氢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放出氧气,不是从一开始加热就产生氧气,错误;B、质量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应该是相等的,与催化剂没 有关系,错误;C、加入催化剂反应速度要快,但生成的氧气的量相等,过氧化氢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放 出氧气,本试题考察的是反应时间,故应从最开始就有氧气生成,正确;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度要快,但生成的氧气的量相等,过氧化氢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 放出氧气,本试题考察的是反应时间,故应从最开始就有氧气生成,错误。故选Co1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的先”与 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

13、装置的气密性B. 用滴管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C.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 0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答案】C【解析】A. 制备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错误;B. 用滴管取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这样容易污染药品,故 错误;C.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正确;D. 加热KMnO并用排水法收集 02,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错误。 故本题选Co13. 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最适宜选用

14、的是A. 铁丝B.木炭C.蜡烛D.红磷【答案】D【解析】【详解】A. 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选物质必须只与氧气反应,且不生 成气体物质。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木炭燃烧有气体生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蜡烛燃烧有气体生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无气体生成,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o)A-抽热时间SB猛钾量 高酸质仪C.余休质质呜 剩固物的臺14. 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答案】A【解析】【详解】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保持不

15、变,图像描述 正确。B、刚开始加热就有高锰酸钾分解,直到分解完全,图像描述加热很长时间才开始分解,质 量开始减少,故图像描述错误。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不可能减少到 零,故图像描述错误。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在不断增加,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 后质量不再变化,故图像描述错误。故选A。1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后变浑浊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

16、出热量D.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 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

17、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 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还需要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B.氧气的质量D.固体物质的质量16.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C. 锰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高锰酸钾的质量变为零,与图像不相符,故A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反应开始时氧气的

18、质量应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应该是不断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与图像不相符,故B错误;C锰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反应过程中的固体质量不断变小,所以锰的质量分 数会不断的变大,与图像不相符,故C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只剩下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图像相符,故D正确。故选Do【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 定正确的图像。17.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过氧

19、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下列有关图 像表示正确的是m理JA./试营中的水Bm.'g j/ 试管中的水/0反应时间t0反应时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后,过氧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水。过氧化氢的质量 减少,氧气和水增多,等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质量就不会再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 不变。那么试管中水的质量是以原本具有的水量为起始,随着反应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 解,氧气则从0起始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故选 C。18.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 因是()A. 用排水法收集 02时,集气瓶装满

20、水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0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 的底部C. 用排水法收集 0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 用排水法收集 0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 瓶,故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 0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 案:Co19.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