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_第1页
《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_第2页
《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_第3页
《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_第4页
《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前言2一、蒲松龄笔下的“痴男”形象2(一)作者的创作心态2(二)痴男的群像3二、“痴男”的描写特点4(一)善用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4(二)运用简练的语言来描述“痴男”的复杂心理5(三)用反复渲染的方法来描述人物的性格5三、“痴男”的思想文化内涵5(一)“痴男”婚恋观的进步5 (二)儒道佛观念的融合6参考文献7 0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姓 名:董文彬 学 号:20110103429 系 别:中文系 专 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樊 荣 职 称:教 授 摘要: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了众多的“痴男”形象,他们有的痴于真爱,有的痴于外物,有的痴

2、于正义,有的痴于功名,这些“痴男”形象的塑造并非是作者一时兴起,也不是为了宣扬神鬼,而是寄托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宏愿,不但是对真善美的褒奖和对现实世界的抨击,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的影射,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更能学到作品以外的东西。 关键词:痴男;真善美;孤愤;传播 Abstract:"Strange" in Pu created many images of crazy men, some of them are crazy in love, some crazy things on the outside, and some sil

3、ly to justice, some silly to fam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crazy man is not on a whim, nor to preach the ghost, but the susten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vision of the real world, not only praise and criticism on the sublime to the real world, but also a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

4、nuendo times, more the carrier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a culture.Keywords: crazy men;spread;sublime;anger 前言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文学界对它的研究一直是络绎不绝,也有不少学者都有其独特的见解。文学界对蒲松龄及其这部作品的探究一直是很感兴趣。现有的很多刊物中有很多对聊斋志异的研究方面的文章。关于聊斋的研究有以下三类:一、总论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相关著作:对于聊斋志异中“痴男”形象的直接研究当属徐峰所著的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解析。其次是李占

5、稳所著的聊斋志异中“痴汉”类型与特点。 二、具体的“痴男”代表形象研究:左勇惠所著的浅谈阿宝孙子楚形象的“痴”。其次是赵爱华所著的一曲人性的赞歌聊斋志异中乔生形象解析。三、“痴男”分类的某一类别研究: 杨萍所著的浅析聊斋志异中“情痴”形象的审美情趣。虽说对于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对于其中痴男形象的研究远不如对那些女性形象的研究。本文将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针对男性形象进行探讨。我们将从个例中看到全面,以便更好的研究这部作品。一、蒲松龄笔下的“痴男” 蒲松龄笔下写出了大量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是作者的内心反映,也是外在环境的表现。无论是从这些痴男的类型还是作者的创作心态,都是值得我

6、们认真探讨的。(1) 作者的创作心态 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必然离不开作者的创作,作者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作品必然会达到现实生活的烙印。作者往往会把自己的个人情感,思想内涵映射到作品中,所以把握作品的创作心态对于理解一个文学作品至关重要。我把作者的创作心态总结下四点。第一点,作者对神鬼故事的喜爱。聊斋志异中的小说一共有近500篇,内容广泛,题材丰富。作者收集了大量的故事。但是,或者是由于作者的创作时期比较长,作者的创作心态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于是,作者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情感和明确的思想。可以说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心态。第二点,对现实的不满。蒲松龄出生于明末清初的一个没落地主

7、家庭。蒲松龄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战乱时代,常年的战乱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以及官僚的腐败可谓是刻骨铭心。作者想起了前人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原则,但又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说出来,于是作者寄情于作品当中,在作品中表达出来。作者不但对现实有诸多的不满,还渴望去改变这一切。这种情感在促织篇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第三点,对科场失意的抒发。作者19岁考中秀才,之后乡试屡次不中,作者在家靠教书和家里的几亩薄田度日,作者的远大抱负不能得到实现,有没有找到知己来述说,所以,作者想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来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作者也不断的看到封建科考的种种弊端,作者在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中便有所体现,来揭露科考的黑暗。第四点,

8、对孤苦生活的抒发。作者常年靠做账生活,作者在政治仕途上得不到舒展,于是作者描写大量的那些完美的书生。这些书生大都品格端正,又饱读诗书,作者就是按照心中完美的性格塑造人物的。作者对他们大加赞美,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出了对这些书生的喜爱之情。比如青梅中的张生,作者不但让他们在科举仕途上一帆风顺,而且还让他们拥有完美的爱情。作者还是用了很多固定的模式,对爱情作者崇尚知己之爱,希望能够有那种相互理解、相互仰慕的那种感觉;对于现实社会的黑暗,作者塑造了大量的清官来惩治社会的黑暗面,作者通过这些模式,反映出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二)“痴男”的群像 物欲的满盈,声色的诱惑,奢华的奉养,必定给自身造成灾难和短命。

9、饶泽宽: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页。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很多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其中“痴男”的形象的描写是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说文解字卷七下云:“痴,不慧也。”徐峰: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分析,汉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又云:“痴者迟钝之意,故与慧正相反。此非疾病也,而亦疾病之类也。”徐峰:聊斋志异中的“痴男”形象分析,汉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所以“痴”的本身含义是不是很聪明但又不迟钝,看起来好像生病但又没有生病的状态。这一群人一般都执着于追求某一方面,一往无前的地去追寻心中所向往的事物,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们做事的方式很

10、奇怪,很难被人理解。在大多说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大都会有作者的思想和文学态度,而同时又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蒲松龄把痴分为:性痴、情痴。从字面意义上来看,那种对自己爱情很忠诚的人,对自己爱情勇于追求的人,还有就是沉迷于自己爱情的人可以说就是情痴。他们可以为了爱情如痴如狂,心甘情愿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做任何事情,哪怕是付出生命。阿宝中的孙子楚可以说是情痴的代表人物,孙子楚不仅有满腹才情,而且还以痴情及六指闻名于世。孙子楚一直被读者称之为“孙痴”,在性格上很憨厚,对感情也能从一而终。当他得知阿宝小姐在找寻合适的夫婿,于是就毛遂自荐去上门求亲。阿宝的父母只不过开了个玩笑说他有一个畸形的六指。

11、孙子楚去对这件事却不以为然,认为这并不是件难事,拿起斧头果断的砍断手指,结果痛的昏厥过去,流血不止,一直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才起床。他的一片赤诚终于打动了阿宝,但当阿宝知道这件事情后,虽然很受感动,但是却不能够理解他这一行为,希望他能够正视自己。这一想法导致孙子楚不知道该怎么办,感到很失落。不久,孙子楚在一次外出游玩中无意间看到阿宝被人围观,他的魂魄不自觉的追随阿宝而去;在此之后他又一次见到阿宝,魂魄又不自觉地追随阿宝而去。阿宝也因为他的这些举动爱上了他。于是他们就有情人终成眷属。孙子楚用自己的一番坚持,最终打动了阿宝,虽然失去了畸形的六指,饱受痛苦,但是却换回了纯真美好的爱情,可谓得比失多。孙

12、子楚的“痴”亦是坚持。“痴情”者大都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欢迎的。每个人都渴望享受别人对自己“痴情”,但是也有可能会对别人付出自己的“痴情”。相对于“情痴”,“性痴”好像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受欢迎,所谓“性痴”主要是指那些对某一件事物喜爱到了极点。表现出把某一件事物当做此生至爱,享受在其中,而且会用自己的全部去爱护,可以为了这件事物疯癫痴狂,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哪怕是自己的亲人,达到一种与这件事物共生死的境界。郎玉柱是性痴的典型代表。他极度爱书,并且坚信书中有他想要的一切,为此他不做任何事情,不娶妻生子,更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沉浸在自己的书本中。但是他一直不忘参加科举,可是每次都落榜

13、,在见到从书中走出的颜如玉后,颜如玉一直在开导他不要再继续沉浸在书中了,并且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他在不听劝告,她将离他而去。但是没过几天,郎玉柱又开始看书,颜如玉看到这个场景,掉头离去。郎玉柱因为失去了颜如玉,整个人一下就不知所措,再三挽留颜如玉,颜如玉见他诚心悔过,才又重新回到他的身边,并且告诫他要学会下棋,弹琴,并且要他陪她喝酒、赌博,终于把郎玉柱从书的世界中走出来了。无论是情痴还是性痴,我们都能感觉得到蒲松龄笔下的“痴”似乎都是完美的,是有着特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可以说每一个形象都是独立而新鲜的,没有重复,没有模仿,每一个形象都有着其自己的生命力。前有孙子楚,而后有乔生,无论是

14、艺术价值还是审美情趣都各有不同。木心:文学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2页。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往往把在现实世界中不敢表达的情绪,那些美好的东西,都融合在人物的形象上。但这些“痴男”又不同于其他作品中的“痴男”形象,就像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他虽然也是在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敢于反抗,敢于揭露和嘲笑权高位重的岳父,虽说自己热衷于功名,但是他刚强反抗的性格也是突出的。(明)汤显祖: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柳梦梅身上的坚持和勇敢是蒲松龄笔下的痴男形象所不具备的。蒲松龄笔下的痴男身上的反抗精神没有那么的强烈,性格中有着一种软弱。这种软弱并不是那种

15、逃避现实的软弱,而是在一些方式方法上过于小心翼翼,这就是蒲松龄式的人物。这种蒲松龄式的人物也是的这部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二、“痴男”的描写特点 (一)善用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蒲松龄的笔下塑造了很多这样的人物,没有重复,看是新鲜,让人感觉耳目一新,阿宝中的孙子楚,当他得知阿宝小姐在找寻合适的夫婿,于是就毛遂自荐去上门求亲。阿宝的父母只不过开了个玩笑说他有一个畸形的六指。孙子楚去对这件事却不以为然,认为这并不是件难事,拿起斧头果断的砍断手指,结果痛的昏厥过去,流血不止,一直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才起床。蒲松龄善用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把事情的后果扩大化,尤其在写事情发生后所产生的影响上来说,孙子楚应为断指

16、,可能会很痛,但说他血流不止,还在床上躺了三天显然有所夸大。这是由于作者用这种手法进行描写,才显得孙子楚的“痴”性更加凸显,才使得这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还有作者运用虚幻的想象力来描写和突出“痴男”的人物性格,在聊斋连城篇中,连城和乔生相互爱慕。在得知连城的死讯后,乔生痛不欲生,追随连城而去,两人在阴间相见,并且感动了神仙,得到了帮助,两人一起返回阳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些情节都可谓是作者大胆的创造,作者通过描写这些虚幻的事情,向我们突出了连城和乔生的忠贞。同时,在开始的时候作者已经描写出了乔生的性格特征和他杰出的才华。在后文中作者通过这种描写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乔生,把乔生身上的优点和他

17、性格中懦弱以及死守封建等缺点表露无疑。就好比把一个人逼到绝境,那个人展现的一些行为绝对是和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不一样。(2) 用简练的语言来描述“痴男”复杂的心理 聊斋志异有近500篇文章,作者在这500篇中描写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聊斋志异的篇幅较短,但描写的事情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个性都很丰满,这就说明蒲松龄的语言很精练。尤其是在描写上,要想使故事更加生动,那就离不开心理描写。可以说作者于细微处见知著。在聊斋阿宝篇中,在描写孙子楚为了阿宝小姐断指的描写语段是这样说的:“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孙子楚满口答到“不难”尔后“以斧自断其指”“大痛彻心,血溢倾注,滨死”

18、,作者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故事发生的开始、高潮和结局交代清楚了,还在其中展现了“痴男”的人物性格,以及在面对事情时短暂的心理反应。作者在描写孙子楚对阿宝的感情之深并没有写什么他生活中怎样对待阿宝,仅仅用灵魂出窍和断指既交代了人物的痴性,又写出他对阿宝的感情,用一段话的描写达到了两种目的。作者简练的语言还可以从作者的描写内容上可以看出,人物的一个眼神还有就是一个动作都可以概括很多的东西,省去了很多过程的描写,直奔主题。比如,在描写连城和乔生的爱情,连城和乔生是因为连城偶然读到了乔生的诗句,给乔生回复,两人就相爱了。然后就面临分离,相聚,这一切好像在以前的作品中不可思议,但是作者在简练的同时又没有

19、给人无厘头的感觉。作者尤其在描写爱情时,很少用什么浪漫的语言来渲染环境,也很少用什么心理描写,都是用行为或者生活中的事情来描写,作者很擅长细节描写,而且笔下的人物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很直接,比如乔生在割肉给连生时,作者在描写的时候没有写乔生割肉的种种心理,而是直接就割了,但在读者读来,却觉得乔生很勇敢很痴情,反而把两人之间的爱情境界提高了一个层次,可谓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三)用反复渲染的方法来描写人物性格在中国的传统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常常用到这种手法来突出作品中的某一个部分,使这一部分显得更加的浓墨重彩。在聊斋志异中作者也是用这种手法来反复凸显“痴男”的痴。作者往往在一个故事的开篇很鲜明的指

20、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反复描写这一个性格特点,就好像把人物打上了一个标签,然后反复的验证这个人物确实是有这种特性的。比如石清虚中的邢云飞,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出了他对石头的热爱:“好石,见佳石不惜垂重”,之后便用几个事例来印证这一特征。有人想以万金买他的石头,他说虽万金但不换,他被人陷害下狱,情愿一死,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心爱的石头,在面对他人的巧取豪夺时,他说愿为石头减寿三年,一直到死,他还留下遗言,一定要用石头殉葬,由此可见此人对石头的沉迷。作者正是用这种反复证明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的。又比如阿宝篇中的孙子楚,为了渲染他对阿宝的痴情,用断指,灵魂脱壳,化身为鸟等方式来加

21、以反复渲染,一直在告诉我们孙子楚是一个“痴男”。作者虽然在描写的时候用的语言很少,但是作者在突出人物个性方面可谓不吝惜笔墨,不断地在验证,不断地再重复,孙子楚就是一个典型,作者说的所有的事例都是在说孙子楚的痴,读者不会感觉到是重复,反而是觉得在不断地深化,是一种有层次的递进。 三、“痴男”的思想文化内涵聊斋志异中描写痴男的篇章一共有74篇,聊斋中的痴男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读者群,蒲松龄在聊斋中,一共使用了191个痴字,蒲松龄很擅长运用痴字。聊斋志异中的痴男也有着很深的思想文化内涵。我将主要从社会的民风的角度加以分析这些“痴男”背后的文化意义。(1) “痴男”婚恋观念的进步在

22、明末清初这样的一种思潮的影响下,个性解放思想高涨,聊斋志异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其中对于民间的一些思想变化等等必然有所涉猎。在婚恋观上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早已约定俗成了一套特有的婚恋观,在这种观念下,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一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授受不亲”,那些没有经过父母的同意私自结合被视为大逆不道,为人们所不耻。然而,在聊斋志异中,我们通过痴男身上所映射出来的爱情观可以看出,这些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作者鼓励男女自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打破门第观念,一切以爱情为基础,一切以心灵的完美契合为出发点,提高了爱情的境界。作者笔下的“痴男”更是完全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痴

23、情的无视门第,打破一切的界限,超越婚姻,超越生死,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蒲松龄对痴男爱情观的描写,正是蒲松龄尊重人性的体现。我认为阿宝和连城这两篇文章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作品。乔生和连城的爱是知己之爱,在文章的开头并没有过多的介绍两人的外貌,而是写两人通过诗词相互倾慕。强调了两人在心灵上的共鸣。在阿宝和孙子楚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说二人最终打破门第的悬殊,更好的生活在了一起。这些“痴男”都是将爱情至于生死之上的。(2) 儒道佛观念的融合作者笔下的人物是有着多种思想的,其中”痴男“可谓是这些思想融合的产物,首先从产生来说,它是作者为了逃避现实而创作的,还有,就是这些痴男的身上所发生的那些事更

24、是作者作者融合了几家思想而想象虚构出来的。比如,乔生和连城在现实世界中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很好的结局,作者就安排他们到阴间相会,并且让他们结合,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种做法和老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切合点,古代的文人往往在仕途上不顺时,往往就会选择逃避,退居山林,这就是一种儒家思想像道家倾斜。作者想通过他的人为创造来实现梦想。此外,作者还运用了佛家的思想,运用因果轮回和因果报应来写人物,如连城、阿宝等篇中,好人获得幸福,这一切都是告诉人们要多做好事,当然,作者在描写“痴男”的形象时,没有单独突出某种思想,因为作者发现无论哪种思想都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都不能脱离开来,人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这些思想也是相互融合的。虽然,聊斋志异这部作品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其中的痴男形象也是深入人心,虽然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在也有很大的差别,但对于现在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依然意义非凡。无论在人生观、爱情观、婚姻观上对现在的我们都有着长远的意义。我从中学到了两点:一是对待爱情要忠贞、做事情要有恒心古代的文学作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