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 教案教学设计_2_第1页
雨中 教案教学设计_2_第2页
雨中 教案教学设计_2_第3页
雨中 教案教学设计_2_第4页
雨中 教案教学设计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雨中 教案教学设计 王介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哄”;能正确读写“浮动”等12个新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哄而散、封锁”等词语的意思。 2、知道描述性词语的一种重叠形式(adb式),会用“仿佛”造句。 3、初步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能简要说出各段的大意。 4、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5、体会急人所急、助人为乐的精神,做到拾物还人。 教学重点: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那一筐大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了姑娘的车上,闪着亮晶晶的光芒”的含义。 第1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2、会本课的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哄”,理解“箩筐”、“皱眉”、“焦虑”等词的意思。 2、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按提供句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体会“点点花瓣”的意境美。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出示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这是写发生在雨中的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思考:在雨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归纳。 天气 时间 谁 谁 一个(下雨天)的(傍晚)(一群孩子)和(行人) 地点 谁 干什么 在(马路上)帮助(一位蹬三轮车的姑娘)(捡苹果)。 (2)反馈

3、矫正,同桌练说。 三、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想想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字形?这些新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交流。 熟字加偏旁, 熟字换偏旁 形近字,找不同之处。(锁一销) “歪”:不正,即“歪”。 (4)理解字义。结合作业本2 五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六、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划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2、出示句子:马路上,一群撑着伞放学回家的孩子,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 读句子,想:句中把( )比作( )。 指导朗读。体会“点点花瓣”的意境美。 七、作业: (1)抄写

4、词语。 (2)作业本 1、 2、3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2-4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孩子们和过路行人帮姑娘捡苹果的情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急人所急、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二、研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为什么箩筐里的苹果会翻倒在马路上? 2、交流:堆、冒出、拐弯、车子一歪、湿漉漉 用上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3、找出abb式的词语,井把它读好。 4、“姑娘捡起了这个,滚走了那个,眼看汽车嘟嘟叫着从远处驶来”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姑娘着急的心情) 用朗读表现出来。 三、研读第3自然段。 1、填空练习: 这时,汽车从远处

5、驶来,要是不马上( ),苹果就会( )。 2、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 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交流:苹果倒翻后,一群孩子路过这里,他们是怎么做的? 胖乎乎的小男孩怎么知道姑娘焦虑?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那位蹬三轮车的姑娘最希望的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们“七手八脚”来拾苹果时,姑娘却皱起了眉头? 四、研读第4自然段。 1、还有哪些人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2、请2-3名学生汇报,集体评议。 3、“宁静的马路顿时又热闹起来。”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五、朗读2-4自然段。 六、用自己的话说说孩子们

6、和过路行人帮助姑娘捡苹果的情形。 七、作业: 作业本3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懂课文第5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结果,理解“那一筐大 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了姑娘车上,闪着亮晶晶的光芒”的意思。 2、根据学习提示,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 并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会仿写abb式的词语,会用“仿佛”造句。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出示最后一句话。边读边想:“这小小的旅行”是指什么?“闪着亮晶晶的光芒”又指什么? (3)感情朗读。 (4)苹果闪着亮晶晶的光芒,仿佛在唱一首助人为乐的赞歌。它会唱些什么呢? 二、根据学习提示给文章分段。 (1)读学习提示。 (2)找出“先写再写最后写”,并在这些词下面注上“起因、经过、结果”,再连起来读。 (3)在“先写再写”最后写”的上面注明第一段、,第二段、哪几节,第三段、哪几节,再连起来读。 (4)在文中划好分段标记。(1234 5) 三、总结全文。 (1)教师简要小结。 (2)讨论:“捡苹果”“助人为乐”“雨中”哪个课题最合适,为什么? 四、指导用“仿佛”造句。 (1)明确要求:用“仿佛”写比喻句,要写清楚把什么比作什么。读一读文中出现的两个句子。 (2)填空:天空中,许多闪闪的星星,仿佛。 (2)自由造句。指名口述,评议后写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