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及 测试题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反应热与始变1、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 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化学反应的反应 热。2、始变定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叫反应的焰 变,符号是AH ,单位常用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一吸热化学键形成一放热4、计算方法: H=fe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 化。据此,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成形成居 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 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于与化与 键的关X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 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 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 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 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 裂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 法H<0H>0常见反 应类型可燃物的燃烧;酸碱 中和反应;大多数化 合反应;金属跟酸的 置换反应;物质的缓 慢氧化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 解;82(011)2与阳(:1的反应; 碳和水蒸气、C和CO?的反 应【注意】(1)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许多放热
3、 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就没有能量的变化【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熔变就是反应热,二者没有区别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例3】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液态水汽化 将胆矶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浓硫 酸稀释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 熟石灰A
4、、 B 、 C 、 D 、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 化学方程式。(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明温度、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数据一 般都是25C、101Kpa下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必须注明的“ + ”与“一”。“ + ”表示吸收热 量,“一”表示放出热量。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表示气体,l 表示液体,s表示固体,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气体符 号或沉淀符号。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 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 数
5、。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 以是分数。注意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 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相对应。即对于相同 的物质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其也不同。当 化学计量数加倍时,AH也加倍。当 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对于化学式形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还必须在化学【例4】25C. 101,(放出)285 8kJ /285.8kJA. 2H2 mol(g) = 2HO/ B. 2H(g)+ O 2(g) = 2H 2O(1) /mol, C 2H(g)+O2(g) = 2H 2O(g)
6、/molD. H2(g)+1/2O 2(g) = H 2O(1) /mol是后面标明其名称。如 C (s)石墨) H= +571.6 kJ H= 571.6 kJ H= 285.8kJ【例5】已知反应X+Y=M+的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丫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例6】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H= -Q 22H2S(g)+3O2(g) =2SO(g)+2H2O(l) kJ/mol2H2S(g)+O2(g) =2S (s)+2H 2O(l) kJ/mol2H2S(g
7、)+O2(g) = 2s (s)+2H 2O(g) H= Q 3kJ/mol判断Q、Q、Q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Q>Q>QB. Q>Q>Q C. Q>Q>QD. Q2>Q>Q三、燃烧热(1)概念:25C、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 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 热,单位为KJ/moo【注意】对物质的量限制:必须是 1mol:1mol纯物质是指1mol纯净物(单质或化合 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 C-CO(g);HH>H2OQ) ; NRN2(g) ; PP2C5(s);S-SO(g)等;物质的燃烧热
8、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示物质 燃烧热的均为负值,即 4H< 0(2)表示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常出现分数。(3)有关燃烧热计算: Q (放)=n (可燃物)X HoQ(放)为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n (可燃物) 为可燃物的物 质的量,4Hc为可燃物的燃烧热。【例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 的是()A.NH(g)+ 402(g) =NO(g)+;HO(g); A H=-a kJ - mol-B.C6H2Q(s)+6O2(g) =6CQg)+6H2O(l) ; A H=-b kJ - mol-1
9、-iC.2C0(g)+Q(g) =2C(2(g) ; A H=-c kJ - molD.CH3CH0H(l)+ 102(g) =CHCH0(l)+H20(l) ; A H=-d kJ - mol【例8】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焕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 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 bkJ,则乙焕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g)+5O2(g) =4CO(g)+2H2O(l); AH =-4b kJ molB.C2H2(g)+ |Q(g) =2C(2(g)+H 2O(l); A H =2b kJ - mol-1AH= 889.5kJ/molAH= 3116.7kJ/molAH= 14
10、09.6kJ/molAH= 2596.7kJ/molAH= 2217.8kJ/molC.2cH(g)+5O2(g) =4CO(g)+2H2O(l); AH =-2b kJ - mol D.2c2H(g)+5O2(g) =4CO(g)+2H2O(l); AH =b kJ . mol-1 【例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H (g) +2O (g) -CO(g) +2HO (l) 2CH (g) +7O (g) -4CO(g) +6HO (l ) GH (g) +3O (g) -2CO (g) +2HO (l) 2CH (g) +5O (g) -4CO(g) +2HO (l ) GH (g) +5O
11、 (g) ->3CO (g) +4HO (l )现有由2mol上述五种煌中的两种组成的气体混合物, 经充分 燃烧后放出3037.6kJ热量,则下列哪些组合是不可能的A. CH和 C2H B . C2H4 和 GH C . C2H 和 C3HD. GH6 和 CH四、中和热(1)定义: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注意】:稀溶液是指物质溶于大量水,即大量水中物 质的溶解热效应忽略不计;一般是指酸、碱 的物质量浓度均小于或等于1mol L-1;中和热不包含离子在水中的生成热、 物质的 溶解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 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0田合生成水;若 反
12、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生成沉淀的反 应一般为放热反应),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包 含在中和热内。H+(aq)+OH(aq) =HO(l); H= 57.3KJ/mol表示强酸强碱稀溶液 反应的中和热弱酸弱碱因为电离时要吸热或电离出的H和OHB质的量小于对应酸碱的物质的量, 所以弱酸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其中和热 H> 57.3KJ/mol ,表示中和热偏小。测定中和热实验关键因素:酸与碱充分反 应;防止热量散失,酸碱溶液浓度等。如浓硫酸与碱反应测得中和热偏高(2)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以生成 1molH2O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10】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H的绝对
13、值均正确)()A. GHOH(l)+3O2(g)=2CQ(g) +3HO(g); AH= 1367.0 kJ/mol (燃烧热)B. NaOH(aq) + HCl(aq) = NaCl(aq) + H 20(1) ; H=57.3kJ/mo1 (中和热)C. S(s) + O 2(g) = SO 2(g) ; H= 269.8kJ/mol (反 应热)D. 2NO=O+2NO AH= +116.2kJ/mol (反应热)【例11】 已知反应:2c(s) + Q(g) = 2CO(g)AH= 221 kJ /mol 稀溶液中,H+ (aq) +OH (aq) = HbO(l)AH= 57.3 k
14、J /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是110.5 kJ /mol B .的反应热 为 221 kJ /molC.稀硫酸与稀NaO皤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 /molD.稀醋酸与稀NaO皤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例12】下列酸与碱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可用:H+ (aq)+OH(aq) - H2O(l); A H=-57.3 kJ - mol-1 来表示的是()A.CH3COOHaq) +NaOH(aq)=CHCOONa(aq)+2O(l); A H=-Qi kJ - mol-1B.1/2H2SQ 浓)+NaOH(aq)= 1/2Na2SO(aq)+H2O
15、(l); A H=-Q kJ - mol-1C.HNQaq)+NaOH(aq) =NaNaq)+H2O(l); A H=-QkJ - mol-1D.1/3H3PO4(aq)+1/2Ba(OH) 2(aq) = 1/6Ba3(PO4)2(s)+H 2OQ);A H=-Q4 kJ - mol-1五、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只与其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 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2)、应用:a、利用总反应和一个反应确定另一个反应的热 效应b、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代数变换等数学处理(3)反应热与键能关系键能:气态的基态原子形成1mo
16、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 量。键能既是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 也是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由键能求反应热: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 所吸收的能量(为“ + ”)和形成 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为“一”)的代数和。即H=反 应物键能总和一生成物键能总和=E 反Zj E 生常见物质结构中所含化学键类别和数目:1molP4中含 有6molP P键;28g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键; 12g金刚石中含有2molC-C键;60g二氧化硅晶体中 含有4molSiO键【例 13】已知:(1)Zn(s)+;Q (g) =ZnO(s), A H=-348.3 kJ - mol-
17、1)(2) 2Ag(s)+(g) = Ag2O(s), AH= -31.0kJ - mol-1)贝U Zn(s) + AgO(s) =ZnO(s)+ 2Ag(s)的 AH等于()A . -379.3 kJ . mol-1B . -317.3kJ - mol-1C.-332.8 kJ - mol-1D . 317.3kJ - mol-1六.反应热与物质稳定性的关系不同物质的能量(即焰)是不同的,对于物质的稳 定性而言,存在着“能量越低越稳定”的规律,因此, 对于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若为放 热反应,则生成物能量低,生成物稳定;若为吸热反应, 则反应物的能量低,反应物稳定。【例14
18、】灰锡(常温下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 素异形体。已知: Sn (s,白)+2HC1 (aq) = SnCl2 (aq) +H2 (g)AHiSn (s,灰)+2HCl(aq) = SnCl2 (aq) +H2 (g)AH2<11210Sn (s,灰) Sn(s,白)AH3 = +2.1kJ -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H>AHB.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C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例15】S (单斜)和S (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S(单斜,s)+Q(g) = SO2(g)A H1
19、=1 297.16 kJ mol1 S(正交,s)+Q(g) = SO2(g) H2 =1 296.83 kJ mol1 S(单斜,s) = S(正交,s)A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H = 0.33 kJmol-1B .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S (单斜,s) = S (正交,s) HV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正交硫稳定D. S (单斜)s) =S (正交)s) H>0,单斜硫比随堂练习1 .已知H2(g)、GH(g)和GH5OH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 - mol-1、 -1411.0 kJ - mol-1 和-1366.8 kJ mol -1,贝U由C2
20、H4(g)和 H2O(l)反应生成 GHOH(l)的AH为A. -44.2 kJ - mol-1B +44.2 kJ - md-1C. -330 kJ - mol-1 D . +330 kJ - mol-1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 和 NaOH应的中和热 A H= 57.3 kJ mol1则 H2SO 和 Ca(OH反应的中和热 AH= 2X( 57.3)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 mol1则 2CO(g) =2CO(g) + Q(g)反应的 AH= 2X283.0 kJ - 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21、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4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RO。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 a kJ mol,/P Ob kJ - mol 1、 P=Oc kJ - mol 1、 O=O 乙 皿d kJ , mol 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 (6a+5d 4c12b) kJ - mol1B (4c+12b6a 5d) kJ - mol 1C(4c+12b4a5d) kJ - molD(4a+5d 4c12b) kJ - mol 15 .已知:H2(g)+F 2(g) -2HF(g)+270 kJ ,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 热量B. 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 放出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 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 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6.已知:(1)Zn(s) +1/2Oz(g) = ZnO(s); H=348.3 kJ/mol (2)2Ag(s) + 1/2O2(g) = Ag 2O(s) ; H =31.0 kJ/mol 则 Zn(s) +AgO(s) = ZnO(s) +2Ag
23、(s)的 H 等于A. 317.3 kJ/molB. 379.3 kJ/molC. 332.8 kJ/mol D . 317.3 kJ/mol7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 反应原理是CHOH(g)+ H2O(g) = CO 2(g)+ 3H(g) ; H = + 49.0kJ - mol1CHOH(g)+ 1/2O2(g) = CO 2(g) + 2H(g) ; H =192.9kJ - mol1台匕旦J 耳匕里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0CH 3OH(g) + H 2(g)HCO2(g) + 3H 2(g)反应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A. CHOH的燃烧热为
24、192.9 kJ - mol1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 CHO雌变成H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CHOH(l)+1/2O2(g) = CO(g)+2H2(g)的 H> 192.9 kJ - mol18 .已知:CHCHCHCH(g) +6.5O2(g) 4CO(g) +5H2O( =2878 kJ 2869(CHb)2CHC3(g) +6.5Oz(g) 4CO(g) +5HO(l) ; H =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36 kJ9 .已知:1 mol H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 的能量Ihol Cl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 kJ的能量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 +CL(g) = 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H= 183 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H= 183 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按摩院建设项目施工与监理合同
- 纤支镜止血护理
- 环境保护教育说课
- 爱国卫生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 新版房地产租赁合同模板
- 2024浙江省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职务职级并行培训
- 物业各部门管理思路
- 【复习资料】01180电视采访(复习提分要点)
- 2023年国家工信部信息中心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 GB/T 19670-2023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 财产保险实务-教案项目1、2走进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
- 外科学教学课件: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 2022年广东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课件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 陕西省二级以上医院信息
- 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