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ppt煤矿井下创伤急救知识课件职大_第1页
医ppt煤矿井下创伤急救知识课件职大_第2页
医ppt煤矿井下创伤急救知识课件职大_第3页
医ppt煤矿井下创伤急救知识课件职大_第4页
医ppt煤矿井下创伤急救知识课件职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页,共91页前前 言言 争取救治时间,才,才能能 赢得时间意味着留住生命。走进急救知识天地,掌握更多急救自救方法,让脆弱的生命坚强起来。 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供有效救护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第四篇:井下各类遇第四篇:井下各类遇 险人员的急救险人员的急救 第二篇:第二篇:创伤创伤急救的方法急救的方法第一篇:第一篇:伤情的分类及伤情的分类及 创伤急救的原则创伤急救的原则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第三篇:伤员的搬运第三篇:伤员的搬运伤情的分类及创伤急救的原则第一篇第一篇第5页,共91页如神志、体温、呼吸、脉搏、如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血压等生理指标;判断伤情的依据判断伤情的依据

2、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 受伤部位:受伤部位: 损伤类损伤类型:型:依据受伤后体表是否完整,分为依据受伤后体表是否完整,分为开放伤与闭合伤;依据体腔是否开放伤与闭合伤;依据体腔是否被穿透,分为穿通伤与非穿通伤被穿透,分为穿通伤与非穿通伤等。等。颅脑、面颈、胸部、腹部、骨颅脑、面颈、胸部、腹部、骨盆、脊柱脊髓、上肢与下肢;盆、脊柱脊髓、上肢与下肢;一、伤情的分类一、伤情的分类第6页,共91页定义定义:第7页,共91页定义定义:第8页,共91页定义定义:第9页,共91页 现场急救程序:1、事故发生后,立即在班组长的指挥下,首先解救伤员脱离现场危险区,同时发出呼救,并由受过训练的工人实行自救互救,进行

3、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搬运伤员等。2、井口急救医生接到呼救后,立即奔赴现场诊断、急救、初步判断伤情。对伤情较重和危及生命的伤员,应及时报告医院派医生下井协助抢救。并在密切监护下安全护送上井。3、在急救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在伤员转送医院时,应由医生护送或由了解情况的工人急救员护送,并向医院陈述抢救经过。二、实施创伤急救的行动原则二、实施创伤急救的行动原则第10页,共91页伤伤员员对昏迷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对昏迷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对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如遇到一个伤员有多处外伤或复合伤时,如遇到一个伤员有多处

4、外伤或复合伤时,应先确保伤员的呼吸道通畅,止住大出应先确保伤员的呼吸道通畅,止住大出血和防止休克,其次处理烧伤创伤,最血和防止休克,其次处理烧伤创伤,最后处理骨折。后处理骨折。第二篇 创伤急救创伤急救的方法的方法掌握熟练的急救方法是抢救成功的掌握熟练的急救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关键一、一、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 判断伤员呼吸及心跳的方法判断伤员呼吸及心跳的方法测试呼吸时,应采用“试、听、看”的方法。(如下图所示)第13页,共91页判断有无动脉搏动的方法(应在(应在5 510s10s内完成)内完成) 由于颈动脉为中心动脉,在周围动脉搏动消失时仍可触及脉搏,且可在不脱衣服情况下检查,故十分可靠和方便。

5、方法:用一手的食指、中指轻置患者喉结处,然后滑向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进行触摸颈动脉搏动 。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的准备工作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的准备工作在井下事故中,有很多原因能使伤员呼吸或心跳骤停。为了尽量减少死亡,必须立即对伤员进行抢救,动手越早,复活率越高。 施行人工呼吸前的准备工作:施行人工呼吸前的准备工作:1、将伤员迅速抬离险区,放在较安全又、将伤员迅速抬离险区,放在较安全又通风、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方,若出事通风、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方,若出事地点安全则应就地抢救。地点安全则应就地抢救。2、使伤员平卧于木板或硬地上,解开领、使伤员平卧于木板或硬地上,解开领口裤带与上身

6、衣服,暴露前胸部便于操口裤带与上身衣服,暴露前胸部便于操作与观察,并注意保暖。作与观察,并注意保暖。3、伤员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向后流、伤员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向后流至咽部阻塞呼吸道。若伤员呼吸道被异至咽部阻塞呼吸道。若伤员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应及时清除。物阻塞,应及时清除。4、肩部垫高头后仰,疏通呼吸道。、肩部垫高头后仰,疏通呼吸道。第15页,共91页(一)畅通呼吸道 凡意识丧失的患者,即使有微弱的自主呼吸,均可由于舌根回缩或坠落,而不同程度地堵塞呼吸道入口处,使空气难以或无法进入肺部,这时应立即通畅呼吸道。第16页,共91页畅通呼吸道的方法: 1、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抢救者一只手

7、的小鱼际肌放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开放呼吸道徒手操作法。但操作时应注意手指不要压迫颏下软组织,以防呼吸道受压;也不要压迫下颌,使口腔闭合。第17页,共91页畅通呼吸道的方法: 2、下颌前移法(托颌法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侧,双肘支持在患者仰卧平面上,双手紧推双下颌角,下颌前移,拇指牵引下唇,使口微张。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因此法易使抢救者操作疲劳,也不易与人工呼吸相配合,故在一般情况下不予应用。 人工呼吸的人工呼吸的方法方法1口对口吹气法口对口吹气法23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二)人工呼

8、吸1口对口吹气法:口对口吹气法:(1 1)将伤员仰面平放,解开上衣和领口,背部垫起)将伤员仰面平放,解开上衣和领口,背部垫起101015cm15cm,使头尽量后,使头尽量后仰,不垫枕头。仰,不垫枕头。(2 2)救护者跪在伤员一侧,一只手捏紧伤员鼻子,另一只手托起伤员的颈)救护者跪在伤员一侧,一只手捏紧伤员鼻子,另一只手托起伤员的颈部或抬起下颌,使伤员的口成微张开状。部或抬起下颌,使伤员的口成微张开状。(3 3)救护者先深呼吸口气,然后将嘴紧贴伤员的嘴将气吹入(应在伤员的)救护者先深呼吸口气,然后将嘴紧贴伤员的嘴将气吹入(应在伤员的嘴上放纱布),伤员身强力壮,吹气量宜大,反之宜小,一般吹气后,以

9、伤嘴上放纱布),伤员身强力壮,吹气量宜大,反之宜小,一般吹气后,以伤员胸部稍微隆起最合适。员胸部稍微隆起最合适。(4 4)每次吹完气后,要离开伤员的嘴,松开鼻子使其呼气。这样有节律地)每次吹完气后,要离开伤员的嘴,松开鼻子使其呼气。这样有节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反复进行,每分钟14141616次,直到伤员恢复呼吸为止。次,直到伤员恢复呼吸为止。2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 (1 1)让伤员仰卧、肩背垫高)让伤员仰卧、肩背垫高使头部略低偏向一侧。使头部略低偏向一侧。 (2 2)救护者跨跪在伤员胸部)救护者跨跪在伤员胸部两侧,两手扣紧位于乳头之下,两侧,两手扣紧位于乳头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

10、借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肺内空气,形成呼气。出肺内空气,形成呼气。 (3 3)每压完一次后,救护人)每压完一次后,救护人员要身体后仰,两手放松,除员要身体后仰,两手放松,除去压力,使伤员胸廓扩张,形去压力,使伤员胸廓扩张,形成吸气。如此有节律的反复进成吸气。如此有节律的反复进行行14141616次,直至呼吸为止。次,直至呼吸为止。3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 (1)让伤员俯卧,腹部垫起,头偏向一侧,两臂前伸,或一臂弯曲枕于头下,另一臂前伸。 (2)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放在伤员背部两侧,拇指向脊柱,其余四指向外伸开,俯身前倾,两臂伸直,用稳定的压力向下压,把空气从肺中排出,形成呼气。

11、 (3)救护者每压完一次,将身体抬起,两手放松,使伤员胸廓自然扩张,形成吸气。第22页,共91页(三)心肺复苏(三)心肺复苏 概念: 由于外伤、疾病、低温、中毒、高温、淹溺、电击等原因,致使心跳、呼吸骤停,必须在数分钟内(愈快效果愈好)采取急救措施,促使心脏、呼吸功能恢复从而保护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这是基础生命复苏支持,重点是维持脑的血氧供应。故又称心肺脑复苏。第23页,共91页胸外心脏按压法 胸外心脏按压时,收缩压可达100mmhg,平均动脉压为40mmhg;颈动脉血流仅为正常的1/41/3,这是支持大脑活动的最小循环血量。 因此,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患者应平卧,最好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的血

12、流供应。第24页,共91页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定位:抢救者用靠近患者下肢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指尖沿其肋弓处向上滑动(定位手),中指端置于肋弓与胸骨剑突交界即切迹处,食指在其上方与中指并排。 另一只手掌根紧贴于定位手食指的上方固定不动;再将定位手放开,用其掌根重叠放于已固定手的手背上,两手扣在一起,固定手的手指抬起,脱离胸壁。第25页,共91页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姿势:抢救者双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在患者胸骨正上方,用腰部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第26页,共91页现场心肺复苏有效和终止的指征 1、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 经现场心肺复苏后,可根据以下几条指标考虑

13、是否有效。(1)瞳孔: 若瞳孔由大变小,复苏有效;反之,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说明复苏失败。(2)面色: 由发绀转为红润,复苏有效;变为灰白或陶土色,说明复苏无效。 (3)颈动脉搏动: 按压有效时,每次按压可摸到1次搏动;如停止按压,脉搏仍跳动,说明心跳恢复;若停止按压,搏动消失,应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第27页,共91页 (4)意识: 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并出现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少数患者开始出现手脚活动。 (5)自主呼吸: 出现自主呼吸,复苏有效,但呼吸仍微弱者应继续口对口人工呼吸。 第28页,共91页心肺复苏终止的指标 一旦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急救人员应负起责任,不能无故

14、中途辍止。 若有条件确定下列指征,且进行了30min以上的心肺复苏,才可考虑终止心肺复苏。 (1)脑死亡: 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 自主呼吸持续停止; 瞳孔散大固定; 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包括头眼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毛反射消失。 (2)无心跳和脉搏。第29页,共91页二、止血止血的重要性:井下发生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以外伤居多,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

15、(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必须对出血伤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但有时受现场的光线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区分。第30页,共91页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绞紧止血法绞紧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伤员伤员止血的方法止血的方法根据出血

16、的位置、出血量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根据出血的位置、出血量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它是暂时简单有效它是暂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措施,但不能持的止血措施,但不能持久,也不便搬运。所以久,也不便搬运。所以在手压止血的同时,必在手压止血的同时,必须尽快寻找材料换用其须尽快寻找材料换用其他止血方法。他止血方法。发现伤员出血时,立即用手指、手掌或拳头紧紧压住伤口附发现伤员出血时,立即用手指、手掌或拳头紧紧压住伤口附近近靠心脏一端靠心脏一端的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的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第32页,共91页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

17、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几种常用的指压止血的方法几种常用的指压止血的方法第33页,共91页2、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下额角前约1cm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须压迫双侧。 第34页,共91页3、一指压耳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耳后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伤侧耳后乳突下凹陷处,阻断耳后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第35页,共91页4、指压枕动脉:适用于一侧头后枕骨附近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四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

18、凹陷处,阻断枕动脉的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第36页,共91页 5、指压肱动脉: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 定伤员手臂。 第37页,共91页6、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泛吻合支,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第38页,共91页7、指压指(趾)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大出血。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第39页,共91页8、指压股动脉: 适用于一侧下肢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

19、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第40页,共91页9、指压胫前、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脚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脚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用纱布、棉花、毛巾、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伤口上面,然后垫,置于伤口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 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适应于全身各部位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法多用于小腿和前臂的

20、止血,它是利用肘关节和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图)加垫屈肢止血加垫屈肢止血法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可用橡皮止血带压迫出血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图)注意:要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4060分钟要放松一次。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第43页,共91页在找不到止血带的情况下,可使用这种方法。绞紧止血法绞紧止血法可用毛巾、三角巾、绷可用毛巾、三角巾、绷带、衣片等折叠成带状,带、衣片等折叠成带状,在伤口上先加垫,然后用在伤口上先加垫,然后用带子绕衬垫一周打结,用带子绕衬垫一周打结,用小木棒插入其中,先提起,小木棒插入其中,先提起,适当绞紧至不出血,而后适当绞紧至不出血,而后固定。

21、固定。 注意:和止血注意:和止血带一样,使用这种方带一样,使用这种方法止血,每隔法止血,每隔4060分钟同样需要放分钟同样需要放松一次。松一次。第44页,共91页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 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 13 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 13 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 13 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 13 3交界处。 (2 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 (3 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

22、会损伤组织。 (4 4)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h5h,原则上每4060min要放松1 1次,放松时间为1 12min2min。 (5 5)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第45页,共91页三、创伤包扎三、创伤包扎 对伤口进行及时正确的包扎,有助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减少出血,减轻疼痛,避免伤情加重。 因此,在急救中正确的伤口包扎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基础。第46页,共91页创伤包扎的原则 在处理开放性伤时,急救人员的主要责任是止血和防止细菌进入伤口。 (1)暴露伤口。小心地剪下或撕下衣物以便能

23、看见伤口。(2)清理干净伤口表面。如果伤口周围有松散的小颗粒物,用消过毒的敷料把它们擦掉。不要动刺入身体的异物。 (3)防止进一步的污染。可能的情况下用消过毒的敷料。时刻检查敷料是否有出血,检查绷带看是否太紧。 (4)让伤员保持安静,躺好不要动。任何移动将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导致重新出血。 (5)确保伤员放松精神。第47页,共91页四角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毛巾包扎法绷带包扎法伤员伤员包扎的方法第48页,共91页几种常见外伤包扎方法 1、头部包扎 (1)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

24、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第49页,共91页(2 2)三角巾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颜面部外伤。)三角巾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颜面部外伤。 把三角巾一折为二,顶角打结放在头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后双手持两底角拉向枕后交叉,最后在额前打结固定。可以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用剪刀剪洞开窗。第50页,共91页(3 3)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适用于下颌、耳部、前)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适用于下颌、耳部、前额、颞部小范围伤口。额、颞部小范围伤口。 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状放于下颌敷料处,两手持带巾两底角分别经耳部向上提,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

25、端在颞部交叉成十字,然后两端水平环绕头部经额、颞、耳上、枕部,与另一端打结固定。第51页,共91页(4 4)双眼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双眼外伤。)双眼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双眼外伤。 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壮,中段放在头后枕骨上,两旁分别从耳上拉向眼前,在双眼之间交叉,再持两端分别从耳下拉向头后枕下部打结固定。第52页,共91页2 2、颈部包扎、颈部包扎 适用于颈部外伤。适用于颈部外伤。 嘱伤员健侧手臂上举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中段压紧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结固定。第53页,共91页3 3、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 将三角巾的顶角放于伤

26、侧的肩上,使三角巾的底边正中位于伤部下侧,将底边两端绕下胸部至背后打结,然后将巾顶角的系带穿过三角底边与其固定打结。第54页,共91页4 4、腹部包扎、腹部包扎 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 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 第55页,共91页5 5、四肢包扎、四肢包扎 (1)上肢、下肢绷带螺旋形包扎:适用于上、下肢除关节部位以外的外伤。先在伤口敷料上用绷带环绕两圈,然后从肢体远端绕向近端,每缠一圈盖住前圈的1312成螺旋状,最后剪掉多余的绷带,然后胶布固定。第

27、56页,共91页(2 2)8 8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 先用绷带的一端在伤口的敷料上环绕两圈,然后斜向经过关节,绕肢体半圈再斜向经过关节,绕向原开始点相对应处,再绕半圈回到原处。这些反复缠绕,每缠绕一圈覆盖前圈的1/31/2,直到完全覆盖伤口。第57页,共91页 (3)手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手外伤。将带状三巾的中段紧贴手掌,将三角巾在手背交叉,三角巾的两端绕至手腕交叉,最后在手腕绕一周打结固定。第58页,共91页烧伤的处理方法烧伤的处理方法可以按照烧伤的范围和程度对烧伤进行分类: (1) i(1) i度烧伤( (不严重)烧伤部位有疼痛感,皮肤表面发红,并有轻微肿胀现象(

28、(如图形9 9一l l中a a所示) )。(2)(2)度烧伤( (中等)烧伤部位有疼痛感且皮下组织受到影响。有水疱出现,由于组织暴露而使皮肤表面发湿、发亮( (如图9-l9-l中b b所示) )。(3)(3)度烧伤( (严重)由于烧伤部位的神经末端被破坏,从而使得烧伤部位没有感觉。皮肤被损坏,且肌肉组织和下部的骨骼可能受到伤害。皮肤表面被烧焦,颜色呈现白色或浅灰色( (如图9-l9-l中c c所示) )。第59页,共91页处理烧伤时的注意事项 对烧伤的伤员进行急救时,通常要依据烧伤的原因和烧伤的严重程度来确定采取何种处理措施。对烧伤或烫伤的伤员进行紧急救护时,首先应该排出烧伤部位的空气;减轻由

29、于烧伤而带来的疼痛,尽量避免伤员休克,同时要防止伤口的感染。除去伤员受伤部位上的所有衣服和装饰物(如项链、手表等),但如果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就应沿着伤口的四周剪去其余衣服,而不要触动伤口。由于伤员通常会有发冷的感觉,因此除了露出烧伤部位外,应该用毯子给伤员遮盖好。用于烧伤和烫伤的急救包扎敷料不应该含有任何油类。如果在简单处理烧伤的过程中用到了油脂,那么在正式治疗前必须用溶剂将伤口清洁干净。这样不但延误了治疗时间,同时又增加了伤员的痛苦。第60页,共91页处理烧伤时的注意事项 用包扎敷料时必须仔细、小心。就如裂开的伤口一样,烧伤和烫伤的表面很容易受到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受伤部位清洁卫生

30、。不要故意挑破伤口上的水疱。 一定不要让烧伤部位间相互接触,诸如:手指间或脚趾间,耳朵和头部侧面,手臂表面和胸部,腹股沟的交叠处等类似的地方。包扎的绷带不能太紧,以免对烧伤表面造成挤压。在烧伤部位包扎敷料后,通常会出现肿胀现象,因此需经常检查这些地方,以确保绷带不会太紧。对于休克的伤员,应该经过简单的处理,然后尽快将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除了上述列出的一般急救规则外,当对一些特殊类型的烧伤进行急救时,还必须要遵循其它的规则。 第61页,共91页四、骨折临时固定四、骨折临时固定 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可能会给伤者造成各种危害。为了避免骨折部位在搬运时,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肌肉、内脏或刺破皮肤,减

31、轻伤员疼痛,防止休克,便于将伤员运送到医院去彻底治疗,应及时对骨折进行临时固定。 在急救时应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采取相应临时固定方法。第62页,共91页(一)骨折判断依据及固定骨折的材料(一)骨折判断依据及固定骨折的材料(1)断骨部位疼痛或触痛;(2)中等或严重肿胀;(3)受影响部位出现不规则变形;(4)颜色发生改变;(5)如果伤员清醒,让他描述受伤部位的感觉(伤员可能已经感觉到骨头断裂)。注意:注意:肿胀、青紫(淤血)、疼痛症状在一般外伤中均可出现,肿胀、青紫(淤血)、疼痛症状在一般外伤中均可出现,因此不能作为判断骨折的唯一依据;因此不能作为判断骨折的唯一依据; 肢体畸形、假关节活动、骨摩擦

32、音是骨折特有的症状。肢体畸形、假关节活动、骨摩擦音是骨折特有的症状。 固定骨折的材料: 夹板、三角巾、布条、毛巾等第63页,共91页1、对于脚踝扭伤的急救 (1)抬高受伤部位,使它处于完全放松状态;(2)用冰、凉毛巾或化学性药物冰袋来减轻肿胀和疼痛感。(注意,一定不能让冰和皮肤直接接触;使用时要把冰裹在毛巾或其他材料中);(3)如果肿胀和疼痛一直没有减轻请医生来详细检查治疗。 踝部是最容易受到扭伤的部位。如果某人扭伤了踝部,而受伤者又必须徒步到达另一地点去接受治疗,那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解开鞋带,但不要脱鞋;(2)将一条长三角绷带的中心放在鞋后根的前面;(3)拉起绷带的两端,放在踝关节

33、的后部绕过脚跟向前,从脚背穿过,然后向下,在踝关节的两面绕过拱形绷带后形成两个位于鞋跟前方的索结;(4)拉紧绷带,然后返回来绕过脚背;(5)在踝部后面打结。(二)三角巾固定法第64页,共91页2、锁骨骨折固定:将两条指宽的带状三角巾分别环绕两个肩关节,于肩部打结;再分别将三角巾的底角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情况下,在背部将底角拉紧打结。或用两条三角巾,一条悬吊患侧前臂,另一条叠成宽绷带固定上臂,在对侧腋下衬垫上打结。第65页,共91页 3、肋骨骨折固定: 方法如下图所示第66页,共91页4、肱骨骨折固定:用两条三角巾,一条叠成宽绷带将上臂与胸壁固定,另一条悬吊患侧前臂。第67页,共91页(三)用

34、夹板固定骨折的方法(三)用夹板固定骨折的方法: :1 1、用夹板固定骨折应遵循的原则:、用夹板固定骨折应遵循的原则:(1)(1)通常从可能骨折或错位的部位除去所有的衣服;通常从可能骨折或错位的部位除去所有的衣服;(2)(2)不不要试图把露出伤口的骨端推回原位;要试图把露出伤口的骨端推回原位;(3)(3)骨折固定时骨折固定时夹板夹板要要跨关节;跨关节;(4)(4)为有助于支撑受伤部位,避免周围肢体受到挤为有助于支撑受伤部位,避免周围肢体受到挤压,要给夹板加上软质材料的衬垫;压,要给夹板加上软质材料的衬垫;(5)(5)在身体呈自然拱形在身体呈自然拱形的下方要全部加上衬垫,诸如膝关节、腕关节等;的下

35、方要全部加上衬垫,诸如膝关节、腕关节等;(6)(6)夹板夹板要系牢固,但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引起不适的要系牢固,但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引起不适的疼痛;疼痛;(7)(7)可能的话,抬高受伤部位,并用冰可能的话,抬高受伤部位,并用冰( (不要和皮肤不要和皮肤直接接触直接接触) )和凉的器具来减少伤员疼痛感。和凉的器具来减少伤员疼痛感。第68页,共91页2 2、固定的方法、固定的方法前臂骨前臂骨折固定折固定股骨骨股骨骨折固定折固定上肢肱的上肢肱的骨折固定骨折固定 肱骨骨折固定: 用两条三角巾和一块夹板将伤肢固定,然后用一块燕尾式三角巾中间悬吊前臂,使两底角向上绕颈部后打结,最后用一条

36、带状三角巾分别经胸背于健侧腋下打结。 当肘关节伸直时: 用一块长夹板放至手臂内侧,上端位于腋下,下端超过手指尖。于腋下、肘上、肘下、手部共绑扎4道,打结在上肢外侧靠近夹板处,手部打在手背上。 用一块长夹板(长度为伤员的腋下至足跟)放在伤肢侧,另用一块短夹板(长度为会阴至足跟)放在伤肢内侧;用6条带状三角巾,分别在胸部(腋下)、髋部、大腿根部、膝关节上、下及脚踝处环绕伤肢包扎固定。注意:在关节突出部位要放软垫。若无夹板时,可以用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固定在健侧肢体上。123第69页,共91页上肢肱、前臂、股骨骨折固定图解上肢肱、前臂、股骨骨折固定图解第三篇:创伤急救的方法第三篇:创伤急救的方法第

37、70页,共91页与股骨骨折固定相似,只是夹板长度稍超过膝关节即可,至少4道绷带绑扎固定。4 45 5脊柱包括颈、胸、腰椎骨折需坚固背板固定,一般应用脊柱固定板或背夹板进行有效固定。如无夹板时,可使用硬板担架固定与搬运脊柱骨折伤员。第71页,共91页脊髓受伤的判断与处理方法头颈部、脊椎、骨盆等骨折都有可能造成脊髓受伤,脊髓受伤会导致伤员瘫痪。急救人员识别脊髓受伤的征兆是尤为重要的。首先,检查下肢来判断是否瘫痪。如果伤员有知觉,则按照以下方法: (1 1)询问伤员他( (她) )是否能感觉到你在触摸他的( (她的) )脚;(2 2)要求伤员摆动他的(她的)脚趾;(3 3)要求伤员用他的(她的)脚压

38、你的手掌。其次,检查上肢来判断是否瘫痪。如果伤员有知觉,则按照以下方法:(1)(1)询问伤员他( (她) )是否能感觉到你在触摸他( (她) )的手;(2)(2)要求伤员摆动他的( (她的) )手指或移动他的( (她的) )胳膊 ;(3)(3)要求伤员用力抓住你的手。如果伤员没有知觉,可按照以下测试来判断是否瘫痪:(1)(1)轻轻滑动伤员的脚掌,如果脊髓没有受到伤害,那么伤员的脚将会有反应;(2)(2)轻轻滑动伤员的手掌,如果脊髓没有受到伤害,那么伤员的手将会有反应。处理脊髓受伤的伤员时,首先应固定头部并与身体成直线状态。保持固定的姿势不动,用夹板、硬板担架等将伤员保护起来。所有固定工作完成以

39、前,不要移动伤员。第三篇第三篇 伤员搬运伤员搬运-选择合理的搬运方式,能选择合理的搬运方式,能给伤者减轻痛苦。给伤者减轻痛苦。第73页,共91页伤员搬运的重要性 伤员经过急救后,通常需要送到地面医院进行治疗。但是由于煤矿井下特殊的环境,需要现场急救人员负责运送伤员,在此期间,处理不当和不负责的运送常常会加重伤员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在通常的条件下,必须给伤员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后才能移动伤员。对于重伤伤员,身体的姿势尤为重要,必须选取丝毫不能加重伤情的体位安放伤员。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多种方式运送伤员,但是,担架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没有担架或担架不能在现场使用,则采用其它运送方式。

40、第74页,共91页关于搬运的原则关于搬运的原则l 一般伤员可用普通担架、木板等搬运。一般伤员可用普通担架、木板等搬运。l 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肩要垫高,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肩要垫高,头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保持呼头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吸道畅通。 l 对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伤员对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伤员, ,搬运时要用搬运时要用硬板担架;搬运过程中要严禁让其坐起、硬板担架;搬运过程中要严禁让其坐起、站立和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站立和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颅脑损伤者常有脑组织暴露和呼吸道不畅颅脑损伤

41、者常有脑组织暴露和呼吸道不畅等表现。搬运时应使伤病员取半仰卧位或等表现。搬运时应使伤病员取半仰卧位或侧卧位,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组织暴侧卧位,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组织暴露者,应保护好其脑组织,并用衣物、枕露者,应保护好其脑组织,并用衣物、枕头等将伤病员头部垫好,以减轻震动。头等将伤病员头部垫好,以减轻震动。第75页,共91页关于搬运的原则关于搬运的原则 腹部伤伤员取仰卧位,弯曲下肢,防止腹腹部伤伤员取仰卧位,弯曲下肢,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注意脱出的肠段要包腔脏器受压而脱出。注意脱出的肠段要包扎,不要回纳,此类伤病员宜用担架或木扎,不要回纳,此类伤病员宜用担架或木板搬运。板搬运。l 休克

42、病人取平卧位,不用枕头,或头低脚休克病人取平卧位,不用枕头,或头低脚高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即可。高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即可。l 用担架搬运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后面用担架搬运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后面, ,可以可以随时观察伤员的伤情变化,必要时及时抢随时观察伤员的伤情变化,必要时及时抢救。救。第76页,共91页搬运方法搬运方法1 1、徒手搬运、徒手搬运: :扶持法扶持法 抱持法抱持法背负法背负法 双人平托式双人平托式 2 2、担架搬运:、担架搬运:椅式担架椅式担架硬板担架硬板担架担架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就地取材制作,但必须根据伤者的情况而定(如图如图 )3 3、多人搬运、多人搬运546第77页,共91页

43、几种常用搬运方法:几种常用搬运方法: 1、三人抬高运送方式 当需要通过狭窄的通道或不能找到担架时,采用三人抬高运送方式可短距离运送伤员。将伤员移动或放置在担架上时也采用这种放式。这种方式至少需要三个人,如果有四个人就更好了。当抬起伤员必须遵从一个人的指挥。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三人抬高运送: (1)如果可能的话,每个救护人员尽可能跪近伤员的脚和受伤部位;(2)位于伤员肩膀一侧的救护人员轻轻撑起伤员的颈部和肩膀(如图中a);(3)位于伤员臀部一侧的救护人员轻轻撑起伤员的大腿和背部;(4)位于伤员膝盖一侧的另一救护人员撑起伤员的膝盖和踝;(5)在统一的口令下,救护人员慢慢抬起伤员,使之处于救护人员膝

44、盖上(如图中b);(6)在统一的口令下,救护人员将伤员慢慢升高并转动,使之位于他们肘部的弯曲部位,同时身体紧靠救护人员胸部(如图中c);(7)当口令发出时,所有救护人员的动作必须协调一致。这时,发布口令,救护人员就可以移动伤员了。第78页,共91页2、四人圆滚运送方式 这种技术能够移动脊椎受伤的伤员,它需要四个人,其中一个作为队长。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四人圆滚方式: (1)一名救护者(作为队长)负责保持颈部和头部的稳定性,同时他(她)用推鄂法来打开伤员的呼吸通道(如图中a);(2)平行于伤员放置木板:(3)三名救护者(一个在肩部,一个在腰部,一个在膝盖部)跪在木板对面的伤员一侧,与伤员保持一定的距

45、离,以便滚动伤员,此时一名救护者负责保持伤员颈部和头部的稳定性;(4)肩部的救护人员抬起伤员的一支手臂并放置于伤员头顶,被抬起的手臂位于即将被滚动一侧;(5)肩部的救护人员一只手放在伤员的肩下,另一只手放在伤员的上臂下面;(6)腰部的救护人员一只手放在伤员腰部,另一只手放在伤员臀部下面;(7)膝盖部位的救护人员一只手放在伤员膝盖底下,另一只手放在伤员小腿底下;(8)下达口令,将伤员作为一个整体滚动至身体一侧(如图中b);(9)下达口令,要求腰部的救护人员或旁观者将脊椎背板拉至紧靠伤员的位置处;(10)下达口令,将伤员作为一个整体滚到木板上;(11)为了加强保护,在头部和颈部的侧面放置滚毯,同时

46、用三角绷带将头部固定在本板上;(12)将伤员护送到背板或担架上,同时要确保伤员整个身体固定不动(如图中c)。第79页,共91页3、四人骑跨滑动运送式 将脊椎受伤的伤员移动到长木板的另一种方法是骑跨滑动式。三个人支撑住伤员第四个人将滑板送入适当的位置。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骑跨式移动:(1)一个救护人员用按压下颔法来打开呼吸通道。(2)第二个救护人员面对并胯立于伤员之上,弯曲腰部,双手放在伤员腋窝下侧的外臂上。(3)第三个救护人员也面对并胯立于伤员之上弯曲腰部。同时将双手放在伤员腰部两侧。(三个救护人员必须将腿胯开至一定宽度,以便长木板能从其腿间穿过)。(4)第四个救护人员在伤员的头部上侧控制木板,要

47、使木板与伤员身体保持直线状态(如图中a)。(5)一旦口令发出,救护人员将伤员抬起一定高度,第四个救护人员将木板滑至伤员身体下面(如图中b)。(6)在统一的口令下将伤员轻轻放置在木板上。要一直保持支撑的姿势,直到将伤员固定牢固为止。井下长期被困人井下长期被困人员的抢救员的抢救 井下各类遇井下各类遇险人员的急救险人员的急救对中暑人员的对中暑人员的急救急救对触电人员的对触电人员的急救急救第四篇第四篇井下中毒与窒井下中毒与窒息伤员的急救息伤员的急救第81页,共91页一、井下长期被困人员的抢救 在冒顶、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灾害发生时,都有可能将部分矿工隔堵在井下,在营救他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井下发现遇险人员时,禁止用矿灯直接照射避难者的眼睛,以免伤员眼睛突然在强光刺激下使瞳孔急剧收缩造成失明,在升井过程中应用毛巾、衣服、纸张等蒙住伤员眼睛,使眼睛慢慢适宜光线,瞳孔逐渐收缩待恢复正常时方可升井接触自然光线。 2、发现避难人员后,不能立即抬运升井,应将其放在安全的地方注意保暖,待避难人员情况稳定、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稍有好转后,方可升井送医院治疗。 3、搬运遇险人员时,要轻抬轻放缓慢行走避免震动,保持平衡,密切注意伤情变化。第82页,共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