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临床100例治疗体会_第1页
脂肪肝临床100例治疗体会_第2页
脂肪肝临床100例治疗体会_第3页
脂肪肝临床100例治疗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脂肪肝临床100例治疗体会 【关键词】脂肪肝治疗 脂肪性肝病(FLD)简称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沉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仍在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我们于20092010年近2年中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0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观察结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010年收治的确诊为脂肪肝患者病例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562岁,平均42岁。其中高脂血症42例,糖尿病47例,肝炎病史10例,长期嗜酒25例。 1.2诊断 肥胖、非胰

2、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血脂常呈明显增高;而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可见低血浆蛋白(白)蛋白、运铁蛋白血症,血脂、血糖正常或下降。脂肪肝时,血清ALT和AST可轻中度增高,-GT,ALP和总胆汁酸可增高,BSP或ICG滞留。肝功能轻度或中度异常,血脂增高,TC6mmol/L,TG1.65mmo1/L。B超示:肝肿大,肝声波衰减。通过B超、CT,并结合临床,诊断脂肪肝常无困难。若需判断脂肪性肝炎或肝纤维化等,进行肝组织活检仍是最可靠方法。 1.3治疗 不伴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原则上不用降脂药物;酒精性脂肪肝伴高脂血症,戒酒是最好的治疗,一般无需应用降脂药物;肥胖症糖尿病性脂肪肝伴有高脂血症,除非同时有冠心

3、病,否则仅对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及治疗原发病3个月后,血脂仍持续异常者(血浆胆固醇>6.46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4.14mmolL、甘油三酯>2.26mmolL)给予相应的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降脂药物;原发性高脂血症所致脂肪肝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降血脂药物,但需适当减少药量并监测肝功能指标,必要时联合保肝药物,或在肝损害得到纠正后再进行降血脂治疗。 2结果 2.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血脂、肝功能正常,B超脂肪肝波型消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血脂、肝功能近于正常,B超脂肪肝波型基本消除;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血脂、肝功能好转,B超脂肪肝波型减少

4、;无效:症状大部分未消失,血脂、肝功能无明显好转,B超脂肪肝波型未减。 2.2治疗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随访1年,治愈69例,好转15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随访半年无复发。 3讨论 脂肪肝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其中营养因素:如肥胖、恶性营养不良、饥饿、恶液质、全胃肠外营养、重度贫血;化学因素:包括黄磷、砷、铜、苯、四氯化碳、氯仿等工业毒物,四环素、丙戊酸盐、乙胺碘呋酮、环己哌啶、皮质类固醇、雌激素、核苷类似物和抗有丝分裂类药物以及慢性酒精中毒;内分泌代谢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妊娠、库欣综合征;遗传因素:包括Wilson病、低脂蛋白血症、半乳

5、糖血症、糖原累积病等;其他:包括HCV或HDV感染、炎症性肠病、胰腺疾病、艾滋病。 脂肪肝患者多无自觉症状,经常因健康体检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一般待患者意识到肝病的存在后才自觉右上腹不适、疲劳,极少数患者出现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上也无特异性,患者大多体形肥胖,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肝大,如脂肪肝发展到肝硬化,可出现蜘蛛痣、黄疸、门脉高压等肝硬化的体征。 急性脂肪肝一旦确诊需立即给予综合性抢救措施,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及时中止妊娠。慢性脂肪肝宜采取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修正不良行为并辅以各种中西药物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局灶性脂肪肝除针对其可能的

6、病因进行治疗外,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可根据其临床类型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FLD合并亚临床型慢性HBV或HCV感染,治疗的重点为脂肪肝及其基础疾病肥胖,并强调戒酒的重要性,多数患者无需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肝炎性脂肪肝则需按病毒性肝炎常规处理,但应避免过分强调休息及营养。病毒性肝炎合并FLD,应兼顾防治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建议先通过戒酒和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糖等措施治疗脂肪性肝炎,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程和预后取决于引起脂肪肝的基础病因、病理类型和起病方式,大多数情况下,随着原发疾病控制并停止接触和应用有害药物,肝内脂肪沉积可消退。急性小

7、泡性脂肪肝病情严重,预后差。 脂肪肝的自然转归和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及病理类型。急性小泡性脂肪肝的预后与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相似,病死率高达60。慢性大泡性脂肪肝的预后相对较好,非酒精性脂肪肝又比酒精性脂肪肝预后要好。酒精性脂肪肝可直接通过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或酒精性肝炎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多数患者在510年内死于肝病相关并发症,偶亦死于脂肪栓塞、低血糖和重症胰腺炎。局灶性脂肪肝对健康无危害,在随访中有的可见到病灶形态改变或消失。肝炎后脂肪肝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毒性肝炎本身的进程,但同时合并肥胖、糖尿病可促进其肝病进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3(1):56. 2曾民德,李继强,江绍基.肝原性糖尿病.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