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防火计划书_第1页
施工现场防火计划书_第2页
施工现场防火计划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主题容及适用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进行建筑施工的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的办法。本标准由项目经理负责实施,上级防火主管、保卫部门监督执行。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所管辖的各施工单位、各项目经理部、各控股子公司和 三产企业的施工现场。3 防火安全管理的针和原则3.1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 则。3.2实行逐级负责的防火安全责任制,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第一责任人。4. 防火安全管理组织4.1施工现场应当建立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各管理条线人员及分包单位、外包队伍防火 负责人参加组成的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实行分工负责制。4.2施工现场应当建立有

2、效的防火安全保证体系:4.3施工现场各管理条线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条线的防火安全工作。4.4施工现场应当指定专人担任消防员。消防员必须经消防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4.5 一般工程应按职工总数的10%、重点工程或在重点防火区域施工的应按职工总数的70%建立义务消防队。4.6每班组配备一名防火员。5. 防火安全管理职责5.1项目经理防火安全职责5.1.1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防火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工程防火安全全面负责。项目经理可指定一名副职负责防火安全管理工作。5.1.2格执行消防法规和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全面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督促和检查。5.1

3、.3 在履行对业主(总包)防火安全负全责的前提下,明确工程项目各分包单位、各施 工管理部门和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各施工生产岗位的防火安全职责,全面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 奖优罚劣。在签订施工合同时, 必须与分包单位和使用的外来施工队伍签订 防火协议 ,逐级明确防 火安全责任人,层层分解防火安全责任。5.1.4 定期召开防火领导小组会议,或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防火要求召开各分包单位领导、 有关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参加的防火安全工作会议,布置、协调防火安全工作。5.1.5 依据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现场布置和搭建临时设施,配置相应的防火标志、 消防设施、器材;划定三级动火区域,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落实防火安

4、全技术措施。5.1.6 明确专(兼)职消防员,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开展消防业务及初起火灾扑救训练。5.1.7 制订初起火灾扑救案,建立防火档案。经常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及时落实火灾隐患 的整改措施。5.1.8 组织火灾扑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原因调查。5.2 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职责5.2.1 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把消防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并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消防 设计进行施工。针对高温、寒等季节特点和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防火要求,制定和落实相应 的防火案和安全措施。5.2.2 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安全奖惩规定。5.2.3 针对项目特点

5、对员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制定防火、灭火案。5.2.4 定期组织防火检查,改善防火条件,对查出的火灾隐患,定人定时整改,及时消除 火灾隐患。5.2.5 按照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落实人员负责检验、维 修、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5.2.6 发生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迅速组织自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对火灾原因的调查。5.2.7 根据“三不放过”原则,火灾事故发生后,要认真查清火灾事故原因、火灾损失, 积极落实整改措施,肃处理有关责任人。5.3 专兼职消防员防火安全职责5.3.1 负责对职工和外来施工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容和受教育人员的应存档备 查。5.3

6、.2 确定防火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格管理。5.3.3 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督促有关人员及时整改火灾隐患,重要 情况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同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5.3.4 加强对明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检查、监督落实“两证一器一监护”制度,动火证存 根应存档备查。5.3.5 负责义务消防队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5.3.6 按照规定做好防火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建立健全防火档案。6. 防火管理6.1 工程开工前,应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针对施工实际 的切实可行的防火安全技术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实施。6.2 施工区与生活区要有明显的

7、界限,设置相应的消防安全标志,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 建立防火制度。6.3 存放氧气、乙炔、油漆、溶剂等易燃易爆和可燃材料的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堆 放点等防火重点部位应单独设置,与办公、生活区等临时设施、明火、高温点保持 15m 以上的 防火安全间距。6.4 施工现场焊割作业必须格执行 “十不烧” 规定。动用明火作业, 必须办理 动火可证, 签订明火作业安全责任书 ,落实“两证一器一监护”制度。使用切割、打磨机具,视同明火作业,应开具动火可证 ,并落实防护措施。6.5 施工现场应执行建设部 JGJ59 一 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在施工区域设置吸烟 处,不准吸游烟。吸烟处一般宜设置在无火

8、灾危险的施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点或茶水亭旁,并放置盛水或沙 土的容器,以便丢弃烟蒂。6.6 电焊、电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作业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效证件可上 岗作业。6.7 格控制非生产使用电加热器。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电加热器具的,使用人应办理审批 手续,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在指定地点集中使用,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6.8 高层建筑施工楼面应配备专职防火监护人员,巡回检查各施工点的消防安全情况。装 饰施工阶段,现场禁止吸烟,明火作业应相应提高一个等级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格落实防措施。6.9 消防器材要做到布局合理、摆放有序、易于识别,并落实专人保养、维修和管理。 手提式或推车式灭火器,应当

9、贴有上海市消防局统一印制的合格证标签,注明维修时 间和有效讫止日。6.10 任人不准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准损坏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准埋压、 圈占消火栓或消防水源接口;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和堵塞消防通道。消火栓围 10m 、消防器材围 2 m 不得堆放物品。7. 临时设施搭建7.1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按经上级防火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图进行 布局、搭建。确因施工需要变动的 ,必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使用结束后及时拆除。7.2 施工现场的围墙应安全牢固,高度不低于 2.5m 。7.3 不准在高压架空线下搭设临时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7.4 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可燃和易燃堆场、仓

10、库、易燃废品集中堆放点、重点防火和办公、 生活区域。7.5 施工现场设立汽油库 (间) 或爆炸器材库 (间),必须经所在地公安消防部门审核批准。7.6 临时设施的面积,每幢不宜大于300m 2 ,幢与幢之间应保持 5m 间距。总面积超过1200m 2( 4 幢)时,应分组搭设,组与组之间保持不少于10m 的防火间距。确因场地条件限制需缩短间距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7.7 厨房等明火、高温点应搭设在长年下风向或侧风向;宿舍、更衣室的排列,不宜与主 导风向一致。7.8 施工现场应有宽度 >3.5m 的通道或消防车回转道路,并保持畅通。8. 重点部位管理8.1 防火重点部位必须按照经批准

11、的施工总平面图搭建,并符合隔热、通风、上锁等规定 的要求,与明火、高温点和职工生活设施保持 15m 以上的安全距离。8.2 防火重点部位必须按规定设置醒目的“禁止烟火”等消防安全标志,落实专人负责防 火安全工作,防火制度上墙,按要求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8.3 施工现场油漆、木工等防火重点部位或操作场所应保持整洁有序,不准堆放杂物,禁 止明火作业,禁止吸烟,禁止使用切割、打磨机具。每天做好“落手清”工作。8.4 库房仓间不准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休息室,照明应使用不大于 60W 的白炽灯。8.5 库房应留有 2 米宽的主通道,物品堆放应符合“五距”的规定。禁止将性质或灭火、 防护法相抵触的物品同放

12、一室一库。8.6 施工现场使用的氧气瓶或乙炔瓶在 20 瓶以下的,应单独搭建储存间; 20 瓶以上的, 应按规搭建正规仓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间)必须采用难燃或不燃材料搭建,用轻质材料作屋顶,保证良好 的通风,室不得敷设电气线路。库门应向外开。8.7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禁止与其他材料混放。易挥发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使用时应桶口 加盖,妥善保管。8.8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保管员必须经上海市消防局培训合格,并持有有效的上海市易燃 易爆化学物品作业证上岗。9. 明火作业管理9.1 安全管理要求9.1.1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应当按照施工性质和部位确定动火等级申办动火可证 ,节假 日相应提高一个等级审批。

13、9.1.2 动火作业前,必须签订明火作业安全责任书 ,对动火操作人、监护人进行防火安 全交底,明确责任,相互督促,安全作业。9.1.3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格执行“两证一器一监护”制度(即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 动火证和特殊工种操作证、备好灭火器,监护人到位) 。9.1.4 动火作业时,应当清除边可燃物,并落实防护措施。 高空或有一定火灾危险的动火作业,应采用棉布或不燃、难燃材料做成的接火盘、挡风屏 障等防隔离设施,防火花、焊渣、切割溶块飞溅、坠落引发火灾,监护人员要做好立体监护工 作。9.1.5. 冷却塔边 5m 以或在冷却塔上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遮挡措施,防止焊渣、溶块溅 落冷却塔引发火灾。

14、9.1.6. 动火作业过程中,审批人或专兼职防火保卫干部、安全员应经常到现场检查、督促 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制止违章作业,及时消除火灾隐患。9.1.7 气瓶应有防震圈和防护帽, 夏季应有遮阳措施 ,防止爆晒 ; 氧气瓶、 乙炔瓶等焊割设备 上的安全附件应完整有效。9.1.8 氧气瓶、乙炔瓶存放时两瓶之间距离不少于 2m ;使用时两瓶间距不少于 5m ,两瓶 距明火不少于 10m.乙炔瓶应直立存放 ,禁卧放使用。9.1.9 情况不明的地下隐蔽工程、 易燃易爆等化工企业改扩建工程、 管道施工和船舱动用明 火作业前,必须做好对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检测工作,确保安全后可动火作业。9.1.10 动火作业结

15、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清除残余火种,做好落手清工作,确保安全。9.2 动火作业等级划分9.2.1 一级动火9.2.1.1 禁火区域 即公司列为防火重点部位的存放各类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可燃物品的仓 库、油库、燃机修理间、油漆间或油漆作业场所、木工间、木料堆场、草包或麻袋或塑料编织 布(袋)堆放场所、轮胎翻修间等 。9.2.1.2 油罐、 油箱、 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 易燃易爆液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 助设备。9.2.1.3 各种受压设备。9.2.1.4 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等动火作业。9.2.1.5 比较密封的室、容器、地下室等场所。9.2.1.6 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9.

16、2.2 二级动火9.2.2.1 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进行临时焊、割等动火作业。9.2.2.2 小型油箱等容器。9.2.2.3 登高焊、割等动火作业。9.2.2.4 沉井、地下管道等动火作业。9.2.3 三级动火9.2.3.1 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动火作业。9.2.3.2 使用切割、打磨机具。9.2.3.3 施工生产现场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碰焊、冷作、 维修、 预埋件制作等用火作 业,可一次性办理三级动火作业审批手续。9.3 审批程序9.3.1 动火作业必须按明火作业区域等级划分围分别办理动火可证 ,各级审批人不得超 越自己的审批权限批准动火作业。9.3.2 动火可

17、证应正确填写,写清动火部位、动火操作人、监护人和申请人姓名、动 火时间、拟订有针对性的防火安全技术措施案。9.3.3 一、二级动火作业审批前,审批人应(也可指派专兼职防火保卫干部)到现场核查, 确认安全后,可签发。9.3.4 一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单位或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一级动火可证) ,编 制安全技术措施案,报公司保卫部门及消防部门审查批准后,可动火。9.3.5 二级动火由所在工地的施工生产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二级动火可证) ,编制安全 技术措施案,报所在单位或项目经理部经理(防火安全第一责任人)审查批准后,可动火。9.3.6 三级动火由所在工地的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三级动火可证

18、) ,报项目经理部分管防 火、施工生产的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可动火。9.3.7 国定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的动火作业,按上级规定应升级审批。由二级升为一级 的动火作业,项目经理审批;由三级升为二级的动火作业,项目分管防火、施工的项目副经理 (负责人)审批。9.3.5 审批时效24 小时,期满应重新办证。3 天,期满应重新办证。7 天,期满应重新办证。9.3.5.1 一级动火申请人应在一前提出,批准最长有效期限为9.3.5.2 二级动火申请人应在四天前提出,批准最长有效期限为9.3.5.3 三级动火申请人应在三天前提出,批准最长有效期限为10. 用电管理10.1 施工现场应格执行 JGJ46 88

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和有关电气安全 操作规程,制定电气防火措施。10.2 架设临时线路和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等作业必须由电工进行,并符合安全技术规。10.3 施工现场变、配电室应当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落实防雨雪、防汛、防火、防小动物 的措施,保持室外整洁以及出入道路通畅,无关人员禁止入。10.4 禁无证操作电气设备。 禁止架设裸导线, 禁止使用金属裸线或导电材料作电源线路的 绑线。任人不准私拉乱接临时线路,不准用铜丝或其他金属材料替代保险丝。10.5 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功率镝灯,整流器必须加装防护罩,安放部位应当安全可靠,避免 与易燃物直接接触。10.6 电气线路接头应牢固可靠、绝缘性能良好,禁止超负荷运行。禁止使用电炉,禁止使用灯具或电加热设备烘烤衣物和取暖。10.7空旷野外的施工机械设备应有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 Q o11. 生活区防火管理11.3 办公室、休息(更衣)室、宿舍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