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_第1页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_第2页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1)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一系列遗传学改变,包括 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近年来对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为胃癌发生 的分子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研究表明,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 中一个新发现的重机制。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一系列 遗传学改变,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微卫 星不稳定性(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 )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十分重 的作用。1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检测方法微卫星体是由 26 个核苷酸,其中包括胞嘧啶 -腺嘌呤(

2、 cytosineadenine, cA )二核苷酸组成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简单串联式的 DNA重复序 列。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约有 50000至100 000 个,呈稳定性遗传,具 有低遗传突变率的特点 1 。当一些癌症病人 DNA复制时,这些核苷酸片段在微 卫星位点上插入或缺失,导致重复单位长度的变化。 MSI 即指由于复制错误引 起的重复单位长度的变化,故又称复制错误( replication errors, RER )阳性 表现。近来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基因的不稳定性是人类癌症多步骤发 生过程中最重的环节,被认为能增加正常突变速率及导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 突变 1 。事实上,

3、 MSI是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Hereditary nonpoly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的特点,并由于四种 DNA错配修复基因 ( mismatch repair gene )如 hMSH、2 hMLH1、hPMS、1 hPMS2突变所致 2 。 MSI 阳性求至少一个位点有基因不稳定性表现,而 RER阳性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 Laura 等3 将 RER阳性定义为至少两个位点具有 MSI表现,Nuno等4 将 RER 阳性定义为至少一个位点具有 MSI 表现。有人建议 5 ,RER阳性应指被检测的 微卫星位点中至少 29%具有 MSI,低于 29%

4、的则称为低频率 MSI。微卫星序列可通过放射性 PCR技术检测。放射性 PCR技术为传统的微 卫星序列检测方法,它通过将每个位点的扩增引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 然后置入 RER复性胶上进行电泳,再进行放射性自显影。近年来,自动荧光 PCR技术得到发展,它具有简便、快速及非放射性 的优点 6 。通过将每个位点的扩增引物用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红、蓝)进行 标记:红色引物标记肿瘤,蓝色引物标记正常组织。然后将两种不同组织的扩 增产物置入同一凝胶进行电泳。再利用计算机对电泳表面进行分析,从而精确 自动地计算出每种荧光产物的长度和大小。2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发生及其致癌机制由于研究对象的范围及数量、选

5、择的微卫星位点及数目的差异,不同 作者对突变表型的定义不同,故目前东西方关于胃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存在争议。近期研究表明, MSI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国外报道 MSI 的发生率在 16.0%38.6%之间7,8 。日本首先报道了 MSI 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Han等7 采用放射性 PCR技术检测了 D2S136和 TP53两个微卫星位点,结果发现 57 例散 发性胃癌中 22 例 MSI阳性, MSI阳性率为 38.6%。Nakashima等8 报道 25例 胃癌中 4 例 MSI 阳性, MSI阳性率为 16.0%。2.1 MSI 与胃癌家族史&nb sp; MSI 与胃癌家族

6、史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争论。 Chong等9 研究了 76 例胃 癌患者, 25例 MSI阳性患者中 12例具有胃癌家族史,而 51例 MSI阴性患者中 26 例具有胃癌家庭史,故 MSI阳性和家族史之间没有显著的联系( P>0.05 )。而 Laura 等3 研究了 108例胃癌患者, 34例 MSI阳性患者中 14例具 有胃癌家族史, 72例 MSI阴性患者中 20 例具有胃癌家族史,故 MSI阳性和家 族史之间有显著的联系( P<0.05 )。2.2 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 MSI2.2.1 散发性胃癌目前,关于 MSI 阳性的散发性胃癌存在 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的报道 很少见。

7、通过对 MSI 阳性结直肠癌的研究发现, hMLH2的突变在散发病例中少 见。有一组报道 10 ,206 例散发性结直肠癌 MSI阳性率 15%,其中 1%的基因 突变发生于 hMLH1和 hMLH2。Wu等11 研究了 40例胃腺癌,其中 12 例 MSI阳 性,发现 1 例进展期胃癌存在 hMLH2基因突变,导致 Codon207GCT误义突变为 TCT,使编码蛋白丙氨酸改变为丝氨酸。这些结果提示基因不稳定性在胃癌的发 生过程中起重的作用。 HNPCC相关性 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在散发性胃癌中很 少发生,其他修复基因的遗传或获得性缺陷可能导致 MSI 的发生。2.2.2 胃癌家族史目前

8、MSI遗传学基础的研究很少见。 Nicolaides 等12 发现 10 例胃 癌中 1 例 MSI阳性并伴有胃癌家族史(该患者有一个 72 岁患胃癌的舅舅)有 hMLH1的突变,从而导致 Codon655异亮氨酸至苏氨酸的改变,但未形成 HNPCC 中常发生的断裂的错配修复酶蛋白。虽然所发生的突变非 HNPCC特有,但可能 代表胃癌发生中一种少见的 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迄今为止,未见胃癌中 hMSH、2 hPMS1或 hPMS2发生突变的报道。2.3 MSI 阳性胃癌致癌机制近年来基因片段突变的增加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仍然不明。 TGF- 是已知的细胞生长抑制因子,通过与 TGF-

9、 受体和的结合而发挥作 用。 TGF- 受体的失活使上皮细胞能抵抗 TGF- 的生长抑制作用,导致细 胞无限制生长。有研究发现, 7例胃癌中 5例发生 TGF-受体的突变13 。 这也许代表表型突变导致胃癌发生的多种致癌机制之一。3 MSI 与临床病理的关系3.1 MSI 与组织病理分类的关系mSI与胃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文献报道不尽一致。 Han等7 发现, 25例低分 化腺癌中 MSI阳性率 64%,18 例高分化腺癌中 MSI阳性率 17%,低分化腺癌 MSI 发生率显著高于高分化腺癌。而 Semba等1 研究了 9 个位点,高分化腺癌的 MSI阳性率( 33%)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的 MSI

10、阳性率( 18%)。另外各种病理 类型的胃癌、胃腺癌、肠化生组织 MSI 检出率分别为 33%、42%、33%,提示 MSI 可能在腺癌和肠型胃癌的发生中起重作用。wu 等14 研究了胃癌中突变的微卫星位点的数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 系,结果显示,少位点( 2) RER阳性的共有特征与多位点(> 2)RER阳性是 不同的,后者发生于胃窦部( 12/13 比 35/67 ,P=0.01),肠型( 11/13 比 30/67,P=0.05),Hp感染率(12/13 比 41/67 ,P=0.05)更高,癌肿淋巴结转 移较少( 5/13 比 49/67 ,P=0.02)。这些结果提示,多位点

11、的 RER阳性具有明 确的临床病理特征。摘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一系列遗传学改变,包 括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本篇论文是由 3COME文档频道的网友为您在网络上收集整理饼投稿至本站 的,论文版权属原作者,请不用于商业用途或者抄袭,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否 者后果自负,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3.2 MSI 与肿瘤位置的关系mSI和肿瘤位置之间的关系目前没有定论。 Wu等14 的研究发现,多位点 的 13 例 RER阳性胃癌中 12 例发生于胃窦部。也有报道 MSI 阳性肿瘤较平均地 分散于胃的各个部分。上述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所研究的人群不同有关。3.3

12、 MSI 与分期的关系一组资料表明, 3例早期胃癌中 2例 MSI阳性,结果提示, MSI可能是 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标志。在进展期也发现有 MSI 出现,而且随着病情的发 展 MSI的检出率增加。 Chong等9 报道, MSI阳性发生率在进展期胃癌 ( 17/51 )显著高于早期胃癌( 3/25 ),差异显著( P< 0.05 )。3.4 MSI 与癌前期病变的关系Semba等1 首次报道 9例肠化生中 3例 RER阳性,结果提示部分肠化 生具有基因的不稳定性,并且可能是胃癌发生的起始点,值得进一步研究。4 MSI 与预后的关系N uno等4 比较了 61例胃癌患者的预后, 12例

13、RER阳性者平均生存 期 6 年,49例 RER阴性者平均生存期 3 年( P<0.05 )。低频率的 MSI和阴性 MSI 具有相似的预后,并发现 RER阳性胃癌在淋巴结浸润阴性和阳性中分别占 35%和 14%(P<0.05 ),故 RER阳性具有较好的预后。5 mSI 在青年胃癌中的作用青年(< 40岁)胃癌的发病率在胃癌中通常小于 10%,比老年人似乎更具 有遗传学的基础,癌肿通常是弥散、低分化及浸润的。 Hayden等15 研究了 10 例青年胃癌患者,每例分析了 12 个位点,结果未发现一例 MSI阳性,故对 MSI 阳性在青年胃癌中的作用有所怀疑。而 Han等7

14、报道,10 例青年胃癌中 9例 为低分化,且 64%为 MSI阳性。故 MSI在青年胃癌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6 mSI 与突变型 p53 基因的关系资料表明,野生型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能激活 p21 蛋白( CIP1/WAF1 gene),抑制 CDK与周期素结合,使细胞停滞于 G1期,同时 p53 能促进 DNA损 伤修复,故 p53 基因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作用 1,16 。一组资料表明 MSI与突 变型 p53 基因之间的关系,将 50例胃癌分为 MSI阳性与阴性两组, MSI阳性胃 癌组突变型 p53 阳性率( 7/17 ,41.2%)与 MSI阴性胃癌组( 17/33 , 3

15、3.3%)相 比,无显著差异( P> 0.05 ),提示 MSI与突变型 p53 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相关 性,由此推断 p53 基因突变并非由微卫星位点 MSI所致。7 结语综上所述, MSI为胃癌发生的分子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有关 MSI 确切的 致癌机制、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胃癌 MSI 的发生、低频率 MSI 的原因值得进 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 semba S et al.Cancer,1996;77(8):1620 16262 broner CE et al. Nature,1994;368(17):258 2613 ottini L et al. Cancer Res,19

16、97;57(20):4523 45294 nuno R et al. Castroenterology,1996;110(1):38 415 aaltomen LA et al. Science,1993,260:812 8166 toh Y et al. Cancer Res,1996;56(12):2688 26917 han HJ et al. Cancer Res,1993;53(21):5087 50898 Nakashima H et al. Cancer,1995;75(6 Suppl):1503 15079 Chong J M et al. Cancer Res,1994;54(1):4595 459710 Konishi M et al. Gastroenterology,1996;111:307 31711 Wu MS et al. Cancer Let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