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校区图书馆之间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_第1页
试论多校区图书馆之间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_第2页
试论多校区图书馆之间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_第3页
试论多校区图书馆之间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_第4页
试论多校区图书馆之间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试论多校区图书馆之间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     摘要:论述了高校多校区办馆模式对资源合理布局及典藏岗位设置带来的问题,提出建立动态典藏管理模式以及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可行性。参考文献3。 关键词:动态典藏,馆藏建设,一馆多址 1 现行馆藏资源管理模式及典藏岗位设置 多校区办馆是为了适应学校现时的格局而采取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分散在各校区读者的需求,但对于馆藏资源(包括馆舍资源)的合理布局及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1.1 多校区办馆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布局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保持原馆布局,

2、多校区办馆造成资源不合理布局,高校图书馆各分馆的馆藏基本上是在原有馆藏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各分校区的功能定位,在典藏时再分配新书所形成的图书馆馆藏是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而逐年累积形成的体系,各分馆的馆藏都有自己的特色。如笔者所在校西校区分馆的特色是机械方面的文献资料较多,南、北校区分馆的特色是经济、政治方面的文献资料较多,读者的文献需求基本上可以在本校区分馆得到满足。由于受到馆藏地限制,形成各分馆的馆藏与校区功能定位的矛盾,造成资源分布的分散和布局不合理,虽然根据各校区新的功能定位,通过新书的充实和调拨,来缓和馆藏结构与读者的需求矛盾,但还是不能满足各校区读者的需求。而且,现在的校区格局是在近几年的

3、学校调整中逐渐形成的,但这种调整和变化仍在进行中,图书馆就要随着这种功能定位的调整而不断调整各分馆的馆藏1。 1.2 各分馆之间开设绿色通道,实行图书的通借通还 静态管理模式无法合理分配馆藏资源,各馆的馆藏是静态的和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无法打破原有不合理的馆藏布局,馆藏资源也无法合理流动。为解决读者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馆藏资源的问题,各校区图书馆实现计算机联网,读者可以在网上查询图书馆的全部馆藏情况。若所需文献本校区没有收藏,读者可以在本校区分馆进行登记,办理借书申请和还书手续。笔者所在校在统一网络平台上实行“代借代还”的借阅办法,读者可以用同一个借阅证件,在任何一个馆跨校区借

4、阅所需图书。对于读者借阅其他校区分馆所藏文献的需求,图书馆则通过文献递送服务的方式加以满足,发挥馆藏图书的最大效能。 1.3 图书典藏岗位的设置 传统的图书典藏岗位设置在采编部门。图书经过编目后,图书典藏人员按批次接收图书并根据载体类型、学科设置、读者特点等因素确定馆藏地。目前,由于高校的合并重组,不少高校图书馆形成了多校区、多分馆的办馆格局。图书对应多个馆地,但图书购进册数有限,各校区的学科设置也时有变动,致使典藏人员在分配图书时难以把握,图书分配到某个典藏地后,不管是否合理,就很少进行二次分配调拨,没有形成良性流动。还有一种设置方式就是取消采编部门的图书典藏岗位,而在读

5、者服务一线设置图书典藏岗位。图书分编后,由编目人员进行图书初次分配,再由各借阅区的典藏人员对新书分析后进行二次典藏,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已有馆藏进行统计分析,予以重新调拨。这种设置方式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但是每个服务一线都设置图书二次典藏岗位,会增多工作人员编制,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另外在采编部门取消了典藏岗位后,编目人员分配时也难于把握。如果多名编目人员共同负责图书典藏工作,在新书入库的交接环节中,容易形成责任不清,造成混乱2。 2 图书馆馆藏资源动态管理机制3 2.1 建立动态典藏机制的构思 在实行动态典藏前,异地流图书还回本图书馆后,再由图书馆统一运回各个原分

6、馆上架流通。我们把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本应是自然矫正的典藏人为地做了不必要的回归,造成了异地流图书反复出现。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书确有必要回归原馆藏地。又有哪些书是没必要回归原馆藏地的,值得加以认真研究。而读者在本校区分馆不能借阅到所需图书,只能到另校区分馆借阅。典藏结构的不均衡,未能很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有待进一步改善。为了使典藏结构逐渐趋于科学合理,我们提出建立动态典藏机制的思想。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是将典藏权交给采编部门,由采编部凭经验判断和读者的意见反馈,对藏书进行分配的典藏工作方式,这种典藏方式要进行改革,但在每个校区或分馆服务一线都设置典藏岗位也不一定可行,应保持典藏

7、岗位不变,在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上形成藏书动态管理。 2.2 动态典藏机制的实施 动态典藏的建立是指对于异地流图书反复出现,图书馆在进行文献整合完毕、各分馆馆藏与读者群相对稳定之后,仍发生在各馆间跨馆流通的异地流图书可实行在还书地就近上架并调整典藏地,而不再进行人为地回归原馆的典藏机制。 动态典藏机制在通借通还的基础上淡化了主馆与分馆、综合馆与专业馆的严格界限,打破现有的藏书地点固定的模式,实现就地上架流通。读者还书时计算机自动地将该书的馆藏地点进行变更,即时反映到馆藏数据库中,读者检索时可随时掌握该书馆藏新地点,从而达到动态管理。 进行动态典藏时,应收集和

8、接受来自读者的反馈,通过征求专业研究人员的意见。典藏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已有馆藏图书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在各分馆藏地,可由部主任负责图书调拨工作,将利用率不同的图书调拨到不同的地方,对图书进行合理的动态调整。使图书在各校区、各馆藏地形成良性流动,消除传统典藏管理模式的弊端。 3 动态典藏机制的意义 动态典藏机制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藏书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馆藏结构,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1)动态典藏利用了图书的自然流向,使典藏随着读者走,逐步使典藏结构趋于合理,动态典藏是对典藏失衡的一种自然矫正,对改善典藏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在大馆藏的框

9、架下,以读者的利用来确定其馆藏地,以方便读者为目的,解决了异地还书带来的图书滞留问题,减少图书上架的滞留时间,缩短图书流通周期,进而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3)免去了各馆之间的运书环节,减少图书管理的运行成本,异地还书的图书实行就地调拨规则,通过读者的借阅重新确定图书的馆藏地。并且不用再来回运送图书,节约了运营成本。 (4)实行动态典藏后,通过对异地图书流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各馆读者群对于文献资源需求状况的客观信息,以此来指导和矫正以后的馆藏建设。这就增加了客观性,避免了主观盲目性。反复流动的异地图书流,能客观地反映出热门图书的种类和馆藏缺陷,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补充,是进

10、一步完善馆藏结构的客观依据。 (5)实行动态典藏后,就建立起一种自动平衡和自我完善机制。图书的最终藏书地点,是由读者确定的,而最初的典藏位置就不是十分重要了,即使出现一些不合理典藏,也会通过异地流图书由动态典藏机制来进行自动调节。 4 动态典藏机制的可行性 通过动态典藏,能更合理的配置图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使馆藏建设观念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1)动态典藏不会影响到读者对图书的借阅,动态典藏机制是建立在目录索引数字化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典藏模式,由于有机读目录的引导,图书典藏位置的改变可以随时提供给读者知道,因而不会影响到读者对已经阅览过的图

11、书的借阅,由于动态典藏机制能够很好地解决多校区图书馆图书典藏工作中初次典藏可能造成不科学现象,相反使典藏文献在各校区图书馆达到最优化配置。动态典藏利用了图书的自然流向,可以使典藏图书随着读者需要在各校区分馆流动,逐步使典藏结构趋于合理。经过一个时期的自动调整,从而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2)实行动态典藏机制后,是不会破坏各分馆的馆藏特色。首先,异地流的图书,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需求量大的基础类图书,并非专业特色类图书,它的跨区流通对馆藏特色影响不大,是不会动摇分馆特色藏书根基的。另一部分是交叉学科的图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剧,学科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一种图书可能同时属于几个学科所共有,我们只要系统地保持本学科的那部分核心文献就能够体现自己的馆藏特色。其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应是整体对外而言,而非以各个分馆的形式独立出现。就总体而言,在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中所能表现出的馆藏特色丝毫不会因为图书在各分馆间的典藏地点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动态典藏不会破坏整体馆藏的特色和系统性。 实行动态典藏机制,实现藏书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并通过书的流动,引导读者的流动,从而实现了读者的合理流动,能够使有限的馆藏灵活地流动起来,既实现了馆藏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又实现了馆藏资源的良性流动,有效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了馆藏资源的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