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机会与挑战_4_第1页
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机会与挑战_4_第2页
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机会与挑战_4_第3页
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机会与挑战_4_第4页
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机会与挑战_4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机会与挑战    摘要:虚拟世界为我们制订创新性课程计划以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提供诸多机会。在虚拟世界环境中,学生能够参加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和场景的各种真实学习活动。此外,有些学习任务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开展,不但费用高而且危险性大,虚拟世界则为学生提供完成这种学习活动的平台。有些真实环境能促进最优化学习,如果我们精心设计相应的模拟环境,尤其是它们能具备触觉精度和触觉反馈能力时,我们便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这些真实环境,既无风险又有成本效益。本文首先对虚拟世界做一个概述,然后分析虚拟环境的教育用途,并阐述虚拟世界应用于远程教育

2、给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文章最后简要探讨在未来远程学习中学习者可能以哪些方式与虚拟世界互动。关键词:虚拟世界,高等教育,second life(第二人生),多用户虚拟环境导读:本刊“国际论坛”启动之初,我们便有幸约请到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数字未来研究所海伦·法利博士和她的同事安吉拉·墨菲(angela murphy)博士为我们撰写探索一种有效、可持续的高等教育移动学习框架一文,介绍法利博士主持的“构建移动学习评估框架(developing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mobile learning)”课题的初步进展(详见中国远

3、程教育2013年第9期)。这项课题原定2015年结题,于是,今年年初我再次约请法利博士为我们撰写该课题的结题论文,结果由于研究需要该课题已申请延长一年时间结题。在法利博士众多的研究中,数字媒体与学习、虚拟世界环境、虚拟世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虚拟世界的知识建构和人机交互等都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主题,而且我此前也读过法利博士在这些方面的很多研究成果。所以,尽管我知道她的案头压着一大堆任务,我还是试探性地邀请她为我们撰写一篇综述性质的论文,系统介绍虚拟世界环境在教育(尤其是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分享她本人对此领域发展前景的见解。法利博士欣然应允,于是便有了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机会与

4、挑战这篇文章。我为什么邀请法利博士撰写这样一篇文章呢?纵观世界各地远程开放教育的情况,可以看出,长期以来,远程教育的优势学科是人文社科类,相比之下,理、工、农、医类学科的远程教育得不到应有发展。本刊2015年第1期发表了国际远程教育领域两位资深学者安妮·盖斯凯尔和罗杰·米尔斯的文章远程教育和e-learning的挑战:质量、认可度和成效,该文在开头引述相关研究指出,英国开放大学1969年创校伊始,理学院首任院长在征求外校科学家同行对理科远程教学的意见时,遭到同行的质疑和嘲笑。其实,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看,这些科学家完全有理由质疑理科远程教育的可行性和质量,毕竟理、工、农、医

5、类课程涉及大量实验,侧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这样的教学(学习)任务在当时的确很难远程完成(虽然当时英国开放大学向学生提供实验工具包,但毕竟只能开展一些最基本的实验,至于比较复杂的实验,则必须以“日校”day school形式到普通高校实验室完成)。时至今日,理、工、农、医类学科的远程教育虽然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和加拿大等),但是总体看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虚拟世界技术的出现的的确确为理工农医类课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虚拟世界环境的教育潜能,如同本文所指出的,并不局限于理、工、农、医类学科的远程教学。这便是我邀请法利博士撰写本文的初衷。

6、本文在“引言”一节的最后指出,“虽然虚拟世界在帮助我们应对与当代高等教育学习相关的诸多挑战上有明显的潜能,但是迄今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的应用依然是零碎而又缺乏计划性。”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尚待系统开垦的领域。第二节对虚拟世界做一个概述。“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 一词首次出现在1990年,虽然只有25年历史,但是由于有需求而且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虚拟世界得到快速发展。second life(第二人生)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虚拟世界,虽然它也仅有12年历史。除此之外,还有一批虚拟世界陆续问世,包括jibe、opensim、active worlds、kitely、imvu、twin

7、ity和blue mars等。第三节分析虚拟环境的教育用途,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例子。研究显示,虚拟世界有助于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深入思考和反思所学知识。从教学的角度讲,虚拟世界使教育环境更加多样化,能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完成有一定危险性或成本高昂的学习任务这方面,虚拟世界更是大有用武之地。然而,虚拟世界的教育潜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很多教师仅把它们当成现实的物理环境使用,一味模仿现实世界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懂得如何把虚拟世界环境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本节从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批判性述评:真实学习、游戏化和虚拟世界、创建社区和角色扮演,从中我们可以得到

8、一些有益的启示:如何“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虚拟世界的教育用途。第四节是第三节的延伸,从学科学习的角度看虚拟世界的教育用途。对某些学科而言,虚拟世界环境有促进学习的巨大潜能,但虚拟世界不可能向所有学科提供与学科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真实学习环境。最典型的例子是外科手术教学,虽然现在的虚拟技术日臻完善,早已今非昔比,但是要在虚拟环境下学习与外科手术相关的动手或实际操作技能仍然困难重重。第五节阐述虚拟世界应用于远程教育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挑战。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因特网带宽不足、用户使用技术不娴熟和学习设计不科学等),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使学生在虚拟世界环境中能体验到现实世界的那种感官沉浸感,因为沉浸“是

9、促使学生专心投入虚拟世界环境的学习或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的用户界面不方便用户在虚拟环境下控制速度、反应和三维动作,用户难以与虚拟世界环境融为一体,无法如同在现实世界一样凭直觉自如地做出各种动作,某些特殊群体在使用键盘和鼠标上可能会有一些困难,等等。作者认为,“考虑到商业性用户对于直觉交互界面的需求以及虚拟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影响虚拟环境使用的问题必将得到解决。”这是第六节的内容。另外,作者在“结束语”一节还谈到使用移动设备与虚拟世界环境交互的现状和前景。本文引用了大量实证研究的结论。多年来,作者一直潜心这个领域的研究,掌握大量一手数据,对很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这

10、篇文章能较全面地反映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我坚信我国远程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我们再次衷心感谢海伦·法利博士对本刊的真诚支持!(肖俊洪)一、引言目前高等教育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有越来越多方面的事情需要投入时间,有些学习者或是全职工作或是兼职工作,有些需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或多病的配偶,有些居住地离最近的学校有好几个小时的车程,有些则出于方便的考虑而选择在家里参加远程教育。另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的学生成分越来越多样化。因此,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在财政预算更加紧缩的情况下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等教育机构正以灵活的方式开设课程和专业(

11、ritzema & harris,2008,p.110)。虽然远程教育十分便利,但是,对学习者而言,很多挑战依然存在,包括学习动力不稳定、考核得不到反馈评价、师生接触机会不多无法得到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因同学各处一方而产生的孤独感(galusha,2001)。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新的技术和新兴技术(包括虚拟世界技术)的潜能,更好地应对诸如此类的挑战(garrison,2000;de freitas,2008,p.31)。学生使用计算机设备越来越便捷,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高速因特网越来越泛在化。因此,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讲,各种虚拟世界环境越来越唾手可得。教师的影响不再局限于实体校园、

12、社区或国家的地理和物理范围;课程计划的制订不再受制于某一个学科、学院或学部的实物资源。实际上,任何我们能想象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虚拟世界环境提供。由于有了虚拟世界,教师能充分利用社交关系和新兴教学法改进学习和交流互动的基本方法。在虚拟世界环境中,用户合作建构知识、发展技能、尝试不同身份,因此不存在历史、职业、辈分或性别方面的差异。用户创建和修改自己的内容并与这些内容交互,以此掌握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专门知识。这种无所不在的参与文化使虚拟世界成为充满活力、令人振奋的学习环境(ondrejka,2008,p.229)。然而,虽然虚拟世界在帮助我们应对与当代高等教育学习相关的诸多挑战上有明显的潜能,但是

13、迄今虚拟世界在远程教育上的应用依然是零碎而又缺乏计划性。二、虚拟世界是什么虚拟世界是一个类似于物理空间的三维虚拟环境,存在于计算机、外部储存装置或服务器上,一般是通过因特网登录(pereira,2010,p.94),现在也越来越多地通过内联网登录(如果这个虚拟环境托管在机构的服务器上)。虚拟世界允许用户创建一个虚拟身份,即使用户离开了这个环境,该虚拟身份依然存在(maher,1999,p.322;ritzema & harris,2008,p.110)。“virtual world”(虚拟世界)这一术语是奇普·莫宁斯塔(chip morningstar)和f·兰德尔

14、·法默(f. randall farmer)在1990年首次提出来的(castranova,2001,pp. 4-5;morningstar &farmer,1991,p.273)。用户通过动态的“化身”(avatars)与虚拟世界交互。“avatars”一词来自印度教,在印度教神话中被用于指神(通常是毗瑟vishnu)在凡间的化身(leeming,2001)。在虚拟世界,这个词用于代表由某个用户所控制的人物。有些用户在不同背景下会有不同化身,即“马甲”;如果用户想匿名存在于某个环境中,也可以用马甲身份出现。选择什么样的化身可能反映玩家的性格、性别或种族,但也可能与这些无关。

15、例如,某个学习者可以决定采用一个截然不同的身份,这个身份可能是某一段重要学习经历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在角色扮演的场景中尤为重要(annetta,klesath & holmes,2008,p.2)。角色扮演在虚拟世界中很常见,如同在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这样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s)中一样。此外,化身能够以音频或文本聊天的方式跟其他很多的化身交流,也能够以播客或写字板(notecards)形式进行异步交流,还可以与某一个化身亲密私聊(以即时消息或直通消息direct

16、 messaging的形式)。化身能够与虚拟世界环境交互,在虚拟世界环境中创建内容,也能进一步改进虚拟世界环境;如果虚拟对象链接其他网页,化身还能在虚拟世界环境的范围以外开展交互活动(tashner,riedl & bronack,2005,p.6)。虽然虚拟世界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后者有一个统揽全局的叙事主题或情节驱动型的故事线索(jennings & collins,2008,p.181;warburton,2009,p.416)。虽然某一个用户或某一群用户可以把一个故事设计到虚拟世界里,但是故事情节不是虚拟世界存在或运转的必要条件。目前,在满足用户需求和紧跟社交网络应用程序发展方面,由于得益于计算机硬件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虚拟世界已经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关于虚拟世界教育用途的研究,居多聚焦second life(第二人生)这个虚拟世界(pereira,2010;warburton,2009,p.417)。second life于2003年由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向公众推出。时任ceo的菲利普·罗斯德尔(philip rosedale)受到赛博朋克小说(cyberpunk novel)雪崩(snow crash)的启发,小说里有一个永恒的、无所不在的超宇宙(m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