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 4种颜色,选 哪种颜色合适呢?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

2、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 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 .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 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 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师:

3、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2 .整理数据。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 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采用同 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3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

4、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6158师:你看懂什么?4 .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 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 决下面的问题。(1)全班共有()人。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 + 6+15+ 8=38 (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生:比较喜欢每种

5、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 人数最多。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 4页练习一的相关 问题,你们敢挑战吗?1 .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2 .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 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 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

6、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通过看表格 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板书设计】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例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的 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怎 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6158(1)全班共有(38)人。(2)最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班级收集的数据不够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全校学生的喜好, 应多收集其他班的数据,再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最终得出结论。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和“做一做”,练习

7、一的第3、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 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 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课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1 .数学成绩优秀。2 .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3 .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给数学老师帮忙。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 四。二、互动新授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 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1 .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 再选择记录结果的方法。2 .选举方法。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 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 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他们两人

9、所得到的票数, 谁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师: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 据。3 .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 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 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 呢?生自由发言。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 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 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生一起参与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4 .整理数据。师:整理的结果是怎样的呢?生: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

10、: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票,每个“正”字代表五票。王明明一共 得了 3个“正”字,所以是15票,陈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 2票,所以 是22票。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5 .完成统计表。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生: 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生1: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

11、那么王明明得 15+2=17 (票),仍然比陈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生 2: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生 3: 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 1=16(票),陈小菲得22+1=23 (票)。仍然是陈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3 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整理数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2完成第4 页练习一的第3 题。学生先根据画“正”字的统计

12、表完成第( 1)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分别解决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完成第5 页练习一的第4 题。学生先根据统计数据的方法完成第(1)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解决第( 2)小题。对于第(2)小题“如果再观察10 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 10 分钟内小轿车就通过了32 辆,说明小轿车已普遍成为人们喜欢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观察10 分钟,小轿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四、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

13、很多,可以采用 画“正”字、打“,”、画等方法,其中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同时统计表可以帮我们分析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统计数据的方法例2、王明明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陈小菲王明明陈小菲王明明陈小菲(D(2)0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陈小菲 )参加比赛。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呢?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第 1 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第 1 单元综合训练【教学内容】教材第5、 6 页练习一的第5、 6、 7 题。【教学目

14、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1简单的统计表。师: 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吗?统计表的作用又有什么呢?生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生 2: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2收集和整理数据。师: 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

15、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生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 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师:画“正”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生 2: 用画 “正” 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 “正” 字代表 5 个数据。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完成第5 页练习一的第5题。2完成第6 页练习一的第6题。3完成第6 页练习一的第7题。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对于第 (2) 问 “你发现了什么?”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 份 电视报。 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三、全课总结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

16、些问题?第 2 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 1 课时 平均分(1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1、做一做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7 页参观科技馆食物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 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出示教材第7 页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物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

17、了哪些食物。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二、导入新课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食物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小朋友分配食物。(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物“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食物,从中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物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三、巩固拓展1. 出示教材第8 页“做一做”第 1 题。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联系前面讲的平均分的定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2. 出示教材第8 页“做一做”第 2 题。让学生用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数

18、一数,分一分。分好后,同桌讨论一下: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四、课堂小结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知道了什么叫做平均分,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定义,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并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的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平均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学会平均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好处。【板书设计】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 1 课时 平均分(一)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第 2 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 2 课时 平均分(2)【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2及练习二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

19、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操作。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教材第 8 页例 2 情境图片以及实物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出示教材教材第8 页例 2 情境图,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捕捉信息,发现问题。2通过仔细观察后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二、导入新课1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 页例 2 提出:把18 个橘子平均分成6 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

20、)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8 个橘子平均分成6 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2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 份。(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三、巩固拓展1完成练习二的第1 题。提问:把8 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强调“平均分”) ,下面有三种分法,哪种分发对?学生判断,交流反馈:分法1 不是平均分;分法2 是对的;分法3 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4 份,所以是错的。2完成练习二的第2 题。提问:一共有几个贴纸?平均贴在3 条线上,是

21、指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每条线上应贴几个?尝试解决,并画一画。3完成练习二的第3 题。提问:把12 个风车平均分成3 份,每份()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四、课堂小结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 样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用你发现的平均分现象和同学、老师、父母一起交流讨论。【板书设计】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 2 课时 平均分(二)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地分。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3课时平均分(3

22、)【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练习二第4、5题。【教学目标】1 .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 .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3 .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电子课件。【教学重难点】掌握把一些物品按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 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 .上节课我们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还记得是怎么分的吗?(平 均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2 .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3分果冻的情境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 法)师:瞧

23、!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帮同学们分果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 说说你从中获得的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二、互动新授1.感知“每几个一份”。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例3的题目。题目中“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请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学生合作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名上黑板分,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分的方法。交流: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对回答好的学生给予奖励)结合媒体演示,教师总结:有8个果冻,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谈话:刚才我们把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地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 8个 果冻,按每4个一份地分吗?能分成几份?学生合

24、作每4个一份地分。交流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2份。教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每4个一份的方法把8个果冻平 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概括成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三、巩固练习1 .完成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巩固平均分的分法。(1)谈话:下面就让我们用分果冻的方法来分小棒。 请拿出准备好的12根 小棒。(2)读题,明确分法。(3)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填空。指名上黑板分,注意观察分法是否正确。(4)补充:12根小棒还可以每几根一份地分?学生分分看,指名上黑板演 示分法。(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的分法。)(每3根一份; 每4根一份。)(5)总结:刚才我们按每1

25、根一份、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根一 份、每6根一份的分法把12根小棒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就是“每几个 一份地分”。2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3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16个杯子)(1)看要求,明确怎样圈后动手圈,再独立完成填空。(2)学生交流答案和想法。3 .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5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在分食物,你瞧,小熊宝宝在分蜂蜜。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表示“每4罐一份”。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再填出得数。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每4罐蜂蜜圈在一起 通过圈一圈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

26、识4 .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6题。小猴子正在分玉米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玉米? (14个)用情境图呈现分玉米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 信息和问题,确定“ 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玉 米的任务。接着提问:18个玉米可以装几袋?引导: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7袋,18个玉米比14个多4个, 多2袋,那就是9袋。也可以画一画,多画4个,圈一圈,一共是9袋。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的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 每几个一份,可以分成 几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平均分东西的时候, 希望

27、你们都能 又准又快地把东西进行平均分配。【板书设计】平均分(2)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每几个一份地分-平均分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4课时除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4,练习三第13题。【教学目标】l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难点: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具准备】教材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个c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

28、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3个。像这牛¥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 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白方法一一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二、新授课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 一 ”0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 要对齐。2,出示教材第13页的例4。教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1)要分的竹笋是几个?

29、(12 个 ) 把 12 写在除号的前面。( 2)把12 平均分成几份?(4 份 ) 把 4 写在除号的后面。( 3)每份是几?( 是 3) 把 3 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4)教学12+4=3这个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 是 3”,这个算式读作:12 除以 4 等于3。3.出示:15+ 3 = 5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 除以 3 等于 5)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15平均分成3 份,每一份是5)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3 页的“做一做”。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

30、读法。2完成教材第15 页练习三的第1题。3完成教材第15 页练习三的第2题。4完成教材第15 页练习三的第3题。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10 个西瓜平均分放在2 个框里面。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 个, 5 写在等号的后面。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板书设计】第 3 课时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4 个盘里,每盘放()个。12 + 4 = 3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5课时除法(2)【教学内容

31、】教材第14页例5,及练习三第46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 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具准备】教材第14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2 .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 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 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

32、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 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 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 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后 答: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师: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二、新授课1 .出示教材第14页的例题5。(1)师引导学生理解“每4个放一盘”,说明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 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有误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

33、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地分,每4 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 个为一份 )(3) 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 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4) 指导算式的写法。竹笋的数量是20 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总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 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 盘, 5 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 + 4 = 5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 4= 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

34、,分成了5 份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 4= 5被除数除数商(5) 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练习;教材第14 页的做一做的第1 题。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 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 堆,等号后面写2。 )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12 除以 6 等于3。 ) 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 12按照每 6个一份地分,可以分成2 份

35、。 )3练习。教材第14 页的做一做的第2 题。说一说每个算式怎么读,以及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出发吗?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5 页练习三的第4 题。)个灯座,让学生灯泡一共有12 个,每个灯座装2 个灯泡,可以装( 把没 2 个灯泡用铅笔圈一圈。灯泡一共有12 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12)每个灯座装2 个灯泡,表示每几个一份?除数应该写几?(每2 个一份,除数写2)可以装()个灯座,商应该写几? ( 12+2=6)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2完成教材第15 页练习三的第5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3完成教材第

36、15 页练习三的第6 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并说明每个算式中,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除数,哪一个是商,以及算式中每一个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板书设计】第 4 课时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20 个竹笋,每4 个放一盘,能放(5 )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 + 4 = 5被除数除数 商第 2 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 6 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三第611题。【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教学重难点】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

37、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旧知巩固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二、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6 题。教师把写有文字的卡片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独立试写,互相交流。教师板书出相应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7 题。小组合作,用小圆片。摆一摆,再填上得数。交流反馈:14+7=2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再说出各部分的名称。用同样的

38、方法完成后面三小题。3完成教材练习三第8 题。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师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三、巩固迁移1在复习完成后,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三第9 题。( 1)请学生自己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引导回答:10 + 2=5可以表示把10个海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个,每5 个圈一圈。也可以表示把10 个海贝, 每 2 个一份地分,可以分成5 份, 2

39、个 2 个地圈。(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 小题。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0 题。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把圆片平均分,互相说一说,再写出除法算式。分析:图1 表示把 12个圆片,每6 个一份,可以分成2 份,或 12个圆片,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6 个。列式:12+6=212 + 2=6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图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11 题。先背诵乘法口诀表,出示题卡,通过抽卡游戏进行练习。四、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自读“你知道吗?”【板书设计】第 5 课时 除法初步认

40、识练习课12+2=618+6=312+6=218+3=6第 2 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7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例1,及练习四第12题。【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想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难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例 1 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四的第3 题制作 “信箱” 和 “信” (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6X2=4 X3=2 X5=3=2填空。2X( )

41、=43 X () =6) =8()X3=12()X 4=20) =15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3 .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二、新课1 .引出除法算式12+3。呈现例1 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提出第1 个问题:12 个桃,每只小猴分3 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2探讨计算方法。( 1) 引导: 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 “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

42、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 口诀想商。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 的第 2 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 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 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三、练习1练习四的第1 题。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2练习四的第2 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商。四

43、、总结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2 个桃,每只小猴分3 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12+3=4 想:三()十二商是 4第 2 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8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2,以及练习四第35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

44、除数不超过36)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难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口算,说出口诀。4X2=6X5=2X9=6X3=5X5=3X4=2X4=5X4=20 + 4=30+ 5=12 +3=10 +2=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2. 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中的新知识。二、互动新授3. 谈话:同学们,王师傅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 1)谈谈你从途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观察并收集信息。)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

45、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 6个4相加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X6=24)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教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转变成除法算式?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各有24 个包子,每4 个一屉,可以装多少屉?怎样列式?( 24+4=6)你是怎样算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每展装多少个?怎样列式? ( 24+6=4)你是怎样算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46、4. 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师:观察黑板上的3 到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关系,要从算是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都有4、 6、 24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 6、 24 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是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一想,4、 6、 24 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很多同学也都发现了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

47、,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如“四六二十四":4X6=24,24 + 4=6,24 + 6=4.5. 出示一句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三六十八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一个因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三、巩固拓展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 页“做一做”的第1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2.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 页“做一做”的第2 题。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 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每道题的口诀各是什么。3. 让

48、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五的第5 题。让学生根据小朋友参加 “二人三足”游戏的情境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交流方法。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说出, 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口诀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还发现了乘法和处罚之间的联系,每一组算式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到这样的关系,我们再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了。【板书笔记

49、】第2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4X 6=2424+ 4=624 + 6=4四六二十四第 2 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 9 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练习四。【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熟练掌握所学表内乘、除法的知识。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监察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难点: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1 .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2二()得八二( )一十( )六十二三( )得九( )三

50、得六三( )十二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9+3=38 +4=212+3= 412 +6= 24第3、5 题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5第4、7 题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6第6、9 题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7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 题。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醒学生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8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 除以 2 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 除以 2 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 + 6=口"。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9第11 题,教师说明

51、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乘法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说乘法口诀,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化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后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10 完成第12 题,此题是是 “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11 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熟练总结

52、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第 2 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 10 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3,以及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8 个球拍图,3 捆萝卜图,以及16 根小棒;学生准备18 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和准备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2操作练习。先让学生拿出8 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 份。摆在桌子的左面

53、。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8 + 4 = 2再让学生拿出8 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 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摆在桌子的右面。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8 + 2 =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新课教学例3。教师出示15只蚕宝宝。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师: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 ( 15+ 3=5)你是怎样想的?(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5 只。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